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自考整理)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自考整理)

第一章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特点:

1.动荡与危机

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着不平等条约所摄取的特权 大量向中国推销廉价商品 掠夺廉价原料 中国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2.民族忧患意识与探索

封建士大夫改革派 太平天国起义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 中国面临“三千余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奏折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辛亥革命

3.从封闭到开放 向西方学习

“师夷” 向西方学习 是在近代才提出的口号

二、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最新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1.求变——民族进取的精神复苏

2.致用——知识阶层的求实之风

3.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

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着重阐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成为风靡当时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口头禅

严复还在《直报》发表了《辟韩》一文 对韩愈在《原道》中所宣扬的封建君主权 以卢梭的天赋人权理论予以驳斥 提出“主权在民”和人权天赋 不可剥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人民、主权、土地)

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 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 价值观念 思维模式 和性格特征

4.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恢弘

三、

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 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的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

他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 汉之赋 六朝之骈语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提倡文学要表现时代

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

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

语言与文字合文学的通俗化倾向

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口语和文字合一 《杂感》口号“我手写吾口”)主张的人

光绪十三年 他把自己的这种思想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中作了明确表述 肯定了语言与文字合的必要 语言文体通俗化的必然趋势

在近代文学通俗化运动中 影响最大的当推裘廷梁 他在1897年发表于《苏报》的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历数文言文的种种弊害 又以“成周”“太细”“日本”为例 阐述使用白话文的“八益” 旗帜鲜明地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表现出激进的态度

近代的白话文运动虽然有其不彻底性 但是依旧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接近于口语的白话小说在近代有长足的进步

第二章

一、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早期的康有为写了不少感慨世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

中国近代文学的繁荣时期

1895~1897 谭嗣同 夏曾佑 梁启超 提倡“新学之诗” 开始创作多“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的新诗 要求诗歌成为宣传新思想以适应维新变法运动需要的工具

1899 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口号 强调改革后的新诗要有“新意境”“新语句”“旧风格”

甲午战败后 康有为打动公车上书 不久又与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撰写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 逐渐形成了一种通俗流畅 易为群众阅读了解的新散文

梁启超提出“新民说” “新民”主要靠文学 倡导“文学新民救国论” 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同时 提出“文界革命”认为“文界之宜革命久矣!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 常与文明成比例”这个时期他的散文创作形成了“平易畅达”条理明晰 笔锋常带感情(《清代学术概论》)

1902梁启超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 大量发表翻译与创作的新小说 自己也创作了《新中国未来记》

中国近代文学的低潮时期与中国新文学的萌芽

低潮期的萌芽: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 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先生的《我之节烈观》 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

就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性质而言 他是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文学

二、《九命奇冤》虽然属章回小说 但在结构布局、人物描写等方面 都系去了外国侦探小说

的技法

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天演论》和卢梭的《民约论》

翻译文学

林纾 184种翻译

周桂笙译《毒蛇圈》是当时用白话直译的最早的小说之一

三、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后逃往日本 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

第三章

一、论述宋诗运动(宋诗派)的代表人物、理论主张和历史影响

宋诗运动 诗论:

宋诗运动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 这一诗派发起端的事 程恩泽 代表诗人有何绍基 郑珍 莫友芝 江湜 金和

这一派诗人 标榜宋诗 以苏轼 黄庭坚为宗

理论主张:非常强调“诗为心声”要立诚不欺 反对摹古

在翁方纲主学之说的基础上 提出了学养功力说 将诗文创作与伟人品行联系起来

强调学诗先学为人

他们的诗学观是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的基础上的

湘乡派主要的理论观点表现于散文方面

领袖曾国藩 主要作家有号称“曾门四弟子”:张裕钊 薛福成 吴汝纶 黎庶昌

曾国藩在姚莹的《与吴岳卿书》所鼓吹的为学所谓“义理”“经济”“文章”“多闻”四要端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的范畴

在文学创作上 曾国藩也强调“情” 但更强调从理出情

曾国藩大出中兴“桐城”的旗号 选辑《经史百家杂钞》 用以扩充姚鼐nai《古文辞类纂》之界域

同光体诗派

最早提出同光体的是 陈衍

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有 陈三立 夏敬观 陈衍 郑孝胥 沈增植 袁昶chang

陈燕的《石遗事诗话》是这一诗派诗学理论的专著

二、鸦片战争时期进步的文学思想及其走向

为了政治的需要 在一些政治文稿中 也多少涉及了更新文学的思想 如洪秀全在建都天京后 曾发布《改定诗韵诏》

洪仁玕gan 《钦定军次实录》

在《钦定士阶条例》中 有涉及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作家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

洪仁玕 蒙时雍 李春发颁布《戒浮文巧言谕》

太平天国的文学思想 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思想层次 代表了革命农民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思想意愿

龚自珍是鸦片战争时期开启一代文风的爱国诗人 他的文学思想正如他的社会思想一样 体现了清醒的时代意识和求实创新的精神

龚自珍较好地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精髓 将诗所重的“性情”放在时代的天平上 以新的视角 富裕新的内涵 有了新的突破

龚自珍强烈主张文学创作要“尊情” 要畅情

龚自珍所尊之情 是无住 无寄 无境而有境 无指而有指 无哀乐而有哀乐之情 似乎有点不可捉摸 实际是强调文学创作应表现的一种不受社会时流所左右的真情 一种畅于声音 表现个性的真情

龚自珍在“尊情”观念的指导下 非常注意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他认为时代对文学应有一种制约性 什么样的时代就应有什么样的文学

也是从“尊情”的观念出发 龚自珍还强调文学创作要有“个性” 不应陈陈相因 相互攀仿抄袭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革新运动

诗界革命:“欲为诗界之哥伦布 玛赛郎 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 第二要新语句 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 然后成其为诗”

诗界革命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文学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861 黄遵宪在《杂感》中就提出“我手写吾口”的要求改革诗歌的主张

1896~1897 夏曾佑 谭嗣同等接力创造的提倡的一种新体诗 他们借用外国新名词 批判旧制度 旧道德 提倡新文化 新思想与形式主义 复古主义 的宋诗派 相对立

1898 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块公开的诗歌创作阵地“诗文辞随录” 专门发表新派诗人诗作

1899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 指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 则诗运殆将绝

1902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对“诗界革命”做了理论性总结

诗界革命的主要内容:

1.竭力创造就提倡新试题 强调革命精神 指出“今日不作诗则已 若作诗 比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

2.要求做事要有新发现 新创造 即“第一新意境 第二新语句 而有须古人之风格入之 然后成其为诗”

3.强调诗歌创作中意境的主导地位 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和“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创作要求”

梁启超“新文体”同“文界革命”:

1896 梁启超受黄遵宪的委托 主编《时务报》 散文改革就紧鼓密锣的进行起来

《时务报》逐渐成为“文界革命”的主要阵地

他们进行散文的革新 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站在统治文坛的桐城派的对立面上 公开宣言反对桐城古文 反对经学古文 他们一反“代圣贤立言”的文统 从政治需要出发 “应于时势 发

胸中所欲言”【《清代学术概论》】

这种新文体 着眼于时务 “必择众人目光心力所最趋注者”选题 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性

同时 文章很注重使用 在形式上突破桐城义法的束缚 努力朝着语文合一的方向发展

这种文体不同于同城古文 它文不中律 恣肆议论 句式骈散杂糅 奇偶并举 语言半文半白 时杂以俚语 外国语法 平易畅达 笔锋常带感情

“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影响最大 他在文中哼小说的社会作用:

一是给人以理想 二是给人以知识 三是教育人的作用 四是左右社会人心的风俗好尚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南社:是随着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而出现的革命文学团体 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正式宣告成立

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柳亚子 陈去病 高旭

旨在反抗满清 名字叫做南社

南社是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 是在反清的旗帜下建立起来的 他与提倡民族气节相号召 实际上是配合民族民主革命 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

正由于南社是一个在反清旗帜下建立起来的文学团体 因此辛亥革命后 分化很大 有的隐退 有的颓废 有的高升 甚至“劝进”袁世凯称帝的也有

1916年以后 南社就处于萎靡不振 分崩离析的状态中

南社的诗学思想:

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 南社诗人比维新派诗人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要求是个成为“鼓吹心血思想 标榜爱国主义”的号角

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 南社诗人更强调时代特征 诗歌应因时而变

在文学对象上 他们又在维新派所强调“启民智”的基础上 突出诗歌的民众性 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 面向“贩夫走卒” 柳亚子更明确号召谱写“布衣之诗”

在文学的形式上 他们反对守宗派 强调诗人自我的主体意识

第四章

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以及翻译文学

一、魏源

不但从正面提出了变法的要求 而且 最早从正面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理论

他在林则徐编纂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这一有关世界知识的书籍 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地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

王国维主要从康德、叔本华、尼采那里接受了唯心主义的文艺观

黄遵宪既是中国文化积极的传播者 又是日本文化的介绍者 1879《日本杂事诗》 1889《日本国志》

严复的翻译理论:【什么是信雅达】

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卷头凡例里提出信雅达三点论:

信:指为读者准确传达原作内容

达:尽量运用它们所习见的表达方式

雅:指通过艺术在线在加强原作风格吸引读者

严复翻译18世纪英国重要诗人亚历山大之蒲柏 每一行诗都有正反两个意思

王韬翻译《法国国歌》《祖国歌》

马君武翻译拜伦《哀希腊歌》

苏曼殊

曾朴曾与丁祖荫 徐念慈被视为“清末介绍夕阳思潮的常熟三巨子”

长篇小说的翻译

林纾-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我国第一部长篇翻译小说

近代翻译文学的特点和影响

1.促使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是中国知识阶层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对世界的了解 冲破了中国人向来以为“传统的中国文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封闭体系”

2.输入了许多新事新理 既为我国文化战线提供了思想战斗的武器 尤为近代文艺家们提供了创作的新题材和新内容

3.不仅输入了新的内容 而且也输入了新的表现方法 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体裁相牵推进了一步 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格局 为近代小说的繁荣和新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第五章

一、

梁启超的文学批评

涉及诗歌 小说 散文 戏曲等各种文体

评论方式:既有对同时代诗人做的述评 也有对我国古代著名作家作品的分析 还有对外来文化的新手 以及对文学审美创作现象的探索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1 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 通过哲学的思辨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论

在《宋元戏曲考》中 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戏曲源流的考察 比较和分析 第一次解释了“真戏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二、

鲁迅早期的文学批评

鲁迅撰写《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斯巴达之魂》《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破恶性论》等宣传科学和文化思想的重要论文

第六章

一、何绍基《春江》

几处渔村欸乃哥,轻烟染就万峰螺

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

1.这首诗是写在作者游历北方和江南之后刚刚回到家乡写下的 在作者眼中家乡的山水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远比北方和江南一带的山水更令人陶醉

2.作者不仅仅看到了家乡的美景 也听到了家乡渔夫美妙而愉快的歌声 从中感受到家乡百姓富足的生活和百姓由此流露出来的换新放松的生活心态

3.在作者看来 家乡的山水美景和风土人情就是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旦重新回到家乡的怀抱 漂泊的心立刻感受到了归宿感 享受到了宁静 幽雅的文化氛围 使灵魂彻底安顿下来

4.这首诗系统地调动了听觉 视觉 和体觉以及联想等审美方式进行综合描绘 创造了一幅极其优美的山水画卷 也创造了一个极度优雅的艺术意境

二、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

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填平沧海怜精卫,啼断空山泣鹧鸪。

马革裹尸原不负,峨眉短命竟何如!凭君莫把沉冤说,十日扬州抵得无?

写作特色:沉痛悼念秋瑾的牺牲 诗在赞扬秋瑾为革命牺牲的英雄壮举的同时,寄希望于后人 烈士虽死 革命精神永存 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 通过奇特的想象 塑造了秋瑾的英雄形象 也凸显了诗人反对封建帝制的爱国者的自我形象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瘖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近代诗歌在格律要求方面已经略有放宽 如龚自珍的315篇《己亥杂诗》

三、丘逢甲(新派诗的代表)《元夕无月》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这首诗是写在作者抗日失败潜回大陆三年之后写下的 作者居住在大陆三年 渡过了三个元宵节 惊异地发现 三个元宵节都没有看到圆圆的月亮 一直与作者深刻地怀疑月亮是否仍然留在故乡台湾 或者月亮不愿意追随作者回到内地

2.由月亮引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者祖籍蕉岭 成长在台湾 在作者看来 这两个故乡是连成一体的 不可分割的 但恰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割让了台湾 让台湾落入日本军国主义的魔掌 从此海天相隔 骨肉分离

3.作者从另一个侧面愤怒的控诉了清政府的投降主义路线 指出清政府在东西方列强面前一味地割地赔款 出卖民族利益 是典型的腐败无能 同时也希望通过广大国民的抗争 触动朝廷 影响朝野 进而振兴中华

4.作者愤怒地控诉了日本殖民主义 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 对于日军侵占台湾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希望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打败日本军国主义 将日军赶出台湾 实现祖国统一

秋瑾《勉女权歌》《同胞苦》

南社发起人之一高旭 近代白话诗代表作家之一《爱祖国歌》《新杂谣》《女子唱歌》《军国民歌》《光复歌》《路亡国亡歌》《海上大风潮起作歌》

四、常州词派

以张惠言 周济 为掉膘 比兴寄托

清季四大词人:王鹏运 况周颐 郑文焯 朱孝臧

第七章

一、冯桂芬的散文从“筹国用”“改科举”到“采西学”“制洋器”“善驭夷”都与社会改革直接有关 对后来的散文改革和变法维新具有先导作用

“新文体”又称“时务文体”“报章文体”“新民体”“康梁体”

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中 严复 章炳麟 刘师培著名代表专门用传统顾问的形式宣传变法 宣传革命

严复的古文被吴汝纶誉为“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

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海国图志》

曾国藩散文《讨粤匪檄xi》

二、王韬散文对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意义

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个报刊政论散文作家 他的政论散文集《弢园文录外篇》和《弢tao园尺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刊政论散文集

王韬的散文创作 极力反对泥古 反对刻意模仿和无病呻吟 不但强调“文章所贵 在乎纪事述情” 还把“论事”也列入文学创作的范围之内

早年受过儒家传统教育 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以后又与外国传教士共事多年 曾两度有力应法日等资本主义国家 比较广泛的接触西学知识 因此 他的政论散文继承了我国古代接触政论家的优点 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政论散文主要以变法自强为中心 对西学作了认真探求 考察西方各国现状 并对其经验教训作了总结

除政论散文 还创作了《游记随录》《扶桑日记》等游记散文

郑观应的散文大多发表在《循环日报》上

三、梁启超“新文体”的思想内容

1.内容上 充分表达了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感 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的情绪和愿望

2.不但表现出对丑恶现时的大胆而勇敢的揭露 流露出他如同怒潮汹涌澎湃的憎恶情感 还热情地讴歌了新生事物

能够与青年知识分子热切的进取精神起共鸣 获得大量读者

3.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积极地介绍西方新的思想学说和新观念

梁启超散文的艺术特色

形象性是梁启超散文的重要特征

有时破奇为偶 用一连串排偶句来增强笔势 使人感到文章的一种内在的旋律

有时奇偶互用 使文章显得跌宕起伏 摇曳多变

运用排比手法 使文章走笔如飞 不仅使文章气势畅达 而且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情性 增强了腾挪旋宕、激情高亢的抒情气氛

代表作《少年中国说》: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身上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的迸发

文中对少年中国的歌颂 显示了我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情感热烈而诚挚,感动着一代知识分子 召唤着不甘于被压抑的爱国者努力从事改造旧中国而进行战斗 尽快促进少年中国的诞生

四、1911.5开始在广州《南越报》上连载黄小配(世次郎)的《五日风声》 反应“辛亥广州起义”时间的报告文学 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

第八章

一、最早的文学刊物 同治十一年创刊(英国人办)的《瀛寰琐记》 以刊载室温为主的综合性文学月刊

从更完整意义上说刊登小说的文学期刊是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小说》

二、吴趼人

小说以“九死一生”这个人物活动为轴心 反映了从中法战争到1906年将近20年左右的中国官场、商场、封建家族的种种张怪异现状

思想内容:

1.反帝爱国思想

2.暴露晚清社会的黑暗 官场腐败

3.揭露社会道德风尚的败坏和堕落

艺术特色:

1.从结构上看 它与《官场现形记》一样受《儒林外史》的块状结构形式的影响 有众多的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缀而成 担忧在《官场现形记》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写法 把20年的亲见亲闻串联在一起

2.在任务速在上 作者善于用漫画式的手法 以神取形 浓淡相间 寥寥几笔将人物形象的刻画出来

三、近代小说繁荣发展的原因

1.政治上的原因 文学受政治的制约 这是近代小说发展的外助力

2.印刷业的发达为近代小说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古代效果 经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 小说的题材 品种 创作方法 创作技巧都已成熟 并形成具有中国特点 中国民族气派的小说模式

4.西方文学的影响 从观念上改变了我国对小说的认识

5.近代小说理论的崛起和繁荣应对小说创作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狭邪小说《海上花列传》艺术特点

1.吴语方言

比较重视形象的塑造 作者用流畅的方言 以刻画人情世态的传神之笔形象的刻画了众多不

同遭遇 不同性格的青楼女子

3.艺术结构上从《儒林外史》艺术结构脱化出来的“藏闪之法”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勾连 处处不知悬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后呼应相互映衬

《儿女英雄传》反《红楼梦》

《荡寇志》反《水浒传》

五、《官场现形记》

思想倾向:

1.揭露了官场腐败和黑暗

2.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官场中官与钱的肮脏关系

艺术特色

1.结构上基本效仿《儒林外史》块状结构形式 以官场的腐败黑暗为主线 把20个没有必然联系的相对独立的故事和近百人的和活动连缀起来

2.在股市安排上注重交错杂陈 间杂编排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故事性质大抵相同,思想内容并无大异的鼓噪乏味的不足 颇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味

3.在语言运用上 用近代白话文来写 语言朴实 浅白 也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变现了近代白话文向语文合一发展的趋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六、《老残游记》刘鹗 别名洪都百炼生 爱国思想的警世之作

思想倾向:

1.表现对社会国家危亡的担忧和关注 本旨

2.对社会 国家的强烈忧患意识 贯穿全书 小说开篇就一“危船一梦”的象征手法 表明强烈的救亡意识

3.揭露 抨击官场的腐败 黑暗

张曜yao 玉贤 《老残游记》清官

金一《孽海花》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虚构太平天国军事钱江 –诸葛亮式的人物

陈天华的《狮子吼》也是革命派小说中较有影响的 小说以舟山岛的民权村为背景

七、鸳鸯蝴蝶派小说

缘起于清末民初 和南社成立的时间大体相同 但它不是一个文学团体 只是一些文学观点 创作态度 作品的题材与风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作家群体 作家在“趣味第一”的旗号下走在一起

它的出现 是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一步殖民地化和袁世凯复辟帝制 复古思潮泛滥的特有的社会产物

以写青年婚姻悲剧最为突出 大肆演染传奇性和趣味性 充满灰色颓废情调 着意刻画爱情的无聊 迷茫 灰暗 猥琐心态

鸳鸯派作家:包天笑 周瘦鹃 徐枕亚 李涵秋

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 李涵秋 张恨水 包天笑 周瘦鹃

鸳鸯蝴蝶派小说在艺术上较多受西方小说影响 比较注意人物心理 生活环境的描写 西方小说经常采用的补叙 倒叙 插叙等结构形式也常有采用

作为鸳鸯蝴蝶派的分支:黑幕小说

1916.10.10《时事新报》开辟“上海黑幕”专栏后风行

主要输揭露阴私 自然主义的摄取种种社会丑恶现象 夸大和渲染这些丑行 并纯客观的介绍其程序 称之为“简直可称作杀人放火奸淫拐骗的讲义”

八、鲁迅《怀旧》 发表于《小说月报》

第九章

一、近代传奇杂居分为哪几个阶段

1.鸦片战争~庚子事变

2.庚子事变~五四运动之前

京剧是有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要唱腔形成发展起来的 也称皮黄戏 或二黄戏

1905年 汪笑和陈去病等一起创办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倡改良戏剧 倡言“以改革恶俗 开通民智 提倡民族主义 唤起挂架思想为唯一目的”

三骂:《骂阎罗》《骂安禄山》《骂王朗》时事京剧

二、什么叫文明戏

1.文明戏又称文明新戏新剧 食指有别于我国传统戏独有的早期话剧

2.1894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失败后 民族危机严重 挽救民族危亡之声四起 引起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对时政的关注 反映在戏剧舞台上 上海的青年学生 一方面受汪笑侬的喜剧改革精神和编演时装新戏的影响 同时目睹清政府腐败和残酷的社会现实 纷纷提倡改良和爱国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真正早起话剧的形成1907王钟声在上海成立春阳社 留学生东京组织春柳社 分别演出《黑奴吁天录》

1909南开新剧团出演由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编导的新剧《用非所学》

第十章

一、近代民间文学的四大特征

1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民间文学的基调

2.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文学 并以各自独特的风格 装点了近代民间文坛

3.形式多样 绚丽多姿

4.描绘广泛 反映深刻

二、反对沙俄入侵的歌谣产生于沙俄支持德国侵占我国山东胶州湾 又以保护中国免受德国侵略为借口 武装占领了旅顺 大连

三、近代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题材上有哪些特点

1.反封建反压迫题材 主要表现为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的尖锐对立 反对清王朝的通知 歌颂农民起义及其领袖

2.反帝反侵略题材 反对沙俄势力


相关文章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 http://www.zwkao.com 2010年01月01日 04:11 中文考研网 古代文学书目 ...

  • 中外教育史纲复习点1
  • 一.名词解释 1.君子:是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和理想人格. 2.虚壹而静:虚,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妨碍新知识的接受:壹,就是专一,不分心:静,就是宁静,不要胡思乱想.本词就是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而不旁骛. 3.苏格拉底产婆术:感觉印象不如概念可靠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或者以 ...

  • 中国近代文学史广东省自考复习资料
  •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一.填空.单选.多选题 1.中国近代文学史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发韧期:1840-1870:发展期:1870-1894:繁荣期:1894-1911:低潮期及新文学萌芽期:1911-1919) 2.在近代文学史上,最先强调文学与时代关系的是(龚自珍和魏源). 3.1895年,(严复)在 ...

  •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
  • 作者:王云路 古汉语研究 2003年09期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442(2003)02-0070-07 先谈谈中古汉语的断代问题.吕叔湘先生曾说:"以语法和词汇而论,秦汉以前的是古代汉语,宋元以后的是近代汉语,这是没有问题的.从三国到唐末,这七百 ...

  •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整理脱水版目录
  • 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 西方古典文明的圣地 1. 古希腊文明的极高地位--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与欧洲文明的摇篮p2 2. 古希腊文明的起源与发展p2-p4 3. 希腊的古典文化价值体现 (二) 古希腊思想与文明的内核 p4-p7 (三) 古希腊的城市生活形态 1. 城邦.公 ...

  •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 ...

  • 张祖仁从鲁迅书籍版本收藏中研究鲁迅的文风和思想
  •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给中国和人民留下宝贵而丰富的精神遗产.他共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多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印成33部单行本.辑录.校勘古籍18种.1938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20卷(包括译文),1948年再版.1973年由人民文学出 ...

  • 中国现代史(1911-1976)书目
  • 作者: 站长    来源: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更新日期:2007-6-6    阅读次数:1431 中国现代史(1911--1976)书目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美]费正清 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

  • 当今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者简介
  • 北京大学 陆 扬 1965 年生.1999 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唐五代政治与文化史.中国中古佛教文化史.比较史学史. 王晴佳 1958 年生.1992 年获美国 Syracuse 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中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比较. 北京师范大学 瞿林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