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关宏版[政治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治与政治学

一、 政治的内涵

(一) 政治内涵在西方的演变

1、 古希腊政治的内涵: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想家将人的生活领域区分为家庭和城邦,政治学研究的内容则是城邦生活,与家庭这一基于人的自然需求而形成的联合体不同,城邦这一更为高级的政治组合则是基于某种“契约”,它志在使人们趋向善良,成为优良的动物。

古希腊人所理解的政治首先意味着在城邦内部服从法律和在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去除暴力,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政治研究的是城邦群体要达到的善。

2、 古罗马政治的内涵:

公元前509年,古罗马人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在古罗马,共和国被理解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它不是在某一个地域中的人的偶然聚合,而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

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是罗马政治的核心。代表人物:西塞罗

3、 中世纪政治的内涵:

与古典时期围绕“公民德行”展开的政治活动不同,此时的政治已经蜕化成一种利益政治,是家长与臣仆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政治活动成了私人领域的扩大化;

此外,由于宗教信仰的兴起和教权的扩大,教权与皇权之间的日益成为中世纪政治的一道风景线。

4、 现代政治的内涵:

现代政治是一种以现代国家为中心的政治,现代国家又是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

随着纯粹私有制的产生和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从各方面侵蚀了传统政治的基础,并提出了以私人利益为基础而结成的近现代国家的需要,从而形成了现代国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现代政治的另一特性就是以主权为核心的权力政治。

从此,政治便成了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成了围绕着获得、保持和夺取权力而展开的活动的总称。

(二) 政治内涵在中国的变迁

1、 古代政治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君主及其大臣们的统治和管理活动。但是这种管理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管理活动,而是上承天命而进行的抚民和安民活动

所以相对于古希腊的政治而言,中国古代并没有明显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分,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是一种一以贯之的载道和行道活动。

2、 现代政治的内涵

孙中山认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

中国共产党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是经济集中体现”、“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政治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大局的思想。当代中国的政治便意味着对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把握和战略选择。

(三) 当代社会研究中的政治内涵

1、 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

2、 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

3、 法学视角下的政治;

4、 人类学视角下的政治;

5、 政治科学视角下的政治;

二、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一)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 政治学即国家学:

政治本身就是一种国家活动,政治学研究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J*W*柏杰斯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

这一派深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权力现象才是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权力现象,即权力的形成与分配的科学。拉斯韦尔、达尔、伊斯顿

3、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4、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

这一提法受孙中山关于政治就是管理忠人之事的说法影响

5、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公共政策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治学分析词典》

6、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现象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邓初民认为:以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达到从混沌的政治现象中抽出因果关系法则的目的之学,便是政治学。

本书作者:

狭义: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应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二) 政治学的内容结构P12

第二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经济分析法;

(三) 阶级分析法

二、 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 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

大多数政治哲学家进行研究的具体步骤是先从一个先验的自然原初状态中抽象出一个普遍化的人性;然后从人性出发来发展出一套符合人类至善生活的最高准则;最后在这个最高准则的指导下设计出一套相应的政治制度。

(二) 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

1、 早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

1) 制度研究法。以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注重对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政治组织的正式机构

的研究;

2) 历史比较分析法。进行制度分析的同时,致力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制度比较和制度与制

度之间的比较,并从各国制度的历史变迁中提炼出普遍化法则。

2、 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既反对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抽象思辨和演绎的方法,也反对旧制度主义的静态描述和简单写实,认为应该将政治科学研究的对象锁定到实际存在的、可观察到的政治行为上。

1) 政治系统论

以政治系统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

代表人物: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

2) 结构功能主义

集中研究政治系统所履行的功能及相应的结构,强调每一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并试图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而沟通宏观的政治系统。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鲍威尔

3) 政治沟通理论

根据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创立,以政治系统为研究对象,其特点是把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看成是信息的交换和控制过程,集中研究政治系统中的决策活动及其信息沟通 卡尔·多伊奇

4) 政治文化理论

主要研究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中的文化因素。

阿尔蒙德、悉尼·维巴

5) 政治发展理论

派伊、阿尔蒙德、亨廷顿

6) 政治计量理论

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对政治现象进行定量研究,并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从假设出发、结合数据进行证实的研究路径。

3、 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虽然也像行为主义那样坚持一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但是它又并不像行为主义那样是一种以归纳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理性选择理论首先假定了一个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再在各种可能的情景下来计算和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面临的选择及其行动方案。

4、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对制度主义的回归,新制度主义重新强调了传统政治科学研究的制度主义研究途径,但是并不致力于对制度进行静态描述,而是在制度的动态过程中去探求制度对政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制度与行动和制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两大核心假设:

A、政治制度创造着秩序和整治行动的可预期性的基本要素;

B、能够被特定人群所理解的例行性的行为过程,一方面将制度结构转化为政治行动,另一方面又将行动汇集为制度性的稳定与变迁。

1)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2)历史制度主义;

3)社会制度主义

三、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政治社会学;

(二)生物政治学;

(三)政治地理学;

(四)政治人类学;

(五)政治经济学;

(六)政治心理学

第三节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西方政治研究的历史变迁

(一)古典希腊、罗马时期

1政治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城邦政治;

2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对政体形式的分类;

3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将社会阶级地位与政体形式联系起来;

4斯多葛学派将视角扩展到城邦外,主张人类的普遍性以及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的世界秩序;

5罗马共和国时期,西塞罗完全摒弃城邦的概念,首先对“国家”做出界定,他指出,“国家乃是人民的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他还第一次将分权思想上升到理论层次。

6综观欧洲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

什么是最好的政体组织形式;

应当采用何种标准对政体作出评判

(二)中世纪时期(5-15世纪)

基督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圣*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

(三) 近代时期(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

代表人物: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政治研究抛弃了传统文本中的道德和伦理诉求,而是从现实政治斗争经验和人性本身出发,探讨世俗政治领域内的权力关系模式。

让·不丹《共和六书》: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属性,具有至上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国家稳固统一的前提。

霍布斯《利维坦》:

约翰·洛克《政府论》:

以霍布斯和洛克为标志,西方近代政治科学进入了逻辑理性主义传统,即从某些社会和心理预设出发,通过逻辑推演论证政府的起源、性质、结构、权威基础等。

(四) 现代时期(19世纪至今)

与17、18世纪政治研究的路径不同,19世纪思想家越来越将政治和社会的研究视为科学,研究者注重的也不再是有关人性的假设,而是政治制度和时间背后的事实依据,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解释日益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归纳基础之上。

20世纪西方政治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演变

(一)王朝国家的政治研究

政治学说主要不是探讨如何组织国家即建立何种政体的问题,而是解决在君主统治下的“治国之道”。社会知识的功能在于为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

(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

严复、梁启超等人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权力

第一节 权力的定义

一、 权力的界定

1、 权力的英文power,来自拉丁语potestsa或者potentia,拉丁语还有一个动词potere,

是指能够做某件事。

2、 古汉语中“权力”不是一个词,“权”是说公平、权衡的意思,因此,古汉语中的“权

力”不仅是指一种“力”,更强调这种“力”的运用要公平、合理。

3、 马克思·韦伯的定义: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

的可能性。

4、 【美】社会学家彼得·布劳对韦伯的定义做了补充:

他认为,权力的天平其实是对称的,因为权力是一种交换,在布劳看来,拥有权力一方对权力关系的依赖程度,与没有权力一方对权力的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前者总不如后者。换言之,拥有权力一方从统治中获得的满足感,与他拥有的权力成反比,反之亦然。

5、 权力的三个特征:

①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② 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在权力关系中总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在被

支配的地位;

③ 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二、 权力、权威与暴力

1、 权力与权威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求服从,都具有支配的性质;

而不同点在于权威不是某些具体的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权威是一种正当性,权威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权力与权威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① 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 权威通常是不可变更的,朝令夕改、变动不居就谈不上什么权威了;

③ 权威的服从不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求以武力为后盾

2、 权力与暴力

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具有强制性,都对被支配者的自由意志构成威胁和压制

区别体现在:

① 权力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无论权力如何运作,都要以这种社会关系的

建立和维持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但是暴力却与之恰恰相反,它以彻底摧毁社会关系为目的;

二、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演变

(一)王朝国家的政治研究

政治学说主要不是探讨如何组织国家即建立何种政体的问题,而是解决在君主统治下的“治国之道”。社会知识的功能在于为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

(二)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研究

严复、梁启超等人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权力

第一节 权力的定义

一、 权力的界定

1、 权力的英文power,来自拉丁语potestsa或者potentia,拉丁语还有一个动词potere,

是指能够做某件事。

2、 古汉语中“权力”不是一个词,“权”是说公平、权衡的意思,因此,古汉语中的“权

力”不仅是指一种“力”,更强调这种“力”的运用要公平、合理。

3、 马克思·韦伯的定义: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

的可能性。

4、 【美】社会学家彼得·布劳对韦伯的定义做了补充:

他认为,权力的天平其实是对称的,因为权力是一种交换,在布劳看来,拥有权力一方对权力关系的依赖程度,与没有权力一方对权力的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前者总不如后者。换言之,拥有权力一方从统治中获得的满足感,与他拥有的权力成反比,反之亦然。

5、 权力的三个特征:

①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② 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在权力关系中总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在被

支配的地位;

③ 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二、 权力、权威与暴力

1、 权力与权威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求服从,都具有支配的性质;

而不同点在于权威不是某些具体的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权威是一种正当性,权威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权力与权威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① 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 权威通常是不可变更的,朝令夕改、变动不居就谈不上什么权威了;

③ 权威的服从不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求以武力为后盾

2、 权力与暴力

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具有强制性,都对被支配者的自由意志构成威胁和压制

区别体现在:

① 权力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无论权力如何运作,都要以这种社会关系的

建立和维持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但是暴力却与之恰恰相反,它以彻底摧毁社会关系为目的;

② 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关系,这种制度化依赖于对权威的运用,争取被支配者的认同。

暴力则与权威无关,也不需要被支配者的认同;

③ 权力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并且最终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暴力则从来都不是稳定和持久

的。

三、 谁得到权力?

1、 这一问题,有两个流派:

个性论:权力与个性有关。最经典的分析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两种权力性格,一种人拥有强大的“权力意志”,他们喜欢凌驾于他人之上,有着强烈的统治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焦虑不安。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他们就要一心往上爬,最后成为统治者;另一种人则有一种“奴隶意志”,强烈的渴望被别人统治,如果没有一位领袖来统领他们,他们就会深感恐惧不安,这种人往往就成为被统治者。 资源论:权力的大小与资源的占有是成正比的。资源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武力、财力、人力、象征和组织,甚至包括了个性本身。

【美】伯恩斯在《领袖论》中综合了两派的观点,指出权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动机,一个是能力。

2、 权力的资源主要有

人格;财富;组织;武力;象征;知识

第二节 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特征

1、 政治权力的三个特征(相对于一般权力而言):

① 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

② 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也就是说,政治权力是唯一可以合法地使用暴力的权

力;(注意阿尔蒙德的描述)

③ 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

1、政治共同体的存在,依赖于四个基本需要:

①生活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人,需要对自身的政治存在和政治意义形成一种理解和解释,并根据这种理解,在一个共同的价值规范下生活;

②一个政治共同体需要占有和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③政治共同体需要规范生活在其统辖地域的人的行为;

④政治共同体需要管制、提取和分配资源,来维持其运作。

2、 政治权力的构成:

①意识形态权力 ②军事权力 ③法律权力 ④行政权力

3、 政治权力:精英的、大众的、抑或多元的?

① 大众主义:根本立足点是主权在民。大众主义认为,在民主国家中,尽管实行代议民主

制,但权力本质上依然属于人民,而不属于少数统治者,所以多数人一定要对少数统治加以控制,一旦政治权力被少数人垄断,,“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那将给人民造成严重的威胁。

两种实现模式

② 精英主义: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庞杂、

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

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

代表人物:米尔歇斯“寡头统治铁律”,米尔斯;

③ 多元主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多元主义的前提是人民民主,但是实现民主的途径,或

曰对政治权力实施大众化控制的途径,则应是多元的,即通过众多专门化的、竞争性的集团来控制政治过程

代表人物:罗伯特·达尔“利益集团分析”

☆由于多元主义的某些缺陷,有些学者试图糅合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如【美】李帕特,通过对荷兰、黎巴嫩、马来西亚、苏里南等小国政体的研究,提出一种联合民主理论,主张领导人形成一个执政大联盟,从而实现政治上的民主与稳定。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一、 合法性的政治意义

1、“合法性”指政治权力符合政治共同体普遍约定的一种“正当性”,它的意义比“合法”要远为广泛和深远。

2、合法性政治意义的演变

①马克思·韦伯第一个探讨:

韦伯发现,光靠资源的垄断还不足以形成持久稳定的支配,一个支配性社会的形成,一定要有某种对合法性的信仰;这里,合法性概念侧重强调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支配,而且带有很浓的神秘色彩;

②帕森斯将合法性理解为一个社会体系维持运作的其中一种支配性功能,于是合法性概念逐渐转化为一个“自由民主”的政治概念,侧重强调民众自下而上对政治权力的支持

★ 在韦伯那里,合法性是一种支配,在当今政治学中,合法性是一种制约;在韦伯那里,

合法性是一种统治权力,在当今政治学中,合法性是一种统治权利;

★ 无论如何,合法性的定义,最终都可归结为政治权力是否获得被统治者无条件的普遍认

可和支持的问题;

★ 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就在于建立了被统治者的支持体系,以制衡于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支

配体系。

3、从合法性的角度看,政治权力体系分为三类:

①礼制 ②法治 ③人治

二、合法性的三种类型

韦伯的经典定义

三、合法性与有效性

1、【美】李普塞指出:有效性“主要是指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主要的指标。

2、二者的区别:

①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

②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信仰上的、精神上的;

④ 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依靠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

统。

四、 合法性和合法化

1、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合法

化则是指这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力的合法化。

2、 合法化危机

哈贝马斯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分析;路森·派伊对发展中国家的分析

3、 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

①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

②诉诸意识形态;

③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诉诸社会政策。

第三章 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兴起

一、 国家的定义

1、 国家是现代概念。欧洲古典时代只有“城邦(polis)”的概念,或“城市(civitas)”,

古罗马四处扩张后形成“帝国(imperium)”,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2、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原始整治共同体与现代国家的区别: ① 地缘共同体取代了血缘共同体; ②职业化军队取代民兵

3、“国家”一词是【意】马基雅维利创造的,他在著作中使用了statos一词,从拉丁文status

演化而来。

4、【美】査尔斯·蒂利总结了国家的几个特征:

①控制大片连续的土地;②中央集权;③垄断强制手段;④独一无二的政府;

⑤ 统一的行政安排

按照这一标准,现代国家确实是15-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种现代政治组织形式。

5、国家的概念——见马克思主义经典定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恩格斯:“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6、 民族(nation)与国家、政府(government)与国家的区别

民族更侧重于认同,国家则是指暴力机器;

国家与政府,三个方面P58-59

二、国家的形成

1、根据对15-18世纪西欧社会历史的考察,【美】査尔斯·蒂利指出,国家形成的条件包括: ①资源的大量提取; ②安全的地缘政治; ③持续的政治人才供给; ④战争中获胜; ⑤被统辖人口文化上的同质; ⑥中央权力与地方精英的强大同盟

2、国家形成后对人类政治发展的影响

①在传统社会中属于土地贵族的政治权力,都逐渐集中到国家手中,形成中央与地方之分; ②国家的政治权力延伸至基层社会;

③民众开始向国家提出诉求;

④国家形成后,借助国家的强制力量去进行民族建构,使政治共同地域内的人口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

⑤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兴起了个人的政治权利

三、 国家理论诸流派

1、 自由主义国家:

①主张:坚持“有限国家”模式,以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勘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反对国家权力和政府职能的扩张,尤其是竭力反对国家队社会经济事务的过度干预;

②代表人物:【奥】哈耶克;【美】弗里德曼;【美】布坎南

2、多元主义国家

①主张:坚持国家主权的多元性,反对传统的一元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不能独占主权。政治权力应在政党、社会集团之间和各种政治机构之间广泛的分配;

②代表人物:【美】阿瑟·本特利;【英】哈罗德·拉斯基;【美】罗伯特·达尔;【美】査尔斯·林德布罗姆

3、精英主义国家

①主张:精英主义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出发,其理论前提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统治者是少数,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力,履行着所有重大的政治职能,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他们认为,在社会组织中,绝大多数群众总是受到极少数统治者的统治。他们还从根本上修正了民主的定义,熊彼特将民主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认为民主是公民通过竞选而取得政治决策权的制度

②代表人物:莫斯卡、帕累托、密歇尔斯、熊彼特、;赖特·米尔斯

第二节 国家的演变

一、 前国家的古典政治形态

1、 古希腊城邦

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基托认为,城邦起源于“卫城”,是用高墙围绕起来保护自己土地的要塞,它在加固后成为王的住处,自然也就成为公众集会的场所和宗教中心。

古希腊人的价值实现是在城邦公共生活中完成的,只有通过参与政治生活,人才能体现出超越于动物的人性。是故城邦的根本特征在于城邦与个人的紧密结合,公民个人不能脱离城邦而存在,因为只有认同城邦共同体,尊奉城邦共同的神,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2、 古罗马共和制

古罗马政治中心观念是权威(auctor),注意权威与权力的区分。

3、 中世纪封建领主制

与城邦制相比,封建领主制是那种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紧密结合的社会形态,公共权力无论是其产生还是运用,都取决于私人利益的诉求,因此,封建时代的政治精神完全堕落了。

4、 东方帝国

以中华帝国为典型

二、过渡性的绝对主义国家

1、欧洲从14-16世纪完成了从中世纪封建割据向统一的,具有现代民族意识的民族国家转型,期间经历了一个绝对主义国家阶段。所谓绝对主义国家,是指在这些国家中,君权具有绝对性,君主大权独揽,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一身,而且君主作为主权的化身,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一切法律的合法性源泉。

三、民族国家

绝对主义君主国家被推翻或转化为虚伪君主后,民族国家就取而代之了。

1、“守夜人”国家

从法律上确定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定,形成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立。国家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强调依靠市场进行资源调控和分配,反对国家对私人领域的干涉。

2、 福利国家

二战前后兴起,由于自由主义经济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国家政权开始全面干预市场以弥补自由市场制度下多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在福利国家中,早期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截然分解已经不复存在,不仅公共领域的政治权力全面干涉私人领域事务,而且私人领域的个人幸福也成为公共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

3、 威权国家

二战后在亚非拉地区的民族国家兴起。这些民族国家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刚刚摆脱了宗主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政权掌握在少数以革命发家的武装领袖手中。由于他们是新国家的缔造者,也是国家独立的象征,他们的权威不容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形成了少数人的威权主义统治。

★ 威权国家与寡头独裁政体

4、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所强调的是基于社会资源分配均质化条件下的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相结合。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

一、 国家——社会关系与国家自主性

1、 国家——社会关系

★ 社会先于国家存在,国家在近代产生后,从各个方面向社会进行权力渗透、挟持和控制,

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然也引起了社会的反弹。

★ 【美】曼瑟尔·奥尔森“固定的匪帮与流动的村庄”理论

★ 国家产生后对社会的影响:

① 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社会合作,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生活;

② 国家由于野心勃勃,一心向社会扩张自己的力量,所以也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社会

内聚力和传统社区的社会网络,削弱了原本就存在的一些社会合作。

2、 国家的自主性——国家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前提

★ 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在形式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

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纯粹为某一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

★ 国家自主性取决于一下方面:

①社会内部危机;

②战争期间;

③政治权力结构

二、国家与市民社会

1、“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词具有古典含义和近代含义。古典含义指建立了国家的

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则是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国家而言。政治学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是指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独立于国家权力控制的自主社会领域。

2、对市民社会性质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

①自由主义观点:认为市民社会乃是个人自由的体现,它是保护个人自由和发展个性的领域,

因此市民社会的自主性神圣不可侵犯;

②社群主义观点:认为市民社会是以私人利益为基础的名利场,是相互冲突、争权夺利的自然状态,国家则是代表公共利益的统一力量,因而主张以国家去统合市民社会,结束市民社会内部的分裂状态。

3、 市民社会or国家——谁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①市民社会主导观:市民社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同时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体现自主、平等、公平等基本原则,所以市民社会才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

②国家建设优先观: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反贫困,而市民社会无助于反贫困,只会导致贫富分化,使市民社会分裂,最终造成社会的畸形发展。

③折中观:国家与市民社会相互依存的互动力量,不存在哪个重要哪个次要的问题,国家与市民社会都应保持最高程度的自主。

三、国家与阶级

1、列宁关于“阶级”的经典定义:P79;

2、阶级与阶层:根本区别在于,阶级是一种相对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社会组织,相反阶层是建立在职业、收入等基础之上的可流动的组织。

3、阶级社会:指在一个社会中,存在一个在经济上永久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且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相对固定,阶级鸿沟无法逾越。

4、在阶级国家,国家、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和斗争的权力平衡体系:

①国家自主性将受到来自统治阶级的极大制约;

③国家作为一种统治力量,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控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 ②统治阶级也不能通过直接操控国家来控制整个社会

★ 由于国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同时存在,国家无法对市民社会进行一元化的

绝对控制,统治阶级也不能肆意宰割被统治阶级,他们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权力格局。

5、中间阶级的崛起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股份社会化,通过上市公司制度募集社会资金,是企业股权分散化,甚至出现工人股东,社会经济权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

★ 中间阶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①中间阶级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阶级,它与职业阶层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并不排斥下层人民通过教育和职业跻身中间阶级的可能;

②中间阶级的存在,使阶级社会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力平衡格局;

第四章 政体

第一节 政体的一般理论

一、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结构形式

1、 国家的本质即国体,表明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等

各方面的关系和地位。

2、 国家形式,指一国统治阶级实现本阶级权力的方式,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

式。国家都表现为本质和国家形式的内在统一。

3、 国内理论界一般都认为,政权组织形式等同于政体,但是本书认为,政体与政权组织形

式之间尽管有联系,然而他们的侧重点不同:政体侧重于体制,而政权组织形式侧重于机关„„

4、 国体与政体:

一般来说,国体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但两者的关系常常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体类型,不仅取决于该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而且受到该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以及文化条件的制约。

5、 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表现为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相互关系,而国家结构形式常常反映的是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

二、政体理论的历史演变

(一)古典时代国家政体理论的开创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

1、柏拉图《理想国》:

▲五种政体(regime)循环周期理论;

▲在柏拉图看来,能够将君主制的智慧与民主制的自由结合起来的政体是最适宜的政体。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再根据施政目的,从三类正宗政体中产生三种变态政体:?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理想政体:以追求共同的善为目的,以共和制为形式,以法治为手段的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在这里,目的、形式和手段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注意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理论”)

3、西塞罗——《论共和国》:

▲摒弃“城邦”的概念,首先界定“国家”

▲理想政体:混合政体理论,君主政体的长处在于君主对臣民的慈爱;贵族制的评议会能够集中一部分人的智慧;而民主制下全体人民则享有平等和自由。

4、古典政体理论的特点:

▲古典政体理论表现出浓厚的道德伦理和思辨的先验色彩;

▲古典政体思想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强调法治以及法律对统治者的至高无上性;

▲“混合政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思想家们对政体理论所作出的最卓越的贡献之一。

(二)欧洲中世纪政体理论的代表:托马斯·阿奎那

1、阿奎那的贡献:

他根据基督教的信仰重现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思想,同时用后者改造基督教神学传统,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阿奎那“七政体说”

3、最佳政体:君主政体。因为君主政体不仅最符合自然的原则和自然的本性、有利于实现公共幸福,而且根据世俗政治的实践经验,这一政体有利于防止君主变成暴君,能够保障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体理论

1、【法】让·不丹(1529-1596)《共和六书》:

▲提出著名的国家主权理论,将国家定义为“拥有最高权力,由许多家庭及其所属之物构成的合法政府”。他认为,主权是“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是一切稳固的政体不可或缺的本质特征。

▲最佳政体:以当时以法国为典型的“正宗的君主制”。

2、托马斯·霍布斯(1598-1679)《利维坦》:

▲他认为,主权权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反对分权主张和有限政府理论,认为那样只会

导致社会混乱不堪甚至国家解体。

▲放弃了最理想政体的争论,认为只有绝对君主制才能实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公共利益才有可能被最大限度地增进。

3、约翰·洛克(1632-1704)《政府论》:

▲主张人的天赋自由、平等和财产权利,反对霍布斯主张的强大无比的“利维坦”,倡导有限政府。人民有权反对政府的暴政。

▲分权学说的初步提出

4、孟德斯鸠(1689-1755)《论法的精神》:

▲三权分立和制衡学说

5、让·雅克·卢梭(1712-1778)

▲最好的政体形式:选举的贵族制(实际上是贵族共和制)

6、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是政体理论走向全面成熟的时期:

三、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

1、【美】约翰·威廉·柏杰斯的政体划分标准:

①以主权机关与政府机关有无区别为标准,分为直接政府和间接政府;

②以元首产生方式为标准,分为世袭政府和选任政府;

③以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的关系为标准,分为内阁制政府和总统制政府;

④以政府机关职权的集散为标准,分为单一制政府和联邦政府

2、塞缪尔·亨廷顿从发展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根据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标准划分政体: 首先将政治参与的程度由低到高将政体划分为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然后再根据制度化与政治参与比率的高低将政体分为公民型和普力夺型。两种标准结合产生六种政体类型。

3、马克思主义政体分类的标准:

执政者人数的多寡; 执政者的产生方式与任职期限

第二节 政体的基本类型

一、 君主制与共和制

1、 君主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世袭君主手中的政体形式;

2、 共和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规定相应任职期限的政体形式

3、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共和制,但政权组织形式有:巴黎公社、前苏联的苏维埃制度、

前南斯拉夫的代表团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中国人大制度的主要特点: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特定程序产生行政、司法等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

③民主集中制是人大的基本组织原则

二、民主政体、极权政体与威权政体

(一)民主政体

1、基本特征:

①议会制度、选举制度以及政党制度是民主政体根本的制度保障;

②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功能分离;

③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张力;

④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各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个人权利至上

(二)极权政体

1、C·J·福里德里克和Z·布热津斯基指出极权政体的特质:

●推行一个无所不包、渗透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官方意识形态;

●只有在某一领袖统一领导之下、具有严密组织系统的唯一被允许存在的政党; ●实行有组织的恐怖;

●政府垄断大众传媒;

●实行统治型经济

可进一步简化为三个方面:一个全能主义的意识形态;以一个严密的警察系统为依托的政党;对社会权力的垄断性控制。

(三)威权政体

1、又称权威政体(authoritarianism),也有学者称为专制政体或独裁政体,因为它与权威(authority)不存在任何直接的联系。这是一个用以指涉那些在性质和特征上处于民主政体和极权政体两极之间的政体形式的一个概念。

2、J·林茨对这一政体作过经典性的概括P108

3、西方学者对威权政体所作的进一步区分:

●保守型。其中包括:①以家族势力为依托的传统君主制。如摩洛哥和科威特②个人的独裁统治,如马拉维。

●激进型。包括:①大众动员式的神权统治,如霍梅尼时期的伊朗②借助意识形态进行社会控制的军人政权,如阿尔及利亚。

●表面上举行所谓的民主选举,但统治精英往往极力限制其他政党的发展以确保自己已拥有的权力。如印尼、马来西亚、尼加拉瓜

●不具有一个主动意识形态的军人政权。包括:①通过军事政变实行直接的军人统治,如尼日尼亚②军人和文官交替执政的文官——军人政权,如智利、埃及;

●盗贼式的政权:统治者攫取权力的首要动机是利用国民财富中饱私囊。如杜瓦里埃统治下的海地(1965-1986)、马科斯统治下的菲律宾(1965-1986);

4、威权政体的共同特征:

●从对社会的控制程度看,威权政体要明显弱于极权政体;

●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缺乏较系统的现代思想体系,威权体制下的权力精英常常借助于民族主义,同时辅之以本土文化中的某些资源,作为凝聚人心、巩固自身权力正当性的主要手段;

●威权政体下的经济发展常常采用非市场和超经济的手段。

“弥散性腐败现象”

第三节 政体的民主化

一、 民主的政治含义

1、“民主”一词最早产生于希腊语demokratia,后者由demos和kratia两个词合并而

成,demos指人民,kratia指统治或权威。因此demokratia即人民的统治;

2、古希腊的民主及其制度是建立在信奉公民美德(civil virture)和共同的善(common good)这两个价值基础之上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一命题意味着公民与城邦的公共生活必然地融为一体,治人者同时也是被治者,公民们积极参与城邦的自我管理。全体公民以其自身的美德献身于城邦的事务,以求达至共同的善。

3、熊彼特有关民主的“另一种理论”:

古典民主理论所预设的所谓“共同的善”和“人民的意志”都是虚假的。社会境遇的改变与利益的分化必然会带来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在众多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上产生分歧,所以,“不存在全体人民能够同意或者用合理论证的力量可使其同意的独一无二地决定的共同幸福”。在批判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民主并非古典意义上的“人民的统治”,它毋宁是一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政治安排,在这种安排下,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做决定的权力”。

二、政治民主化与政体

1、如果现代民主的核心被认为是通过普选的方式产生最高决策者的话,那么民主化的过程则首先意味着“用在自由、公开和公平的选举中产生的政府来取代那些不是通过这种方法产生的政府。

2、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考察发现,国家政体的民主化构成了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民主政体的建立意味着对公职人员的法律限制,在体制内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以保护民众的政治权利。政治民主化首先意味着国家政体的民主化。

三、政体民主化的历史趋势

1、20世纪最后20年,有两股潮流席卷全球: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而政治的民主化集中体现为非民主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型过程;

2、亨廷顿将19世纪初至今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概括为三次浪潮:

●1828-1926年,根源于18世纪美国和法国革命;

●1943-1962年,由二战引发,殖民地国家独立后建立;

●以1974年葡萄牙“尉官运动”为标志,民主化浪潮席卷南欧、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

3、民主政体具备的内在质素(导致它出现的诸多优点)

☜民主政体第一次完成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与制度的合法性的分离和良性互动,并将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建立在取得其治下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基础上;

☜民主政体相对其他政体形式具有较高程度的开放性;

☜民主政体在国家权力各主体间建立了法治化的运行规则

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的转型

一、 单一制与联邦制

1、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2、 单一制的特点:

☜从法律体系上看,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和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

☜从国家组织机构看,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

☜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看,最高国家权力由中央掌握,各地域的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并接受中央权力的统一领导,二者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国家主权高度统一,由中央权力机关代表国家主权充任国际法主体,统一行使外交权,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即使个别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权被限制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内;

☜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身份

3、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4、 联邦制特点:

对应单一制的特点

二、中央与地方(P119仔细看)

1、中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出现此消彼长怪圈的根源解释:

☜首先是行政手段本身的不确定性;

☜其次,现实状况中,所谓“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际上是两级政府之间的分利关系,公众在这一关系结构往往是消极的“旁观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

2、中国传统的中央与地方治理方式,实际上是中央和地方两种“权力集装器”即两级政府之间带有零和性质的博弈。因此,这种行政式的国家治理模式始终无法进入有较高程度可预测性的“法治化”轨道;

3、新的中央-地方关系:

通过宪政体制在彼此间构成的嵌入机制,使得整体与局部,“一”与“多”之间的紧张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共生性。

第五章 政府

第一节 现代政府的内涵与职能

一、 政府的基本含义

1、 狭义:仅仅是指国家机构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构;

广义:泛指各类国家权力机构,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定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机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

2、 从广义的角度看,“政府就是国家的权威性表现形式”。从词源上来看,英语中“govern”

源于拉丁文“gubinere”,原指“驾驭、掌舵”,后引申为指导、管理和统治之意,因此,“government(政府)”既可以指进行管理和统治的实体组织形式,也可以对社会进行统治的活动或方法。

3、 政府与国家:

☜政权与主权之别;☜国家的意义并非完全经由政府实现;☜合法性层次与来源不同

4、 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政府组织具有以下三个方面质的规定性:

☜合法性: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运用合法;政府的产生程序合法;

☜权威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公共性:以服务公共利益为目的

二、政府的基本职能

(一)政府职能的两重属性

1、政府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其职能的公共性;

2、另一方面,尽管现代社会政府的公共管理色彩越来越浓,政府从传统社会中遗传的阶级统治性在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退居幕后,但它的这一特性仍然是不可否认,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 3、社会职能

三、政府职能的边界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

1、市场失灵的表现:

①消极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行为主体的商业活动对其他主体、消费者、社会整体造成的消极或者积极的影响。

②自然垄断。竞争必然走向垄断的规律是由报酬递增的法则决定的。

③信息不完全,又称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足。

④分配上的不平等。

2、政府对市场的适当干预,以克服市场失灵,途径主要包括:

①发展公共事业,提供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公益服务;

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控制市场垄断的出现,保护每个参与者的机会公平;

③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保障市场信息的畅通和对称;

④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供给

注意两点:

1、 公共物品可根据其特性进一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二者在供给方式上有

差异;

2、 政府承担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并不意味着必须由政府包揽公共物品的生产、分配和

销售等一切活动。

第二节 立法机构

一、 立法机构的结构

P131

二、 立法机构的功能

1、 立法机构的功能和活动包括汇集并代表人民的意志,审议和制定法律、监察行政机构。

2、 现代各国宪法一般都赋予立法机构以下职权:

① 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财政权;⑤行政监督权

第三节 司法机构

一、 司法机构的结构

广义的司法结构包括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狭义的则主要指法院。

根据其主要职责不同,可将各国的各种法院分为宪法法院、普通法院、以及行政法院(专门法院)。

(一) 宪法法院

1、 主要承担有关宪法争议的裁决与审判职责;

2、 由于各国法律传统和具体条件影响,具体行使宪法审判职能的机构以及有关宪法审判的

职能都有所不同:

①普通法系国家一般由其最高法院承担宪法审判的职责。如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既是最

高的普通法院,还是其宪法法院;

②大陆法系国家则常常设立专门的宪法法院。如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作为宪法机关,与其他宪法机关如联邦议会、联邦参议院、联邦总统和联邦政府都是各自独立的联邦最高机关。 ③还有些国家设立了专门行使宪法司法职能的国家机构。如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宪法会议。

④此外,一些联邦制国家,譬如德国,除了有国家层面的联邦宪法法院之外,还有州宪法法院,行使各州的州宪法争议裁决和审判权。

(二) 普通法院

1、 即那些行使民事和刑事审判权的法院。

2、 根据国家(联邦或中央)法院与地方法院的关系,可以大致将各国普通法院体系划分为

“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类。

☜双轨制普通法院体系,多现于联邦制国家。以美国为例,其法院体系由联邦法院和州法院两个相互独立的平行的体系组成。

☜但是,并非所有联邦制国家的法院体系都是双轨制的,如加拿大就实行“单轨制”,英国也基本实行单轨制。;

*注意详细了解美国,加拿大,英国的普通法院体系P137-139

☜单一制国家普遍采用单轨制法院体制。其国家最高法院是其最终的终审法院,地方法院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并根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法律规章进行审判,当地方法规与中央法规

相冲突,尊照中央法规进行审判。

(三) 行政法院

1、 行政诉讼审判机关。

2、 行政诉讼属于普通法院还是普通法院以外的其他审判机关管辖,存在争论。 ☜一般,普通法系将行政诉讼和普通诉讼都归为普通法院管辖;如英国

☜大陆法系一般采用行政法院独立审判制度,但其受理诉讼的范围各国并不完全一致。德国行政审判权由各级行政法院与劳动法院、社会法院、财政法院等共同行使,法国亦有专门的行政法院系统。

(四) 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构

1、 英、法、中比较

二、 司法机构的功能

1、 司法机构的基本功能在于根据法律接受诉讼,审理案件,解决法律冲突。

2、 司法权一般由各级法院履行,法院的主要职权包括:

①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受理诉讼案件,进行司法审判;

③处理非诉讼事务,如财产登记、公证结婚。

3、 有的国家还设立检查机关行使法律监督等司法权力。中国人民检察院则包含以下职权: ①对叛国案、分裂国家案等重大案件的公诉权;

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权、公诉权、审判监督权;

③对刑事判决执行的监督权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监督权;

④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的监督权;

⑤对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侦查工作的监督权,包括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

4、 美国司法机构的“司法审查权”

☜司法审查权又称违宪审查权,主要是指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对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制定的法律法令或政府官员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和裁决的权力,如果政府机构的法律法令或政府官员的行为与宪法条文相抵触则宣告无效,甚至要追究法律或政治责任。

第四节 行政机构

一、 行政机构的结构

1、 根据所属政体的不同对行政结构分类:

①总统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由选举产生总统,其他成员由总统依法律程序任命,总统向选民和宪法负责;

②委员会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的成员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向议会负责;

③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其首脑内阁总理(首相)由国家元首任命或经国家元首提名由议会选举产生;

④半总统制国家的政府向议会负责

2、 议会内阁制和总统制中的“内阁(cabinet)”:

☜内阁制国家中,⊙内阁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通常由一批来自议会多数党或几个党派的大臣们所组成;⊙实行集体决策制,集体责任原则明确要求部长们必须公开支持内阁作出的所有决定;⊙由于部长们应对议会负责,内阁起着行政与议会之间的政治连接作用

☜总统制国家中,●总统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内阁则是总统领导下的高级官员会议的名称;●内阁成员由总统决定,通常各部部长——他们都是由总统任命的——都是内阁成员;●内阁不是集体决策机构,仅仅是总统的集体顾问,只需提供建议,不对决策负责。如内阁

成员不同意总统的决策,可以辞职或由总统解除其职务。

3、 根据同级行政部门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和不同的职能配置,可将行政机构分为: ①领导机构;②办公机构;③咨询机构;④信息机构;⑤职能机构;⑥派出机构;⑦监督机构

二、 行政机构的功能

1、 行政机构的一般法定职权:

● 执行宪法和法律,参与国家立法(即行政立法);

● 决定并实施国家内外政策,任免政府官员;

● 组织和管理国家公共事务;

● 编制并向立法机构提出预算,调节和干预社会经济。

2、 行政机构功能扩大主要表现在:

☜管制。政府扩大了它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主脉已经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的现代社会;

☜分配。政府通过公共事业开支和其他手段在利益分配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直接干涉利益的分配;

☜生产。政府在在经济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生产功能;

☜(资源)提取。政府为了实现其庞杂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管理功能,就必须加强它从社会获取行政资源(包括金钱、物资,有时还包括劳动力等)的能力;

☜防御。政府的军事防御能力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且发展速度常常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 准政府组织

1、 准政府组织的大量出现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盛行的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政府部门结构

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的;

2、 一般而言,准政府组织指那些虽不属于(中央或地方)政府系统但却承担着某些公共职

能的、半自治非政府组织(quasi-autonomous non-governmental orgnization)它们介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

3、准政府组织与政府体系类组织区分的重要特征——组织与权威当局之间的距离;

4、准政府组织的优势功能:

☜在很多议题上为部长们提供专业性建议;

☜有些政府政策功能需要由一些与部长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的组织来完成;

☜在某些具体事务上为中央政府提供快速有弹性的反映;

☜有利于建立政府与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伙伴关系;

☜能够承担一些需要承担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商业性功能;

☜为人们提供大量公共生活机会,为大众政治参与提供一定的渠道。

第六章 政党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

一、 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

1、 西语party来源于拉丁文pars或partire,原来的意思是划分或分割。最先进入英

语的词汇形式是part,意指部分或社会的一部分。到17世纪时,由part演化而出的party才开始表达政治意义,意指某种政治组织。但党派(party)与派系(faction)

还常混用。博林布鲁克比较明确地区分了政党与派系之后,最早明确地给现代政党下定义的是艾德蒙•帕克(政党,“就是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则,并通过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

2、 马克思主义对政党的界定:所谓政党,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

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3、 马克思主义界定中反映的政党的基本特征:

★ 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有一整套争取或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纲领; ★ 政党由特定阶级或阶层的骨干分子组成; ★政党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二、 现代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一) 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1、 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政党产生于英国;现代大众性政党出现在美国。

2、 英国政党演变:

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议会内部围绕赞成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形成了“宫廷党”和“民权党”两派,并导致内战;

② 内战结束后,两党在议会内为拥护王权政府还是民权政府争论不休;

③ 1679年,以丹比为首的宫廷党和以沙夫茨伯里为首的民权党再次围绕着要不要废除

詹姆士二世的继承权展开争论,支持前者的被骂作“托利”(torry,意为歹徒,爱尔兰人骂人的话);后者被骂作“辉格”(whig,意为强盗,苏格兰人骂人的话); ④ 1688年的“光荣革命”及其后来所通过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中,两党在政体形式上

达成一致,但“托利”在赞成实行自由政体的同时更爱君主制;而辉格在赞成君主制的同时更爱英国政体中的自由成分;

⑤ 1833年,托利党命名为保守党,辉格党为自由党;

⑥ 两党轮流执政在“光荣革命”后,于1866年固定下来,直到工党取代自由党而与

保守党轮流执政。

3、 美国政党演变:

① 1787年宪法批准问题形成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和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党

人(后者称为民主共和党);

② 1800年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当选为总统至1828年,1828年-1852年,民主共和党

内部分为民主党和辉格党两派并轮流执政,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民主党;

③ 南北战争后,美国开始出现民主党和共和党

4、 法国政党演变:

① 起源于大革命过程中建立共和制还是君主制产生的派别;

② 1789年大革命后,与王室有着密切联系的斐扬派主张实行君主制,吉伦特派和山岳

党人则主张废除君主制;

③ 拿破仑时期,法国政坛内部又分为保皇派、温和派、激进派;

④ 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后,国会中形成保皇党、共和党、社会党;

⑤ 从此,法国政坛基本保持了左、中、右的政党格局;

5、 综观以上三国的早期政党产生过程可以发现,政党产生大多因为一种政治主义或实际问

题使国民分成两派;而政党之间的斗争也主要反映在议会内部。随着普选权的逐步扩大,各党派开始意识到,要在轮流执政的格局中取胜,就不能光在议会中斗争,必须要走向社会,获得更多的选票才能上台执政。

6、 奥罗姆:“直到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现代政党才充分具备了它的外部标志——强

有力的组织和公众卷入。”

7、 与英、法、美等早发资产阶级国家相比,德、意、日等后发资产阶级国家政党产生模式

则是资产阶级现在旧体制内部建立起政党,然后再利用政党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从而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这些国家政党产生与发展的特点大体是“多党林立——法西斯一党专政——多党林立”

(二)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1、 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大体过程:

①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中成立了第一个工人政治团体——伦敦工人协会;

②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各国工人组织在伦敦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

③1864年,马克思又创立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

2、 注意德国、法国、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产生情况;

3、 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政党的兴起状况相比,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落后国家

中,首先出现了一批以民族振兴为目标的带有改良性质的资产阶级政党。但是,由于这些国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很薄弱。在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政治力量的分化该组过程中产生了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很快取代了资产阶级政党而走上了推翻旧制度的革命道路。

4、 中国政党发展情况;

5、 亚非拉国家政党情况;

6、 发展中国家政党特点:

在建国之初普遍实行一党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实行两党制、主从政党制、多党制的国家皆有。但共同点是政党的制度化程度低,政党本身受魅力型领袖的影响较重;政党与政权的诸多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党与军队、教会和各部族的关系很复杂。因此,政党制度很不稳定。

7、 对于现代社会产生政党的原因解释:

☻制度论观点:政党的出现时因为在近代议会和选举制度改革的结果;

☻历史局势论:政党的产生是因为在新旧制度的交替过程中以及在民族战争中,围绕着正统性、领土主权和完整性以及参政问题发生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产生了多样性的政党; ☻发展论观点:政党出现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关系加强了,其结果就导致了政党的出现; ☻拉帕隆巴拉的“危机论”:在社会形成国家时会形成三次大危机,新秩序合法性危机;新秩序整合危机;新秩序下的大众参与危机。三大危机中,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危机是现代政党形成的直接原因,现代政党是解决这些危机的唯一手段。

☻马克思主义观:政党起源于阶级斗争,其深刻的根源是隐藏在阶级斗争背后的经济发展。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才带来了新兴资产阶级与旧的封建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内部的各种矛盾在旧体制下不可调和,从而才产生了政党这种新的政治组织形式来组织和领导政治斗争的需要。

8、 政党产生方式:

☜【法】迪维尔热:内生党和外生党;

☜政党产生之后的发展规律,亨廷顿“四阶段模式”:

宗派阶段;两极化阶段;扩展阶段;制度化阶段;

三、政党的类型划分:

1、 从政党的阶级属性出发,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2、 以政党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分为左翼政党和右翼政党;

3、 干部党、群众党和全方位政党;

4、 以政党的功能及其活动方式,分为代表型政党与整合型政党;

5、 综合性的分类:以意识形态差异为基础,结合其产生背景和活动方式等标准

第二节 政党制度

一、 政党制度的内涵

1、 所谓政党制度,一般是指一国的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固定下来的政党结构模式。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国的执政参政和党际关系模式,即政党制度的体制模式;

▲政党的内部构成和活动规则,即政党的组织结构;

二、政党制度的体制模式

1、传统政治学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是根据政党数量的多少,将政党制度的体制模式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类型,有时也加上无党制加上补充;

2、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批评,参照G萨托利关于政党制度的划分,可分为:

竞争型政党制度和非竞争型政党制度

★ 萨托利结合一国政党的数量与竞争性的程度两个标准,将竞争型政党制度细分为极端多

党制、有限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独大制;

★ 非竞争型政党包括法西斯主义一党制、民族主义一党制、一党领导制、一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制。

三、现代政党的组织结构

(一)政府外的政党组织

1、政府外的政党组织指政党在政府机构体系之外,由各政党自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体系。一般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党的领袖、党的地方组织和外围组织四个层次。

(二)政府内的政党组织

1、政府内的政党组织是指各政党在正式的机关内部设立的,统一本党党员意志和行动的政党组织。可分为:议会内的政党组织、行政机关内的政党组织、司法机关内的政党组织、军队内的政党组织。

★政党的政府外组织与政府内组织的关系模式有三种类型:

①由政府外组织来领导政府内组织;

②政府内的政党组织来领导政府外政党组织

③除选举事务外,两个组织基本没什么联系,很难说有明确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四、现代政党的组织特征:

1、 民主松散型

指政党的组织原则很松散,政党纪律对党员的约束力很低下,所以党员个人和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的自主性较高;

2、 民主紧密型

指政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原则和完善的组织机构,其组织的产生和活动都按多数原则或比例原则以民主的方式作出决策。上下级之间有经常的联系,党的纪律对全体党员也有约束力。但是党的地方组织和党员个人也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3、 民主集中型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党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

第三节 政党政治

一、 政党的政治功能

1、 通常意义上的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狭义的政党

政治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而广义上的政党政治则是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一种政治现象,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而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2、 现代政党的政治功能:

★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政治社会化;

★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

二、政党政治的运作机制

(一)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二)成员的吸纳与更新;

(三)经费的来源与管理;(四)选举的组织与展开。

三、政党政治的危机与政党改革

(一)政党政治的危机

1、单议题组织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

2、无论是选民还是成员,政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

3、政党成员基础和支持力量的削弱,使政党的组织模式和动员能力出现变化。经费的缺乏使政党开始越来越依赖于公司和社团的捐助,屡屡出现腐败现象,政党形象变差。

(二)促成政党危机的因素

1、政党自身的寡头特征是首要因素;

2、政党与政府的紧密联系,也是导致它的性质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3、当代世界在社会结构和信息技术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也对政党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政党改革

1、政党扁平化改革:

致力于减少政党的层级,即尽量减少政党的全国性组织与基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环节,直接在全国性组织和基层组织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2、基层组织的弹性化运作模式

基本思路:政党的基层组织开始突破传统的的地域和人群限制,随着选举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支部的组织基础。这种新的组织模式在组织关系上所带来的新变化是,政党基层组织的自主性程度明显增大,各地的基层组织的差异化也开始扩大。

3、各国的政党都试图通过采用新的技术策略和沟通渠道,以更为有效地将自己的候选人和政策纲领直接传递给选民。

4、一些国家的政党还试图通过国家制度变革的方式,来提高选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第七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含义与功能

一、 政治参与的含义

1、 政治参与的含义西方学者没有一致的见解,有的从过程的角度界定,有的从功能的角度

界定;而有关政治参与的外延,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意见。事实上,政治参与并非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毋宁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

地位和角色的物化形式,它所表现出的具体行为外观及其性质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和社会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2、 本书作者倾向于将政治参与界定为特定体制框架内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人事

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

3、 政治参与所具有的特征:

☜政治参与主体是普通公民或由公民组成的团体;☜政治参与的目标指向是政府的活动; ☜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的途径是经常多种多样; ☜政治参与基本上是一种体制内的非暴力行为;

二、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1、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具体表现在:

☜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公民来说,政治参与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学习功能;

☜平等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政治参与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杠杆”;

三、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1、大量研究表明,公民在政治参与中的表现常常是他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反映,那么如何解释人的社会属性与政治参与之间的这种关联性呢?

●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如竞选捐款、政治信息、政治知识和技能等;

●由于在现有体制中有着更多的利益需要维护,从而刺激了这一阶层的人们对政治更强烈的兴趣,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功效意识比其他任何阶层都要强;

●政治组织是现代政治活动的基本形式,政党、利益集团、志愿者协会等是动员公民进入政治系统、实现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对于社会经济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的阶层和个人来说,他们有更多的可能参与这些组织。

●而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由于缺乏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的诸多优势条件,他们对自己在政治系统中的影响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其政治功效意识也相当低,这就使他们经常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态度冷淡,漠不关心。

2、上述解释尽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忽略了政治参与现象的本质特征:阶级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那些占据特殊经济地位、掌握足够政治资源并具有根本性利益指向的政治主体,才能够成功地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行使其权力。政治权力的分配是以财产的分配状况为基础的。

如果说一个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状况意味着政治权力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分配状况的话,那么政治权力正是一个阶级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在政治领域内的反映。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主体

一、 公民

1、 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2、 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 选举投票 ●政治结社 ●公民有时也参与政府政策的创制、复决以及对某一公职人员

进行罢免等活动 ●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这是一种根据公民良心自由的原则进行的有理有节的非暴力公共行为 ●随机性的政治参与活动

二、政党

1、政党的产生:

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王权的过程中,议会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将本阶级利益纳入政治系统的最重要的制度化途径,代议制政府产生。资产阶级革命后,新兴社会力量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逐步提高,为了将这些分散的参与要求纳入组织化的轨道,政党开始产生并快速发展。它是政治参与扩大化的产物,同时也发过来促进政治参与。

三、利益集团

1、所谓利益集团,就是指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合起来的,为实现这种群里利益而寻求影响政府政策的一种社会团体;

2、利益集团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素:

●集团利益是利益集团存在的基础;

●这种利益是某一集团的特殊利益,因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影响政府政策过程是利益集团实现集团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3、与政党不同,利益集团参与政治的主要目的不是取得政权,而只在于影响政府政策,将本集团的主张或政策方案纳入政治过程,因而它们一般没有政党那样广泛的政治纲领。其参与途径如下:

●政治捐款;●参加选举;●院外游说

四、非政府组织(NGO)

1、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

2、萨拉蒙和安海尔提出的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王绍光提出第六个特性:公益性)

第三节 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 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1、 政治制度化,就是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程序不断取得社会认可,并得到大多数社

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

(一) 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

1、 亨廷顿在对大量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进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政治制度化水

平的四项标准:

● 适应性——指政治体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存活能力;

● 复杂性——政治体系组织的复杂性包括:完整而明确的职能体系、下属组织的高度专门

化;

● 自主性——即政治组织和政治程序独立于其他社会团体和行为方式而生存的程度; ● 内聚力——政治体系参与者内部必须具有基本的意见共识

2、 一个政治系统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政治制度化

程度与政治参与程度相比偏高的政治系统必然能够从容吸纳、同化现代现代化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使整个现代化进程始终保持在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而一个政治制度化程度与政治参与相比偏低的政治系统中,由于政治参与程度超过了现有制度框架的承载能力,导致政治参与溢出秩序所能容许的范围,走向政治动荡;

(二) 选举与选举制度

1、 选票传递给领导人的有关公民信息虽然很少,但其影响范围却非常广泛。“关于公民喜

好的低度信息与有着广泛结果的对领导人的高度压力相结合,就使投票有了它自己的特征:控制政府的一把刀口虽不锋利,然而却是强有力的工具”。

二、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1、与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相比,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主要表现在:

●从个体层面看,在现代政治系统中,公民个人可以就各种问题与公职人员进行个人接触,以表达自己的要求或不满;

●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也可能表现为特定时空中因某一政策、偶发事件或个人而激发起来的群体性自发行动,其行为往往表现为集体的抗议、游行示威、骚乱等

三、参与民主制与公民自决

1、参与民主制(participatory democracy),也称半直接民主,是指代议民主制向完全的公民自治过渡过程中的一种政制形态。

2、参与民主制是作为代议民主制中,民主政治逻辑结构与事实结构不相符的矛盾下存在的,以加强公民对政府决策的实际影响能力;

3、现代代议民主制向自治民主过渡的有利条件:

●各主要发达国家公民创制(initiative)、复决(referendum)、罢免(recall)等直接参与政府组成及其决策的手段的日臻完善;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民众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节 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

一、 现代化与参与危机

1、 现代化被认为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以及

价值观念等领域的系统性变迁。【德】汉斯-于尔根普尔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规范性含义:

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政治参与潜在能力的扩大;

团体与个人自由和自主活动范围的增大;

人们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自主性提高,对社会和政治体系的依附性减少

2、 现代化进程中的参与危机的出现:

★ 从人的主体意识层面看,现代化意味着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为契约

关系所取代,个人在政治系统中的角色也开始由原来消极服从的臣民角色转化为现代公民角色„„;

主体意识的觉醒改变了传统社会人们与政治权威之间的关系„„;

而在政治系统缺乏足够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实现手段时,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在现有体制内便难以找到依托,使得整个政治系统常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

★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的革新,日益专业化的社会分工逐步取代了传

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权力重组——体制外的集团成为反对力量;

★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的实践来看,政治参与常常是现代化带来的“副产品”,是政

治精英不得不应对的社会压力——“参与内爆”(participation implosion) ★ 对于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形影相随的是社会财富分配上的

不平等,由于政治建制缺乏相应的自主性和制度化能力,那些获得新资源的新兴分利集团往往能够在政治系统内产生过分的影响力,经济上的不平等很容易演化为政治上的不

平等;

二、 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

1、 与古代民主的权力结构不同,现代民主是建立在少数职业政治精英和占人口多数的民众

分化的基础之上的,而民众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途径对政治精英实施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基本内涵;

2、 政治参与对政治民主的促进作用:

▲ 首先,政治参与必须是适度的;

▲ 其次,政治参与应当具有尽可能高的社会代表性;

▲ 再次,政治参与应当是组织化的

3、没有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民主就无从谈起。然而,作为民主政治核心要素的政治参与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政治民主,后者不仅受到政治体制的程序结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而且与政治参与本身的性质、结构和方式密切相关。

三、 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

1、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模式:

●自由主义模式——以K·多伊奇、D·勒那、C·布莱克、M·李普塞为代表;

根据美国的现代化经验,该模式认为,公民参与的政治的程度越高,政治体制对公民要求的反应就越灵敏,从而能够提高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后者直接关系到整个政治系统的稳定。缺乏公民参与的政治体制必然增强民众对该体制的不信任感,民众的政治参与也就会以体制外的暴力形式出现;模式图示P215:

●“差距”模式——亨廷顿

亨廷顿对战后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化动员起来的政治参与常常超过政治体制的承载能力,一方面是政治参与的骤增,而另一方面则是政治制度化水平的相对低下,两者间的差距最终导致政治动荡。

3、 如果政治制度缺乏吸纳、整合现代化动员起来的参与冲动,对政治精英来说,往往有两

种选择:

● 技术统治模式。表现为抑制政治参与,强调高水平的投资(特别是外国投资)和快速经

济增长,并容忍分配上的不平等;

该模式的不稳定性源自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和抑制政治参与,最终形成抑制参与——经济增长——所得分配不平等——抑制参与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参与爆炸”(participation explosion)

● 大众模式。存在着广泛的政治参与,它推动政府活动的扩大和社会——经济平等,经济

增长因此而减缓速度。各种社会集团通过政治参与竞争经济增长的有限果实,加剧群体间的冲突和社会的两极分化,从而引起内乱,最终导致社会总崩溃或“参与内爆”( participation implosion)

● 可见,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他不仅涉及政治参与本身

的性质、结构和方式,而且与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和特定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第八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概念

一、 政治发展的含义

1、 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向更高级形态的变迁过程;

狭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

2、 亨廷顿认为,促成政治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活跃的大体上有两股潮流:

一是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区域研究的发展;

二是政治学研究方法中的“行为主义革命”;

3、 路逊·派伊从十个方面概括了政治发展的含义:

① 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或政治形式的生成

过程;

② 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典型政治形态的生成过程,工业化使政治形态出现许多共性,

因而工业化社会民主与否,都有一套相同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标准,此即政治发展; ③ 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是非现代化社会建设由现代化已经确立的合理的政

治模式的过程;

④ 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建设和运转的过程,政治发展首先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民族

主义的政治形式;

⑤ 政治发展主要是一个国家行政和法制的发展,建设有效率的政府是政治发展的中

心;

⑥ 政治发展使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过程,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和自上而

下的政治动员均可促成政治发展;

⑦ 政治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即建设民主政治和制度;

⑧ 政治发展是一种稳定有序的政治变化过程,即一个社会能够理性且有目的地控制政

治过程,引导社会变革的方向;

⑨ 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能力增强的过程,其中主要是获得和运用权力的能力和政治动

员能力的提高;

⑩ 政治发展使多维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向度;

二、 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普遍性: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有政治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普遍性意味着不同社会和国家在政治发展中具有普遍的特征,表现在发展的阶段、

步骤、手段、方式、路径等方面有某种一致性和相似性,体现出发展的共性特征; ☜S·艾森斯塔德总结了所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政治领域表现出的共同特征:

(1) 政治生活领域的日益扩展,尤其是表现为社会中心、法律、行政和政治机构的

权力之强化;

(2) 政治权力不断向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扩展,一直扩散到所有的成年公民,从而

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道德秩序;

(3) 就某种意义而言,现代社会是民主的社会,或至少是平民主义的社会。(特征)

(4) 任何现代政体,不管其是专制独裁、极权主义还是民主制,都承认国民为受益

的对象和使政策合法化的主体

☜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还体现为发展趋向的统一性

2、特殊性:

☜列宁:“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每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只有在适应本国国情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找到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早期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共性较多,但后进入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则丰富多样,体现在:

(1) 从地域上看,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发展最初受西班牙、葡萄牙宗主国政治

体制和政治文化的影响深刻,在殖民地独立后,效仿美国总统制,但鲜有

成功的范例;

(2) 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受英法等国政治习惯的影响较大,但这些国家在殖民地

独立后其政治发展的道路各式各样,一些国家保留了传统的政教合一政体

或殖民地时期的民主政体,另一些国家选择了集权体制和强人政治,还有

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4、 人类政治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政治发展的目标

1、政治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失去其独立性,政治发展也有其自身独立的发展目的: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学者们主要关注民主的先决条件和民主制度的发展,而这种民主制度主要是西方意义上的;

☜60年代后期,发展问题的研究转向了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

☜80年代初,向民主制的过渡问题才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表明,在不同时期,政治发展的关注点即政治发展目标是不同的。

3、但从长期来看,政治发展有些共性的地方,S·亨廷顿在区分传统政体和现代政体时指出了三个关键的方面:

☜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并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

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

☜政治现代化包括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创制专业化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

☜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并认为,这几个方面给正在经历现代化变迁的社会指明了政治变革的方向。

4、衡量政治发展的主要指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结构; ●政府能力; ●政治文化;

5、政治发展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是想这些目标?

▲C·E·布莱克、S·李普塞特认为各项目标之间具有相容性,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的过程,发展中的社会可以同时想这些目标前进;主要依据是西欧和北美已经进入现代社会;

▲但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研究却发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之间却存在相反的关系;

☆西蒙·库茨涅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分配之间的倒U形曲线关系;

☆G·奥唐奈关于经济增长与集权之间关系提出的官僚权威主义理论;

▲折中的方案:承认各目标不可同时实现,但致力于寻求使各种发展目标之间相互调和的途径,特别是关注与目标的选择顺序、调和各种发展目标的制度结构以及推动同时实现各项发展目标的政府战略和政策。

☆D·罗斯托认为,应依次实现国家统一、政府权威以及政治平等;

☆亨廷顿强调在形成大众参与政治之前发展有效的政府机构和政治制度化的重要性; ▲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根据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调整政治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进程。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类型

一、 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

1、 对政治发展现象的的研究在于揭示政治发展现象的规律性,以此作为各个政治体系进一

步发展的指导和参考,减少政治发展的各种具体发展道路进行一定的理论抽象和总结,归纳为某些类型或模式。

▲ CE布莱克运用比较历史的方法,从现代性的挑战、现代化的领导、经济和社会的

转变以及社会的整合四个方面,将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分为七种范型;

▲ 巴林顿摩尔归纳了政治发展道路的三种历史类型:一是西方式民主的资产阶级革

命,以英、美、法为代表;二是以法西斯主义为归宿的自上而下的保守革命,以德、意、日为代表;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革命,以俄国、中国为代表。

▲ 根据政治发展的历史起点、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时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政治发

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政治发展划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即早期现代化国家模式和发展中国家模式 ;

▲ 早期现代化国家模式

(1)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启动现代化的进程,其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政治现代化

和政治发展,这些国家大部分通过社会内部的各种力量的变革和作用而促成的,

几乎不受外部力量的影响;

(2) 政治发展的进程在政权中心和广泛的社会阶层内部几乎同时开启。在政权中心,

现代化的最初进程由强有力的专制君主开创;在广泛的社会阶层内部,各新兴

阶层开始向政权中心提出自己的要求;

(3) 从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来看,这些国家政治发展较为缓慢,且政权组织结构的

变化强于社会性政治结构和组织的变化;

(4) 在广大社会阶层、群体被广泛动员参与经济、政治生活之前,就已经被纳入城

市化、工业化运动中,因而社会阶层循序渐进地通过组成利益集团和社会运动

并进一步形成政党以参与政治生活。同时,政治权力方面的变化也能够及时地

反映经济、社会结构方面的变化,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早期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历程

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

民族国家建设 → 民主化 → 福利化

3、 根据具体发展道路又可细分为三种发展模式:

● 渐进---妥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

● 激进---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为典型;

● 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

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

1、与早期现代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总体特征表现为后发性;

2、特征:

●发展中国家由于启动政治发展的时期较晚,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

●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是一种被动型政治发展,即由于在现代化的历史上属于晚来者而不得不具有某些特殊的发展逻辑;

●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等也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存在的有利因素:

▲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家的主导作用很明显;

▲发展中国家最明显的所谓后发优势,体现为其借鉴性的特点;

▲在政治发展的目标、方向上,后发国家可以参考早发国家,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体系;

4、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政治欠发展”现象,学者们形成不同的解释:

(1)L派伊认为过渡时期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问题是由一系列危机引起的,他归纳了六大危

机:

●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贯彻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分配危机

(2)G阿尔蒙德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问题产生于政治体系的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脱节。

(3)亨廷顿将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过快,这表现为: ●现代化进程中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福利等

同时向政治体系提出要求,政府机构无力解决;

●公民文化水平提高,大众传媒和通讯的发达使民众有了政治参与的可能和愿望,但

现有的政治制度缺乏参与渠道和途径;

●政治体系落后,存在严重的“政治衰败”,如官员腐化、行政软弱、专制独裁等

5、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政治问题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后果,主要表现在:

●政局动荡;●行政不力;●政治独裁;●两极分化;●政治腐败;

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方式

一、 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

1、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认为,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政治行动,也就是说,

正是通过这种政治行动,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革命是政治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2、 什么是革命?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

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3、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认为,革命主要有两种: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马克思指出:“每一

次革命都破坏旧社会,所以它是社会的。每一次革命都推翻旧政权,所以它具有政治性。”而革命的主体,无疑是阶级。

4、 相对于其他政治发展方式,政治革命的特征:

● 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

运动;

● 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 ● 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性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

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

● 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形式为表现,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

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5、 改革的必要性、与革命的区别P240;

6、 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

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过程。

7、 政治改革的特征:

● 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有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基本

原则为限度;

● 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地发动来实现政治改

革进程;

● 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处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之

下,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

● 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基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8、 政治改革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P242

二、政治发展的一般策略

1、G•阿尔蒙德从政府能力、政治参与、经济增长程度和分配角度,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大体分为以下几项:

(1)民主的平民主义战略;

(2)权威主义——技术型战略;

(3)权威主义——技术——平等型战略;

(4)权威主义——技术——动员型战略;

(5)新传统主义战略;

2、一般地,在政治发展的历史上,主要的发展策略有:

(1)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

(2)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

(3)集权主义和分权主义;

第四节 政治发展与政治民主化

一、 政治发展与政治民主

1、 政治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形式,以特定政治统治关系的确立为前提。政治民主以公民权

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以多数决定为基本的规则,通过间接民主或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其价值和内容;

2、 原始的“氏族民主制”P246;

3、 “代议制”民主——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民主

4、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P247;

5、 在民主体制国家中,民主体制发挥的重要功能:

▲ 政治民主为政治权力和政府提供了合法性来源;

▲ 政治民主提供了政治决策的基本规则和机制;

▲ 政治民主促进了政治生活中正义、平等、自由等价值的实现;

二、政治民主化的动因与条件

1、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挫折,促使学界开始意识到,民主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以下是代表观点:

●萨托利认为民主的先决条件不是经济,而是历史条件:一是政治世俗化;二是对政治的“驯服”;

●后民主化国家民主化的基本前提条件,与早期民主化国家的前提条件有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别:一个国家在向民主转型之前,首先要存在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对领土、人民的有效控制。其次,这一国家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能力来发展经济,维持社会基本稳定;

2、政治民主化的动因:

(1)一般包括以下因素:P251;

(2)有关民主化的动因只能提供一些视角,而不是最终的解释;

三、政治民主化的方式与路径

1、有学者划分了政治民主转型的四种理想类型:

●协定;●强加;●改革;●革命;

2、从政治转型的现实中可以归纳出多种民主化的路径,按照民主化的推动力量为标准,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类型:

Ⅰ、第一大类:战争、征服在民主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他因素不同,该类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在外部力量帮助下的民主建设;

▲ 民主制度的内部重构;

Ⅱ、第二大类,国内的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在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即政权内部发起的民主化,很少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从制度化权力拥有者的不同情况看,第二大类又包含:

▲ 文人政府或平民领袖发起的民主化进程;

▲ 军政府发起的民主化;

▲ 军事集团领导的民主化;

Ⅲ、政治反对派力量在终结权威主义政权、设定民主的框架中起了一个主要的作用。根据反对派的组成及采取的不同策略,又可以分为:

▲ 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终结权威主义的统治;

▲ 党派协定;

▲ 倾向民主的党派领导下发生的暴力过渡;

3、近现代历史上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的共性P256;

三、 民主的巩固及其前景

1、 通常所说的民主的巩固,主要是指民主制度的巩固。林茨和斯蒂潘认为,巩固的民主制

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行为上,当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或制度的行动者不再通过创建非民主政体或分裂国家的办法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时,民主制度就得到了巩固;

态度上,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或对县政府怀有极大不满时,公共舆论仍相信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是管理公共生活的最适宜方法,反体制的方案几乎得不到支持,民主政体也就得到了巩固;

宪法和法律上,各种政府或非政府的力量同样服从于经过民主过程所产生的法律、程序和制度,并习惯于在其范围内活动的时候,民主制度得到了巩固;

2、 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具体进程与结果。三种情况

★ 当国内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出现了一个堪为社会中坚的中产阶

级,市民社会的发育也较为成熟,基本上不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社会矛盾和冲突以和平、制度化的方式解决,权威主义向民主主义的过渡是大势所趋,则这种类型的政治转型较为成功,转型后的民主政府也因其合法性的获得而执政稳定有效;

★ 当国家的经济已经有所发展,但市场经济尚未纳入有序竞争的制度化轨道,国内各阶级、

集团势力并存,新兴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力量尚未主导社会,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改革的进程中。此时,一旦发生权威主义体制向多元民主体制转型,则往往会出项两种不确定的结果:加强or危机?

★ 少数国家在经历向民主体制的转型时,国内经济比较落后,市民社会的力量十分弱小,

尤其是客观上外部力量或国际民主潮流对这些国家的政治转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则这些国家的政治转型缺乏应有的基础和动力,其民主化的进程不可能得以持续和巩固。

第九章 政治文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含义、结构与功能

一、 政治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1、1956年,【美】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文中,他首先使用“政治文化”一词,并将其界定为“一个政治系统(国家或民族)的基本政治倾向”;

2、概言之,政治文化即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它是一个民族在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对该社会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对政治系统的要求以及对法律的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3、每一个政治系统都表现出该系统特有的政治行动取向模式,而这种取向模式就是系统的政治文化。一个系统中人们对政治对象的取向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认知取向; 情感取向; 评价取向;

4、政治文化内涵表现出的几个特性:

★政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政治文化具有民族性;

★政治文化具有阶级属性;

★政治文化具有发展性;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

★ 分野一:主流政治文化和政治亚文化;

1、政治文化的“亚文化(或次级文化)现象”;

2、阿尔蒙德和鲍威尔曾对政治亚文化作出界定:

“如果我们找到了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的态度分布类型,我们不妨把他称为政治亚文化。我们确定政治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争论的问题以及我们所关切的事物的性质。”与政治亚文化相对的主流政治文化,即政治文化中的“一般性因素”。这种“一般性因素”体现一个社会内的各个集团所持有的共同政治态度和倾向。

★ 分野二:整合性的政治文化和极化的政治文化

1、 共识因素多的文化可以称为“整合性的政治文化”,而意见和倾向趋于两端的文化可以

称为“极化的政治文化”;

★ 分野三:大众政治文化与精英政治文化

三、政治文化的功能

1、影响政治体系;

2、 影响政治行为;

3、 影响政治发展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一、 政治文化的成分

1、 作为人们主观心理世界所反映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

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构成。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理论;

政治意识形态则是特定政治系统试图获取其成员认同和支持的权威阐释系统,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二、政治文化的类型

1、对政治文化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认同的程度划分,政治文化划分为不完整的政治文化和整合的政治文化;

留意二者各自的含义及包含的特性

★ 按历史发展阶段划分,政治文化可划分为狭隘的地方性政治文化、臣属型政治文化以及

参与型政治文化;

★ 按政治体系功能的三个层次——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将政治文化分为体系

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一、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1、 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

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

2、 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 在个体层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

模式的形成过程;

★ 在社会层面,政治社会化是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1、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前者指由专门的政治社会化机构进行的有意识的政治教育和政治信息沟通;后者则指一个人所接受的非政治态度性的信息沟通,如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和情感倾向、审美定势等。

2、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家庭;

学校;

大众传媒;

政治组织;

第四节 政治文化的发展

一、 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

1、 政治文化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文化的世俗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世俗化意味着人们世界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角色定位标准的深层变迁,如果说传统社会人们是以笼统的标准观察客观事物,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那么在文化世俗化的现代社会,人们能够以明确的、中立的方式观察事物,在评价和录用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现代世俗化注重的是个人的成就,而非世袭门第;

参与型文化意味着作为现代政治主体的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将日趋活跃,他们从先前政治生活中的消极服从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2、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内部动因and外部动因

内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和知识信息量的增加等方面;

外来政治文化成分的进入也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政治体系的异质性,与特定政治体系相对应的政治文化必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二、民主政体的文化系统

1、民主政体的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民主政体下,政治系统赖以立基的主要依据在于民众对该系统中“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结构之内在合理性的信仰。

民众对政治系统的正当性支持主要包括政治共同体、体制和当权者三个结构层次。对当权者的支持即成员对当下权力的控制者的认可;对体制的支持是系统成员对待政治机构的态度(包括政治系统的价值目标、规范以及权威结构)而非特定的政治领袖,它包括政府运作的程序和政治制度;而对政治共同体的支持则是成员对国家和政治系统的一种超越现有政府制度的依附感,亦可被视为国家的认同意识

● 民主政体下的公民对自己在政治过程中的影响力有较强的自信;

● 由于民主政体的开放性和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使得人们在公共政策的倾向上表现出明显

的渐进性和保守主义色彩;

三、公民文化的培育与政治民主化

1、所谓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的文化,也不是纯理性的现代工业文化,而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完全融合的文化。它是“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阿尔蒙德和伏巴

2、公民文化的特质:

●公民具有“民主人”的人格特征;

●民主政体下公民均有参与政治的愿望,而且参与政治被视为一种合乎理性的行为; ●公民有较强的政治效能感,自信可以成功进行政治决策;

●公民有较强的输入功能取向。公民不仅取向于政治输入,而且也积极地取向于输入结构和输出过程,所以,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型政治文化,公民的政治活动频率很高;

●由于公民文化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政治文化,所以,公民参与政治的取向不是取代臣属或狭隘地方性的政治文化,而是与之并存;

第十章 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时代特征与行为主体

一、 国际政治的时代特征:全球化及其内涵

1、 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动因:

★ 近二十年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主张给市场以充分的自由,由市场来实

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促进了市场经济在全球得以扩展;

★ 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在技术上使世界各地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可能; ★ 全球公共问题的凸显使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强;

2、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上各种国家关系行为体、政府、团体、个人之间跨

越领土、种族、语言等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形式的交流和交往活动,从而使全人类向更加密切的相互依拉、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在政治领域,全球化则意味着国际政治行为体在政治领域内横向联系的扩大和相互作用的加强;

(一) 全球化与地方化(localization)

1、 地方化的基本含义是单个国家或民族或地方在全球化进程中强调自身的特殊性、独特性

和差异性;

2、 全球化和地方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全球化导致了地方化,地方化反过来又推动了全球化; 全球化与地方化确实存在着矛盾的地方;

(二)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1、 概念的提出;

2、 全球治理的基本特征:

在全球范围内虽然缺乏某种中央权威,但仍在能够实施某些决定的机制;

全球治理存在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强调行为者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参与、谈判和协调,强调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实质的基本原则同等重要;

二、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一)主权国家

(二)国际组织;

三、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政治事务的特点和内容

跨国公司具有对国际政治体系产生影响的巨大资源;

跨国公司能够以多种方式影响国际政治的内容和进程;

跨国公司成为政府的“议程设定者”

第二节 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

一、 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流变

1、 国家政治中的权力格局,指的是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主要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组合而

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行为体”、“主要关系”、“形式”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要素;

2、 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以来,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流变,经历五个阶段: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格局

●维也纳体系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格局

●后冷战时代国家政治的权力格局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霸权主义

1、美国霸权主义的特征:

●制度霸权;

美国和以往霸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完全依靠军事实力为基础,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想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制度化的霸权体系;

● 联盟霸权

美国的联盟体系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多伊奇所谓的“多元安全共同体”(pluralistic security community),“利益与政策一致性”联盟即属于这一个层次,其中美英联盟尤其典型; 第二个层次是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所称的“复合相互依赖”(complex interdependence),“利益与政策互补型”联盟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个层次就是亨廷顿所说的“即时性特定联盟”(ad hoc coalition),“利益和政策暂时一致性联盟”就属于这个层次。

● 意识形态霸权

●信息霸权

所谓信息霸权,就是指技术信息发达的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妨碍、限制或压制他国对信息的自由运用,以谋求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利益;

三、文明冲突论及其意义

1、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主要观点:

在当今世界,文明意识与日俱增,文明是人类历史的主线;

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未来左右全球政治的最主要的冲突; 成功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制度的发展,较容易在同质文明内部产生;

文明的冲突是冷战后世界冲突深化的最新阶段,“非西方化”将成为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趋势;

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结合,将是西方面临的头号威胁;

美国国内以欧洲裔白人所代表的主流文化同少数族群间的冲突,将是文明冲突的另一个战场;

第三节 主权国家与国际环境

一、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与国内政治(domestic politics)

1、 关于国家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研究:

(1) 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沃尔兹根据国内政治定义的三个方面——排

列原则、单元之间的区别与功能和单元间的力量分配,来定义国际政治结构的;

(2) 经典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政治就等同于“国内间政治”,摩根索的《国家间关

系》;

(3) 传统的国际政治学看来,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有着本质的区别。如舒曼的观点

2、 沃尔兹对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区别的分析

他认为,国际结构与国内结构间的差别,体现在每个系统的组成单元规定自己的目标和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上„„国内政治史权威、行政和法律的王国,国际政治是权力、斗争和和解的领域;

3、二战后,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分野日渐模糊,原因分析 ☜战后资本国际化的速度加快、范围增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资本、劳务、商品的流动与渗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状态;

☜当代科学和技术的革命与进步,增强了国际体系中相互依存的物质能力;

☜由于国际交往和相互渗透的加强,各种国际组织与跨国机构应运而生,并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政治主体多元化趋势不断发展;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在国际政治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并使许多全球性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3、 针对这种新形势,学者们提出的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的解释方法:

★ 1969年,罗西瑙出版《联系政治》,揭示了比较政治学者与国际政治学者之间的“差距”,

即比较政治学者忽视国内政治体系因素的外部影响,国家政治关系学者忽视国际政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进而创设了“联系政治理论(linkage politics theory),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方法:

把握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的作用(以对外政策的制定为中心);

把握国际环境对国内政治的作用(以国内对应政策为中心);

阐明不因国内和国外而存在差异的相互作用机制(以真正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为中心); ★ 曼宁则更进一步,他认为随着跨国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内政与外交的区分越来越不可能,

而会融为一体。因而,传统的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与国内政治(domestic politics)范式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将是“内外融合政治”(intermestic politics)。在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更为密切,在不同的政府和官僚之间,出现了持久的而且是个人的关系(官僚关系)。同时,民际的集团伙伴关系也密切了(民族关系)。这样,就不只是单纯的、垂直的内政与外交的融合,而是呈水平状的、国家间的关系,官僚、民际层次的关系的相互进展与渗透。

二、国际政治的国内根源

1、从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三个理论假定:

●国家是国家政治中的基本行为体;

●作为目的,也作为对付他国的手段,国家追求权力且使其最大化;

●国家的行为是理性的

2、沃尔兹通过三层“抽象”,将国际政治简化为一幅清晰的图画。第一层抽象是在人、国家与国际体系三个分析层次间,抽象掉前两者,而直接以后者为分析对象。第二层抽象是从国际体系的所有行为体中找出主要的行为体,抽象掉个人、跨国公司等,而主要研究

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抽象是在民族国家行为体中抽象出有能力的行为体单元,即大国。

3、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中也有这种“由内及外”)(in-out)的分析方法。如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民主和平论”(democratic peace theory)

●前者认为,只要有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世界和平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后者认为,只有作为国际政治主要行为体的民族国家实现了民主化之后,世界和平的保障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三、国际政治的国际变量

1、沃尔兹的“三个意向”(three images)。它将以往学者对战争根源于和平条件的不同观点,归结为三个层次:个人、国家和国家体系。第一个层次试图考察人的本性,来探究战争的原因;第二个层次试图考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构成,也即“有内及外”的方法来研究国家政治;第三个层次通过考察国际政治的结构,也即本质上的无政府状态,来解释国际政治。

最终结论:理解国际政治需要把第三个层次,即国际体系层次因素,作为前两个层次得以起作用的背景。也就是说,决定一国外交政策的,不是其领导人的偏好、意识形态与个性,也不是其国家体制、社会构成、国民性等因素,而是其在特定国际体系结构中的位置。

2、上述结构分析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挑战。克莱斯勒与基欧汗等人注意到,霸权国的出现与世界经济的开放性之间并不完全对应。于是,他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国际制度。

他认为,全面的分析应同时考虑到权力结构、相关的国际制度与国际政治结果这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承认,国际制度是以国家的权力结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且除非得到国际体系中主要大国的支持,国际制度的创建与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但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产生自己的本体论地位,产生独立的价值判断与利益追求。也会由于惯性作用的缺乏替代方案等原因而长期存在下去。

4、 根据一国与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可将其大致分为“内压——投射型”

与“外压——反应型”两种。

前者指一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投射到了国际体系中。

后者即所指的国内政治的国际变量。国际体系层次的变化成为变更国家政策(制度)的压力。

二者的区别在于:“外压”的对象不仅是控制对手国(对外)的行为,同时涉及其国内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

其次,在受到“外压”的对象国内,通常形成赞同与反对两派极为对立的势力。

第四节 中国与世界

一、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阶段

1、 五个阶段:

(4)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奉行的是联苏反美的外交策略;

(5)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中国奉行的是既反苏又反美的外交策略;

(6)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战略中心是联合美国,反对苏联

霸权主义,推行“一条线”战略方针;

(7)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中国奉行的是“大调整”的外交策略;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继续获得大发展;

2、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相关文章

  • 法学概论笔记
  • 法学概论笔记 绪 论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法学亦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历史悠久的独立的学科.它是系统研究法律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就是它以法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法律产生.发展的规律,法律的本质.特征.形 ...

  • 北大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怎么重点选择
  • 北大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怎么重点 选择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国际政治考研难度,北大国际政治就业,北大国际政治学费,北大国际政治考研辅导,北大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 ...

  •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辅导班好的介绍
  •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辅导班好的 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难度,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就业,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费,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辅导,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凯程教育! 对于北京大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 ...

  •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好的推荐
  •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好的 推荐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难度,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就业,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费,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辅导,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 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国 ...

  • 政治学概论课堂笔记
  • 第二讲政治的概念 一. 共和主义传统的政治概念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概念:1. 政治具有最高性: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政治和其他领域是没有区分的,一切问题都是政治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分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 2. 政治具有公共性:各种权威有不同类型,政治家所治理的是自由人,主人所管辖的是奴隶." ...

  • 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考研参考书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考研备考资料-育明考研 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统计(育明·斯泰朗考研)............................................................................................2 二. ...

  • 人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 一.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招生报考统计(点击咨询张老师)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9:1左右(竞争较激烈) 2.复试中:专业课笔试100分,外语笔试50分.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5 ...

  •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1章
  •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1章 第十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本章重点: l 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 l 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报道的 ...

  •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情况好吗
  •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情况 好吗 本文系统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 ...

  • 人大国际关系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 人大国际关系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本文首先是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介绍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