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

漫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

众所周知, 佛教起源于印度, 佛教音乐自然也是起源于印度。古印度是一个音乐、舞蹈很发达的国家, 因此佛教音乐在古印度非常盛行。佛教经印度、西域传入中国后, 许多高僧在翻译经文的同时也将印度、西域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国内地, 因为当时是梵文念诵(唱), 故称佛教音乐为梵呗、梵乐。

据史书记载,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乐是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的旅行家张骞。《晋书•乐至》中写道:张博望(张骞当时被封为博望候) 入西域, 传其法于西京, 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 以为武乐。张骞出使西域共两次。第一次是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此时佛教、佛教音乐尚未正式传入中国。西汉首席音乐家李延年, 根据摩诃兜勒(佛曲), 所创作的二十八解武乐中国(汉代) 最早的军乐。魏晋以来, 二十八解已不复存在, 虽然当时还用来给边疆将士壮胆扬威, 而且还需万人将军方可使用。而张骞常用的这首《摩诃兜勒》却是一首佛曲。兜勒是梵文的译音。现代佛教的诸佛菩萨及词汇中也有兜率、 兜率天等等。吴支谦所译《义足经》中, 有《兜勒梵志经》品, 而摩诃二字翻译成汉语是太伟大的意思。所以由此可见:在佛教还未正式传入中国之前, 佛曲摩诃兜勒就已经传入中国, 由西汉音乐家李延年改编成军乐, 遗憾的是在历史长河及战乱中消失了。

梁代僧人慧皎在《高僧传中》记载的鸠摩罗什(将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高僧) 的话说:天竺国俗, 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 以入弦为善。见佛之礼, 以歌赞为贵。而由梵音转为汉韵, 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梵音的曲调多委婉与重复且绵长的。而翻译后的古汉语字音多单一, 一字多义, 用来配梵乐的婉转、回旋也就是用单一的汉字配繁复的曲调, 难以让人上口、记忆, 无法表达佛教唱颂的庄严、肃穆, 也无法表达信仰佛法的僧俗对佛的崇敬之情。自大教东流, 乃泽文者众, 而传声盖寡。良曲梵音重复, 汉音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 则声繁而偈迫。这里慧皎准确地指出了佛教音乐随佛教传入中国后, 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即译词配曲的问题。这个难题本身是所有翻译歌曲, 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所面临的最具体的难题。而后, 慧皎在论述了中国佛教界对佛教音乐译词配曲问题的困惑后, 又欣喜地写道:始有陈思王曹植, 深爱音律, 属意经音, 即通般遮之瑞响, 又感渔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 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 在契则四十有二。曹植渔山制梵的事迹流传甚广, 佛家、道家、儒家均有记载。南宋刘敬叔《异苑》记载:陈思王游山, 忽闻空里诵经声, 请远道亮, 解音则写之, 为神仙声, 道士效之, 作步虚声。唐道世《法苑珠林》记载:植尝游渔山,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 清雅哀婉, 其声动人, 独听良久乃摹其音节, 写为梵呗&&等等, 诸多典籍均有记载。

中国古代谈及作曲, 常用闻天乐, 得神授等说法, 今天看来, 可能是古人对音乐的崇拜或一种神秘化的心理。曹植的传声则三千有余是指口传的佛乐词曲有3000首之多, 而在契则四十有二是指被记录、刻写为书面的有42首。此记录佛曲数量如此明确, 只可能是在慧皎所在的时代, 它们尚都存在或听到, 或见到, 因为契是指刻写。古时候或是竹刻, 或是木刻, 是古人用来书写、记录的方式。现在存在于日本的《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就有《渔山声明集》、《渔山私钞》, 两处均名《渔山》而声明 至今, 仍用于我国佛教界的音律修行。如藏传佛教中, 僧人们必修的五明中的声明 就是指佛乐、佛曲及念诵、咏唱, 以及法器(乐器) 的运用都属于 这声明 。 除了曹植以外, 在他之前也有造佛曲的记载, 但大多为外族人而不是汉族人。因为佛曲从印度传来, 必然经过西域各国, 各国为了礼拜佛陀, 必有一定的礼佛仪轨, 也必有赞颂之呗。如康僧会系康居人、波斯人、月氏人、西域人等所造的梵呗都必然有天竺、西域音乐的痕迹。而佛教音乐的汉化, 经历了漫长、艰辛的转化过程。最初(3世纪初期) 梵呗传入西域, 由西域化传到东晋, 到齐梁的汉族化, 再到唐朝的繁盛定型时期。宋元以后, 佛教音乐在中原地区逐渐发展变化, 形成了地域化、通俗化的汉化特点。在历史长河中, 佛教音乐直接受到各个朝代兴

衰的影响。如唐朝时期, 国家强盛, 佛教盛行, 佛乐也随之兴盛。朝廷耽于佛曲, 民间则以庙会为娱乐场所。此时无论宫廷、寺院还是民间, 佛教音乐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佛教音乐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如佛教绘画、雕塑、壁画等是中华历史的瑰宝一样,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古印度到西域再到中华大地的传播过程中, 受到了不同地域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和渗透, 造成了佛曲在我国各个不同省市地区, 梵呗的音调各有差异。即使在南方各省市或不同寺院也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如四川地区的寺院, 在佛曲颂唱中, 明显受到川剧音乐的影响和渗透, 一些唱腔, 特别是拖腔中有明显的川剧高腔、昆腔的音调。


相关文章

  • 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布局(1)
  • 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布局 --2005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 罗超君 0420010038 2005年9月 2005年8月1日至12日为期半个月的古建筑考察之行为我们学习中国古建提供了一个实地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机会,短短十二日的行程覆盖了晋中南大部分的古城古镇,加上之前连着的四川李庄古镇带测绘实习以及峨 ...

  • 张凯宇论文初稿(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
  •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 学 院 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 姓 名 张凯宇 指 导 教 师 谢力华 副教授 成 绩 2014 年 月 日 目录 摘 要 ................... ...

  • 佛教的流派
  • 从古印度时候开始有佛教宗派,最早分两大派: 空宗和有宗 细分则有20多个小派别 后来分成两派分别外传 南传(上座部,我国称之为小乘,修阿罗汉解脱道) 北传(大众部发展而来,我国称之为大乘,修菩萨道) 后来北传到中国又由于个人根性不同及所获经典空有等不同分为很多宗派,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八宗: 天台宗 ...

  •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
  • 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 1993年10月21日通过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 一.全寺僧众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有关政策,爱国爱教,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 二.全寺上下均须谨遵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 ...

  •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另类加行,灵山居士
  • (2009-11-18 16:48:09)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灵山居士佛法文集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另类加行 如你所知,传承自那烂陀寺的藏传佛教非常殊胜,这个伟大传承可追溯到龙树无著两位菩萨,追溯到莲花生大士,阿难,追溯到佛陀.在藏传佛教历史里,证悟者无数. 但也正因为如此,如其他所有可 ...

  • 佛教文化论文
  • 佛教文化论文 说到佛教, 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它带给我们的有益部分, 总是会先想到那些不太好的东 西.我估计这是因为受平时所看的电视剧的影响.而且在不少人眼中,宗教意味着愚昧.迷 信等,年轻人多信基督教,并认为佛教应该是老年人的信仰.因此有相当大的一批人在心里 对佛教文化有一种抵制的心理,对佛教产生了 ...

  •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 (1993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议通过) 前言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寺院须保持清净庄严,树立纯正的道风学风,正常开展法务活动,运用其多方面职能 ...

  • 禅的研究20**年0415
  • 禅的研究提炼 厦门杨帆 ● 什么是禅? ⏹ 有人说禅乃天启,是天下第一悟,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觉悟. ⏹ 禅,即道,摆脱桎梏走向自由之道. ⏹ 禅,是对宇宙人生真理的彻悟,是从真如的深度和角度思考自己和宇宙 的关系. ● 禅从何而来? ⏹ 禅,在释迦(佛陀.释尊)拈花微笑之间诞生了. ⏹ 佛教传到中国后 ...

  • 读走新加坡:赤道上的中国化大乘佛教新气象|新加坡|佛教观察家
  • 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创建于1921年,是新加坡第一所中国传统丛林寺院.(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妙传) 普觉禅寺万佛宝塔,1985年奠基,1991年落成,富有东南亚色彩,与中式古色古香的殿堂交相辉映.(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妙传) 耀智大和尚率领"海丝路"代表团参观新加坡晚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