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_崔治忠

2016年3月第32卷

第3期

学习论坛TRIBUNEOFSTUDY

Mar.2016Vol.32

No.3

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崔治忠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摘

要]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人本观,蕴含丰富的哲学意义。具体表现为以

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与发展的重要论断,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整体性。二是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的不平衡性,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自觉运用。四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世界观;方法论;人本观[D61中图分类号]

[A文献标识码]

[1003-7608(2016)03-0057-03文章编号]

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确保经济发展的全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面协调可持续,

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逐渐从规模增速型粗放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产业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经济发展从传统增长五大发展理念点转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之下,

致力于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和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高。此外,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强调发展的过程性,而且从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发展要求、发展目的指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发展提出了整体要求,

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协调,当中,

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绿色,发展的现实环境是开放,发展的根本归宿是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五大发展理念当中,协调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首先,协调发展不是GDP总量的简单增长,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共同推进。党中央指出,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布局,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其次,对于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来说,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需要继续巩固工业的基础地位,提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和质量。

DOI:10.16133/j.cnki.xxlt.2016.03.012

“十三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规划,提出了创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新发展、

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党中央为了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培育发展优势而提出来的,是对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诸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是继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后新一届党中央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人本观,蕴含丰富的哲学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生存环境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每相个子系统以及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都处于相互联系、互作用的关系网之中。社会的普遍联系一方面体现为各子系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制约着大系统的整体功能与状况;另一方面体现为不同政治、文化、生存环境系统构成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这些不同的社会复杂系统之间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五大发展理念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整体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方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但是,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协

[收稿日期]2015-12-09[作者简介]崔治忠(1979—

),男,甘肃临洮人,博士,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7·

因此,五大发展理念在强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同时,要求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再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进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通过城镇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公共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服务均等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建设水平;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的办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最后,协调发展不是只顾当前的发展或未来五年的发展,而是五大发展理念在强要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

调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求积极拓展后续发展空间,为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其存在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而实践一方面是物质分,

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逻辑前提,另一方面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辩证统一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当中,人类要认识并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这一重要观点,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要求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提高资源环境的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要加大环筑牢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生产单位和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责,更是全体国民的义务。人们要在日常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在宏观活当中培育环境保护意识,

层面,国家要积极承担起自然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国际责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任,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义看来,

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具体实践活动当中,矛盾是具体多样的、不断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不的、

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问题,而且遇到的矛盾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和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

这些矛盾呈军等各个方面。在国内国际因素的作用下,

复杂化和系统化的趋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现网络化、

指出我国会针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的发展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五大发展进一步开拓了发展的新境界。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

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准确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等方面诸多矛盾的结果。五大发展理念直面这些矛盾,深刻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矛盾的不平衡性。马克思主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在诸多矛盾当中义认为,

有主要矛盾,在每一个矛盾当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存在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产力和生产关系、

盾,而且存在比较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和一定范围内的敌我矛盾,但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而且只能用发展的方法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

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其他矛盾。五大发展理念准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紧紧扭住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五大发展理念并没有忽视其他矛盾的解决,指出要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来化解各种具体矛盾,保障发展、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进一步满足人发展的速度,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自觉运用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进步的集中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毛泽东认为,社体现,

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只不过这两对矛盾是非对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抗性的。邓小平在接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不仅存在发展生产论断的基础上,

而且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但不管是解放力的问题,

都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生产力,

对我们党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也是党执水平。因此,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五大发展理念聚焦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了马克思主生产力,

义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当中包含着科学因素以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部分的重要论断。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坚持这一重要论断,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向科学进军”展,提出了的口号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建

·58·

“科学技术设目标。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进一步强调

[1]

是第一生产力”。后来,党中央分别提出了“科学技术

我们现在离共同富裕还比较重要内容之一。客观地说,

远,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把发展为了人民作为执政的最终归宿,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崇高的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共同致富的决心。最后,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我国的一部分地区和一部享。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

分人已经富起来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使7000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要提高人民的小康水平。坚持共享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机会公平和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精准基本民生,

精准脱贫;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实施全民参保扶贫、

计划和大病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发展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

[6]

中的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3]

的革命力量”,以及“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

强”等的重要论述。在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又提出创新发展,并强调要把创新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大力发扬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通培育发展新动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大科学工程,

力、开拓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营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同时,要通过理论、制度、文化等各方进一步夯实促进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构建面的创新,

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新风气,使创新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对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重视充分说明五大发展理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其中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统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涉及城乡一建设、

体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复杂内容,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外种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准确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吃透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各项体制机优化各项政策措施,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制,

奋力前行。五大发展理念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我国经济指出未来发展的基本动社会发展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基本方式、基本要求和根本归宿。实事求是地说,五力、

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产物

[5]

[4]

和。马克思主义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致力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马“以人为本”克思主义人本观,秉承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原则,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改变过去只注“物”的发展的做法,突出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位置。在重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那里,

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结果。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人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

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同时,又通过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

献]

四、五大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要坚持共享发展,坚持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

首先,发展的动力蕴含于人民群众当中,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五大发展理念指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大众创业、,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万众创新”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要健全竞争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发展新局面。其次,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时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前者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诠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也把人民富裕作为

1993:274.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M].北京:人民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2003:1905.出版社,

[3]M].北京:中央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2008:184.文献出版社,

[4]M].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2014:281.北京:人民出版社,

[5]N].施芝鸿.引领中国发展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2015-11-16.北京日报,

[6]M].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09:525.

[责任编辑:陈晓峰]

·59·


相关文章

  • 共享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
  • 摘 要:共享发展理念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念,共享发展具有深刻的人学意蕴:共享发展是人的本质的追求,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人的发展的保障,是人的自由的维护.深刻认识共享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体追求自由与幸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人学 中图分类 ...

  • 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 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作者:洪向华 杨发庭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3日 07版) [热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 ...

  • 中字的文化意蕴
  • 中字的文化意蕴 2013年09月15日02: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是一个具有极为深厚文化意蕴的字.建筑学上的中轴对称,中医养生的阴阳平衡,音乐上的音律和谐,为人处世的中庸致和等,无不闪烁着"中"字的魅力.深入考察"中& ...

  • 论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视野
  • 第3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月 Vol.3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6 哲学经济学 论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视野 杨青友 (中共南陵县委党校,安徽 南陵 241300) 摘 要:以"创新.协调. ...

  • 从玉璧到国徽
  • 在史前"巫玉"时期,玉为石之美.石之精,为神物,为祭器,是沟通神与人.天与地的原始宗教法器和道具.在上古"王玉"时期,玉为君子人格国格的显示,为权力身份等级符号和神圣象征的礼器.在中古"民玉"时期,玉成为人们心中崇尚的圣洁高贵的灵瑞祥符,是 ...

  • 语文普通高考试卷分析(20**年-20**年)
  • 2016年普通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评析 2016年普通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符合<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原则,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

  • 1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自动保存的)
  • (写文章:工作世界" 和" 生活世界) 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职业) 从善治到治善:大学德育体系建构与反思(大学德育创新) 治理视野下的大学德育创新 道德关怀与大学生德育生活 传播学视角下的思想教育(德育) 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职业角色 ...

  • 艺术学概论重点总结
  •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A.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柏拉图式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 ...

  • 墨家兼爱观的现代意义
  • 墨家兼爱观的现代意义 2015-09-02 来源:共识网 作者: 刘清平 摘要:墨家兼爱观在强调"不可坑人害人,应该爱人助人"的正当原则.主张"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平等观念.提倡"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