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和烘托,对比与衬托

渲染和烘托、对比和衬托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

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

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三、衬托(也叫映衬)和烘托

衬托前面已经介绍。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如前面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通过这两种同“质”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如前面所举的孟浩然《早寒有怀》,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那种思乡的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愁苦。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但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的关系,所以不是衬托。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这种意境氛围就散发着作

者心中的忧思和迷茫,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所以景物描写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相关文章

  •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汇总_e4ac
  •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 汇总 新高考新问题 2008-11-04 2139 5cc149a20100b8c3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 ...

  •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汇总
  • xgj123456个人中心好友消息退出 xgj123456退出 你尚未开通博客 发博文 博文 江山依旧的教学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uojia19690904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个人资料 江山依旧 进入我的空间 播客 微博 加好友发纸 ...

  • 古诗词中要区分的近义术语(全)
  •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补充知识 近义词辨析 一.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区别 (一).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严格来说,表达技巧包括四大方面内容: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2.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 ...

  • 从结构安排角度
  • 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2004年的第20题和2007年的第21题的设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从极富深意的结尾切入与设置试题.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 ...

  • 古诗词的十大技法
  • 古诗词的十大技法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1.点染 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 ...

  • 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
  • 诗词鉴赏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反复.双关.反问.设问.反语等. (修辞手法属于广义的表现手法,如考 表现手法,原则上先考虑狭义的表现手法,再考虑广义的.) (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间接 ...

  • 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模式完整版!
  • 现代文阅读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1.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 ...

  • [青玉案]教案
  •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教案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抒情主人公"那人"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千古 ...

  • 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张艳琴
  • 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的形式] 记叙了(讲述了)脉.经过.事情.事件).(1)首先是划分出结构层次,弄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然后用简洁的语句把各部分连接成一句完整的话.(2)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何结果. 2.小说的情节发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