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利与弊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这中间蕴含着许多优秀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这是我们十分宝贵的财富。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病,毕竟以前的文化有些历史的局限性。中国文化的本质,以孝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在西方世界有上帝作为人们心中的归宿。 而在东方特别是中国仅靠家,孝的存在是维持家庭和睦和幸福的源泉, 讲究个人的道德修养, 讲仁义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但是传统文化以前是为统治者服务,自然也就存在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妇女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还有一些忠君思想很明显被淘汰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

“1.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 “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

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刚健有为和刚柔相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儒家思想强调刚健,圣人们也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实际行动来阐释了这一观点。在如战国时期慌乱的年代里,孔孟始终坚守“仁爱”的政治主张,并都为此付出了毕生心血。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儒家以外,还存在其他很多派别。虽然各个派别之间存在很多差

异,但同样地我们也能找出很多共同点。比如佛家和道家都提倡自强不息地生存下去,甚至活得更自由或更美好一些,他们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也是很强烈的。

和谐: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道德根基。它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大公无私”、“天地至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充分体现了“尚群为公”的整体主义精神。而且在义利关系上,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先于利,但并不完全排斥利。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可见孔子并不排斥对利益的追求,只是要求“以其道得之”,“见利思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自我心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分人道德观淡漠,义利不分,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中开展“为公”、“义利观”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加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发展、民族前途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人。

中华文化的弊病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弊端是缺乏平等性。“平等”具有双重涵义。一是人际关系的平等,也就是人格上的平等;二是社会关系的平等,也就是法律(权利义务)上的平等。“平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现代世界三大价值观——民主、人权和法治——的基础。没有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就没有个人的独立性;没有个人的独立性,就没有个人权利可言。 在我国古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首先应承担义务,而不是享受权利。个人受到礼教和宗法、国家和家族机器的强力压制,几乎无丝毫自由可言。皇帝随意杀死臣民,父母可打骂甚至杀死孩子。至于父母棒打鸳鸯、干涉婚姻,在古人眼中那是正常现象!儒家的伦理道德严重摧残了人性。古代等级森严,百姓见了官员要磕头,官员见了皇帝要自称奴才。虽然也有人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更普遍的是“刑不上大夫”。孟子讲“浩然之气”,限于人格独立;庄子推崇“逍遥游”,限于精神自由。 西方世界比较重视个性和民主。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体系远不如中国神话的等级森严。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表现出对权威的不盲从。在古罗马,元老院具有重要地位,是后来议会制度的雏形。我国古代皇权至上,不可能有类

似的约束机制。我国古代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美国《独立宣言》却提出“人人生而平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法律上的平等。另外,我们每个人,无论职业、年龄、职务有多大区别,人格方面都是平等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拜官主义”和“拜金主义”严重,人们很难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成熟的民主国家可以通过“理智辩论”进行沟通,做到“宽容异见”。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发生“莱温斯基事件”后的一次内阁会议上,受到多名部长的严厉指责,场面非常难堪。我对此印象深刻。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弊端是缺乏科学精神。首先,我国古代关心的是人伦和社会而不是自然界。“四书五经”不谈科学,科举考试也不考科学知识。被李约瑟称为“最具科学精神”的道家,产生的一些科学成果不过是追求长生术的副产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古代不可能出现系统的科学理论。四大发明只是技术成果。

第二个弊端是不重视工业的发展。我国古代不重视工商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经商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在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处于萌芽状态,极不发达。而近代科学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近代科学的产生又推动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具有相互推动的关系。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现在公务员热还没有减轻,应该鼓励人们凭着自己的兴趣去选择。 所以,我国古代缺乏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数学的基础,而数学是科学之母。在诸子百家中,名家讲形式逻辑。可惜名家只破不立,其本质是诡辩论,对我国形式逻辑的建立

没有任何好处。《易经》和《道德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是,辩证逻辑必须建立在形式逻辑之上,是形式逻辑的补充和发展,它本身不能取代形式逻辑。在没有建立形式逻辑的我国古代,《易经》和《道德经》恰恰破坏了科学的推理和实验精神,起了反科学的作用。形式逻辑不仅对科学影响重大,还对政治和法律辩论有重要影响。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这三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弊端是缺乏法治观念。在诸子百家中,法家讲法治,儒家讲德治。法家一度取得优势,但是因为过于刻薄寡恩,法家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失势。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封建社会施行的是“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调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从概念和性质上分析,道德是一般行为规范,而法律是高级行为规范。因此,法律是最大的道德。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最重要的是国家机关首先要严格守法、执法。 法律和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而我国古代以儒家的“礼”作为事实上的“法”,抹杀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区别。法律规范具有严格的逻辑结构,即使是圣人制订的“礼”,也不具备法律的严密性。因此,“以德治国”本质上还是“以人治国”。“出礼入刑”混淆了民法和刑法的区别,“原心定罪”败坏了刑罚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盛产“潜规则”的国家。所谓潜规则,就是不能摆上台面的规则,即法律、规章制度和明文规定之外的规则。

潜规则盛行是整个社会缺乏法治观念的体现,严重败坏了公共秩序和社会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三大弊端:缺乏平等性、科学精神和法治观念。国家试图一一进行纠正。平等性写进了宪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法制国家建设。但是这些糟粕文化的残余依然存在,真正克服它们还需长期的努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努力,这样会早日进入高素质社会行列。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所面临的处境越来越严峻了,特别是在这个物质社会里,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有周恩来一样的抱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切不可一概论之,这样就可能走上极端,也即是共产党曾经犯的左倾或者后倾错误。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我们一起努力吧!


相关文章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概述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是第一.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 ...

  •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 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衰落,折射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与衰落.复兴中华文化中的"复"是"重新"."再一次"的意思,是文化的更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造,创造出新的文化,即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中华文化. 一. 为中国 ...

  • 中华孝道园:构建"学孝.行孝.扬孝"文化平台
  • 以儒释道精髓打造新型"中华孝道园"文化 近期,中华孝道园基金会和中华孝道园万里行组委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这个以"孝"为主题的大慈善.大公益.大生命.大数据.大文化等的平台,正致力于在全国打造多个"孝道园"联盟合作多赢的聚合平台. 这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区教育研究
  • 2016年12月第18卷第4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of Hebei Universit y Dec . 2016Vol . 18NO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区教育研究 姚洪越 (北京工商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摘 ...

  • 必修三三单元
  • 必修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知识强化 (一)2014年考点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 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 ...

  •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及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能力目标 1.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 ...

  •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 . 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 .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 的重 ...

  • 13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学案模板
  • 北林区兴福中学"导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导学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日期: 审批: 课题: 灿烂的中华文化 设计者:石晓磊 年级·三 组制政治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

  • 高中政治必修三__文化生活_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版!)
  •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 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 对社会的发展长生深刻影响. 2.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素质的 提高. 3. 文化现已越来 ...

  •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笔: 审核:高二备课组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结合实例体会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并坚持"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