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一、意识的起源

现实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发展的自己的对立物——意识。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它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在地球这个自然物质世界上,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在三个决定性的环节:

第一,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自然界的无生命物质都具有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即物体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状态、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的改变。例如,物体位移、岩石风化、铁生锈,等等。这种反映形式的特点是物体以自身的变化“反映”外界环境对它的作用。这种变化使物质改变其原来的存在状态。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有生命物质,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低等生物,包括原始动植物都具有的一种对外界的反映形式: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光线、温度、声音、水分、肥料和食物等构成的刺激发生反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它的根系扎向土壤中有水和肥的地方;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遇到不利因素就迅速避开等。

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刺激感应性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说明,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产生,是物质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就驳倒了一切唯心主义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生命和意识的根源的观点

第二,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低等生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较单纯,因而它们只需要,也只具有刺激感应性。随着生物自身的发展,它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刺激感应性已经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维持生存。在这种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产生了动物的感觉。动物的感觉有自己的物质基础,这就是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例如,蜘蛛能感觉到落入蛛网里的苍蝇、小虫等引起的震动,蜜蜂能感觉到花儿的气味和颜色等;

随着低等生物发展到高等动物,他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大脑。于是其反映形式由感觉进一步发展为动物心理,动物心理能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综合反映。动物心理不仅包括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例如,狐狸能够利用地形地物捕捉比它小的动物,狗能把其感觉到的许多特征,如声音、服饰、气味等综合起来,认出自己的主人并表示亲昵。由哺乳动物进化到猿猴,它们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高级阶段。猿猴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特征,而且能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例如,黑猩猩能对水果进行简单归类,猴子能对天然物进行简单加工以攫取所需要的食物等。这说明猿猴已具有了意识的萌芽。

第三, 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高等动物的进一步发展,是人类的出现,其反映形式也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人类意识。这是一次更重大的质变。但是这次更重大的质变不仅是在自然历史过程中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完成的。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产生不但需要有猿脑这一生物学前提和物质基础,还需要一种不同于动物本能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在猿脑转化为人脑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人类意识形成的最基本的社会条件,这就是生产劳动。

首先,劳动为意识到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一般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人却能积极地改造自然、创造新世界,这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地正是劳动。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制造和使用工具主动地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需要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求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所不能胜任的了。人的劳动这种创造性活动要求人的大脑必须发展出抽象思维能力,必须有更高级的意识这种反映形式。而抽象思维需要有能思维的物质器官——人的大脑,人的大脑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类人猿是四支爬行,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朝临时站起来行走,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身体(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大脑不可能太重,接受的信息只能满足动物式活动的需要。而人每天都在劳动,劳动需要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带来了整个身体的质变,大脑的发育那是动物不可比拟的。在质上和量上有了一个根本的飞跃。而这一切转变,都是在劳动的推动下实现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中才可能产生意识。

其次,劳动创造了思维的工具——语言,并和语言一起推动猿脑进化为人脑,使意识有了自己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为了协调动作,加强联系,就需要相互交流.并且达到彼此间非用语言交流不可的地步。例如,原始人集体狩猎,就需要齐声呐喊,协调行动,捕获猎物之后,又需要加以分配等。这都需要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适应这一需要,便产生了语言。

最后,劳动改变了主体自身的状况,形成和发展了人的思维能力。有了语言,人脑即可凭借词来进行抽象思维。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使猿脑的进化加快,脑容量越来越大,脑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严密。其他感觉器官也进一步趋于完善,能够感觉到一般动物所感觉不到的东西,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周围世界中获得更丰富的感觉印象。这些印象又在语言的帮助下,巩固积累起来,终于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人的意识。

人类意识同动物心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人的意识是以抽象概念的思维即理性思维位主要特点的,而动物的反映形式则是以具体形象的感觉形式出现的。

其次,以理性思维为特征的人的意识包含有自我意识,而动物的反映形式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再次,以理性思维为特征的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历史地发生发展的。动物的反映能力以器官为界限,并按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继承下来。

可见,人类意识并不是不可理喻的现象,它的最深远的根据就在物质本性之中,就在物质大厦的反映特性之中: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而生产劳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其产生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了社会,离开了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作出科学的说明。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唯心主义者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其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虽然正确地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观点,并提出过许多合理的观点。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科学地解决意识的起源问题,相反却混淆了人类意识和其他一切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宣扬“万物有灵论”和“物活论”,或把人的意识仅仅归结为生理过程,否认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些都是和唯物主义意识观相对立的。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离不开物质的;但又不同于物质面具 有精神现象的特征,那么,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就其生理基础看,是人脑的机能,就其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这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脑是具有高变组织和复杂结构的物质系统。整个人脑的神经细胞多达1100亿个。其中仅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有150亿--300亿个。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接.并和感觉器官的神经末梢;相联系,形成严等级式的网络结构.人脑的不同部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大脑皮层是意识机制的核心部分,它不仅与皮下各级神经中枢相沟通,伺时由通过遍布全身的43对神经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体的各个器官相联系,是人体各种生理反映和活动的控制机关和指挥机关,而遍布人体各部分的神经则成为沟通客观世界和人脑之间的顺畅通道。现代科学证明,如果大脑的某一部分受伤和致病,意识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意识活动是人脑的一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活动。意识活动的过程是人脑这个高度发达、完善的物质器官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分不开的,是人脑接受外部刺激、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的过程。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刺激了人的感觉神经时,人就会把这种来自外界的刺激转化为脉冲生物电,脉冲生物电沿着神经系统传导到人脑的不同部位后,人脑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和处理,然后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人体器官,从而产生一定的反映和动作。脑电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脑反映外部存在,处理外界信息流的过程,既伴随着电现象产生一定波形的脑电波,还伴随着热变化和化学变化,离开了人脑的物理的、化学的过程,人类意识就不会产生。

同时,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揭示出,意识的产生是通过人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神经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活动是高等动物感觉、动物心理和人的意识产生的共同的生理基础。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生来就具有的反射,它是一种本能活动,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是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生物接受外部具体实物信号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以外其他动物的唯一的信号系统。人不仅和动物一样,具有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即能够对语言文字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正是依靠这第二信号系统,人的反映在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般动物所无法比拟的程度。人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神经生理活动就是意识的形成过程。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是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在的客观世界打交道,使人脑和其他反映器官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才会产生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没有客观的模特儿或原形,就没有它的映象。没有物质世界,就不会有人的意识。正像列宁所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但是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但又不能等同于客观事物。人脑对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的适应,而是能动的改造。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9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意识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一,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有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这些形式是主观的。但是,无论那种形式的意识,都是对客观,的世界的反映。感性形式是对外部

世界的直观的、外表的反映,是意识的初级形式;理性形式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同感性形式比较,理性形式从形式上是离开了具体事物,但它仍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为它反映的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 意识具有主观差异性,但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客观的。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快慢、数量多少、程度、深浅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特征。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先天的生理素质存在着差异,一是人们的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等方面的不同。但无论哪一个原因,都可以用物质的过程去说明,二者的根源都是客观的。

第三, 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别,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模写,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虚假和歪曲的反映,但无论正确和错误意识都有其产生的客现基础。错误的、虚幻的、荒诞的意识似乎同客观现实毫不相干的,其实,即使是歪曲虚假的观念,也都是客观对象的某种反映,都可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原形。正象鲁迅所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到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打中,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只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总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唯心主义者只看到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不承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把意识看成完全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这是完全错误的。庸俗唯物主义者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等同于物质,已为人的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类似于胆囊分泌胆汁一样,这也是错误的。

意识的结构:

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这一精神活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从意识的具体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探求成果。情: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评价和态度。意:意志,是人类对向往的目标和理想的自觉追求、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作为“知识”、“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人类意识,不仅是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有质的区别,而且是远远高于动物感觉和心理,使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反映着人类不但能够追求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而且也会追求人类自身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追求创造一个人与世界和谐的、美的世界。

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意识又可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潜意识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意识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未被唤起的、深藏于意识深处的意识;显意识则是人们自觉认识到有一定目的控制并用言词表达的意识活动。菲洛伊德哲学介绍:

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意识可区分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和个人意识。

从意识的继承和发展角度看,意识又可区分为传统意、现实意识、未来意识。传统意识是人类从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未来意识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形成的意识。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对象意识是指向客体的意识,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自我意识则是指向人类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自己的反映能力和反映过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自己的心灵),它形成对主体“内在尺度”的认识。

第三节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 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所谓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 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牲,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 页。动物只是本能地利用自然界,消极地适应环境。高等动物虽有某些意识的萌芽,但本质上仍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人具有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二, 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地表现在以这些正确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的意识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所处的自然界已不是原来的荒蛮世界,而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人化自然”。

第四,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我国传统的医学证明。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的变化会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发生重要的影响(过怒伤肝、过忧伤肺、过喜伤心、过悲伤身)。现代社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者抵抗人体生理和精神的疾病。

二、 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一种是促进事物发展,一种是阻碍事物发展。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要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能动性必须做到:

首先,意识的内容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实际,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其次,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这是人的意 识能动作用得以正确发挥的根本保证。

再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必须以人们的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

最后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

智能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通常以观察、记忆、想 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让机器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以人脑和人的智能为对象,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把人看作一部自动机,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创造出某种方法,用计算机去解决那些原来只有人的智能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把人看成符号加工机,采用启动式程序设计,模拟人的智能,这也就是暂时不考虑人脑的内部结构和机制,只从人脑表现出来的种种智能加以研究。把人的感知、记忆、学习等心理活动总结成规则,然后用计算机模拟,使计算机表现出各种智能;三是把人看作一个生物学机器,从人的生理结构、神经系统结构方面模拟人的智能。专家们选择人脑作为原型,以便能够造出“类似大脑”的机器。现已研制成100多个神经元模型及其他局部模型。

可见,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因此,尽

所谓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 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牲,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 页。动物只是本能地利用自然界,消极地适应环境。高等动物虽有某些意识的萌芽,但本质上仍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人具有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二, 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第三,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地表现在以这些正确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的意识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所处的自然界已不是原来的荒蛮世界,而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人化自然”。

第四,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我国传统的医学证明。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的变化会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发生重要的影响(过怒伤肝、过忧伤肺、过喜伤心、过悲伤身)。现代社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者抵抗人体生理和精神的疾病。

二、 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一种是促进事物发展,一种是阻碍事物发展。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要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能动性必须做到:

首先,意识的内容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实际,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其次,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这是人的意 识能动作用得以正确发挥的根本保证。

再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必须以人们的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

最后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

智能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通常以观察、记忆、想 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人工智能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让机器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以人脑和人的智能为对象,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把人看作一部自动机,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创造出某种方法,用计算机去解决那些原来只有人的智能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把人看成符号加工机,采用启动式程序设计,模拟人的智能,这也就是暂时不考虑人脑的内部结构和机制,只从人脑表现出来的种种智能加以研究。把人的感知、记忆、学习等心理活动总结成规则,然后用计算机模拟,使计算机表现出各种智能;三是把人看作一个生物学机器,从人的生理结构、神经系统结构方面模拟人的智能。专家们选择人脑作为原型,以便能够造出“类似大脑”的机器。现已研制成100多个神经元模型及其他局部模型。

可见,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因此,尽

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取代人脑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人工智能决不能成为人类智能.取代人的意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全部意识形式:智能机毕竟是机器.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它大多是由电子元件等组成的机械、物理装置。人工智能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过程.而人的意识活动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智能机所模拟的.只是意识活动中能以纯形式转嫁给机器的那部分,而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意志、情感、兴趣等,是任何机器都不能模拟的。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具有人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

第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能模拟人的某些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不能模拟的。人之所以有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因为人有人脑这个物质客体,还因为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又是长期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朝一日即使人们能够通过生物工程组合活体神经细胞,创造出生物型的智能体,这种智能体仍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

第三,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智能机器虽然有很强的:“记忆”和推理能力,但是它在没有人预先编制程序的情况下,不能提出问题,不能总结出新规律,不能作出预见,更不能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它的自动性是受命于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智能计算机等智能机器人同人脑相比,是局部超出,整体不及。

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看,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己的认识为前提。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有限的认识去模拟人脑功能,人工智能总是同人类智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因此,从总体上说,人工智能不能超过人类智慧的界限。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证明了思维、意识不是神秘的,它深化了意识对物质能动把握的原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本质的观点得到了更充分的证明。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了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化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延长意识器官,这是意识对人脑的一种巨大的反作用。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在时间、空间中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着的 多样性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在其本质上要依赖于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就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实际上除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态、不同属性、不同表现外,什么也没有。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是坚持物质的决定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的统一。

首先,物质决定意识。这种决定作用不仅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而且表现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上。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能动作用的大小、能动作用的发挥程度,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制约作用。这就坚持了物质决定论唯物主义立场。

其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能动性,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坚持了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割裂两者就会出现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错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是,它对这个正确原则作了片面的解释,认为坚持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就不能同时承认意识的能动性。他们不懂得,正是因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才能产生和发展。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本性,而不是外加的东西。意识是适应人类认识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也随着人类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发展而发展。人类和动物的显著区别就是人类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唯心主义片面地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把意识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绝对力量。客观唯心主义把“宇宙精神”看作是现实世界的主宰,决定一切、派生一切。主观唯心主义者夸大了个人精神和意志的力量,鼓吹精神万能论和唯意志论.它们都不能正确解决和阐明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陷入了谬误。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必须辩证地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支配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必然的根据。规律具有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依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实事”。人们在认识行动过程中,首先必须面对实事、承认实事的存在,甚至要服从实事的变化规律,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去计划自己的行动,不可勉强去做那些经过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情。还必须看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手段;必须通过实践这种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其次,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必然联系。要认识它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求”的规律、掌握规律;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认识、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过程。

二、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物质世界由于人的活动的参与,整个世界就有了十分独特的性质,即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一方面,物质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及其存车在形式的不同表现,因而物质世界是多样的。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上说有无机物、有机物,有生命界、非生命界,有微观粒子和宏观星系;有实物和场;在社会中有经济、政治、民族、家庭等等;还有一系列属性如运动、时空、结构、层次、关系等等。这些具体形态和属性,显示出事物、现象的无限多样,表现为“多”。另一方面,物质世界的“多”中寓“一”,异中有同,差别中有一致。正像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同国王谈“相异律”和“同一律”时所说,天地间既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又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即使两片树叶,看上去无论怎么不同,但毕竟都是树叶,总会有其共同之处。“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的事物在性质和形态上是差异的,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在外在的现象上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又表现为“一”。所以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精神,也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某种结构、属性,而是统一于、统摄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多样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物质世界是多样的,因此,要善于多样性思维,灵活性思维,善于求异

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丰富多彩的事物,才能有所创造,才能有

一颗宽容底心,包容天地万物间的是是非非、曲曲直直、恩恩怨怨。

2. 物质世界是统一的,因此,要善于统一性思维,善于求“同”性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万千事物其实都有一定之规,都遵循变换之“道”,

认识和把握事物统一的本质规律,也是科学发现的基本途径,是为人处

事的根本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有求同思维传统,讲求大一统,这有

缺点,也有优点。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的正确性。

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它们各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新的星云假说,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在一个庞大的星云碎裂后,由其中的一块形成的。恒星是由星际弥漫物质聚集成的星云,通过自身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运动而产生的。科学发现表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及其周围空间,都是物质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所谓非物质的神的世界。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证明:生命是通过“化学的途径”,从无生命物质演化而来的。模拟实验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及脱氧核糖核酸等大量事实,说明生命的出现是自然界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南非古沉积岩中发现的距今,34亿午的微细胞化石,证实那时地球上已经出现了低级的生命。这些原生生物通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和发展,逐渐形成现在地球上繁衍兴旺的生物世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生命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分子系统的存在方式。由于核酸和蛋白质这些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的数目不同,排列组合不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此外,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证明,现存复杂多样的生物,原是由少数原生生物通过遗传和变异的交互作用,经过上亿年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漫长演化过程而达到的结果。这都说明,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以及各种生物体之间的统一,在于它们的物质性。

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是由动物分化产生的。生活在距今二三千万年的森林古猿在劳动的推动下,在三四百万年以前,其脑和整个体形结构已接近现代人的样子了。随着人类的出现,就产生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特殊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物质 世界长朝演化的结果,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物。人类社会作为相对独立的组织形式和物质运动形式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这既是人作为类存在从事社会性活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这种活动的必然结果。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指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生活在距今二三千万年的森林古猿是我们人类的祖先。现代科学进一步证明,人和人类社会是从古猿及其古猿群体演化而来。古猿在最初的动物式劳动的推动下,在三四百万年以前,其脑和整个体形结构已接近现代人的样子了。古猿的体质形态、遗传信息、群体结构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

体质形态:是可以适应森林与草原生活的动物;是能够四肢爬行和有可能直立行走的动物。

遗传信息:先天进化和后天获得地优势能够通过遗传而保存。

生存环境: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使得古猿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变,森林退草原进。 群体结构:古猿群体在走向草原后规模扩大了、组织更严密了、交往更频繁、协作更密切。

以上是人、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

但是,人、人类社会的出现决不只是一个生物学的进化过程,而是一个根本性质的质变、飞跃。因为,构成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并不单纯地是一个个生命动物。人固然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存在物。达尔文只是从生物学方面解答了人类的起源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则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说明了人类起源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科学的劳动理论和实践观的确立,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真正开端。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这一过程不单纯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过程,实现这一巨大飞跃的基础是劳动。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的根本标志是有目的地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

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正是在生产劳动中,人开始自觉地把自己和一般动物区别开来,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所进行的生产本身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衣、食、住、行、用以及为此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在这两种生产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生产组织和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形成了人类社会的有机整体。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史上的一次大的飞跃,无论对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这都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

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等条件构成的复杂的物质形体系。每一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更替,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物质或物质所派生的。社会的精神生活也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活而独立存在,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所以,人类社会也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就以自己特有的形式与自然相对立,成为人类特殊的认识对象。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它并不是一种自然界以外的存在,人类社会是以社会历史形式运动着的自然存在,它仍然是自然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并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而运动着,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当然,我们又不能因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联系而否认其特殊性,实际上它在根本性质、进化方式和运动规律等诸多方面,都与本来意义的自然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一,人类社会是主体性——人的存在。自然界是物质的一种自在存在形式,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运动,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到牛命运动,全都是白发的、纯自然的、无目的的过程和现象。而人类社会的运动则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客观物质过程,是自为的、有目的的。离开了人,自然就无所渭人类社会,也谈不上它的运动和发展。

其二,人类社会是实践性的存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足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庞大系统,它由人的活动所构成,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社会本身生产着作为人的人:另一方面,社会中的人也生产着人的社会。

其三,人类社会是系统性的存在。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它是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庞大系统。社会并非无数个人及其活动的简单组合或无序总和,而是具有一定内在关系的有序系统。人们的任何活动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这些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等,其中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起着决定的作用。

其四,人类社会是历史性的存在。严格地讲,只有人及其社会十是历史性的存在,一般动物由于其生存方式和活动能力的不变性,可以视为没有其历史的规定性。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的推动F,在时间上是一个由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无限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历史的发展中,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不断改观,愈益成为打上人类意志记的人化自然。在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实践能力和精神世界也不断丰富和提高。此外,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规定还表现为,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具有世代积累、持续遗传的性质,即每一时代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既是上一代人实践劳动的结晶,又是下一代人继续从事社会实践的现实前提和基础。人类世世代代总是继承历史传统,立足当代实际,力图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未来世界。假若人为地割断历史,人类社会将成为一个难以理解的纯粹抽象。

总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如此,必须承认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并没有脱离自然界而存在,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出来的特殊物质形态或特殊物质系统;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等条件构成的复杂的物质形体系;社会的精神生活也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活而独立存在,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每一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更替,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由其内部规律支配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自然界及其规律对于社会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类社会只不过是整个物质世界特殊的组成部分。

科学的发展还不断从各个侧面证明了世界统一于物质。质量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揭示了物质能够依一定规律由一定形态转化为另一形态,但不论怎样转化,其总的质量和能量是不变的。这从质量两方面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仅发现了一系列星际有机分子,而且通过光谱分析知道,构成天体、地球、物和人体的主要元素都是氢、氧、碳、磷、钙、铁等,这证明现在已知部分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仅经过了科学的证明;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对其进行了哲学论证。辩证唯物主义总结自然科学和成就哲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明确地指出:解决世界统一性问题要依靠科学.然而又不能局限于具体科学,一定要借助理论思维进行辩证思考。比如,肯定光谱分析,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并不在于这种分析发现了其他天体上也存在着的氢、硅、铁等元素在地球上也存在着,而是从中看到各个天体之间并没有互不相通的东西,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所以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就因为他们在具体与抽象、多与一、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等问题上离开了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物质统一性作了广泛哲学论证。比如,它论证了社会生活的客观实在性,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书揭露了唯心论的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论证了时间、空间的无限性;论证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等等。在对形形色色唯心主义论调的批驳中,也贯穿着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物质世界以及人类对它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因而,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也在不断深化。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必将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具有新的内容和形式。

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2.

3.

第五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实践观是密不可分的。物质观是前提,实践观是基础。物质观是所有唯物主义者的共同点,实践观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变革。握世界与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了解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形式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只 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 “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在欧州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中,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实践理性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康德的“实践”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围。

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如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就把生活、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源,反映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论本质。但是,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认为“生活”不过就是吃喝、享用对象,不理解实践与人实践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只是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

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54页。从而使唯物主义与人的能动方面失之交臂。

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并把它作为达到和实现“绝对理念”的一个必经的环节,认为理论理念的任务是消除主观性的片面性,即接受存在的世界,使真实有效的客观性作为思想的内容;而实践理念高于理论理念,它的任务在于扬弃客观思想的片面性,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并改造客观世界的事物的现象。黑格尔以这种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特征,不仅指出了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区别,而且涉及实践在改造世界、创造人类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但是,黑格尔讲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人的活动只是这种抽象理论活动的“样式”。尽管黑格尔提出实践,特别是劳动对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但究其实质,还是把实践限制在精神、观念活动的范围。这表明,唯心主义也不理解现实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从而“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

旧哲学之所以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除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各自的主观原因以外,还有客观原因,即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不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实践的这种内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

(二) 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当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和实践的根本内容时,他所理解的实践是同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过程。物质生产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互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又制约着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时,物质生产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生产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个目的是生产者“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2页。这就是说,生产实践既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和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词义上看,实践就是实行或行动,它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特有地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着三层相互联系的含义。

实践的第一层含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这里,首先肯定了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1页。

实践的第二层含义: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创造性。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同时,实践还具有创造性,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人对世界de改造本质上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形成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世界。

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起,共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

位。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了主体意识。实践的发展,既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和弘扬的过程。

实践的第三层含义,指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特征使实践与人以观念的方式把握物质世界的活动,如认识、理论活动等区别开来。在这种区别中,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所谓直接现实性,指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这种“感性”活动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不同于自然物的直接现实性。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包含人的主观活动,因此它们不可能证实或证伪人的理论与认识。实践则不同,它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从人的主观活动的圈子里走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多次进行,不仅能使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也检验着自己的主观目的、愿望、意图和计划等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实践才能证实或证伪某种理论(认识),而理论(认识)却不能通过自身而得到证实或证伪。这无疑表现出实践优于理论的地方。

(三) 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无论是把实践作为同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活动,还是把它作为同理论(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活动,都不能否认实践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从总体上看,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作为客观活动,其特点在于,它是以感性实体(人)同感性实体(物)发生关系,并以感性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谈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引证了莱维的话,并指出,“当阿·莱维说马克思认为同人类的‘现象的活动’相符合的是‘物的活动’,即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所谓的)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的时候,他的话在本质上是正确的”①《列宁选集》第2卷,81页。

第二,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实践是人自觉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物”的内容映射到自身中,同时又把自身的需要以目的的形式贯注到“物”的内容中去,使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从而使“物”变成从属于人的需要的存在,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更高的统一关系。在这一点上,实践活动与自然界中的自然实体的相互作用是根本不同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自主性、创造性表明实践具有自觉的动性。自觉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尽管实践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但人总是凭借着社会力量去同自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所以,马克思指出;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44页。“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2页。而且人的实践活动包括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类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而且,未来还会出现更加多样的实践形式。根据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实践活动形式,大致说来可以分为如下三大基本类型:

在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实践是生产实践。因此,实践的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人类只有首先通过生产实践解决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才可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活动。因此,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根本的、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

适应生产实践活动的需要,与生产实践同时发生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这是实践的第二种基本形式。既然生产实践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那么,同生产实践相伴而行,就必须维持和巩固那些适合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或调整和改变那些不适合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因此,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也是人类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被生产实践决定,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实践。历史已经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受制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社会关系主要是通过阶级关系表现出来的,因此,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相对于科学认识和理论而言,它构成人类实践的又一基本形式。科学实践作为一种独立的实践形式是同近代科学的产生相联系的。 实验是科学实践的最重要形式。科学实验是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是为成功地改造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准备性活动。科学实验同一般实验活动的区别在于,它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指导,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在现代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联,生产实践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实践活动。在现代实践活动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实践的上述三种基本形式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他们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渗透。除了上述基本的形式外,还有大量非基本形式,而且,有的非基本的实践形式,还大有上升为基本的趋势。

( 关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的分析我们暂时放到后边。)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说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这一论断极为深刻,它表明这样一个真理,即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具体地说,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动物的存在方式是由其生理结构,特别是其活动器官的结构决定的。与此不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所以,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实践因此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

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问题在于,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的肉体组织发展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能力,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6页。

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1页。正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们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制约和规定人的本质。换言之,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使人的活动具有了自觉能动性,因而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的秘密就在实践活动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忙怎样生产一致。”③同上书,67--68页。实践构成了人类特殊的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方式。

“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统一于实践活动中。这表明,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三、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有“目的的活动不是指向自己„„而且为了通过消灭外部世界的规定的(方面、特征、现象)来获得具有外部现实形式的实在性”①《列宁全集》第55卷,183页。换言之,人在实践活动中并非仅仅接受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限制,而是,还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存状况,使它成为符合人的目的要求的新的状态,即成为属人世界。因此,实践构成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含义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包括两重含义:首先,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这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先在世界。其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建造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但是,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或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人的实践延伸到到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之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前提。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在于,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世界却是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的。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实践活动不可分。固然,人类世界不可能脱离自在世界,它要以自在世界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人类世界毕竟不同于自在世界,也不是自在世界自动延伸的产物。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 实践是世界二重化的根本原因,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的根据。

如前所述,物质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同时还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到自然界的因果链条当中,使自然界的因果链条按同样客观的“人类本性”发生运转。物质生产实践虽然不能使自然物的本性和规律发生变化,但却能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物质对象上去,按人的方式来规范物质转换活动的方向和过程,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在实践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然,使自然界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不断地被改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以,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①《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42卷,128。

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o“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24。这就是说,自然的“人化”是在社会之中而不是在社会之外实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2。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就构成了人类世界。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分化、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把天然自然同化于自身,转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人类世界;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并使人的本质力量进入到自然存在之中。在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6页。现代科学表明,自然史上最高的“会聚”发生在自然史向人类史的转化,此时,较低层次的自然系统成为较高层次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而社会系统又反过来对自然系统施加影响和作用。

总之,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它不仅改造着世界,而且创造着世界。从这个角度说,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3. 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二元世界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实现统一的桥梁、纽带、和途径,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实践创造世界,这首先体现在,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化世界。人类化的世界在内容上包含着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但是,人类世界不是自然界和社会的“相加”,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不可分的统一的现实世界。在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摆在人们面前的是被社会改变的自然和受自然制约的社会。

人类世界中的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是被人们“加工”过的自然;人不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通过实践使自身的目的和愿望也进入到自然存在当中,并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属性——社会性。一切对自然的加工、改造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进行的。人类世界中的自然即人化自然是被打上了社会烙印的自然,是社会的自然。在人类世界中,自然界意味着什么,自然对人的关系如何,人对自然的作用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和范围等,都受到社会形态的制约。要把人类世界中的自然从社会形式中分离出去是不可能的。在人类世界中,自然不仅保持着天然的物质本性,而且被打上了人的烙印;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化自然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人类世界中的社会也不能脱离自然。人类社会是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也无非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在人类世界中,作为客体的自然,其本身的规律绝不可能被完全消融到占有它的社会历史中;自然不是外在于社会,而是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出现在社会历史中。社会存在、发展的目的和需要,必须通过自然过程的中介才能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是自然的社会。社会发展既不是纯自然的过程,也不是脱离自然的超自然的过程。把自然以及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从社会(历史)中排除出来,也就等于把社会(历史)建立在虚无上。

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是从哪儿来的?都是人们“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实践是社会

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中介和现实基础。一句话,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人类世界当然不能归结为人的意识,但同样不能还原为天然自然。人类意识、人类社会以至整个人类世界对天然具有不可还原性。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或表现的。人类世界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物质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7页。

我们确认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并不是要否定自然界的本原性及其它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同一切唯物主义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认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把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概念原封不动地移入到辩证唯物主义中,而是用社会实践的框架来理解人类世界中的自然,把自然同实践、社会生活过程联系起来考察,并认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7页。

人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所以,马克思又把人类世界称为“感性世界”、“现存世界”、“现实世界”,并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页。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极为关注人类实践活动,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并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②同上书,75页。

实践创造世界,不仅体现在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现实世界的不断发展中。实践是现实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世界是在实践中的存在,而实践本身就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因此,现实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不断形成更大规模和更多层次的开放体系。马克思早就批判过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直观性:“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③同上书,76页。在现代,人类已经是能够“上穷碧落下黄泉”,“上天、入地、下海、进沙漠”,人类活动已涉及广袤的宇宙、辽阔的海洋,深入到地球深处以及生物的分子结构等等。正如现代著名科学家赫伯特·A·西蒙所说的,“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人类世界的现实性包含着客观性,而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又进一步确证着人类世界的客观性,并使人类世界及其与自在世界的关系呈现出历史性。现代实践活动以及现时代的感性世界更加凸现出实践创造世界的意义,进一步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真理性,并表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创立是哲学世界观的深刻变革。

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既然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那么,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情况下,也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关于“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涧王传》。文中称赞西

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宇,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得事实”,指务必得到客观事物的事实情况;“每求真是”,指不断追求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特点。因此,实事求是的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使之内涵精义升华,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①《毛泽东选集》,2版,第3卷,8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经过毛泽东改造发展之后, “实事求是”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邓小平由此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2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并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

邓小平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紧要关头,号召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顺利进行。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这一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所以能够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因为实事求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反映辩证法。

恩格斯指出,“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 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人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 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不过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去了”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42页。因此,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自然、社会、世界时,就要按照它们本身所呈现的样子来理解世界,从事实本身的联系来把握事物。当然,这一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认识、理论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

实事求是又是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辩证法本质上具有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即“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12页。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正是这种“合理形态”辩证法的贯彻。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只能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333,---334页。这就是说,“实事求是”所体现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相结合的,是唯物辩证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主观能动性,相反,它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正确发挥,是以能否遵从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人们如果根本无视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不仅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性,而且注定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同时,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又必须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两者是内在统一的。所谓解放思想,就是从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主要是指从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从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一致,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出发,经过分析研究找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不解放思想,也就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同样不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也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只能导致主观主义、盲目蛮干。所以,任何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当然也是指导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想路线

致富的路子在何方?

黄河岸边的某县,土地盐碱,淡水缺少,粮、棉产量都不高,农民生活不富裕,政府缺钱搞建设。县领导为改变这种状况,组织县、乡干部外出学习取经,看到人家靠种水果走上了致富路。于是,他们也号召农民种植苹果,提出“要致富,种果树”、“大干三年,种植万亩苹果园”的口号。可是农民并不响应,农民认为,水果的品质与水土有密切关系,本县盐碱地并不适合种苹果。村民消极不动,可急坏了县领导,他们召开会议,提出“要解放思想,打通思想,干部包村、责任到户”,用行政手段强行让村民种上了苹果树。到第二年春天,由于土地返碱,苹果树死了一多半。活着的一小部分也因缺管理技术、水土不服而长势不好。等到结果后,口感比山区的苹果差,没有销路。此事以农民受损失而不了了之。后来,他们又先后提出过“种植万亩桑园”、“种植万亩葡萄园”等响亮的致富口号,但折腾来折腾去都没多大成效,反而劳民伤财,经济发展更慢了。

★ 县领导提出“要致富,种果树”,希望帮助农民致富,可是农民并不响应;县领导的出发点是带领农民致富,可是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经济发展更慢了。请你阅读以上材料,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哪里?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从思想认识方面看,根本原因就是:

【议论探究】

在上述材料中,为了贯彻落实县里的号召,县领导在组织干部群众学习的时候提出要“解放思想、打通思想”。你是怎样理解解放思想的?解放思想和主观臆想的区别是什么? 解放思想就是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干!

有二是二。

思维导航:解放思想 VS 主观臆想

☞ ☜解放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靠冬枣发了财!

就在县领导为了农民致富伤透了脑筋的时候,本县一乡村的村民却不为此发愁。原来该村有数棵号称千年的冬枣树,此树结的鲜枣,特别甜、特别脆、特别大、特别鲜,据说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村民靠老办法取根育苗,在房前屋后栽种了一些冬枣,由于货少市场价格奇高,他们的生活因此比较富裕。县领导在下乡调研时听说此事,眼前顿觉一亮,“致富的‘经’何必向外地去取,其实就在本县内,就在群众中”。县领导首先组织干部、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枣树非常耐碱、耐旱,很适宜本地种植;百姓有种枣树的传统,市场销路广、价格高,是一条致富好路子。针对村民不愿外传冬枣树苗的保守心理,他们耐心做工作,说明发展冬枣种植,形成规模优势的好处;针对冬枣树苗少的困难,他们组织技术人员探索嫁接方法。采取示范引导的方法推广,鲜冬枣刚收获时每斤卖到几十元,良好的经济效益使犹豫的农民信服了,形成了群众托亲靠友购买树苗主动种植的热潮,农民靠冬枣种植走上了致富路。

★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冬枣致富的路子是怎样发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广冬枣致富为什么能获得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让群众信服的最好办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以上三个方面的经验说明,农民致富需要实事求是,农民群众最讲究实事求是,

领导干部的最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实事求是。

思维导航:

调查研究 VS 本本主义

实事求是 VS 自以为是

小富不算富,开拓创新路!

由于历史上小生产方式和保守文化的影响,使得许多干部和群众在生活富裕后产生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但是,冬枣致富取得突破后,县领导并没有“大事办完松口气”的想法,他们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大讨论:冬枣产业如何做大作强?小康生活如何更上一层?经济社会如何全面发展?“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讨论他们认清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的激烈竞争形势,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于是,他们出台多项优惠灵活的政策,促进农工商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民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商标与国家认定的绿色A级标准,组建农户加公司的大型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科研单位攻关研究长期保鲜技术和开发冬枣深加工增值产品。同时,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提高社会事业服务水平等。这些有利举措使该县级经济呈现一派生机。

★ 辨析:

甲:人生应当小富即安、知足常乐。

乙:人生应当永不满足、锐意进取。

★ 你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与时俱进”什么关系?

思维导航: 与时俱进 VS 固步自封

【理论分析】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要前提。面对时代

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倘若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无法从陈旧落后的框框和禁锢中解放出来,就谈不上实事求是;因此,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归宿。解放思想的方向和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使思想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偏离、违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会陷入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实事求是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务必做到求真务实;反对违背科学精神、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作风。解放思想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反对观念保守、思想僵化的懒汉懦夫作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与时俱进也是统一的。一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人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客观世界是按照自身固有规律变化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规律,不能以昨日的老眼光、老办法看待和处理今日新问题,不能把昨日的事实当作今日的事实,不能以昨日所求之“是”代替今日所求之“是”。时代在变,事实常新,思想解放无止境,探求规律永无止境。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要求人们不断解放思想,以新的视野观察新情况,用新的思维来思考新问题,不能受旧的思想观念的禁锢,停滞不前;把握规律性,要求人们不断探求新形势下的新规律,用创新的理论引领创新的实践,不能躺在古人创立的理论上止步不前;富于创造性,要求人们在理论上做出新概括,在实践中做出新的突破,创造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和生动体现。

把“与时俱进”写入党的思想路线,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造性发展,突出说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 坚持实事求是,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靠“实事求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法国的巴黎公社到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通过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过去马列“本本”上谈论的,也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举行工人起义以夺取政权。毛泽东同志从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以及特殊的阶级关系出发,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僵死地抱住“本本”和外国经验指挥中国革命,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在惨烈的事实面前,我们党在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人民富起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揭开了改革的序幕:解放后,几亿农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沉重问题。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下,生产大呼隆,农业效益低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群众自发地创造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针对农民群众的这一创举,有许多人怀疑和反对,说:辛辛苦苦

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邓小平对群众的这一创举坚决支持,他肯定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并指出“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开了开放的特区窗口: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突破,是从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的,对于这件事情也有人怀疑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担心作为旧中国屈辱标志的租界又来了。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历史的教训和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90“特区姓‘社’不姓‘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规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遇到了“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这一重大障碍的阻拦。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和世界范围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规律,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人民走向未来 对新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党中央把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提升为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首要任务。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品质和永葆旺盛活力的根本原因。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得的最为重大的成果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全面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 议论探究: 陶行知提出要“解放头脑,使学生能想;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解放嘴,使学生能说;解放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学习;解放时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你认为这“六大解放”的关键是哪一解放?解放头脑想什么?

★ 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指导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取得成功的科学思想方法。


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1.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确定的 ) 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 ...

  • 宗教与民族艺术
  • 宗教与民族艺术 内容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民族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起源和发展也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些民族艺术品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有着发展和变异,但是其中始终凸显着宗教的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也逐渐成形. ...

  • 马哲复习资料自考试卷,自考试题,自考答案,
  • 马哲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哲学的基本含义(教材P6)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意义:(教材P6)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3.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教材P8-9) 1. 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3. ...

  •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 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之所以会产生出它最美的花朵--人类的意识,这是自然界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决定的.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正因为一切物质都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构图(成考用)
  • 马哲框架结构图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辩证唯物论存在形式:运动.时间.空间 世界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普遍联系 基本特征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马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克原因与结果 ...

  • 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创作艺术风格
  • 名词解释艺术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可以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论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含义(重点)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

  • 伦理学知识点整理
  • 不定项2x10=20 评述10x3=30 看图说15 案例分析15 论述20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联系:在通常情况下,这两个词意思相近,可以互换.在英语中,伦理直接具有"道德"的含义. 区别: (1)作为日常用法,"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 ...

  • 教育学原理
  • 1. 认为 '教育属于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这种教育本质学说备成为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 2. 教育的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3. 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任务是沛西·能和利托尔诺. 4. 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的学说备称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