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展板

1.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依赖心理: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缺少独立意识,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2.自负心理: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娇宠,独生子女成为整个家庭的轴心 ,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占先抢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3.自私狭隘心理: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4.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5.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抑郁情绪状态

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倾诉。

6、孤僻心理: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实属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7.焦虑异常心理: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是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适应性反应。然而,焦虑的程度过于严重时,就变成了惧怕,人的主观感觉就变得紧张不安,易产生不愉快预感。

8、恐惧心理: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或境遇产生了强烈、非理性的害怕。而实际上 这类引起害怕的对象或境遇,一般并不导致危险或威胁。对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特殊害怕,是中学生最为普遍的恐惧心理。

9.易怒心理:所谓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喜怒无常,报复性强,常有干危险、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现实生活中,有些中小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而他却犯颜动怒,火冒三丈。

10、逆反心理: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11.嫉妒心理:这是一种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重点中学的学生尤为明显。

12.猜疑强迫心理:表现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这类同学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和睦相处,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自信等。

13、厌学心理: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说得通俗点,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有以下十项: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

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以下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6)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5)积极地沟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6)具有自制力。

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从我们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家庭就在影响着我们。如今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受到父母及长辈们的疼爱,甚至溺爱,而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差,承受能力差,犹如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

其次,是学校教育。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许多中学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常常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这使同学之间产生敌对竞争。再加上双方过于敏感,一旦发现对方比自己略胜一筹,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

此外,社会舆论也是造成中学生心理脆弱的原因之一。社会上成败论英雄的观念非常盛行,也影响了中学生,他们只希望受到他人的称赞、表扬,却不能承受挫折失败的打击。具体上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

人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健康,加上心理健康。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习任务重,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可是,有些家长只

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因此,许多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生活,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考试压力过重

中考时,有的考生因过度紧张,开考时,手一直哆嗦而无法答题;有的头晕眼花,大脑一片空白,严重影响了考试成绩。这都是过重的升学压力造成的。当前升学、就业紧张,中学生心理压力过重,主要压力来自家庭和社会。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就粗暴地训斥,严重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学校抓升学率,考试排名次,给学生心理带来紧张,不安。有的中学生整日担心考不好,心理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影响了学习。

(三)、家庭的变化

社会情况复杂,许多家庭出现异常变化,给中学生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打击,使学生变得内向、自卑,对他人失去了情感,甚至痛恨社会;有的父母失去了工作,下岗待业,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的艰辛给学生心理带来刺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的父母关系不和出现家庭争吵,甚至暴力,严重伤害了学生那颗纯净的心,内心痛苦不堪。

(四)、早恋

中学生内受青春期性萌动的剌激,外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港台电视、言情小说的诱异,禁不住对异性好奇、爱慕。有的中学

生谈情说爱,有的陷入单相思,备受感情的折磨,严重的影响了学习。

(五)、优越感太强

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是"阿哥"或"格格",从小备受父母的爱护,特别是爷爷、奶奶的宠爱,物质条件优越,自我意识强,"优越感"太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些中学生生活上攀比,摆阔,穿名牌服装,生活上浪费。过生日请客送礼,平日吃饭下饭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更有甚者,一味追求时髦,穿奇装异服,追赶"新人类",无心学习。

(六)、意志力差

温室的花朵经受不住暴风雨的打击。许多中学生从小一帆风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知愁滋味,缺乏生活的磨炼,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在学校里,教师一句善意的批评,就感到委屈,痛苦;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感到失意,失去信心;没有被评上先进,就恨老师、恨同学;在家做错了事,父母责备几句,就离家出走。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寻短见。这都给家庭、学校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七)、追星热

中学生追星热,男生追足球名星,"NBA"球星,女生追歌星、影星,树立偶像,盲目崇拜。有的追星者,为了得明星的签名而彻夜等待,因明星的一举一动而大喜大悲于心何苦。据调查,当代中学生知道"范志毅""章子怡"的居多,知道"袁隆平""许虎"的较少。"星"占满了心,因偶像的成功而欣喜若狂,因偶象的失意而痛苦不堪。整天魂不守魄,严重影响了健康成长。

(八)、迷恋网吧

许多中学生迷恋"网吧",网上聊天,网上交友,沉迷于虚拟的世界里,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自我多情,弄虚作假,欺骗别人的感情,有的"通霄达旦"夜不归宿,身心极度疲劳,荒废学业。这种例子不少见,报纸已加以报道。更有甚者,有的猎奇不健康的内容,自甘堕落;有的零花钱不够消费,就从家里偷,甚至向小学生敲诈,走向犯罪的道路。

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都会使中小学生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及焦虑问题。

1.留守子女问题

很多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会使子女缺乏应有的关爱从而导致子女心理不健全。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在外务工会使中小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或寄居别处容易受到冷落,产生自卑和遗弃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2.父母的期望水平

父母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学生在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情绪不平衡以及心理不平衡因子得分都低于其他父母学历水平的学生。这可能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有关。由于父母自身学历低,他们对孩子的干涉和

不切实际的期望都要比其他两个水平的学历的父母要少,因此孩子会较少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干扰,表现出较稳定的心理水平。

3.父母教育方式

现在的中学生独立意识都很强,加上知识的增加带来的成人意识和自尊感,父母的教育方式如果不当会造成子女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人格异常。专制粗暴的教育方式会使中叙述叛逆性增强,脾气古怪、烦躁。从而导致偏执和敌对。而父母对孩子的冷漠造成的亲子关系疏远,学生感受不到深刻的爱造成的孤僻、厌世、冷漠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4.家庭结构

父母离异或去世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会暂时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但这个影响并不是长期的,也不是不可去除的。在孩子遭遇这类事件之后,往往父母或亲人会用更多的爱来补偿孩子。加之现代社会人们对离婚事件的认同感提高了很多,孩子对这类事件接受程度也提高了,所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明显了。

根据国内心理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整体协同原则

所谓整体协同原则,是指在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这句话所揭示的正是教育活动的这种规律。

从中学生心理内部来看,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交互影响,知、情、意、行紧密联系,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同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直接影响的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等。

从中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他们作为一群成长中的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一种思想和行为必然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整个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错综复杂的联系。

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个体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与协调性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协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孤立地进行。从学校系统来看,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要把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之中,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与德、智、体、美等育的要求结合起来。具体来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寓于各门学科的课程中,寓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寓于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和劳动实践中。我们要破除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心理教师“专利”的错误观念,在学校中营造一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环境,同时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协调、指导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持久和广泛地开展下去。从具体的教育方法来看,要坚持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端性,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为心理知识的教育和心理技能的训练。教师对于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与问题,要从诸事物的联系中分析发生的原因、社会环境条件以及相互联系的其他因素,并从诸多事物的联系中探讨中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学生主体原则

离开了学生这一活生生的主体来谈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便成了没有目的的手段,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劳动也只是一番徒劳,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切教育方法都要在学生身上落实。一切教育成果都必须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

率和成败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础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过去“学生是被动受体和知识容器”。的陈腐教育观念;既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会通过不断地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活动等方法,自我培养,自我优化自己的各种心理素质,自我调控各种心理活动。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中,我们常常要用到的“自我暗示法”、“自我松弛法”等,遵循的即是这一教育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时期,学生们正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兴趣,开始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萌生自我意识,并且逐渐有了自己的需要与追求,对社会、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要求往往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叛逆性。把学生当做 “小大人”,当做具有特殊个性的学习主体,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贯彻学生主体原则,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王夫之认为,“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子不知不能而矣已”。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来看,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激发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多从正面帮助教育,

多鼓励引导,少批评干涉,在尽到教育者责任的同时,决不能做学生心理问题的包办者和代替者。要将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心理的主动发展。

此外,贯彻学生主体原则,还要求教育者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坚持在学生的各种操作活动、观念活动、交往活动中,在他们尝试、探究、交往等过程中,给学生以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逐步掌握各种心理调适的知识和技巧,锻炼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

3、平等尊重原则

平等尊重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位置,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友好信赖的朋友式关系。从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平等尊重原则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学生当做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与之建立平等、双向、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搞好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实践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心理氛围中才能有效进行。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摒弃传统权威、单向灌输的方法,决不能采

用强制的手段逼迫学生接受教育和训练,尽量避免使用命令、训斥等方式对待学生。比如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一般不要用诸如“你必须”“你不能”等命令、压迫式口吻,而应多用商量、鼓励的语气,如“请告诉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等,引导学生轻松和谐地与教师沟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

平等尊重原则要求教师永远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理解、接受学生。这既是一条师德要求,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工作艺术。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但往往却是封闭的,很少有学生主动同教师交流思想,坦露心声。教师只有用自己无私的师爱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用自己的坦诚打开学生的心扉,才可能获取有价值的教育信息,教育措施也才可能奏效。如,对主动咨询的学生,教师要热情接待,表现自然,建立起和谐的交谈气氛,帮助他们消除顾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往往教师几句温暖人心的问话和一些同情和关心的表示,都可以给学生莫大的安慰与支持。对于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教师要正确理解,并从心理上接受,决不可冷嘲热讽,大惊小怪或批评指责。因为,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给学生脆弱的心灵注入自信、勇气和力量,学生的心灵之门才会永远向教师敞开,教师的教育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发挥实效。

平等尊重原则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听众,启发学生把问题讲清楚,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

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学生在讲述问题时,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倾听,不能过早地评价而中断交流。对于学生讲述的信息,教师要做必要的辨别与分析,但不能表现出怀疑、责怪和不悦,在不损害双方信赖关系的前提下尽量获取真实的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既要充分行使教育权,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这是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的。

4、教育引导原则

教育引导原则是指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由教育的阶级性质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不完全相同,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教育的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性和进步性,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方向。

贯彻教育引导原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特征和本质内容,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迪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

悟,改变学生看问题的不良习惯,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解除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因为,中学生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如爱发牢骚,对社会强烈不满,玩世不恭,不刻苦学习等,往往是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调适个人与社会、家庭、他人的矛盾所引起的。虽然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但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心理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而且在方法上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来辅导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行为规范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贯彻教育引导原则,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政治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永远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是切实贯彻教育引导原则的前提条件。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努力使教

育的内容、方法、时间、地点等适合学生的学习。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方面。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这一时期是学生从不成熟的童年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在心理发展方面,学生正处于“断乳期”,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心理的品质在提高,但个别差异却在加大。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经验、不同的价值观,他们无论是在心理过程还是在个性心理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鲜明的差异。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学生间的心理差异,而是要充分认识、尊重这些差异,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在师德和师能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热爱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依据学生的不同表现产生教育歧视。因为,学生在心理表现方面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决不能简单套用某些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也不能用过去“标准件型”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学生个体的经历、个性心理和所处环境中准确判断差异的实质,在多样性、多变性的方法中寻求特异性的办法,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开展教育,以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理想效果。这一点,只有教师在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才能形成稳定的教育技能技巧。

(1)保密性原则

咨询人员保守来访者的内心秘密,妥善保管来往信件、测试资料咨询档案等材料,不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除非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不向来访者的单位领导、同事、同学、父母、配偶等谈及来访者的隐私.

(2)理解性原则

咨询人员对来访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要充分理解,不得以道德的眼光批判对错,要帮助来访者分析原因并寻找出路。

(3)时限性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咨询可以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4)助人自助的原则:

问题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咨询师帮助来访者理清思绪,学习理性处理问题,并在过程中,让来访者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成长。因此咨询本身就是一个来访者学习并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咨询师“助人自助”的过程。

(5)“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

原则上讲,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没有咨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询者不会去主动找他(她)并为其心理咨询,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而烦恼并愿意找咨询人员诉说烦恼以寻求咨询者的心理援助,才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心理咨询室的大门向任何人都是永远敞开的。

(6)客观中立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存在即合理,每个人做任何事必有他自己的苦衷。心理咨询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不以道德的标准,对来访问者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灵的雨季。

(7)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

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不稳定,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诸如退休、调换工作、退学、转学、离婚等重大决定。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得以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较小。就此应在咨询开始时予以告知。


相关文章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养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特此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让生活充满阳光 二、活 ...

  • 炫彩青春花样年华-大学生社团周末广场文化策划方案
  • 炫彩青春花样年华-大学生社团周末广场文化策划 一、活动的背景及目的 春暖花开时,魅力四射日。在这万象更新的美好三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女生节。女生是美丽的天使,女生是灵动的泉水,女生是校园的半边天。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女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成长,展现女生青春魅力,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xx大学 ...

  • "我的快乐瞬间"幸福照片征集活动策划书
  • 一.活动主题: "我的快乐瞬间"幸福照片征集活动 二.活动背景 随着明媚春光的到来,校园百花齐放,在这美丽如诗的季节,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也喜欢用照片定格快乐的瞬间,用笑容记录幸福的回忆.我们的青春绽放着如花般的笑颜,笑,是情绪的流露.是快乐的征兆.是心灵的净化.是温暖的传播.是自信 ...

  • "炫生命之彩,扬心灵之美"团日设计大赛策划书
  • 一、活动前言   本次团日设计大赛,我们的主题是以“炫生命之彩,扬心灵之美”。在昔日革命气息浓厚的五月,豪情壮志的青年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心怀着爱国的抱负,努力,拼搏,奋斗着祖国未来的明天。如今新一批的青春少年正意气奋发,他们拥有活力与斗志,拥有创新与激情,作为新中国共青团员的一分子,誓要挑起新中国的 ...

  • 分团委书记会议纪要(5月15日)
  • 分团委书记会议纪要(5月15日) xx 1、5月18日晚上6:30 大礼堂 文化艺术节之校艺术团汇报演出。 2、5月18日晚上7:00 逸夫楼报告厅 东方讲坛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上海市著名的张兆安教授主讲)。观众要求为各学院的100个活力团支部的班长、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务必到 ...

  • 阳光心语行动试点校工作方案
  • 今年我校参加团市委发起的"阳光心语行动",并有幸成为第一批试点校.我校将以"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实践教育活动("阳光心语行动")总体方案"为指导,结合北京市计生协举办的"青春健康项目",合而为一,有计划,有目标的继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团队各项活动之中,为学生搭建立体教育 ...

  •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3篇
  • 小班心理健康:不怕看医生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 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 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 ...

  • 学生会心理部新学期工作计划
  • 新学期,新气象!在过去一个学期中,我部门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及时了解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向我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反映.上学期我部门在开展活动方面也丰富多彩,积极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和校心理部的肯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更 ...

  • 心理活动策划
  • 重庆师范大学第七届心理活动月 "遇见未知的自己"策划书 (2013.05.06 - 2013.05.31) 主办: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处 承办:重庆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协办:重庆师范大学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团 一.活动背景 在很多人眼中,大学是一个玩乐的地方,而真正意 ...

  • 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策划书
  • 一.活动主题:关爱你我他,从心做起 二.活动目的: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同时,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在今天的大学校园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一部分学生,他们需要我们给予关怀和帮助,而5.25谐音"我爱我"心理健康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平台去关注你我,关注他人。 三.主要活动:   1.5.25宣传月的开幕式   具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