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笔势论

王羲之笔势论

谱者谱牒也,书之有谱所以究厥宗师,以谈夫循述沿波以讨源者也.故由其矩度,则法度森然;摹其型范则性情毕见.或专注一家,或统摄唐晋,元元本本各有指述.固艺林之龟鉴,而大雅之权舆也.自魏晋以来,诸家谱序不下数十种,而敷陈绮丽,见诮于玉卮,覼缕细微,贻机絮聒,求其切当,不过数家.存之于左以便精研.其有意味深长者,诠释以明之;义理博谈者,旁引以通之,庶于斯艺有小补云.

[正文]

羲之与子敬笔势十二章

告汝子敬,我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楷模,详其舛[chuan]谬,撮其要实录此便宜.或变体处罕臻其本,转笔处莫识其源悬针垂露之踪,难为体制;扬波腾气之势,足以迷人.故辩其从入只由,堪愈膏旨之疾.今书乐毅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之诸友.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天性灵者,百日亦知其本.此当传为家宝,学而秘之.世有名誉笔削久矣,罕有奇者始克有成.精研覃思,考诸规矩,存其要略,以为斯论.初成之时,同学张伯英欲求见之,我诈云失之,盖自秘之甚,不苟传也. 创临章第一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兵甲也,水砚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策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点画者磊落也,戈旆(pei)者斩斫[zhuo]也,放纵者快利也,着笔者调和也,头角者蹙(cu)捺也.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以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加以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唯取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启心章第二

夫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箅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是书,繇乃叱之,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迩.每作一波,常过三折;每作一点,常隐其锋而为之;每作一横,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

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堕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状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逸虬之翔云,集重阳而行绥.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其勇也,摆拨似惊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沉浮,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胜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

视形章第三

视形象体,变态不同.逐势瞻仰,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起笔下笔,忖度寻思;引说踪由,永传今古.智者荣身益世,方怀浸润之深;愚者不俟住谈,如暗尘之视锦.生而知之发愤,学而悟者忘餐.此乃妙中增妙,新中更新,金书锦字,本领为先.尽脱安危,务以平稳为本,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制大小尤难.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横则如孤舟之横江渚,直则如春笋之抽寒谷. 说点章第四

夫着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zhi],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e]口,尖如鼠矢,如斯之类,各禀其仪,但获有多少,学者开悟.

处戈章第五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状似虎闿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屈类悬钩之钓水,棱层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敞,绣彩乱而锦文翻.

健壮章第六

夫以屈脚之法,弯弯如脚弓之张[乌焉为鸟]之类是也.立人之法,如鸟之在柱首[单双立人]之类是也.腕脚之法,如壮士之屈臂[风飞凡气]之例是也.急引急牵,如云中之掣电[日月目因]之例是也.腕脚挑干,上捺下捻,始终转折,悉令和韵,勿使蜂腰鹤膝,放纵宜存气力,视笔取势,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钩,方刚对敌.麒麟闿角,虎凑龙牙,筋节拿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进有功也.牵引深妙,皎在目前,发动精神,提撕志意挑剔情思,秘不可传.夫作右边折角,疾牵下微开左畔,幹转令取登对,勿使腰中伤慢.视笔取势,直截向下,趋义常存,无不省悟.

教悟章第七

凡字处其中画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右相复宜粗于左畔.横贵乎纤,竖贵乎粗,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常须递相掩盖,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锋.展转翻笔之处,即宜察而用之.

观彩章第八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或有藏锋者大,侧笔者乏,押笔者入,结笔者撮,憩笔者俟失,息笔者逼逐,蹙笔者将,战笔者合,厥笔者成机,带笔者尽,翻笔者先然,叠笔者时劣,起笔者不下,打笔者广度.

开要章第九

夫作字之势,饰甚是难.锋铦去来之则,反复往还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作[撇]不宜迟,[捺]不宜缓,而脚不宜赊,腹不宜促,又不宜斜,角不宜峻,不可作其棱角.二字合为一体,并不宜阔,重[chong]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节制章第十

夫学书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得伤密,密则似疴疾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此乃大忌,可不慎欤?

察论章第十一

夫临书安贴之方,至妙无穷.或廻鸾返鹊之饰,变体则于行中或有生成临谷之戈,放龙笺于纸上.彻笔则锋烟云起,如万剑之相成,落纸则椑楯施张,蹙踏江波之锦,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吾务斯道,废寝忘餐,悬历年岁,今稍称矣. 譬成章第十二

凡学书之道有多种焉,初学书要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若拟目前要急之用,厥理难成.但取形质快捷,手腕轻便,方圆大小,各不相犯.莫以字太难而慢展笔头,如其筋骨不等,生死相混.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股.余乐毅论一本为书家宝.学此得成,自外咸就.勿以难学而自惰焉.


相关文章

  • 黄简讲书法笔记1-10
  • 黄简讲书法 01 三种体的意义 很多人喜欢书法,学习书法,但是,不得概念,成功的比例不大,这是什么原因?你看, 通常是去买几本贴,买枝笔,回家就开始练起来.但是这儿他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先把书法的"法"搞清楚.你想,你连书法的"法"的法都不懂,你怎么可能成功呢 ...

  • 王献之[洛神赋]和他的"徒子徒孙"
  •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区别在于:王羲之笔法"内撅",王献之笔法"外拓". 这是破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笔法基因的关键,也是管窥王羲之家族的"独门秘笈"的唯一通道. 在了解王献之小楷的特征之前,我们先厘定这两个书法术语.在古代书论中,在谈到二圣之间的 ...

  •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 轻提笔字例分类临习 轻提笔字例在 <王圣教> 中比比皆是, 最精彩的莫过于"真"字, 写的轻盈洒脱, 灵动机智.练习这类字可增加对笔锋控制的灵敏度,缩小感觉阙值.从而达到灵 活驾御笔锋.提升高难度书写能力的目标.<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按笔及提按转换练习 学 ...

  • [智永千字文]临习指导
  • 一.智永与其真草<千字文> 智永,生卒年不详.南朝陈.隋间人,名法极,晋王羲之七世孙,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世称"永禅师".相传40年不下楼,书<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各寺.退笔头置大笔簏中,簏受一石余,五簏皆满.唐张怀 <书断>评其 ...

  • 行书书写技巧解读
  • 行书书写技巧解读 行书用笔的特点 1. 放松楷法,书写增速.行书兼有楷书的基本法则和草书流动的笔法,行书运笔虽比草书慢,但比楷书要快,而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苏轼所言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观点,说明了不同书体形态的不同,也说明了书写的速度和节奏的不同.研习楷书时,在笔法上 ...

  • 怎样临写千字文
  • 智永与其真草<千字文> 一.智永简介 智永,生卒年不详.南朝陈.隋间人,名法极,晋王羲之七世孙,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世称"永禅师".相传40年不下楼,书<干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各寺.退笔头置大笔簏中,簏受一石余,五簏皆满.唐张怀瓘<书断& ...

  • 王忠勇论书
  • 王忠勇论书 本文引用自日出暖我心 王忠勇论书(一) 我的字里有颜字的成分,是因为我发现了颜字的外形有小王外拓的笔势,而不是大王的内擫.那更适合我.颜真卿是二王之后学王的一个最好的学生,<祭侄文稿>处处都是按照王字的游戏规则来书写,但他又处处都能把自家的 东西灌注进里边. 想对笔法进行梳理 ...

  • 兰亭集序鉴赏
  • <兰亭集序>鉴赏 九岁那年,我开始接触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毛笔书法.刚开始我很抵触这门枯燥的课程,但很快便沉迷其中乐不思蜀.我一直坚持学书法直到11岁,两年间我学了楷书和隶书,但就在我要开始学习我最想掌握的行书时,我不得不因为要转学到外省而放弃学习的机会.虽然我没有学过行书,但是在众多 ...

  •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