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马慧强 韩增林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9)

摘要: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积极推进中。本文在对山西省三次产业分析的基础上,以中部大区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1-2007年间山西省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山西省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从广义上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结构演进能力。

[1]山西自200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山西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差异及竞争力等,求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相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 研究区概况

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后,在全力推进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同时,山西国民经济整体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2004年和2005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以23.58%和37.38%的高速增长。到2007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733.35亿元,比200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22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上从2001年的9.6:51.6:38.8转变为2007年的4.7:60:35.3。如表一所示:

表1 山西2001-2007年总产值及三次产业结构

Tab.1 The Total GDP of SHANXI And The 3rd Industrial Structure

年份 总产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GDP增长

-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率 2001 1779.97 171.09 9.61% 917.98 51.57% 690.9 38.82% - 2002 2017.72 197.8 9.80% 1083.97 53.72% 735.95 36.47% 13.36% 2003 2456.59 215.19 8.76% 1389.33 56.56% 852.07 34.69% 21.75% 2004 3042.41 253.37 8.33% 1810.08 59.49% 978.96 32.18% 23.85% 2005 4179.52 262.42 6.28% 2353.16 56.30% 1563.94 37.42% 37.38% 2006 4752.54 276.77 5.82% 2748.33 57.83% 1727.44 36.35% 13.71% 2007 5733.35 269.68 4.70% 3438.58 59.98% 2025.09 35.32% 20.6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2002年——2008年)

表2 中部地区2001-2007年总产值及三次产业结构

Tab.2 The Total GDP of ZHONGBU And The 3rd Industrial Structure

年份 总产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值 比值 产值 比值 产值 比值 GDP增长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1531.17 23522.42 26348.46 32088.3 37230.3 43217.98 52040.92 4179.4 4348.94 4432.52 5720.91 6204.57 6614.13 7597.81 19.41% 18.49% 16.82% 17.83% 16.67% 15.30% 14.60% 9667.12 10722.08 12324.04 15300.07 17412.66 20958.59 25734.57 44.90% 45.58% 46.77% 47.68% 46.77% 48.50% 49.45% 7684.65 8451.4 9591.9 11067.32 13613.07 15645.26 18708.54 35.69% 35.93% 36.40% 34.49% 36.56% 36.20% 35.95% 9.25% 12.01% 21.78% 16.02% 16.08% 20.4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2002年——2008年)

图1 山西省GDP三大产业产业增长图(2001-2007年)

Fig.1 the 3rd industry growth of Shanxi Province

通过对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的逐个分析与计算,可以观察出其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1) 第一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并且发展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到2007年第一产业产值第

一次出现倒退现象,相比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下降了7.1亿元。第一产业所占地

区总产值比重也在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9.61%下降到了2007年的4.7%。山西

第一产业比重比起中部大区第一产业比重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大同、太原、

忻州、临汾和运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区,农业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其中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而畜牧业以养猪为主。

(2) 第二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在三次产业中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比例,从2003年以

后一直保持在56%以上,比中部大区平均水平高出大约10个百分点,已经进入到

工业化初始阶段。2007年产值比2001年产值翻了3.7倍,增长速度在中部六省中

名列第一。工业结构正在积极调整,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

冶金工业发展不凡,取代了“煤老大”的位置,成为行业之首。但轻工业和重工业

比重严重失调。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贡献份额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贡献率提高。

(3) 第三产业产值也在稳步提升,但与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其在三

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也变化较小,一直在35%左右,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旅游业,交通物流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不够合理。

2 偏离—份额模型与应用

2.1偏离—份额模型

偏离—份额分析法,(即Shift-share Method,缩写SSM)是由美国学者Dunn, Perloff, Lampard,Muth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80年代初Dunn集各家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综合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1]其基本原理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地区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分析模型如下:

Gij=Nij+Pij+Dij (1)

Nij=b’ij×Rj (2)

Pij=(bij,o-b’ij)×Rj (3)

Dij=bij,o×(rij-Rj ) (4)

Gij= bij,t-bij,o (5)

其中,Nij表示地区份额分量,指在计划期间内,特定区域如果与标准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例增长,到计划期末应增加的量。Pij表示结构偏离分量,是指区域部门比重与全国或大区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区域i第j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或所在大区标准所产生的偏差,它是排除了区域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的平均速度差异,假定两者等同,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与贡献。Dij表示竞争力偏离分量,是指区域i第j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别引起的偏差,反映区域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bij, o , bij, t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基期和末期的规模。

rij= (bij,t-bij,o)/ bij,o (j=1,2,3.....n) (6)

Rj= (Bj,t-Bj,,o)/ Bj,,o (j=1,2,3.....n) (7)

b’ij= bi,o×Bj,o/Bo (8)

其中,Rj表示大区第j个产业部门在考查期的变化率。rij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考查期的变化率。Gi/bi,o表示区域i在考查期内的实际增长率。Bo,Bt表示参考区基期和末期的规模。Bj, o, Bj, t表示j部门在所在参考大区基期和末期的规模。bi, o表示区域i在基期的规模。区域i总的经济增长量Gi

Gi=Ni+Pi+Di (9)

Ni= b’ij×Rj (10)

Pi= (bij,o-b’ij)×Rj (11)

Di= bij,o×(rij-Rj ) (12)

2.2山西省偏离-份额实证分析

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以后,中部六省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积极调整中,山西省经济是中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占有一定的地位,为此选取中部大区作为背景区域来研究山西省的产业结构。

2.2.1偏离—份额分析计算。

将山西省2001年和2003年的三次产业产值作为偏离—份额分析的初始和末期的经济总量,同期的中部大区三次产业产值作为参考系。根据公式(1)—(12),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计算,其结果如表三所示:

表三 山西省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Tab.3 Shift-shar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nxi Province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总计 bij,0 bij,t rij Rj rij-Rj Gij 98.6 Nij Pij Dij PDij 71.4 171.09 269.68 0.58 0.82 -0.24 27.2 112.8 -41.3 917.98 3438.58 2.75 1.66 1.08 2520.6 690.9 2025.09 1.93 1.43 685 840.7 994.8 1835.5 980.4 0.5 1334.2 353.7 637.4 343.1 1779.97 5733.35 5.25 3.91 1.34 3953.4 1065.9 1590.9 1296.6 2887.4

由表三可知,山西省的总偏离为3953.4亿元。山西省的份额分量(N)整体上成正值,份额分量为1065.9亿元,说明山西省按中部全区GDP平均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要高于整个中部大区的实际增长水平,其中一、二、三产业的份额分量排序为二、三、一。其中第二产业份额分量占三产整体份额分量的67%,对山西区域份额分量贡献较大。山西省的结构偏移分量,即产业结构效应(P)的总偏离量为1590.9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偏移分量排序为二、三、一。其中第二产业结构效应最好,为52.8%,第三产业结构偏移分量为40%,第一产业结构偏移分量仅为7%。

2.2.2山西省三次产业部门优势分析

以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N为纵坐标,以区域产业总优势PD为横坐标,构建部门优势分析图,如图一所示:

图二 山西省三次产业部门优势分析图

Picture-2the advantage of the 3rd industry in shanxi

由图二以看出,山西省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分布在第1,2扇面内,三大产业都可以划归到朝阳产业的行列。其中,山西省的第一产业(A)的位置位于第二扇面且坐标离坐标原点不太远,说明在中部大区六个省中,山西省的第一产业份额分量和第一产业总体发展水平都是刚刚达到平均水平,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经济增长起的贡献作用不大,远远小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对区域经济增长上做的贡献不是很大;山西省第二产业(B)位于第一扇面内且位置坐标离坐标原点比较远,并且比较贴近于横轴,说明山西在中部六省大区中第二产业的优势大,其中区域部门优势显著,是基础条件非常好的产业,其中第二产业结构和竞争的总体优势十分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最大;山西省的第三产业

(C)的位置也处于第二扇面内,离原点比较近且贴向纵轴,说明山西省第三产业在中部六省大区中产业总体有一定的优势 ,相对第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的份额分量较大,但产业总体优势不如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也有一定的贡献。

2.2.3山西省三次产业偏离分量分析

以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为纵坐标,以三次产业竞争力分量D为横坐标,绘制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图,如图2所示:

图三 山西省三次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

Picture-3 the Deviation of the 3rd industry in shanxi

从图三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位于第4扇面,第二产业位于第1扇面,第三产业位于第2扇面。其中,第一产业(A)位于第4扇面距原点较近的部位,其区域竞争力分量为负值,说明山西第一产业在中部大区中竞争力很弱,同时虽然其结构分量为正值,但是值非常小,由结构优势带来的经济增长量不大,属于基础还比较好但地位处于下降的产业部门;第二产业(B)

o位于第1扇面内,紧贴45角分线,其结构偏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都远远大于第三产业和第

一产业,说明山西省的第二产业原有基础很好,结构和竞争力都很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C)位于第2扇面内,结构偏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都强于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贡献。

3 对策与建议:

山西省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反映出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偏量、优势、不足以及竞争力的同时,也潜在的透露出产业结构的制约性因素。比如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等,尽管山西省近年来对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了力度,但依然存在结构不合理、部门效益低下、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山西省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丰富的资源和较好的靠近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优势,要想在中部崛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内涵式”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外向型经济,提升山西省综合竞争实力,集约化发展第一产业,完善现代服务业,强化产业配套功能。

3.1 调整和升级各产业内部结构

首先,山西省第一产业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设施发展滞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低;发展缓慢,同时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这造成农业生产水平不高,这一状况使得山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小。在表3的数据中显示,山西超出中部大区增长份额3953.4 亿元的增长量,其中只有98.6亿元来自第一产业。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农业对整个经济的贡献作用远大于过去我们认识

到的提供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作为第一产业,没有农业的支持,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都会受到影响,一个地区决不可能脱离农业的发展去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山西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急需解决农业的发展缓慢问题。根据山西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应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严格保护耕地,加强黄土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构建高效农村经济体系。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畜牧等农业多样化。重点开发好“两区”,即:进一步抓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确保生态农业建设明显见效;加快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发步伐。针对纯农型、城郊型、资源型、工贸型以及土地贫瘠、资源贫乏型农村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探索以工补农、以煤补农和以城带乡的具体途径。

其次,山西第二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且规模比较大,2004年以来伴随中部崛起的政策导向和新型工业的建设,山西的第二产业产值大幅增长。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长的速度很快,产值比重达到60%。但通过增长的偏离份额不难看出,相对于竞争力优势来说其产业结构优势有些不足。山西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煤炭,冶金 , 电力。第二产业过于集中在资源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比较慢且规模还很有限。今后发展中要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为战略重点,沿着三个路径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首先要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以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同时要培育壮大新支柱产业,以肥、醇、炔、苯、油等产品系列为重点发展煤化工,努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另外要积极发展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使主导产业要从重工业向深加工和技术集约工业转变。

最后,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发展速度有待于提高。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山西近几年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稍高于中部大区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经济实绩的主要来源是产业结构优势而非竞争力优势。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不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还对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造成障碍。由于对劳动力的吸纳有限,对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也是很不利的,最终又导致城市的经济效益不能有效实现。同时节能减排任务十分繁重的山西省,应该瞄准能耗小,排放量小,就业带动力强和税收效应明显的第三产业,作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首攻方向。因此,加快山西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很迫切。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第三产业的实践和经验,山西应确立“稳步发展传统三产,积极推进新兴三产”的发展方针,在切实办好发展商贸流通、运输物流、旅游和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服务业。

3.2 积极吸引外来资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根据梯度推移说,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些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必然会从东部地区退出转移到中西部。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产业逐步会西移。山西应该有选择的接收这些退出产业,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同时,利用好中部崛起的大政策,大力争取外界力量来推动山西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努力办好经济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使之成为山西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3 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对专业性人员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产业调整需要相当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各类人才做依托、做支撑。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资源发展战略,培养吸纳一批有战略头脑、有较高层次、素质全面的外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山西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人才流失严重,现有机制不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导致很多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山西省应采取合理的战略部署和配套措施,重视科技开发能力建设,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现代化人才,同时积极从外地引进人才,制定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使各种专业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4 积极引进外资,打造高效的创业环境

在引进外资方面,由于缺乏区位优势,产业结构重型化,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山西每年吸引的外资数额都不大。引进外资对于山西这个资金匮乏、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外商投资可以通过资本形成资本效应、产业升级效应、技术外溢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就业效应等多种方式对地区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外商投资可以引进大量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升这些地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近年来,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攀升,外资向中西部流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利用好这次机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外资企业在山西安家落户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引进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管理科学、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企业到山西创业发展。

3.5 以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建设以电子商务为龙头,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高科技产业包括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其他产业(如医药、新材料、农业、环保业等)为核心产业群的产业体系(ITC产业体系),以信息化推进山西产业结构高级化。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8-72

[2] 李小建等主编. 经济地理学[M].北京,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刘凤朝,潘雄锋,孙玉涛.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产业结构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1):113-116.

[4] 李百岁,宝音.乌兰察布市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J].人文地理,2007(2):123-125.

[5] 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以陕西省为例[M].人文地理, 2005, 81 (1): 49-52.

[6] 杨爱荣,冷传明.shift share方法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5,8(1):85-90.

[7] 郭文理.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分离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应用[J].预测, 2001, 20 (2): 78-80.

[8] 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 杨国安.东北三省区域工业结构和竞争力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22(3):391-399

[10] 张晓梅. 发挥比较优势与优化山西产业结构的探讨[J]. 经济问题, 2008,(03)

[10] PENEDER M, 2003.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 [ 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4: 427-448

[11]O’CONNORK B, STIMSONR J, TAYLOR S P. July1998.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the Austral- ian SpaceEconomyAustralian [J]. GeographicalStudies,36 (2): 205-222

SHIFT-SHAR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NXI Ma huiqiang Han zengli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enter,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116029)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central China, Shanxi province'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promoting actively. In this paper, we use SHIFT-SHARE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dustry of Shanxi Province tha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entral region for reference. We analyze 2001-2007 Shanxi’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o propose som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SHIFT-SHARE ANALYSIS INDUSTRY STRUCTURE SHANXI

基金项目编号(06JJD790041)

作者简介:马慧强(1984-),男(汉),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等。E-mail:[email protected]

联系方式: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374信箱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9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24卷! 第2期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年2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4No.2" Feb.2007 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姚 芳1,2,孙林岩2,钱彦文2 (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2. ...

  • 基于经济一体化视角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 摘要: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经济的增长极,探讨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长株潭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工业结构为侧重点,通过对长株潭整体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以及对长株潭三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区位商分析,发现其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存在空间局限性.产业梯度转移不顺畅.产业融合动力不足等问题, ...

  •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
  • 第27卷 第5期2011年9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rahandGeo-InformationScience gpy Vol.27 No.5 tember2011Se p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陈延斌,陈 才 摘要:运用 ...

  • 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交易模式
  • 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交易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 武志伟8,陈莹" (南京大学a.经济学系:b.工程管理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通过设计经济学实验,比较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与传统交易模式的交易特征和市场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在成本相同条件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显著提升了买方 ...

  • 20**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专项练习题
  • 201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专项练习题1 1.我国基金业正处在发展壮大的初期,基金监管应遵循( ) 原则,以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形,影响基金业的正常发展. A .连续性B .有效性C .审慎性D .公平性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题干是基金销售监管的连续性原则的要求.在基金监管中还应贯彻有效性原则,处理 ...

  • 中国山西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 ...

  • "金航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 “金航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v 国内首创 v 同舟共济-自有资金参与,风险可控 v 收益可观-首年预期收益20%~30% v 背景强大-央企军工航母 v 份额稀缺-追求绝对收益,仅限10亿 购买基金请联系:许先生电话:13960228143 QQ:859920xx0-国内第一只套利型券商集合理财产 ...

  •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 第1期(总第149期) 2010年1月财CollectedEssays经论on丛FinanceandEconomicsNo.1(General.No.149)Jan.2010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虞斌 310006)(浙江省财政厅财税政策研究室,浙江杭州 摘要:本文利用浙江省1978- ...

  •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进及其效率
  • 第9卷第1期 2009年10月经济学(季刊)ChinaEconomicQuarterlyVol19,No11October,2009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进及其效率 李永友3 摘 要 去与现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DEA及其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出责任的过度下移,.,.在不同层级财政和不同地区,,地方财政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