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古诗

绝 句

南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简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老和尚乘小船而来,那小船系在溪水边老树下;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初春细雨似有若无,和风迎面吹来,不觉得有一丝儿寒意。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犹嫌春色晚,

故穿庭院作飞花。

【注释】

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芳华:芬芳的鲜花。

【简析】

此诗咏春雪,构思新奇巧妙,是韩愈小诗的代表作之一。前二句写盼春的急切心情,经过漫漫长冬而至的“新年”都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仅见“草芽”,“初惊”二字包含情感较为复杂,有对春色毕竟萌芽的惊喜,也有对春色来迟的焦虑。后二句即承此盼春之情而写雪,白雪似乎是等待春花等不及了,竟然纷纷扬扬洒下无数飞花来装点春光。特别是“却嫌”、“故穿”赋予雪以人格化色彩,把现实中的春色迟到描写得春意盎然,同时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积极的浪漫的情趣。

城 东 早 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清景:淡雅的景色。

绿柳才黄半未匀:柳树绿了,枝芽约有一半呈嫩黄色。 上林:上林苑,秦汉时的皇家宫苑,供皇帝打猎游玩用。这里指唐代长安的皇家园林。

俱是:都是。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早春景色诗作。首句表明诗人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它激发了诗家的诗情;第二句则抓住早春嫩柳泛黄的细节描写景物。三、四句想象京城里繁花似锦之时,出门到处是看花的人,那喧闹的景象还有什么新鲜感呢?作者借此反衬早春的清新可爱,表现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乡 村 四 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绿遍山原:指山地和平原地带都长满了绿色植物。 白满川:指平川水田里的水映着阳光,远远望去,一片白色。

子规:鸟名,又叫杜鹃、杜宇。在初夏时啼叫,人们常常把它的啼声作为农忙的信号。

闲人:不干活的人。 才了(liǎo):刚刚做完。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乡村初夏农忙的生活情景:初夏的农村,不论是山岭还是平原,到处都是一片碧绿。水田中的水色与天光互相辉映,分不出天与水的界限,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细雨濛濛,如烟如雾;子规声声,催个不停,农忙的季节开始了。乡村里四月间,很少有闲着不干活的人。家家户户,昼夜奔忙,刚刚做完采桑喂蚕的活儿,就又忙着到水田里去插秧。诗中写了农村初夏特有的景色,写出农人的辛勤与忙碌,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与对劳动的赞美。

醉 花 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愁永昼(zhòu):整天在愁。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ruì)脑:香料,一称龙脑。

金兽:兽形铜香炉。

玉枕:枕头的美称。

纱橱:即碧纱橱,用木头作架子,蒙上轻纱,中间可安放床位,夏天用来避蚊蝇。

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消魂:感触很深,好像魂魄要离开躯体一样。

黄花:指菊花。以上两句说,帘子被西风卷起,看到庭院中菊花正茂,自己却憔悴了。

【简析】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作词擅长白描,形成著名的“易安体”。词风婉约,描写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作者在这首词中描写了自己在秋天的凄苦心情。从时间上,由白日的“愁永昼”写到“半夜凉初透”;从心情上,由“东篱把酒”写到悲诉“消魂”人瘦,处处渲染离愁,而又能藏而不露。尤其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以人与黄花作比来形容人的憔悴,绝妙无比,历来为人们称道。

三 衢 道 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三衢(qú):三衢山,在今浙江省衢县。

泛尽:船坐到了尽头。泛,泛舟。

却山行:改走山路。

【简析】

曾几(1084—1166),南宋诗人,是爱国诗人陆游的老师,文笔活泼轻快,写景质朴自然。这首诗以轻松生动的笔调描写了初夏山林间的景物: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沿着山路行进,绿阴和来时路上一样浓郁,而且又增添了几声黄鹂的鸣叫,衬托得环境更加清幽。全诗犹如一幅色彩浓淡相宜的山水画,观赏之下,顿觉清风拂面,令人难忘。

滁 州 西 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chú)州、西涧(jiàn):在今安徽省滁县。 怜:爱。

深树:树林茂密处。

野渡:荒凉偏僻的渡口。

舟自横:小船随意漂浮。

【简析】

韦应物(737—792?),唐代田园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淡雅,读来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一首描写清幽景致的诗:涧边长满了青草,茂密的树林中,黄鹂在歌唱;晚潮加上急雨,使水势急猛,没有人的渡口,只有小舟随意漂浮。全诗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的心情。

游 山 西 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山西村:作者故乡(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村庄。 足鸡豚(tún):可供作菜肴的禽畜非常充足。豚:小猪。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显得暗淡;花色鲜艳,显得明亮。 箫(xiāo)鼓:乐器。

春社:古代立春后的一个节日。

古风存:保留了古代淳朴的风尚。

闲乘月:在月明的夜晚出门闲游。

【简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作者故乡的习俗风光,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向往。纯朴的村民用自酿的米酒和丰盛的菜肴招待客人;走过一重重山,涉过一道道河,重叠回环,似乎找不到路了,一会儿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个美丽的村庄呈现在眼前。三、四句诗因意境优美且含意深刻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五、六句写了农村的风俗,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李龟年:唐朝著名乐师。 寻常:时常。

岐王、崔九:均为当时的王公贵族。

【简析】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作品代表了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其诗结构严谨、笔调雄健,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这首诗写得朴素自然:我过去曾在王公贵族家多次听你唱歌,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在这江南的暮春,在满目凋零的落花时节又遇到你了。这平常的诗句背后蕴藏着深意: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唐王朝的繁荣和衰落——初逢李龟年时,正值盛唐时期;再逢李龟年,唐朝经安史之乱已趋于衰弱。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

王谢:指东晋时代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之家,乌衣巷是这两大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

寻常:平常、普通。

【简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

诗歌开头两句写景,以“野草花”和“夕阳”表现今日的衰败景象。 三、四两句写燕子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肥:指果实饱满硕大。

稀:稀疏,指油菜花凋落,开始结果实。

日长:指夏天的白天很长。

篱落:篱笆,用树枝或竹子捆扎而成,充当围栏、院墙。 蛱蝶:蝴蝶的一种,翅膀为赤黄色,有黑色条纹。

【简析】

这一首诗选自《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夏日”,景物描写清新优美。诗的前两句中,诗人列举了四种植物在初夏时分的色彩和情态,以少总多,精练传神地再现了江南乡间草木繁茂、色彩缤纷的美丽景致。第三句“日长”、“无人”更显出田园风光的和平宁静,而末句中纷乱飞舞的蜻蜓、蝴蝶,为这幅清新的静态画面增添了无限的动感和生机。

赠别二首(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唯:只。

樽:酒杯。

【简析】

就要离别了,满腹愁情,在宴席上相对无言,平日多情的人到离别时却好像是没了情义,酒杯前想笑总是笑不成。蜡烛还有心为人惜别,替人流着泪直到天明。

论 诗

宋·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才人:指有文学才能的人。

风骚:《国风》和《离骚》;这里指文学。

【简析】

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到现在已经觉得不新鲜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发扬各自的风格影响几百年!诗中三、四句表达了文学发展后浪推前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平明:天大亮。

楚山孤:孤独的楚山。

冰心:心像冰一样纯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心像玉壶中的冰那样晶莹透明。

【简析】

王昌龄(约698—756),唐代诗人。年轻时他曾到西北边塞漫游,擅长写边塞诗、赠别诗。辛渐是王昌龄的老朋友,这首诗写了诗人与老友话别时的感受。诗从离别时的情景写起:带着寒意的烟雨在夜晚时分笼罩着吴地,清晨,诗人送友人远行,远望孤独耸立的楚山,诗人心中的孤寂感油然而生。诗人向友人叮嘱:洛阳的亲友如果询问我的情况,就请你转告他们:我的心像玉壶中的冰那样莹洁。最后一句诗表白了作者清白的情操,成为名句。

客 中 作

唐·李 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注释】

客中:旅居在外。此诗题目一作“客中行”。

兰陵:地名,在今山东省。

郁(yù)金香:一种香草,古人用来浸酒,使酒带金黄色。

琥(hǔ)珀(pò):一种树脂化石,色彩晶莹。 但使:只要。

【简析】

李白(701—762),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称为“李杜”。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风气象宏伟,想像奇丽。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用郁金香加工浸制的兰陵美酒,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闪烁着琥珀般美丽动人的光泽;诗人面对美酒,开怀畅饮,乐而不觉身处他乡。

诫 子 书

蜀·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澹(dàn)泊:同淡泊,意为清静寡欲。

淫慢:放纵、懒散。

险躁:冒险急躁。

穷庐:贫者居舍。

【译文】

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

所成就。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简析】

诸葛亮(181—234年),三国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人称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本文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信节录。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等做人的根本道理,还论述了才、学、志三者的辩证关系。此文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堪称家训中的传世名篇,对后世训诫文章,诸如《颜氏家训》等有较大的影响。

贾 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但被贬流放。

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气。 可怜:可惜,可叹。 苍生:百姓。

【简析】

此诗大意:汉文帝访求贤才,诏见放逐之臣,贾谊才气高,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倾听贾谊讲学,却不问百姓生计只问起鬼神的事。

这是一首著名的讽刺诗。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表面上称赞汉文帝求贤若渴;后两句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这首诗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涵义深刻丰富,寄寓了作者不能施展政治抱负的哀叹。

乌 夜 啼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乌夜啼:词牌名。

谢:凋谢。

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简析】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林花谢了春红”,写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狼藉残红,“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袭,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遭受了政治上的风雨吗?“人生常恨水长东”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是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晚 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释】

晚晴:雨后傍晚的晴光。

“深居”二句: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此时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天气依然清爽。

俯(fǔ):俯视。

高阁迥(jiǒng):高阁,指作者幽居的高高的阁楼。 越鸟:南方越地的鸟。雨后新晴,连越鸟飞起来也轻松了。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雨后傍晚晴明风景的诗。作者只用淡墨勾勒,笔调疏朗,同时在诗情中融入哲理,通过“人间重晚晴”一句,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生联系起来,发人深思。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注释】

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强(qiǎng)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简析】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仞(rèn):古代八尺为一人仞。“五千仞”和上句的“三万里”都不是确数,而是极言山之高、河之长。

摩(mó)天:跟天接触,山很高。

遗(yí)民:北方沦陷区的人民。

胡尘:胡人兵马扬起的烟尘,指金朝的统治。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简析】

陆游的很多诗都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首诗就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一、二句展示了北方国土的壮美,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三、四句抒发了望穿泪眼,盼望宋军收复失地的心情。

长 相 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简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这是一首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的佳作。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祥和,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万事空:一切都不知道了。

九州同:指统一中国。

家祭:祭祀家里的祖先。

乃翁:你的父亲。乃,你。

【简析】

这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诗人在即将告别人世时,仍然牵挂着国家的统一,因此他谆谆告诫儿子:一定要把王师北定中原的消息在家祭时告诉我。从而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浪 淘 沙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浪淘(táo)沙:词牌名。

潺潺(chán):指雨声。

阑(lán)珊(shān):衰残;将近。

罗衾(qīn):丝织的被子。

一晌(shǎng):片刻。

凭栏:靠着栏杆。

【简析】这首词表达了亡国的沉痛心情。上片从潺潺冷雨写起,凄冷的雨夜,被子太薄,李煜被冻醒,做梦时忘记了自己是阶下囚,因而有片刻的欢乐。此情此景,实在让人心酸。下片是清醒时的思索:不要再独自凭栏了,那无限江山失去容易,而要再见到却是如此之难。流水落花,春天去了,回想当国君的生活,对比现在,真是“天上人间”。

论 语

(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便立志学习,三十岁便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做人,四十岁便懂得各种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可以知道天地间事物的运行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辨明是非真假,七十岁心里怎样想便能怎样做,而不会超越规矩。”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过去所学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见解,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三)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象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

(四)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孔子说:“君子总是把想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wǎng)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有长进。”

(六)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呢。”

(七)子曰:“关雎(j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八)子曰:“唯仁者,能好(hào)人,能恶(wù)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爱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恨人。”

(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上听到了真理,当天晚上死去都可以。”

(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道德,小人思念田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小恩小惠。”

(十一)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懂得是小利。”

(十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就是要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借鉴别人的过失,不重犯这样的错误。

(十三)子曰:“君子欲讷(nâ)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应该说话谨慎而行动敏捷。”

(十四)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伴。”

(十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孔子说:“(好学的人)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他的人请教为耻辱。”

(十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十七)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泼,有仁德的人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则长寿。”

(十八)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十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二十)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

【译文】孔子说:“把学到的知识默默记在心里,学习起来从不感到满足,教给别人知识从不知道疲倦。”


相关文章

  • [案例]为学生减负并不一定要删除古诗
  • 为学生减负并不一定要删除古诗 2014-09-02 宣讲家独家案例 核心提示:上海中小学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 ...

  • 小学古诗文诵读计划1
  • 中岳小学古诗文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她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她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为全面落实新& ...

  • 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教材古诗词的选编比较
  • 张 睿 不管是人教版语文教材还是鄂教版语文教材,都将古诗词作为了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套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编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完善两套教材中的不足,促进语文教材编写的改进. 一.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比较 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两版教材所选的古诗词既有共 ...

  • 小学必背古诗测试题(各年级)
  • 古诗背诵专项考查(一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等第(打√):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一.必背古诗填空.(第1题每空8分,第2题每空3分.) 1. ,烟村四五家.亭台 座, 枝花. 2. 可采莲,莲 何田田! 戏莲 间: 戏莲 , 戏莲 , 戏莲 , 戏莲 . 二.古诗连线.(每个7分,共28分. ...

  • 小学古诗文诵读比赛串词
  • 古诗文诵读比赛串词 开场词: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乙:敬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有这样一种书, 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人们称之为"经典". 乙: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 甲:经典古诗文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 ...

  • 浅谈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
  • 到六年级,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自然就到了它的巅峰,学生学习的古诗词不下数百首.而且,每次素质测试中,变化万千的古诗词题之失误,真是一次次"麻醉术"后的剧痛.使我们彻底醒悟:自认为学生熟知的友情"诗",原来是那么不近人情的疏远.加之,学生习作时语言的网络化与匮乏 ...

  • 语文知识点
  • 一年级上 入学准备 小学生 学校 同学 老师 操场上 读书写字 古诗诵读<咏鹅> 读儿歌 问答 校园里 汉字多奇妙 识字真有趣 古诗诵读 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1 看天鹅 2 大萝卜 3 数金鱼 4 采蘑菇 古诗诵读 8 小花鼓 9 漱口 10 稀奇歌 11 数小鸡 12 看马戏 古诗诵读 ...

  •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课文目录
  • 识字1 1 柳树醒了 2 春雨的色彩 3 邓小平爷爷植树 4 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第二组 识字2 5 看电视 6 胖乎乎的小手 7 棉鞋里的阳光 8 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第三组 识字3 9 两只鸟蛋 10 松鼠和松果 11 美丽的小路 12 失物招领 语文园地三 第四组 识字4 13 古诗两首 ...

  • 品味书香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 品味书香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了深化校园读书活动,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莱阳市城厢中心小学于2014年1月8日举行了以"品味书香,浸润人生"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大赛 ...

  •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