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诗句:李峤[风]鉴赏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品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诵读:

情绪轻快活泼。“解落”、“ 能开”、“ 千尺浪”、“ 万竿斜”都要重读,语调要抑扬顿挫,使人觉得仿佛听到了飒飒的风声。

注释:

①解:能够。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④过:经过。⑤斜:倾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简析: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作者简介]

李峤 (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日本人书李峤诗墨迹《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文集50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5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

[赏析]

风之吟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象“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 古诗大全 http://www.wanbaotuan.com/

本文链接: http://www.wanbaotuan.com/post/feng.html


相关文章

  • 09高考(语文)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5):古诗鉴赏
  • 09高考(语文)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 (5):古诗鉴赏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孹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情. 答: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鉴赏意象型的题型.这种题型 ...

  •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 古诗鉴赏 按内容分类: 1.怀古诗: 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 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 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 ...

  • 9 说木叶
  • 说木叶说课稿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 ...

  • 诗歌鉴赏总结
  • 诗歌鉴赏总结(2013.1) (一)内容方面的命题 1. 人物形象? 如:<塞下曲>: 三戍渔阳再渡辽,騂弓在臂剑横腰. 将军形象. 又如: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②.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③.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陆鸿渐形象?作品从哪两方 ...

  • 1994-2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 ·1994-20xx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1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c)(3分)(1994年高考题) 菊花元缜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 ...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8首古诗诵读鉴赏
  •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诵读鉴赏专题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鉴赏] 1.构思精巧 <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既造成了空间转换之感,又点明了行船速度之快.将记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

  • 秋思的教学反思
  • <秋思>教学反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整首古诗, 侧重情景描写,看似简单,实则情在言外.每个环境.每个动作都透露出诗人的凄楚,惶恐 与思念. 在教学这篇诗文时,首先,我介绍了张籍其人.然后让学生读诗文,初步感知它,独立 ...

  • _故都的秋_教案设计
  • 教学时空 ZHONGXUEJIAOXUECANKAO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广西横县横州三中(530300)方永梅 [教学目标]1.指导品读,把握情感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结构3.鉴赏五幅秋景,品味语言[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秋天是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 ...

  • 20**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教师用书)
  • [全国新课标II]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