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附子 | 中藥圖典

附子

Fù Zǐ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功效作用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英文名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 Prepared daughter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毒性大毒

歸經心經、脾經、腎經

藥性熱

藥味辛、甘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根據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鹽附子」、「黑順片」和「白附片」。

性味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

功效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重要:附子的解毒方法

蘿卜搗汁一大碗,入黃連甘草各五錢,犀角二錢,煎藥至八分飲之,其毒即解

蜂蜜亦可解附子毒,急性中毒不適用

炙甘草、萊菔煎湯,解附子毒特效

目錄

1 英文名

2 來源

3 製法

4 性狀

5 鑒別

6 性味歸經

7 功能主治

8 用法用量

9 注意

10 貯藏

11 備註

12 摘錄

13 產地

14 本草考證

15 臨床應用

16 藥理研究

17 各家論述

18 食療價值

19 參看

英文名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附子的中藥化學成份:附子含烏頭鹼(aconitine),中烏頭鹼(mesaconitine),次烏頭鹼(hypaconitine),塔拉烏頭胺(talatisamine),和烏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烏藥鹼(demethylcoclaurine),棍掌鹼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異飛燕草鹼(isodelphinine),苯甲醯中烏頭鹼(benzoyl mesaconitine),新烏寧鹼(neoline),附子寧鹼(fuziline),北烏頭鹼(beiwutine),多根烏頭鹼(karakoline),去氧烏頭鹼(deoxyaconitine),附子亭鹼(fuzitine),准葛爾烏頭鹼(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烏頭鹼(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烏頭鹼(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豬毛菜鹼(salsolinol)等。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鬚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1) 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2)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麵、光澤後,烘至半干,再晒乾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

(3)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乾,習稱「白附片」。

製法

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乾。每 100kg鹽附子,用甘草 5kg、黑豆10kg。

炮附片:取河砂置鍋內,武火炒熱,加入附片,拌炒至鼓起、微變色時取出,篩去河砂,放涼。

性狀

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麵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咸而麻,剌舌。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嚮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為縱切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

炮附片:形如白附片,色澤加深,質酥脆,略鼓起。

淡附片:為縱切薄片,表面灰白色,質硬脆。氣微、味淡,無麻舌感。

加入「制附子」:生附子的毒性很大,制附子是生附子經過一定的程序炮製而成的,其毒性已經遠不及生附子。為慎重起見,還是建議先煎。至於時間,60分鐘足夠了。

鑒別

取黑順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與氨試液 5ml,振搖20分鐘,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搖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測定,在 231nm與274nm 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性味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功效、主治甚廣。

用於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痿,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用法用量

3~15g 。回陽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劑量用至30g以上者。

經方四逆湯:生附子一枚 乾薑一兩半 炙甘草二兩

破格救心湯:附子30~100~200克,乾薑60克,甘草60克,高麗參10~30克,山萸淨肉60~120克,生龍粉,活滋石粉各30克

注意

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據自己的詳細情況用藥,適當用量,過猶不及,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烏頭鹼,主要對心肌、迷走神經、末梢神經又興奮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體麻木,有蟻走感,頭暈、視力模糊,噁心,嘔吐等,最嚴重至危及生命。

貯藏

鹽附子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黑順片芨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備註

(1)本品因炮製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口腔灼熱,發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噁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於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症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2)開水煎制不低於1小時,不宜超過1個半小時,否則影響藥效。

摘錄

《中國藥典》

產地

以四川江油為道地基點縣,除四川江油縣(現為市)等為附子的傳統產區外,全國共有四川、陝西、貴州、湖南、湖北、甘肅、雲南、廣西、江西、安徽等10個省區的336個縣市為附子適宜產區,適宜產區面積總和為294057.69km^2。運用《中藥材產地適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統》(TCMGIS-Ⅰ),分析了附子的全國適宜產地。結果表明按附子藥材生長所需要的氣候、土壤條件分析。四川涼山州布拖縣由於地處高原,氣候較為寒冷,植株生產周期更長,有效成分的含量更高。現布拖附子的產量已佔全國65%以上,2008年,布拖附子也被增加為道地藥材。

本草考證

附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陶弘景謂:「烏頭與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烏頭四月采,春時莖初生有腦頭,如烏鳥之頭,故謂之鳥頭。」韓保升謂:「正者為烏頭,兩歧者為烏喙,細長三、四寸者為天雄,根旁如芋散生者為附子,旁連生者為側子,五物同出而異名,苗高二尺許,葉似石龍芮及艾」。蘇頌謂:「五者今並出蜀土,都是一種所產,……其畝高三、四尺,莖作四棱,葉如艾,其花紫碧色作穗,其實細小如桑椹狀,黑色,本只種附子一物,至成熟後乃有四物。」《本草綱目》載:「烏頭有兩種,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謂之川烏頭是也,其產江左山南等處者,乃本經所列烏頭,今人謂之草烏頭是也。」

臨床應用

1. 用於厥逆亡陽、脈微欲絕。若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脈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蔘、乾薑、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陽厥逆者,用附子、人蔘外,須再加龍骨、牡蠣等固澀斂汗藥;如果大出血後引手足厥冷、汗出脈微,可以用參、附、龍、牡配合麥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陽救陰。

2. 用於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腹痛、便溏。凡腎陽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陽痿、尿頻之症,皆可應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絲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陽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配合党參、白朮、乾薑、炙甘草等藥同用。

3. 用於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等症。與桂枝等品合用。

藥理研究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主治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本草匯言》云:「附子,回陽氣,散陰寒。……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元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l)強心

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採用中藥血清藥理研究方法,觀察到口服附子粗製劑後,動物血清有明顯增強心肌收縮力和加快 心肌收縮速度的作用,給藥2小時後含藥血清作用達高峰,表明附子煎液中確合強心成分,並且此成分口服有效。附子用藥過量可引起心律不齊。

從附子中提取的去甲烏藥鹼(DMC)是附子強心的主要成分,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豬毛菜鹼也有強心作用。去甲烏藥鹼正性肌力作用顯著,在濃度降低至 10-9g/ml時,對蟾蜍離體心臟仍有強心作用。去甲烏藥鹼正性肌力作用呈量效關係,在 10-9- 5 ×10-8g/ml範圍內,可使心收縮幅度增加 22%- 98%,心排出量增加 15%-80%。麻醉犬和豚鼠靜脈滴注去甲烏藥鹼每分鐘2μg/kg,可使收縮期左心室內壓力(LVP)分別上升 12%和58%,左心室內壓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 max)分別增加 73%和 26%。靜脈滴注戊巴比妥鈉,或用N2飽和的灌流液灌注,均可形成急性實驗性心力衰竭動物模型,去甲烏藥鹼可使衰竭心臟收縮幅度恢復正常。由此可見,去甲烏藥鹼對離體和在體心臟,正常和衰竭心臟,均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目前研究認為,去甲烏藥鹼是β受體部分激動劑,其強心作用與興奮β受體有關。

(2)對血管和血壓的影響

附子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作用。附子注射液或去甲烏藥鹼靜脈注射有明顯擴張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狀動脈血流量。腦血流量及股動脈血流量明顯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滯。

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研究證明,去甲烏藥鹼是降壓有效成分,具有興奮β受體及阻斷al受體的雙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為a受體激動劑,去甲豬毛菜鹼對β受體和a受體均有興奮作用,二者是升壓作用有效成分。

(3)抗休克

心腎陽衰證所見的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與現代醫學的休克相似。所以附子回陽救這之功效主要是以強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附子及其復方製劑如參附湯、四逆湯對失血性休克、內毒素性體克、心原性休克及腸系膜上動脈夾閉性休克等均能提高平均動脈壓,延長其存活時間及存活百分率。對內毒素休克大能明顯改善每搏輸出量、心輸出量和心臟指數。對缺氧性、血栓閉塞性休克等亦有明顯保護作用。抗休克的有效成分除與其強心的有效成分去甲烏藥鹼相關外,去甲豬毛菜鹼對β受體和a受體均有興奮作用,能興奮心臟,加快心率,收縮血管,升高血壓;氯化甲基多巴胺為a受體激動劑,亦有強心升壓作用。

由此可見,附子的抗休克作用,與其強心,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以及擴張血管,改善循環等作用有關。

(4)抗心律失常

附子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去甲烏藥鹼對異搏定所致小鼠緩慢型心律失常有明顯防治作用,能改善房室傳導,加快心率,恢復竇性心律。對甲醛所致家免竇房結功能低下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使竇房結與房室結功能趨於正常,S-T段及T波恢復正常。

另外,附子正丁醇、乙醇及水提物均對氯仿所致小鼠室顫有預防作用。附子水溶性部分可對抗烏頭鹼所致大鼠心律失常,其中尤以水提物作用最為明顯。以上說明附子對心肌電生理有不同影響,可能與所含不同成分有關。

附子劑量過大,可導致心律失常,應引起注意。

(5)心肌保護作用

附子注射液靜脈注射,能顯著對抗垂體後葉素所引起的大鼠急性實驗性心肌缺血,對心電圖S-T段升高有抑制作用。去甲烏藥鹼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和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的作用,附子抗心肌缺血作用可能與增加心肌血氧供應有關。大鼠在冰水應激狀態下,因內源性兒茶酚胺分泌增加而導致血小板聚集,並引起心肌損傷。附子水煎劑能對抗此種應激性損傷,對心肌有保護作用。

(6)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附子冷浸液和水煎液均能抑制寒冷引起的雞和大鼠的體溫下降,延長生存時間,減少死亡數。此作用與附子強心、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有關。50%附子注射液腹腔注射,能顯著提高小鼠對常壓缺氧的耐受能力,延長小鼠在缺氧條件下的存活時間。提示其對心、腦有保護作用。

(7)抗炎、鎮痛

附子煎劑對急性炎症模型有明顯抑制作用。附子煎劑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對甲醛、蛋清、組織胺、角叉菜等所致大鼠足跖腫脹均有顯著抑制作用。烏頭鹼類生物鹼也有抗炎作用。

附子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過多途徑實現的。附子可使動物腎上腺中維生素C和膽固醇含量減少,尿中17-羥類固醇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細胞降低,鹼性磷酸酶和肝糖原增加。

進一步用放射免疫法觀察到,腹腔注射烏頭鹼,可使大鼠下丘腦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含量呈劑量依賴性增高。

以上說明附子是通過興奮下丘腦-垂體-骨上腺皮質系統發揮抗炎作用的。用免疫組織化學法可見到下丘腦室旁核CRH神經細胞及正中隆起神經纖維明顯增多增深。提示附子增強腎上腺皮質系統作用,可能是通過興奮下丘腦CRH神經細胞所致。

另有實驗發現,動物切除雙側腎上腺後,附子仍有抗炎作用,說明附子除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外,本身可能還具有皮質激素樣作用。

生附子及烏頭鹼能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體反應。生附子能明顯提高小鼠尾根部加壓致痛法的痛閾值。附子液腹腔注射和附子水煎醇沉液對熱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顯著的鎮痛作用。

烏頭鹼是附子所含雙酯型二萜生物鹼,既是毒性的成分,又是鎮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8)對陰虛、陽虛證動物模型的影響

研究表明,陰虛證表現為交感神經-β受體-cAMP系統功能偏亢;陽虛證表現為副交感神經-M受體-cGMP系統功能偏亢。對甲狀腺機能減退陽虛證模型動物,附子能減少M受體數量,降低CGMP系統反應性,使之趨於正常。而對甲亢和氫化可的松所致的陰虛證模型動物,附子可使β受體數量增加,CAMP系統的反應性進一步升高。

所以,附子可使陰虛證進一步惡化,使陽虛證得到改善。另外,虛寒證時內分泌和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均處於低下的狀態,其腦中去甲腎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的含量降低,5-HT的含量升高。

而附子可使腦中的NA、DA和5-HT的含量呈反向變化,提示附子還可通過對中樞神經遞質的影響來調整機體到平衡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從分子水平闡明了附子的助陽機理。

(9)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附子煎劑可抑制胃排空,但卻能興奮離體空腸自發性收縮活動,而具有膽鹼樣、組胺樣的作用。生附子、烏頭鹼對大鼠離體迴腸肌則有收縮作用,此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斷,故可能與興奮膽鹼能神經系統有關。附子水煎劑還能抑制小鼠水浸應激性和大鼠鹽酸損傷性胃潰瘍的形成。

2.其他藥理作用

(1)鎮靜 生附子能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環己巴比妥所致的小鼠睡眠時間。

(2)局麻 附子能刺激局部皮膚,使皮膚黏膜的感覺神經末梢呈興奮現象,產生瘙癢與灼熱感。繼之麻醉,喪失知覺。

除上述作用外,附子還有增強免疫、抗血栓形成、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延緩衰老等作用。

綜上所述,附子回陽救逆,補陽助火功效主要與其強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強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抗寒冷等作用相關;逐風寒濕邪又與抗炎,鎮痛、抗寒冷、提高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相關。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烏頭、烏喙、天雄、附子側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長短、似象而名之。後世補虛寒,則須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圓大及半兩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風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熱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烏頭、附子之大略如此。餘三等則量其材而用之。

2.張元素: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濕之聖藥,濕藥少加之引經。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烏、附是也。

3.《湯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浮中沉,無所不至,味辛大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涼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4.朱震亨:氣虛熱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參、芪,肥人多濕,亦宜少加烏、附行經。《衍義》論附子有五等,同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為用,至哉言矣,然猶未明也。仲景八味丸以附子為少陰嚮導,其補自是地黃為主,後世因以附子為補藥誤矣。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可致遠爾。

5.《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蔘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6.虞摶: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

7.《本草蒙筌》:天雄,其氣親上,補上焦陽虛;附子,其氣親下,補下焦陽虛;烏頭,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側子,其氣輕揚,宜其發四肢、充皮毛,為治風?之神妙也:烏喙,其氣鋒銳,宜其通經絡、利關節,尋蹊達徑,而直抵病所也。

8.《本草綱目》:按《王氏究原方》雲,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川烏頭性輕疏,溫脾去風;若是寒疾,即用附子;鳳疾即用川烏頭。一雲,凡人中風,不可先用風藥及烏、附,若先用氣藥,後用烏、附乃宜也。又凡用烏、附藥,並宜冷服者,熱因寒用也。蓋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張仲景治寒疝內結,用蜜煎烏頭;《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朱丹溪治疝氣,用烏頭、梔子,並熱因寒用也。烏、附毒藥,非危病不可用,而補藥中少加引導甚捷。有人才服錢匕即發燥不堪,而昔人補劑用為常藥,豈古今運氣不同耶?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歲。蘄州衛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餘,康健倍常。若此數人,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不可以常理概論也。又《瑣碎錄》言滑颱風土極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則地氣使然爾。

9.《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諸經,故曰與酒同功,能除表裡沉寒,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及婦人經寒不調,小兒慢驚等證。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熱者所當急用。

10.《本草匯言》: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11.《本草經讀》:附子,味辛氣溫,火性迅發,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本經》雲,風寒咳逆邪氣,是寒邪之逆於上焦也。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著於下焦筋骨也。症堅積聚血瘕,是寒氣凝結,血滯於中也。考《大觀本草》,咳逆邪氣句下有溫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溫,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腎,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營衛,因寒濕而病者,無有不宜。即陽氣不足,寒自內生,大汗、大瀉、大喘,中風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氣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經》言外意也。誤藥大汗不止為亡陽,仲景用四逆湯、真武湯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為亡陽,仲景用通脈四逆湯、姜附湯以救之。且太陽之標陽,外呈而發熱,附子能使之交於少陰而熱已;少陰之神機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脈生,周行通達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補虛,合苦淡之苓、芍而溫固。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於苓、芍、甘草中,雜於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補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甘草附子湯,辛燥以祛除風濕也;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辛潤以溫補水臟也;若白通湯、通脈四逆東加入尿豬膽汁,則取西方秋收之氣,保復元陽,則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12.《本草正義》: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陰用事,汩沒真陽,地加於天,倉猝暴症之肢冷膚清,脈微欲絕,或上吐下瀉,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為功。而其他寒症之尚可緩緩圖功者,則皆宜熟用較為馴良。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鹽制之藥,而又浸之水中,去淨鹹味,實則辛溫氣味,既一制於鹽之咸,復再制於水之浸,久久炮製,真性幾於盡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乾薑、吳萸等相助為理,方有功用,獨以錢許,其力甚緩。壽頤嘗於臨症之餘,實地體驗,附片二錢,尚不如桂枝三、五分易於桴應,蓋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是以苟遇大症,非用至一、二錢,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錢,非敢孟浪從事,實緣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勢。若用生附,或兼用烏頭、草烏,終嫌毒氣太烈,非敢操必勝之券矣。

13.《神農本草經》: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症堅積聚,血瘕,寒濕,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14.《名醫別錄》: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

15.《本草拾遺》:醋浸削如小指,納耳中,去聾。去皮炮令坼,以蜜塗上炙之,令蜜入內,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16.《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去臟腑沉寒;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

17.李杲: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閉;補虛散壅。

18.王好古: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19.《本草綱目》: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痹,腫滿腳氣,頭風,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合蔥涕,塞耳治聾。

20.《本草備要》: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21.《本草從新》:治痘瘡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證。

食療價值

毛茛科草本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夏、秋間採收,經加工炮製用。炮製品有鹽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統稱為制附片。

[性能]味辛、甘,性熱。有毒。能回陽救脫,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參考]含烏頭鹼、次烏頭鹼、川烏鹼、消旋去甲基烏藥鹼等。

有明顯的強心作用,煎煮時間愈長強心作用愈顯著,毒性也因此而降低;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對實驗性關節炎有明顯消炎作用,並鎮痛、鎮靜作用;有促凝血作用。

[用途]用於陽氣衰微欲脫,大汗肢冷,脈微;腎陽虛弱,陽痿尿頻,宮寒不孕;脾腎陽虛,脘腹冷痛,便溏腹瀉;陽虛水腫,小便不利;風寒濕痹,肢節冷痛。

[用法]一日~15g,宜先煎30分釧~1小時,以口嘗無麻辣感為準。煮粥,入菜肴等。

[注意]本品的毒性主要因所含烏頭鹼引起,中毒時可見心率變慢、傳導阻滯、室性期外收縮或心動過速、室性纖顫等。它是食療所用中藥中唯一有毒者。但久煎則無明顯毒性,依法使用則是安全有效的。本品可用於陽衰欲脫這樣的嚴重病證,但這方面不宜自行採用。

[附方]

1,附子粥:制附子10g,炮姜15g,粳米100g。二藥研為細末,每次用5g,與粳米加水煮粥食。 亦可將二藥減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源於《聖惠方》。本方以附子溫里散寒、止痛,炮姜溫中散寒、止瀉。用於里寒腹痛、腹瀉,大便表稀。

2,附子羊肉湯:制附子25g,羊肉1000g。羊肉洗淨,切塊,焯去血水,與附片加水同煮,稍後加入生薑、蔥、胡椒、鹽等,煮至肉爛熟。分4次食。

本方以附片溫腎助陽,輔以羊肉溫補腎陽,生薑、胡椒均有助於溫暖陽氣。用於陽虛畏寒肢令,夜尿頻多,或脘腹冷痛,腰痛。

若用狗肉與附片煮湯食,有與本方類似的功能和用途。

3,附片薏苡粥:制附片10g,薏苡仁30g,粳米100g。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濕舒筋。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拘攣。

參看

《中藥學》- 附子

《本草綱目 · 附子》

中藥百科

按分類查藥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芳香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里藥

理氣藥

消導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平肝熄風藥

開竅藥

補益藥

固澀藥

外用藥

按歸經查藥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按藥性查藥溫性中藥列表

平性中藥列表

寒性中藥列表

涼性中藥列表

熱性中藥列表

按藥味查藥甘味中藥列表

苦味中藥列表

辛味中藥列表

酸味中藥列表

鹹味中藥列表

澀味中藥列表

淡味中藥列表

按名稱查藥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方劑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電子書《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學》

中藥相關中醫百科

中藥圖典

有毒中藥列表

藥品百科

歸經

四氣

五味

中成藥百科


相关文章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 附子 [名称] : 附子/附片/黑附子 [分类] : 温里药 -- 不分类 [功用]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 [归经] : 心.脾.肾. [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使用注意] :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 ...

  • 中药药理学重点
  •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药效学.药动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主要复习四气的现代研究) 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四气的现代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 ...

  • 史上最全[中药配方大全]
  • 目录 药物药性效„„„„„„„„„„„„„„„„„„„„„„„„„„„„ 2 药性口诀„„„„„„„„„„„„„„„„„„„„„„„„„„„„„ 3 解表方剂类„„„„„„„„„„„„„„„„„„„„„„„„„„„„ 5 清热方剂类„„„„„„„„„„„„„„„„„„„„„„„„„„„„ 6 泻下方 ...

  • [转载]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 \ [转载]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2016-08-27 15:59阅读:4 原文地址: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原文作者: 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甘草二两,炙(6g) 干姜一两半(6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 ...

  • 北京中医药大学20**年真题-701
  • 中药学(60 分) 一.单选(20 道) 1.首创自然属性分类的是:本草经集注 2.血瘀气滞痛,常以延胡索配--香附川楝子(答案川楝子) 3.半夏的功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燥湿化痰) 4.芒硝的性味:苦咸寒 5.防己的功效:祛风湿水 6.利尿通淋止痛的是海金沙 7.治寒凝气滞型脘腹痛的,可用香附 ...

  • 中药学概论试题
  • 中药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 A.<本草拾遗>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 2.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功效与作用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白术:健脾和胃宜用炒白术:健脾止泻宜炒焦白术.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用于脾虚食少,http://to ...

  • 中药方剂记忆大全
  • 中药方剂记忆大全 看歌诀的人注意了:以后歌诀中"三"即代表"枣.姜.草".例如桂枝汤三勺:桂枝(君) 大枣 生姜 炙甘草 白芍 葱白七味饮:治阴虚感冒 日边红杏歌:葱地豆根生卖. 成份:葱白.干地黄.豆豉.葛根.生姜.麦冬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干妈贵姓 炙甘 ...

  • 附子的毒性控制浅析
  • 摘 要:分析.整理了影响附子毒性的多个因素,指出控制附子毒性应从控制煎煮时间.把握给药剂量.规范炮制方法.掌握适应病证及合理配伍应用等多途径着手,并对其部分毒性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附子:毒性:毒理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