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简介: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研究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有《十三堂国学课》、《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一、中国文献典籍

第一部分

中国文献典籍

第一节

典籍的形成

今天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原性典籍,因为文献典籍它是文化思想传承重要的载体,那么中国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有几千年,因为中国的文字可以说2000多年以前甚至于更早3000年,商周时代已经有了文字就有了记载,可以记载人们的一些思想、事件、历史这样一些东西了。所以流传下来的典籍是很多很多的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数也数不尽的,这些经典任何人用他的毕生精力都是无法穷尽的,甚至于给他几辈子的时间也是无法遍览的。但是中国文化确实有一个特点,虽然它典籍那么多但是它是有一个系统的,所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间就逐渐汇聚成了几部具有根源性的这样一些典籍,进而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源头,而且也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的精神。

中国文献或者文化的思想传承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孔子的时候孔子曾经把它做了一个概括叫做“述而不作”,述就是叙述的述,作就是创作的作,孔子就认为他当年就是本着这样一个述而不作的精神来传承文化的。所谓述就是叙述,作就是创作、发明,那么中国古人我们也可以说比较谦虚,认为自己也不是在创作什么新的东西而只是在叙述追溯阐发前人他们的一些思想。述什么呢述一些什么东西呢那么《中庸》里面也记载了这样的一个事情叫做“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就是我的思想都是从尧舜那儿来的,我只不过是把他们的思想加以发挥而已。宪章就是表彰表扬把它显现出来了,或者说作为一个标准的说法,宪章我们现在叫做宪法或者是法律等等,在老一点的时候我们常常把这些法律或者条文称之

为宪章并作为一个标准。以什么为标准呢以文武,文武就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了。所以这个述什么东西就是述尧舜文武,因为古代都把尧舜、禹汤、文武后来又加上周公、孔子等等作为中国古代的圣贤,所以都是以他们的思想作为一个标准来加以发挥,所以这样一来呢中国的历史文献它就出现了一个跟西方的文献传承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西方的文献很多都是强调个人的一种创作,而中国的这个著作都是以阐发前人的或者那些经典性的著作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所以常常采取一种注经的办法就是注释经典解释经典这样的办法,然后通过这样一个办法来阐释自己的思想,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的文献传承是通过注经的方式来传承的,这是一个特点。再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并没有像现代那个学术那样的细密分科分类,在西方来讲这种学科的分类比较早。现在一般来讲,西方学科分类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有了这种学科的分类,在中国古代来讲可以说没有那样很细的分,从我们现在学科来讲,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乃至于农、工、医、科技等等可以说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没有那么细致的分开。所以中国古代对于文献的分类也没有像现在图书分类的那样,现在图书我们都有图书分类法,这些图书分类法都是近代以来现代才形成的。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也不是这样分的,它也是在逐步的形成,最后在中国传统上面形成了所谓的四部分类,图书的四部分类,也就是经、史、子、籍。后来我们清代编《四库全书》就按照经史子籍这样来分的,但就是这样分了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的交叉,所以到了近代这个学科一分开,比如说哲学应该是哪些图书呢?那么相对来讲有的人说子部是哲学,其实子部也不完全是那样的,有些经部的著作也可以属于哲学类里面的,有些集部,集部它主要是文集,文集里面有总集有别集,无论是总集也好别集也好其中有些篇章应该说也是属于哲学内容的。那子部完全归于哲学也不行啊,因为其中有很多东西讲文学也是离不开的,所以也很难按照传统的图书的分类跟现在的学科图书分类,这样也不能够完全的对应。所以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它典籍分类的方法跟现代的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中国古代的这些各类分科和我们现代的各类分科都是相互联系的非常紧密的,而在这紧密的里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遵循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三四五

不管是文、史、哲、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甚至于农、医、科技等等它都是遵循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且秉承着同一个价值观念这点非常重要。所以中国不管是艺术也好,不管是哲学也好,不管是医学也好,也不管是武术也好,它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也都遵守着一个共同理念来开展的,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间逐渐的形成了几部根本性的

原典,当然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原典积累的过程也可以说形成了一些根本性的经典。那么现在我想大概这些经典我们可以给它用三四五这三个数字加以概括,或者我们就叫做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周易》这三部书,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周易》、《三礼》、《书经》、《诗经》、《春秋》,《春秋》包括三传。三四五按照数字来讲是三四五,从这几部经典的形成来讲呢应该是五三四,因为最初形成的经典是五经,按照三四五这几部经典来讲,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三四五加起来一共十二部。

这个十二部里其中五经里面的《周易》和三玄里面的《周易》是相重的,那么就减掉一个等于十一,因为《大学》《中庸》是三礼里面《礼记》的两篇文章,如果把它们再回归到《礼记》,那么又少掉两个就等于是九本。这九本书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源性的典籍,我们太远的不说至少从春秋战国以来一直到清末甚至于新文化运动之前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化所有方方面面的内容的根源。不管你是论述哲学思想也好还是论述文学也好论述历史也好,甚至于不管是你讲政治、经济、法律还是农、工、医、科技等等,都离不开这几部经典的根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引经据典都不会超出这九本书,也可以这样说你不了解这九本书你也就很难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那么反过来呢,你了解中国的文化方方面面但你不能够给它统摄到这九部书里面去,你还是把握不住中国文化的它的根本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所以也可以说读这九本书是我们把握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九部经典,也是能够统领中国整个文化的九部经典。那么这九部经典我刚才讲了它的形成首先形成的是五经,么我们从先秦的典籍里面可以看到传说孔子删订《诗经》,诗三百,三百篇,是孔子删订的。《春秋》是孔子笔削的也就是他修改修订的。这个《书经》是当时已经在春秋时期形成的一部历史的文献的一部汇编。那么《三礼》当时也说是周公制礼,西周初周公制礼也已经在那流传了。那么先秦的时候还讲有一部《乐经》,音乐的乐礼乐教化嘛,所以先秦常常讲的是六经包括乐经在内。

《周易》这部书是争论比较多了,在孔子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易经》这样一部书?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孔子到晚年曾经讲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那么这句话历来的读法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个读法就是刚才我那个读法,“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其中这个“易”变成了《周易》的“易”;那么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这个“亦”,也就是:加我数年,再好好学习也可以没有过错了,“亦”当“也”字讲。那么也可以认为孔子并没有读过《周易》,有的人认为孔子晚年是非常好易,传说孔子晚年好易韦编三绝反复得看,当时书是用竹子穿起来的翻来覆去的,最后穿的绳子

都断了,可见把《周易》读的滚瓜烂熟。但是我们从论语里面却看不到孔子读过《周易》的情况,一直到了战国末年荀子的时候,在荀子的书里面就提到了易的问题,所以有人认为易孔子是没有看过。也有的人认为孔子就是写易传的人,按照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写易传,有这样的一个历史说法。但是不管怎么说呢,在先秦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应该说已经有周易这个原始的材料了,因为在《春秋左传》里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诸侯或者是一些人已经在用易来占卦,已经有很多的卦辞、爻辞、卦相这些东西都有,这些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呢在当时先秦的作品里面提到六经的是庄子的这部书,当然庄子这部书里面有两个地方提到了易经,讲六经的时候他提到了易经,但是易经的位置都是搁在六经的最后,这样的一个位置,庄子的《天下篇》里面提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提到了这个易的问题。在另外一篇庄子的书里面也提到了儒家是以六经,儒家是讲六经的,那么后来到《史记》里面,《史记》里面也提到六经也是礼乐书诗易春秋提到了这个,那么后来传说六经里面的乐经丢失了。

所以到了汉代就一直提五经,汉初就开始特别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有明确的已经有五经博士。从五经来看呢,它主要是在先秦我们可以看到在论语里面也提到了礼,特别是礼、乐、诗这几部经典,孔子讲了“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讲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在《孟子》里引用了《诗经》的引用了《书经》的就很多了,那么到了荀子那里面除了引礼、引书,还引用了大量《诗经》的东西,孟子、荀子都引用了很多《诗经》的东西,他们引用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来说明一个道理,治国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或者是讲了一件事情以后引用这个《诗经》、《书经》或者《礼仪》来证明应该是这样,引经据典。所以这些经典在先秦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可以说已经成为指导人们为人处世、治国这样的一些根本的指导的一些理论或者是观念,到了汉代逐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可以说比较定型下来了,可以说整个汉代是中国的这些根本性的根源性的典籍形成的一个时期,不仅是这些根本(典籍)还有其他一些最根本的的经典,大部分都是在汉代开始形成的。这个时期除了形成儒家儒家形成了五经,道家也形成了一些根本的经典比如像《道德经》,这个老子的《道德经》。除了老子以外那个时候还形成了《黄帝》,《黄帝》的一些所谓的经典,《黄帝》的经典。现在我们地下发掘有《黄帝四经》或者《十大经》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那么还有比如说像形成的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墨家的经典也曾经称之为《墨经》,所以汉代可以说是一些基本经典确立的这样一个时期。

这个五经里面《易》我想放到我们三玄里面去谈了,这个《诗经》我们说它基本上是一个文学的作品,我们现在来讲大部分都爱把它放在文学的作品里面去看,那么孔子在教育他

的孙子教育他的儿子也讲要读诗,不学诗无以言,而且认为学了诗以后就可以懂得各种各样的植物虫鸟等等可以懂得很多知识了,不仅掌握很多知识还可以知道怎么样来发挥自己的那种情感能够造字遣句等等。但是到了孟子特别是到了荀子,这个诗经其实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指导我们生活的、指导我们做人的、指导我们治国的这样一些理念的根据。所以这个诗跟中国的可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的东西,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有思想意义的,指导我们人生的这样的一个重要的典籍。《荀子》里面整个《荀子》这部书里面引诗有70多处,而且荀子重视诗经,到汉代很多讲诗的人大部分都是荀子的系统传授下来的。汉代有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做《韩诗外传》,做这个书的人叫做韩婴,婴儿的婴、韩国的韩,他写的韩诗外传就专门以诗经来讲政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对发挥诗经里面所包含的这样一些方面的思想,而其中可以说很多内容都是跟荀子的讲诗的内容相和的。不仅是荀子我们现在讲的《中庸》《礼记》里面的一篇文章后来单独出来了。《中庸》里面也可以说引了很多诗经里面的东西来讲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的道理。《诗经》不仅仅是中国文学作品一个源头性的东西而且他也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一个非常源头性的经典,所以也有人说哲学跟诗是分不开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诗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作品的东西。

那么《书经》呢,《书经》其实里面收集的内容都是周初的一些公告政府的公告,大部分是政府的公告,收集的是这种东西,那么其中也包括了当时这些文王、武王的他们公布的一些文献,包括周公的,那么《书经》它可以说是上古的历史文献的一个总集,它这里面也包括了夏代的传说中夏代的、商代的一些公告汇集在一起,这部著作我想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特别是周代的一些公告,它是总结了夏商两代兴起和衰亡的这些历史经验,总结了这个历史经验。那么当它在总结这个历史经验中间它特别注意到了夏代为什么能够兴起,那是由于夏代的创始人禹,大禹他为老百姓谋了福利,大禹治水深得民心所以得到了民众的拥戴,所以他建立了夏朝,那么夏代的灭亡呢是由于夏桀的暴孽,残害百姓。残害百姓,所以它灭亡了。它又总结殷代殷为什么殷兴起是因为成汤,殷就是商,商的开国君主就是成汤,成功的成。成汤他因为解民于倒悬,解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夏桀的统治底下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也是深得民心于是就建立起了商朝。而商代的灭亡就是由于殷纣王,殷纣王酒池肉林、荒淫无耻、道德败坏、暴孽老百姓,所以失天下。所以总结了两代兴亡的这样一个经验教训,所以周代非常突出的强调了民为邦本,提出了民为邦本这样一个思想,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是最根本的,一个国家能不能够兴旺能不能够巩固这样一个根本的环节。所以因此作为一个统治者他首先要修德,所以他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就是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所以只有你疾敬德才能够获得天的保佑。所以《书经》里面保留了这样的一些文献,总

结夏商两代的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神和人这个中间人是最根本的,要重人事敬鬼神而远之要重人事。所以这些思想可以说也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的特性就是以人事为根本,而不是把鬼神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这种根。所以书经虽然是我们如果用现在很多分类来讲是属于一个历史,它是历史文献的汇编可以说属于一个历史,但是这里面实际上有非常总要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来源,这是《书经》。

所以在这里面也可以说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渊源,比如说荀子在分析到社会为什么要制定礼时,说礼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它应有的这种需求,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有欲的,但是这个欲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就会发生争斗,这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种追求这种争斗就会使得这个资源枯竭,所以要制定礼仪来规定这个社会的每个成员在这个社会上面的他的身份地位,那么根据他不同的身份地位去满足他的这种生理生活的需求,这就是制定礼的来源。所以他给礼下了一个很简单的定义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养人的欲,给,就是供给,就是给,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给人的欲望和需求,礼的制定就是来源于在这个。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跟社会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大家都去穷尽的话自然资源就要枯竭了,那么人也不能够没有区分,必须要有这个。所以他这样叫礼就是明分,一个社会必须要明分,只有个人的分工地位确定了,整个社会的群体的力量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它叫明分使群,明分才能够使这个群发挥作用,才能够去征服自然,才能够使自然为我们人类利用所运用。

本期小结

“三四五”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源头,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

二、《礼》和《春秋》

第二部分

《礼》和《春秋》

第一节

三礼

这个礼是根据这样的,因此在这个礼里面就包含了一个从形式上来看不平等的,因为这个里面有贵贱贫富的差别,这在荀子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真正的和谐,那么他在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引用了《书经》里面一句话,这句话就叫做“维齐非齐”,维齐非齐就是你要达到一个整齐,或者我们用现在的话就是平等,实际上就必须

要有一种不平等,维齐非齐,他就引用了《书经》里面的这个话来说明。其实这个话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平等,那它的结果是不平等的,我们只有看到差异,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办法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样其实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平等,所以维齐非齐这个道理我觉得非常深刻。荀子就用这个东西来说明这个社会的分工和等级的必要性,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分工和等级的差别中间才能够真正实现这个社会的大家真正的平等,否则的话是反而不平等。这个《书经》里面包含很多,在现在来讲都有现实意义的这样一些思想内容在里面。

那么《礼》,现在我们讲的《礼》里面包括三礼,有三本礼书了,三本礼按照礼如果作为经来讲礼经来讲,应该主要指三礼里面《仪礼》,仪就是仪式的仪,仪式仪器仪礼,这个《仪礼》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社会中间的许多伦理的源头规范,伦理的原则行为的规范这些内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等级你就应该行什么样的礼,就像论语里面讲到的,比如说八佾舞那只有天子才能够享受的礼节,标志吧或者是天子的标志,八佾舞就是八个人一行一共八行,八八六十四个人的舞蹈队,是天子才能够享受的。诸侯只能享受六佾,六个人一行的,六行六六三十六,三十六个人的这样一个舞蹈队。所以到了春秋时期春秋五霸起来以后,他那个势力超过于当时的周天子,所以许多诸侯也八佾舞于庭。所以孔子就感慨了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僭越了这个礼制规范,所以他哀叹当时是礼崩乐坏,礼制全被破坏了,《仪礼》就是记载这样一些东西包括婚礼、丧礼、祭礼等等的这样一些礼。那么还有一部就叫做《礼记》,《礼记》这个记录的记,它实际上是来诠释仪礼的,《礼记》是来解释《仪礼》的,所以它也包括了《仪礼》里面的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同时来讲为什么从理论上面进一步阐发为什么要运用这样一些礼,这些礼都包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它起什么样的作用,进一步的来阐明这个东西,这是《礼记》。实际上在三礼里面我们现在可以说对我们来讲对后来来讲最重要的是《礼记》这部书。还有一部书就是《周礼》,《周礼》有人说是后来加进去的,因为《周礼》的内容主要讲周代的官制,西周时候的官制,中央设哪些官三公,地方设哪些官这些官的职责都是干什么的,所以它也应该是属于礼的内容,但是它集中就是讲官制,所以《仪礼》是一个核心的东西,《礼记》是来阐发《仪礼》的,来为《仪礼》做论证的,它的必要性、它的社会作用、它的理论根据是这样的一部书。《礼记》其实对后来的影响,三礼里面《礼记》是对后来的影响最大的,刚才讲到像《中庸》、《大学》也都是《礼记》里面的文章,这里面也包含了我们的一些理想我们讲的大同、小康这样的一些思想,治国的理念也都处于《礼记》,《礼记》的《礼运篇》里面记载的。

所以《礼记》里面包含非常多的一些精彩的东西,包括后来说《乐记(经)》没有了,

《乐经》这部书没有了,其实关于乐的思想并没有丢失,在《礼记》里面有专门一篇叫做《乐记》,跟荀子书里面也有一篇文章叫做《乐论》,把《乐论》和《乐记》放在一起可以看到它之间的关系。所以现在这个关系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也有的人认为《乐记》就是根据荀子的《乐论》来写的,发挥了《乐论》的思想,也有的说荀子里面的《乐论》是根据《乐记》来的这个已经说不清楚了,但是《乐记》里面对音乐它的起源它的社会作用,它在整个礼里面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都诠释得非常得清楚。甚至于到现在,我认为也是我们认识艺术的起源和它的社会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组成,它讲到乐这个东西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人们性情的作用是最直接最巨大确实如此,它讲到人们都是有很多的感情,人生而有情,情感都要发挥出来,怎么发挥出来呢,这个就通过唱,通过呼喊唱,手舞足蹈这样表达出来的。那么礼引导的好就会陶冶心情,礼引导的不好就会使得人们疯狂,讲到如果奏起一个哀乐人们就会伤心,奏起一个雄壮的歌曲让你们就会精神奋发,所以它讲到音乐直接的作用,而且音乐又是来调节人们关系的。乐以道和,礼以道别,礼是确立人们之间不同的关系,很严肃很严格的,而乐又把这种关系拉近了,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这种等级差别的关系就亲和了。这个《礼记》里面还有另外一篇叫做《学记》,学习的学,《学记》是来阐发社会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方法,教育最根本是要教人做一个人这样一些阐发,就对现在来讲也是我们可以说非常深刻有意义的教育思想。所以《礼记》里面讲到的《大学》、《中庸》、《礼运》啊、《乐记》啊、《学记》这样一些篇章的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整个文化的形成。所以中国文化为什么强调礼乐的教化,这个《礼记》里面实际上既包括礼又包括乐,礼乐的教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指导了整个中国两千多年整个的教育文化。

第二节

六个礼

而这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具体的,我常讲《礼记》里面讲到的有许许多多礼的问题,其中有六个方面的礼是最根本的。首先是冠礼,冠礼就是成年礼,我们现在可以讲就是现在的成年礼,因为男子二十就要给他带帽子冠,就表示你成年了。女子十五及髻,及髻就是要上头了,插上一个东西。这个都属于冠礼,冠礼就说明你成年了,你成年了你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责任了,所以非常重视冠礼,第一个重要的冠礼,讲明冠礼的意义。婚礼,婚礼也是礼里面的重要的一个内容,按照《礼记》里面说,婚礼是合二性之好,把两个姓结合在一起,是为了延续子嗣的,那么所谓延续子嗣也就是延续人类了。因为中国人的生命观念不是个体的生命观念,而是一个族类的生命观念,也就是作为每个个体来讲他有生就就必有死,死了以后他也不会再生的,不像佛教讲的有轮回了,他不会再生的。但是他的生命在延续,怎么

延续呢,在子女身上延续,子女的生命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这个合二性之好结婚了,这个重要的一个社会功能就是延续生命。所以中国人最重视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这个生命的延续问题,要不然就没有了,生命就中断了,所以婚礼是非常重要的。然后丧礼,人生不就是这几大吗,丧礼死后的礼,丧礼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礼记》里面也讲它的意义。丧礼比如守丧要守三年,为什么,因为父母生你下来以后,你要能够相对的独立活动的要三年,你要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守丧要守三年,说是三年实际上连头带尾就24个月两年,因为它是(按)虚年来算的,实际上就是整整两年时间。讲的这些道理也像孔子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后矣”,送终非常慎重对待人的死亡而且还要去追念他追思他,慎终追远,这样民风才能够厚,民德才能够归,民德归后矣。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不忘报恩,所以我常常讲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报恩的,这个大概就不能算是一个人了,也可以说报恩懂得报恩,知恩报恩是人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品行,所以丧礼里面实际上就体现出了这样一个东西,体现了一个对父母的知恩报恩。还有祭礼,祭礼是祭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高山河流,山川。我们从一个角度来讲中国人有一种自然神的崇拜,认为不管是天地日月高山河流都有神,山有山神,河有河伯都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也是一种报恩的思想。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就靠这些东西来养育你的,所谓天生之,地养之,拿老子话来讲,道生之德蓄之,蓄也是养的意思,道生之德蓄之,儒家的话就天生之地养之,天有其时地有其材,所以天地的养育之恩,所以你祭也是一种报恩思想的一种体现。天地万物养育你,你能够离开天地万物吗?不能够,所以这个祭礼,当然这个祭礼里面,祭天这是帝王专利别人不能够祭,那老百姓是不是也有祭天的呢,其实也是有的。老百姓不能去做像天子祭天的那种祭法,但是他作为一个总体的祭他还是可以的,为什么?我曾经讲过荀子讲过礼有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君主和老师是社会得到治理的本原,因此就要报本,报本就要祭,祭天地君亲师,因为包括天在内,你不能到天坛去祭天,但是你在家里面可以搁一个牌位,这个牌位上可以写着天地君亲师。我们现在到山西、云南很多老宅子里面去,老的民宅里面去参观还放着这个牌子天地君亲师,他要祭天的,所以这个是祭礼。

礼里面我刚才讲了四个,冠礼、婚礼、丧礼、祭礼 ,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是聘礼,或者叫朝聘礼,就是任用人、聘用、朝聘、聘用人。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的仪式,其实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礼,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很忽视,其实你进行的好,聘用一个人,举行一个仪式,其实就是说告诉他你的责任是什么,同时也告诉大家他的责任是什么,大家去监督他,偷偷摸摸的聘了一个人干什么,大家也不知道他干什么的,也没有一个监督机制。另

外朝聘礼里面其实包括了解聘,解聘也需要以礼相待不是说炒鱿鱼就完了,或者说他退休了。我常常讲我们现在很多,特别是在退休,退休没有人情味了,发给你一个条然后你到几大部门一跑,几大部门一跑的目的是什么,看你是不是欠这些东西,还有没有还清的东西。学校里面的图书馆一查你没有欠书盖个戳你通过了,财务科一看你没有欠钱盖一个戳,房产科一看你没有欠房租给你盖个戳,完了好你到人事处把这个条一交,他把你电脑里面从在职的名单里给你一下子放到了退休的名单里面完事。有很多他一辈子给这个企业或者这个公司或者这个学校服务,到了退休以后居然成了这样一个就缺乏人情味。包括我们现在有的也不太重视,比如学生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都草草的那样或者很简略的,其实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在很多学生他是一辈子难忘的特别是毕业典礼,这个都属于朝聘礼这个范围之内的来做的。还有乡射礼,我们现在来讲是社区了,过去就是一个村子里面,这个里面体现尊老爱幼这样一种风气,形成这样一种风气。现在我们在强调建设社区文化这个方面,乡射礼就可以现代化一下了。

所以在这个礼里面,这六个基本的礼我觉得它都是非常重要的,维系这个社会,使人懂得怎么样做人,做人应该怎么样来遵守哪些礼仪规范,行为规范。那么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荀子讲的一个理想的社会,荀子的理想社会它不是一个大同的理想社会,因为这个孔子在《礼记礼运篇》里面记载的孔子理想的社会就是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都是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这都是很理想的是没问题的,但这个也可以说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那么他说孔子讲的其次就是小康,小康社会是有分别的有等级差别的这个社会,那么荀子实际上他的理想的社会就是一个有差别的,有等级差别的这样的社会,那么他对这个有差别的社会,他的理想是一个什么理想呢?是群居和一,因为这个社会都是群居,大家都居住在一块叫群居,但是要和,和平的和,一二三四的一,和一,群居和一这个社会就是需要和谐的要有一个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追求的这样一个社会,那么这样一个社会,因为群的前提就是明分,明分才能使群,明分就是需要这个社会,需要有分别有等级,所以这个和一也是在明分的基础上的和一,它并不是抹煞一切的差别,而是在差别中间达到一个和谐,所以这个礼告诉我们这样一些在分别中间怎么样又达到一个和谐。所五经里面的礼也是非常可以说是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的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典籍。

第三节

《春秋》三传

《春秋》也可以说是一部经了,它就记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春秋这个时期,就是西周没落了以后周平王东迁,我们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包括两个历史时期,一个春秋时期一个战

国时期,这整个叫做东周的历史时期。春秋这个时期,《春秋》这部经就记载了春秋这一个时期的历史,是一个编年的历史每年每年,每年每年都发生一些什么事情,编年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编历史的体裁了编年体。《春秋》它只是记载了今年某年某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事情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并没有展开只是记述了这个事情,所以后来也有对《春秋》进行注释的,就是后来的《春秋三传》。所以经里面实际上也包含了除了《春秋经》之外也包括了这个三传在里面,这三传第一个就是《左传》,左丘明作的传,《左传》。《左传》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的,《春秋经》里面记载某年某月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左传》把它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给它详详细细地叙述出来,所以《左传》侧重于历史事实这个方面来讲。还有两个传,一个叫做《公羊传》,公羊,一个叫做《谷梁传》,五谷的谷,谷子的谷,梁就是梁启超的梁,谷梁,姓梁的梁,《谷梁传》还有公羊,公羊就是公羊、母羊的公羊,《公羊传》、《谷梁传》。

这个《谷梁传》,它不是着重在史实方面的讲解,它是注重在讲解这个事件它的意义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有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所以这三个传其实不太一样的,而《春秋》相传是孔子所删订的笔削,他所删订的,而且认为孔子在删订《春秋》这个经的时候,他下笔是非常慎重的,每一个字可以说都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表扬他还是批评他,所谓的寓褒贬,褒和贬在内。认为《春秋经》里面每一个字用一个什么字,都表明了孔子对这个事件,对这个人物的一种表扬还是批评。所以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所谓春秋笔法,禀笔直书,不避讳历史上的事件,这个事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值得肯定就肯定,该批评的就批评,春秋笔法是乱臣贼子见了都害怕的。春秋笔法就是给他定在历史的给他定了位,他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他定位了,所以春秋笔法是乱臣贼子都害怕的。所以这个《春秋》它实际上起一个价值观的,给人一个怎么样来评判历史事件、人物,要有一个公正的态度。在《春秋》这三个传里面,有的重视《左传》,那么在《左传》里面确实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一些历史事件,对后人都是有启发的,也有很多的文学性的东西,也有很多带有思想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很多读《古文观止》,首先是《左传》里面的很多文章都要读,我们搞哲学的《春秋左传》里面记载的许多像和同的思想也是在《左传》里面的,特别是那些研究公羊学的。春秋公羊学的在汉代是一个主流,汉代的春秋学的主流是公羊学,汉代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公羊学的一个重要的代表。公羊学他们是注重于在春秋里面所包含的那种他们叫做微言大意,细小的语言里面其实包含了非常深刻道理的。所以他们认为《春秋》是孔子留给汉代人,是为汉制诰的,是给汉代制定各种各样制度的。所以汉代人在断狱的时候要判断一件事情,判这个事情是正确还是错误应该怎么样处理都要参考《春秋》里面发生过的事件,《春秋》里面

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在《春秋》里面是怎么来解决的,怎么来判断的,我们也按照这个来判断,所以在汉代也叫春秋断狱,就是援春秋里面的例来断汉代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春秋》在汉代在指导汉代这样一个历史中间,政治治国治国理念都发生很大的作用。所以这几部经一直在历史上都被后人所沿用,有的通过注释这几部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你比如说,后来的理学家都通过注释《诗经》来讲一些伦理的道德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来分析历史的事件或者分析现实的世界引经据典,都从这几部经典里面来寻找理论的根据,立论的根据。所以五经在汉代确立起来以后就一直延续下来,所谓五经刚才讲了实际上包含了《春秋》的三传和《礼》的三礼,所以五经实际上还有在加上四部就九经了。那么后来呢又逐步地往里面增加,后来又增加进去《论语》,后来又增加进去《孟子》,后来又增加进去《尔雅》。《尔雅》是一部训诂的书就解释字意的,古代用的一些字它的意义是什么,解释字意的一部书,拿现在来讲就是一部字典。后来又加进去了《孝经》,最后形成了十三经。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十三经注疏,十三经读本,就是五经,再加上《论语》、《孟子》、《尔雅》、《孝经》这四部。

本期小结

《礼》有三个部分:《仪礼》是当代社会的日常伦理和行为规范的记录;《礼记》是用来诠释《仪礼》的;《周礼》记录的是周代的官制。

《春秋》有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它是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一部编年体著作。

三、三玄

第三部分

三玄

第一节

《周易》

刚才讲了其实在先秦影响最大的就是《诗》、《书》、《礼》、《春秋》,《周易》的影响是到了汉代才开始逐渐扩大的。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地下发掘的资料也可以看到,其实《周易》里面六十四卦,经这这一部分,实际上都是当年占卦的时候所留下来的当时那些卦辞、爻辞经过筛选编辑而成的,真正发挥《周易》思想的是它的《十传》,所谓的《易传》,而《易传》的形成大概是要到汉代的初年才最后形成。所谓《十传》就指的系辞,系辞是分上、下,然后呢文言,然后是说卦,后是序卦,还有杂卦,还有彖辞。彖辞也分成上下,现在我们看到

都散在六十四卦里面。还有象辞,分为大象和小象,大象是对一个卦的总的一个说明,小象就对每个爻一个爻辞的说明,这样就形成所谓的《十传》,《周易》的《易传》。大量的我们现在讲的思想性的东西,其实都在《易传》,《十传》里面,这个中间特别是系辞是最重要的。那么除此之外呢是文言,再一个就是说卦,这里面都讲到了一些理论的问题,对后来影响很大的一些理论的问题。像序卦杂卦都是来解释卦序的,这个序卦就是来解释现在的六十四卦的顺序,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序卦是来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六十四卦的顺序。为什么从乾开始,然后是坤,然后是屯,然后是蒙这样一个次序。杂卦实际上讲的这个六十四卦的另外一种组合的形式,因为形成现在一个六十四卦的这样一个次序,它是按照一种理念来编排的,但是六十四卦并不一定完全要按照这个理念来编排,也可以按照另外一个逻辑方法来另外拍排序的,杂卦就提供了另外一个排序的方式。比如说我们说八卦、乾坤、震巽、离兑、坎艮,八卦可以说按照乾卦放在底下,然后上面乾卦跟巽卦在一起,乾卦跟离卦在一起这样一组,然后再坤卦,坤在底下,然后在上面再叠也可以。就是说八卦以每一个为基,然后配上另外一个配上另外一个成一组,再来一个卦再匹配再成一组,那么这个组合起来就跟现在的六十四卦乾坤屯蒙就不一样了,其实除了这个还有另外一个组合,可以有另外很多的组合。所以序卦是说明现在的六十四卦为什么这样来排,杂卦是提供另外一个方法来排。这个说卦也是讲卦里面的一些道理,主要是系辞,系辞发挥了许多,说明了周易起源的问题,周易里面所包含的易的问题,周易怎么形成的,八卦是怎么形成的,探讨这样一些理论性的问题。文言是专门对乾卦、坤卦它的意义进行阐发的,不牵涉到其他的卦,只讲乾卦坤卦,所以只有乾文言和坤文言。彖辞是对每一卦它所包含的意义做一个综述,做一个发挥。象辞刚才讲了它分别的一个是对整个的卦,整个这一卦做一个发挥理论上的发挥,或者它认为应该是包含这个意义的。再一个对每一个爻,因为每一卦都有六个爻,对六个爻的爻辞所包含的意义它做一个解释进一步解释。整个《十传》大概就是这样的。

汉代兴起,当然汉代兴起,汉代的易是着重在象数学,汉代的易学比较着重于象数学。其实这个易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包含了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象就是卦象,所谓的象就是指卦象,六个直线,坤卦六个断线,这个是象,象就是指卦象是一个内容。还有一个呢就是言,言指卦辞和爻辞,对每个卦乾、元、亨、利、貞就是它的卦辞。还有爻辞就是初九,初九潜龙勿用,九二第二爻了,九二见龙在田,九三夕惕若,历无咎,九五那是飞龙在天了,那么六(上)九呢,上九就是亢龙有悔了,这个就是爻辞。这个爻辞卦辞都称之为言,所以有象有言,然后还有个意,这个卦辞爻辞这个象里面所包含的意义,后人来阐发它的意义。那么汉代的易是非常注重象,我们为什么又称之为象数呢?因为这个象是根据数的变化而形成的,它有很

多的数的变化。首先是形成每个爻的数,它是根据蓍草用这个蓍草来排列最后排列出是奇数还是偶数,然后来确定,奇数当然就是一个一横的阳爻,偶数就是断划的阴爻。首先是根据这个排列出了六个爻来,这是一个数的变化,另外还有数的变化,这个阴爻阳爻是老阳还是少阳,就是它是由六变来的还是由八变来的,是由哪个数变来的,有阴爻阳爻的问题,又是一个数变。阴爻阳爻还有老阳少阳和老阴少阴的数的问题,因为老阴就可以用阳替代,所以又有一个爻的替代的问题,阴爻变成阳爻,阳爻变成阴爻的问题,这一变这个卦就变了,《周易》里面就称为支卦,本卦和支卦,本来是这个卦,由于里面一个爻变化了,就变成了其他的一个卦了。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数目字的变化形成了卦象,所以在系辞里面后来就非常明确的讲了《周易》是什么,易是占。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占有两种方式,一种根据兆,兆头的兆,那个甲骨就是兆,甲骨的占法就是根据兆来判断事情的,就是把一个乌龟壳钻一个窟窿到火上去一烤,一烤以后它就有裂纹,那个裂纹就是兆,根据这个裂纹的走向、构成,然后来预测判断某一个东西,这就是根据兆来进行占卜的。还有一个就是根据数,《周易》就是根据数,根据那个蓍草数目的分排。所以在系辞里面周易这种占卜的形式叫做极数,极数知来之谓占。极就是达到极点,数目的数,极数;知,知道的知;来,未来的来。极数知来之谓占,中国的占基本就这两大类,还有更简单的,民间更简单的,就是拿一个铜板扔一下正反面,正的多少,反的多少,来这样算,古代的一个就是根据甲骨的兆来判断,一个根据蓍草的数来占卦,所以基本上是这两种。所以数跟象,数跟卦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汉代就是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的,而且把象数跟十二节气都联系在一起,跟方位联系在一起东南西北,东北南北,西北南北。这些方位、节气都联系在一起,所以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这样一个象数之学,而且象数之学把它归纳的非常清晰明白,来预测某一个事情。现在用周易来算卦基本上用的都是象数,象数之学。

这种象数之学到了汉末,东汉末年以后,三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当时人们认为《周易》主要的应该把握它的易理,所以《周易》的易理学得到了一个很大发展。所谓易理学根据这个象和卦爻辞来分析,它这里面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象数学是比较固定式的来判断的。譬如说乾卦,乾卦代表刚健,拿一个动物来比喻是比喻什么呢,马呀,马是非常刚健的。坤卦,坤卦表示非常温顺柔顺,拿动物来比是什么呢,牛啊,所以刚健就是马,柔顺就是牛,这样固定的来。当时就认为这样一种象数学太死板,我们要探讨里面所包含的易理是什么,道理是什么。所以当时魏晋时候一个著名的玄学家叫做王弼,王弼就批判这个象数学,一扫象数学。他说乾卦为键,所有的刚健的东西都可以来代表乾,何必一定是马呢?坤卦代表了所有温柔的东西,柔顺的东西,所有柔顺的的东西都可以代表,何必一定要用牛

呢?他认为象数学是有局限性,跟机械性的,只要把握它的精神是刚健是柔顺就可以了。所以他扫出这个象数之学,提倡要得意,而且在方法上就提出来得意要忘象,得意要忘言,如果你停留在象和言上就不可能把握它的意。关键得了意就不能停留在语言和卦象上面,这个就成了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中国文化强调意,这种书画都强调意境,不是强调它是不是,像不像,真不真,不是强调在这个。苏轼就讲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你论画这幅画画的像不像,像不像这个花,像不像这个山,你这样来论画,你这个见解跟儿童一样,就是你的水平很低。我们中国人看画,主要看他里面所包含的意境,会引起你一种什么样的一种人生感悟,这是最根本的,而不是去看他画的外在的形象像不像。所以王弼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法,这个就是玄学,所以到了魏晋时期就形成了玄学。玄学根本的经典依据就是三玄,首先就是《周易》,《周易》首先就是改变了汉代的象数的易学,而提倡易理的易学。因此他们发掘出来的《周易》里面的那些最重要的思想包含的那些思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强调《周易》里面的那种始终的思想就是变化。

因为《周易》里面系辞里面都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现在也常常讲,穷则思变,只有变了才能够通,才能够久。所以《周易》里面有一个卦叫恒卦,永恒的恒,恒卦,恒卦我们看来就是一个要永远如此了永恒了,怎么样才能够永恒啊,只有变才能永恒,不变是不能永恒的,所以像王弼后来到宋明理学都来发挥这样一种思想。《周易》这个词,易这个词,其实包含了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不易,第二层意思是变易,变化的变,周易的易,第三个意思是简易,简单的简,所以这个易本身包含了这三层意思,不易、变易、简易。不易是什么呢,不易是指一个根本的一个秩序和原则,所以系辞里面一开始就讲天地上下确定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确定了,这个就是一种不易,不变的道理。就刚才讲的其实变中有不变,而不变中间又有变啊,所以它讲阴阳刚柔,特别是讲刚柔,那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它有一个不变的固定的根本的原则,在这个固定的原则下面它要不断的变化,这就是变易,变易可以说是易传里面核心的思想,没有不变易的东西。所以这个就是要我们去理解的就是这个变易,它跟不易的这样一个辩证的关系问题,不易里面有变易,变易里面有不易,只有变易了才能够不易,只有掌握了不易的原则才能够不断的去变易,它是一个非常辩证的包含了这样一个思维。第三个是讲简易,简易其实很类似于道家所讲的自然,这个系辞里面把简易分别归为天地之德,简是天之德易是地之德,简易是天地之大德。所谓天地之大德,天地它是不去有很多很多的作为,想怎么样,而是一切顺天地自然的发展,这是天地简易的品德。

所以我讲很像老子的无为的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认为《周易》、《易传》是道家的作品,其实我想这个不用那么去争,因为道家的跟儒家的在很多问题上面他们都是想通

的,并不是那么截然对立的,他们所批评对方的实际上都是批评对方的那种极端化的。比如说儒家把仁义绝对化了,道家就提出要道德,道法自然,来反对这个仁义都极端化了。反过来呢,儒家也对道家那些走上极端的那种否定人事、强调无为,强调人事是最重要的。所以其实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的话,实际上我们看道家批评反对儒家,儒家也批评反对道家,都是就它极端的一个方面来讲的。而在其他很多方面实际上有很多想通的,道家讲自然无为,其实儒家也很羡慕,也很赞赏这样的,他不是赞赏尧垂拱而治啊,垂拱而治不就是无为而治吗?非常赞赏大禹治水,大禹治水不就是顺水势的自然吗?和儒(道)家一样啊,也是赞赏这个东西。他不是说两个是截然相反的,非常极端了以后就会走向另外一边了,他们要反对的,所以历来《周易》确实既是儒家遵奉的经典,也是道家遵奉的经典。所以这里面争不清楚,《周易》里面还有,还有生生之谓易,这个易包含了一种生生不息的这样一种品德在里面,还有比如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都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品格,特别《周易》里面强调的一个时的概念,时间的时,我们看到很多彖辞、象辞里面都在赞叹这个时,时之义大矣。从具体的来讲,它是指这个卦指这个爻,但是它也具有普遍的意义,所以这些卦辞里面彖辞里面非常强调与时偕行,也就是说时间变化了,我们也要跟着变化。强调一个中,中正平和,这个跟后来的中庸的思想也可以联系在一起,强调一个和,饱和泰和,所以这个里面有很多为后人发挥的提供了许多思想的资源,所以历代的《周易》的注释也是多的不得了,通过对《周易》的注释呢很多也都是在发挥自己的一种思想。

第二节

《老子》

三玄里面的第二玄就是《老子》了,《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我在讲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也讲了很多,他强调无为,自然无为,《道德经》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这个自然无为实际上就是强调要尊重事物的本性,要因势利导。自然是强调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是强调不要以人的意志去干扰这个事物的发展的方向,而应该因势利导,所以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积极的引导,积极的因势利导。所以讲无为而无不为,你正因为是遵循了万事万物它自然发展的规律,当然你就可以把握万事万物。当然你就可以把握万事万物,你就可以成功了。而这种成功中间,最后又没有显示出你自己在那干涉它。所以《老子》书里面常常讲:你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大家都觉得没有人在干涉它。而你呢?自己也不居功自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老子》在玄学里面,他们主要是把老子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能够使得它更好的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儒家强调的礼教,礼教或者也叫名教,因为礼

里面主要规定了每一个人的名分了,所以也称为名教。名教需要克制你自己很多自然的欲望,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道家就强调人的自然的本性,要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玄学家主要是想办法来调和这个名教和自然的这种矛盾。那么这种矛盾调和好了,既尊重了每个人的个性,又能够使得这个社会的秩序得到稳定。所以对老子的思想,看做可以治身也可以治国的。汉代以来,就把老子的这种思想,看成既是治身也是治国的。三玄里面,第三玄就是庄子。

《老子》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无为,强调要尊重事物的本性,要因势利导。

第三节《庄子》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庄子》也是道家的一个经典了。但是《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其实有很大不同的。《庄子》是非常张扬的,其实《老子》是很收敛的。《老子》是非常收敛的。《老子》也可以说是以退为进的。所以在《老子》里面有这样的话叫做“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老子》36章)。我要得到你,我先给你。他是以退为进的。而《庄子》是非常张扬的。把自己的个性完全的——追求什么呢?追求一种逍遥。所谓逍遥是无拘无束的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无拘无束的这种逍遥。要得到这种逍遥呢,他就要齐物,强调事物之间没有一种差异,所有的差异都只不过是相对的。所以不应该把这种差异绝对化起来。你说大,你大的了不得,还有比你更大的,相对比你更大的人,你又是小的。所以大小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区别的。因此呢,他有的时候就是可以来一种自我的安慰。我小啊,我小有比我还小的呢,比我还小的我还大呢。所以常常讲中国人有一种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很多来自于《庄子》里面的。到了后来,到玄学那儿,郭象——注庄子非常著名的玄学家,叫做郭象。郭象就不太赞同庄子这种相对的说法。他说这种形象上的相对,你得承认啊,一看出来这个就是比这个大,你得承认。他主张承认外在大小的差别的,但是他也要齐物。怎么齐啊?内在的,内的相平等。你说你大的不得了。我并不需要羡慕你,我像你一样大的话,我做衣服还费布呢,费钱呢。我没必要做得像你那样大的。当然他不会举这样的例子。这是我举得例子。他举得例子是两只鸟:一只大鸟,一只小鸟。大鸟要吃很多东西才能吃饱,一个小鸟吃一点点东西就吃饱了。喝一点点水就解渴了。大鸟没有必要羡慕小鸟。小鸟也没有必要羡慕大鸟。小鸟羡慕大鸟,你吃那么多你看多好啊,我也多吃一点,多吃点你撑死了。大鸟也没有必要羡慕小鸟,小鸟你吃那么一点就好了,我多费事啊。我也少吃一点。少吃一点你就饿死了。所以他叫做自足其性就是逍遥——适性逍遥。并不是外在的,你大我小。大小没有关系。你只不过也是吃个饱,我也是吃个饱。没有什么差别。你吃那么多,无非也是饱。我吃那么少也是一个饱。在满足“自足其性”这个上面没有差异。只不过都是自足其性而已。所以只要适性,适合我的

性就是逍遥。你不适性你就不逍遥了。所以你看,同样的这样一些东西,就通过后人的注释,它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虽然说没有创作,实际上这个里面包含了很多创作。我们研究王弼的哲学,拿什么来研究啊,主要的就是根据他的《老子注》,《道德经注》。玄学的思想就在那里面。研究郭象的思想有什么?他的《庄子注》,他对《庄子》的解释有很多的不同。就刚才一个解释就不同。比如《庄子》里面讲逍遥,怎么才能逍遥啊?他强调是无以人灭天,不要以人为的东西改变它的天性,本性。他说牛马本来是很好的,放开脚就在那儿跑,这是牛马的天性。他说可是现在人呢,人去把马套一个笼头,把它拽起来。牛给它鼻子上穿一个窟窿,套一个圈给它拽走。这个违背牛马的本性,所以这是人为的。它的天性,这个把它的矛盾对立起来。郭象一解释就不一样了。郭象说,这个穿牛鼻子落马锁是牛马本性里面所有的,你反过来说,你去穿马鼻子,给牛套一个笼头。不行的。这是牛马本性里面有的。由此证明,作为一个人,他也必须要遵守这样一些伦理的道德规范。这些伦理的规范和道德规范,也是人性里面所需要的,所具有的。这样一解释,庄子原来的一些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周易老庄,也成了中国的整个思想文化里面这样一些根源性的典籍。后来人都是通过这个发挥这些思想,来说明各自的一些想法,各自的主张,所以在汉代开始形成五经。到了玄学的时候,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形成三玄之学。又把这三部经典提出来了。

本期小结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形成的,它最根本的经典就是三玄。《周易》的玄妙,《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都对后世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四书

第四部分

四书

第一节

《大学》

到了宋代呢,又把四书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家因为受到佛教的刺激,认为儒家原来大多都停留在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上面。缺少理论的阐发。因此在隋唐时期,人们都去追求佛教,或者是去追求道教。对儒家的思想反而是淡漠了。这就是因为儒家只讲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没有一个很深奥的理论的诠释。那么理学家就是要来建立儒学道德伦理规范的理论依据。所以他们就从,第一个从《周易》里面去寻找,所以这个时候易经的地位又变成非常重要的,变成儒家的一个根本的经典,

同时呢,他们发现礼记里面的《大学》、《中庸》里面包含了许多深奥的道理。也是可以来阐明儒家所遵循的这些道德规范,它的根据。所以他们把《大学》、《中庸》单独列出来。而且根据他们考证,认为《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参所做的。《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是曾参的弟子做的。那么《孟子》是子思弟子的弟子。那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儒家的传统。从孔子开始,所以从时间上来讲,《论语》第一,孔子做的,《大学》第二,曾子做的,《中庸》第三,子思做的,《孟子》第四,从时间上来讲是这样的。他们也称为四子书。但是从内容上面来讲,他们又觉得《大学》是入门书,《大学》还是讲具体的道德规范的。《大学》讲什么。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八条目就是讲的三个追求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这就是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根本的追求的目标纲领,所以称为三纲领。八条目呢,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常常讲的修齐治平,就是指的后半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前要做准备,准备什么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为了修身。修身修好了就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也是一个很具体的讲这些道理,整个的大学就是围绕了这个三纲领、八条目来展开的,最高理想是止于至善,通过明德,明明德,明自己的德性,然后呢,不断的亲民,亲民的解释就是新民,新民,日新,大家都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的品质,最后达到至善,最高的善。而八条目里面,核心的条目就是修身,前面的四个步骤是为了修身,后面这三个是修身以后所要实现的目标,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关键的是修身,所以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不管天子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以修身为根本,修身是一个最根本的,这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的修身就是要达到一个我们道德上面的自觉自愿,而不是一个被动,道德上面如果是被动的,就不能够称之为道德了,那就是法律制裁了,遵守法律的问题,而道德一定是要出于一种自觉,自愿,所以修身就是培养一种自觉自愿,所以这个是把它看作是一个最根本的。

第二节

《论语》

所以这个《大学》是可以说是一个入门,然后具体的怎么样去做呢?这中间有《论语》提出来的那些具体的道德规范。《论语》里面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仁,义礼智的仁,因为在孔子这个时代,他讲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怎么来挽救这礼崩乐坏的个局面呢?强调通过人的自我修养,恢复对于礼的这种规范的遵循,孔子一生都强调这个仁,就是为了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讲的,通过修养来克制自己的行为规范,使自己的

行为规范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所以孔子提出来仁是一个恢复仁的,或者倡导仁的一种道德的自觉,但是这个仁具体的来讲,是各个方面,所以孔子里面回答什么叫仁,那是多得很,他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告诉他,什么叫做仁,通过仁来规范他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到了孟子那儿,又把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推演,成为了仁政,不仅仅是每个人的自我修养上面的一种自觉遵守的规则,同时也是变成了一个治理国家的根本的理念,要推行仁政,而且讲到仁政的,建立仁政的一个基础是什么呢?是置民恒产,或者说自经界始,经济的经,世界的界,自经界始就是给人们一定的土地,划定一定的土地,所以孟子常常想象着这个土地是百亩之田,五口之家,老年人,幼有所养,老年人有肉吃,有棉衣穿,这是理想的这样的时代,而且他强调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有保障的固定的财产,他不会有一个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仁政必须要保证老百姓有恒产,他就有恒心,所谓恒产他有固定的职业,有个固定的财产,他人心才会稳定,国家才会稳定,所以必自经界始,治民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个就是仁政的一个目标,或者就是怎么样才能达到仁政,怎么样才算仁政,这是一般的社会来讲,当然仁政里面还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以礼乐教化,而不能够用强制的,暴力的手段,比如说为王道,而不是霸道。《论语》中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规范,特别强调“仁”。

第三节

《中庸》

《中庸》里面两个核心的理念,一个就是中庸。《中庸》在儒家看来,从孔子开始,就认为《中庸》这个品德是至高的,最高的,所以孔子讲过,“中庸之为德,至矣,民鲜久已”(《论语·雍也》)。老百姓能够做到的,能够这样去做的很少了,鲜,新鲜的鲜,在这念鲜,就是很少了,中庸之为德,至矣,民鲜久已。《中庸》这个品德的重要性,《中庸》里面着重得来讲,《中庸》这个德是个什么样的德,《中庸》这个德就是指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如其分,也就是要掌握一个度,所谓《中庸》也可以反过来讲庸中,《中庸》的庸,庸是通常的意思,也是用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常道,我们要用这个中,它是掌握一个分寸,是一个度的问题,恰如其分,在这个意义上呢,儒家还讲一个概念,叫做和,和其实在这个意义上和中是一样的。和也是恰如其分的,所以《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做到恰如其分,发出来了,我喜怒哀乐表达出来了,恰如其分是谓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是谓和”(《礼记·中庸》)。中和中和就是恰如其分,所以儒家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要掌握这个分寸,掌握这个度,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个是孔子早就讲过的,高兴不要过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悲哀是悲哀,但是不要伤了身体,掌握一个分寸,这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所以《中庸》这种品德在儒家看来是非常重要的,礼之用和为贵,这个和为贵,并不是和和气气,这个和就是指用的恰如其分,所以礼之用也要恰如其分,你过头了就虚假了,你不足了,心意没到,不够诚心,所以就要恰如其分,礼,就应该做到这样,你说我越好像对你越恭敬越好,你越恭敬人家就越会觉得你太假了,你说我离远一点,离远一点又不够,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这个分寸是很难掌握的,所以《论语》里面借由子,孔子的弟子由子的口讲,“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你要能够掌握了这样一个原则,掌握了分寸,那不管大小,你都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中庸》这个品德,也可以说,我曾经讲过,《中庸》这个是中国人的一个实践原则,中国人的实践的原则,怎么样去做啊,就要做到一个恰如其分,掌握两个度,这是一个,《中庸》讲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

《中庸》还讲到一个思想,就是诚,诚信的诚,我们现在都在讲诚信,《中庸》就把诚这个概念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什么,天之道,诚者天之道,天是最讲诚信的,四时不忒,四时不会错位的,不会不来的,春天过去一定是夏天,夏天过去一定是秋天,秋天过去一定是冬天,作为文言里面的话,就是寒来暑往,寒过了就是暑,暑过了就是寒,寒来暑往,这个规律不会变的,这是天道,天道就是这样诚,那么人呢,就应该效法天的诚道,所以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孟子·离娄上》)。这句话在孟子里也讲过,“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礼记·中庸》)。说法不太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所以中国人最强调人要效法天,择天,奉天,所以人们都在探讨这个,怎么样才能够按照天这样一种品德去做,因为中国人非常强调的以德配天,德侔天地,这是最高的,我们去看孔庙,孔庙里面写的就是德侔天地,因为孔子了不得,孔子的德跟天地一样,孔子以德配天,他的德行可以跟天相配,什么地方相配,这个中间就是这个诚字,所以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讲的这种德的天人之间的合一,这个也可以讲,是一种德行上面的天人感应,中国人讲的德行上面的天人感应,你的德行跟天一样了,天就保佑你,你这个德行达不到天的要求,天就不保佑你,所以人的品行跟天的品行是互相感应的,有时候我们一讲天人感应,我们就说荒唐,其实这个里面包含了一个就是人的德行上面,品德上面的感应,因为当然在自然上面的感应其实也很多,中国的中医讲的就是这种自然的天人感应,如果把这个东西去掉了,就没有中医了,中医就强调这个自然界的任何的一点点的变化都会影响人体,讲六气,哪一个气的变化,阴气太盛了,人就要得病,阳气太盛了照样也要得病,湿气太盛了也要得病,所以这个对天人是这样感应的,那么过去我们对这些不太批判,最批判的就是董仲舒讲的天人感应,董仲舒也讲天人感应,当然有的地方讲的邪了,这个邪现在我们也没法来证明,他说天有365天,他说人

有365个骨节,人副天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这个当然我们看上去有点比附。特别他讲的人主的喜怒哀乐也会引起天气的变化,下雨啊,刮风啊,等等跟人主的喜怒哀乐有关,我们现在看起来很荒唐,好像是,我们仔细想一想的话,也不是没道理啊,我们如果不是光盯在一个人主身上,我们扩大去看,我们人类,我们人类的喜怒哀乐我看会造成天的变化,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人的一个意志想改造一下这个东西,你看看这个天气变化不变化,其实现在这个自然科学早就证明了,100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这个书里面就已经讲到这种自然的报复的问题,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看改变这个自然,他说早晚都会受到报应,自然界的报复,他当时举得例子就是举的英国人到澳大利亚,澳洲,看到一片肥沃的草地,就去养羊,澳毛是有名的,结果好了,在那儿无限的发展以后,草全吃光了,成了问题,自然界就报复了,其实这个问题人早就认识到了,你别看当时的人,他是说不好这个人主喜怒哀乐就会引起天气变化,我们如果撇开这样一种看法,我们想一想,我们人的每一个行为,对自然界的每一个行为早晚都会引起自然界对你的回应,报复也好,叫做什么也好,所以这个《中庸》里面,讲到人道天道,人道应该向天道学习,人道和天道应该能够一致起来,也就是说合一,天之道讲诚,人之道也要讲诚,以人道的诚之德去配天道的诚,《中庸》里面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了,但我想最核心的就是对《中庸》这个品德的定位,以及对诚,天道跟人道关系,这个诚的思想的提出,这可以说也是影响了中国整个的文化。

《中庸》里面最核心的两个概念是中庸和诚,中庸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如其分;而诚呢,天是最讲诚信的,人应该效法天道,以诚为根本。

第四节

四书的发展

所以呢,到了宋代,特别到了元代以后,宋代从现在来看,还只是把四书集在一起,一个酝酿的时代,一个从愿望上面要把他定位的一个时代,真正落实到元代以后,元代开始把科举考试定位在要以四书五经作为考试的根本的内容,不仅如此,还要以理学家的注释作为标准的答案。这个之后,四书的地位才完全的确立,在宋明理学家那儿,把四书的地位提的比五经的地位还高,所以这个之后,就是到了宋代,我想就完全形成了中国的这样一些根本性的典籍,四书五经,其实四书的内容早已经在五经或者说后来发展出来的九经,十一经,十三经,这个包含在里面了,现在着重的给他提升出来,我们可以说从中国本土的经典里面来看,以后的发展中间,都没有离开过三玄四书五经这样一些经典,不管是他讲科学的也好,讲医药的也好,讲农业的也好,引经据典,都是离不开四书五经,所以我就讲的,你别看中国那么多的典籍,但是汇总起来,它是有源可循的,这个源就来源于这些典籍,本土的,那

么当然了,这个之外,后来汉代,汉末佛教传入了,也有一些重要的经典,成为中国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佛典也是浩瀚的,但是它也有一些根本的经典影响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间也形成了后来,特别是隋唐以后,中国文化中,人们引经据典的一些基本的素材,特别影响人们的思想精神,层面更多一些,那么这一些呢,我在这个里面列了一些三论九经一录,这个三论九经一录,我想大概可以相当于我们讲的本土的文化里面的三玄四书五经,这样一个地位,相当于这样的地位,当然我这里面,主要就汉传佛教来讲,藏传佛教没有包括在里面,藏传佛教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也包括在这些经典里面了,那么明末以后又有西方的一些东西传入,这个里面也有一些对于中国的文化思想发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不断的融汇到中国的文化中间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或者再讲的确切一点,甲午战争以后,有许多西方的经典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极其至深的,比如严复翻译的,我这里面列了严复翻译的一些著作,其中特别是《天演论》,所谓《天演论》,我们后来说就是进化论了,对中国的影响很大,而且一直到现在。因为这个进化论的思想,本来是一个生物演化的这样一个理论。那么后来又运用到了社会的层面上去,所以在西方就出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本来是讲自然进化的,他是讲一个物尽天泽,适者生存。那么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变成了弱肉强食,变成了强权政治,优胜劣汰。所以这个《天演论》,实际上不是简单的所谓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包含了社会达尔文理论在里面。这个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这个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像美国其实在推行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弱肉强食这样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其实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中国近代以来,在一代一代的学人中间,其实也有不断的变化。最初的严复、康有为在这一代人中间,基本上还是借用西方的一些理论。或者是名词概念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到了这之后的一代学人呢,开始慢慢的用西方的理论和西方的这些观念来重新组织中国的思想。所以逐渐逐渐的中国的文化的原本的意义越来越被洋化了,失去了他原来的意义了。就像中医西化一样,把中医一点一点给消失掉了。中国的文化里面很多东西随着一步一步的用西方的那种理论体系、价值观念来诠释,使得中国文化本来的含义越来越被消解了。所以现在已经可以说,很难完全以中国本来的文化的它的含义来理解,很难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它原来的含义,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面,我们更需要从源头性的根源性的典籍入手,再去体会它,而不要直接从现在人的诠释中间去追寻它,从现在人的诠释中间去追寻它,我认为已经很难把握中国原来的那些文化的根本的精神。现在我是感觉到更需要从源头性的根本的经典,重新去把握中国文化的内在根本的精神。我要讲这样一个题目的目的,就是这一点,让我们更来重视我们那种源头性的这些典籍。从这个源头性的典籍入手,我们才能够慢慢的会对中国本有的文化的精神,有一个重新的体悟和认识,因为时

间关系了,后面这个佛教跟西学的作用就不展开了。今天就讲到这。

本期小结

宋代的时候,四书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当时的理学家由于受到了佛教的刺激,想要建立一个儒学的理论依据。于是把,《大学》、《中庸》单独列出来,这样与《论语》、《孟子》就形成了一个儒家经典的体系。


相关文章

  • 黄帝在道教中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郭 刚 在古汉语中,"祭"之义为"祀",<说文解字>称"祀,祭无巳也"?祭之字义从月(同肉),从又(同手),从示(祀神)?意思是说,用手拿着肉(祭品)献给神明享用?<孝经·士章·疏>的解释是:"祭者际 ...

  • "仁"的现实意义
  • "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其伦理思想最突出之处在于以"仁"为核心,并且把"仁"的思想与人生境界和社会理 ...

  • 为什么至独尊儒术以后,中国文人出不了更伟大的哲学家了?
  • 这个问题中混淆了好几个概念. 首先,古代中国有哲学思想,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没有清晰的定义意识,这给深度思考带来困境,一旦超出经验层面,讨论就难以继续. 中国历史上几次哲学的繁荣期,大多是在外来哲学思想冲击下形成的,这也就说明了原本体系存在缺陷,在它之上难进行革命性的创造. 其次,独尊儒术之前 ...

  •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机制
  •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发展的高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根据先秦诸子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分析文化繁荣的背后根源,概括为两部分:文化繁荣的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笔者认为,不同时期文化繁荣的背后具有一致性.通过剖析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轨迹,有利于加深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学术 ...

  • 论吴起(48)
  • 论吴起 学号:1005100414 班级:轻工104 姓名:钟婷伟 联系方式:[1**********] 引言 吴起是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 ...

  •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独特的文字语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的科技工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这些文化共同书写着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 但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历史发展的长 ...

  • 水的原型意义分析
  • 第6卷第2期2005年4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Edition ) V ol. 6N o. 2Apr. 2005 水的原型意义分析 晏杰雄, 刘又华 ①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 ...

  •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个民族的崛起,必有相应民族文化的兴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的美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存在至今的国家.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教文化为中心的文明主体,佛教传入后,致力于中华文明的建设,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佛教对中国伦 ...

  • 诺奖委员会否认对传统医学的肯定,中国中医界人士怎么看?
  • 今天,@中医纪元 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早起,满屏都是诺贝尔奖.没啥好高兴的,说穿了,不过是中医里偶尔有那么一只脚稍微削削就可以穿上西医的鞋,屠呦呦老师和她的队友们找到了这只脚,然后削了削,把它放到鞋里了,如此而已.中医里更多的脚无论怎么削也穿不上西医的鞋,这恰恰才是中医的精华,代表着人类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