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

定风波

21 苏轼 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4

第 1 页

定风波

21 苏轼 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第 2 页 [1**********]4

定风波

21 苏轼 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4

第 3 页

定风波

21 苏轼 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定风波:词牌名。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1**********]4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第 4 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第 5 页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名家点评

郑文焯评此词:“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手批东坡乐府》)

第 6 页


相关文章

  • 定风波优秀原创教案
  • <定风波>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提升学 生的人生观. 4.领会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及比喻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 ...

  •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
  •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 作者:凌琳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3期 摘 要: <定风波>一文字面意思并不晦涩,然而如何让学生从浅显的文字中了解苏轼不同于世人的旷达与洒脱,洞察东坡的人生智慧,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课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文中的两个& ...

  • 苏轼-定风波赏析
  • 定 风 波 苏 轼 [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 ,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的<定风波>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 [关键词]苏轼:旷达词: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 ...

  • 定风波教案
  • 定风波 新课导入: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

  •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旷达与多情
  • <文史论坛> 课 程 论 文 题目: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旷达与多情 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年级专业: 10级环境工程 学号: 2010085067 姓名: 尚兴宝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旷达与多情 摘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诗人.词人,是"唐宋八 ...

  •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教师版
  •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二.自主探究:(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 ...

  • 苏轼[定风波]手写钢笔字笔友钢笔书法习作欣赏
  •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了啰嗦了.直接看大家的作业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面说下本期 ...

  •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默写训练题(有答案) (1)
  • 语文必修四,三默写 姓名: 分数: 一.柳永<望海潮> 1. , ,参差十万人家. 2.重湖叠巘清嘉, , ." 二.<雨霖铃> 3.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此去经年, . 5.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 " , , &q ...

  • [唐诗宋词选读]三四单元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1.<雨霖铃>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 , , . 2.<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 诗句:" , , ." 3.<雨霖铃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