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余显斌]阅读答案

余显斌

一场灾难毫无预兆地降临,灾难过后,小镇一片狼藉。

在灾难中,他受了重伤,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下雨了。开始是一点、两点,接着是一片,瓢泼一般落下,笼罩了整个小镇。

雨,浇醒了他。

他动了动身体,感觉到自己简直是在炼狱中,浑身火辣辣的疼,左腿和左胳膊仿佛已不听使唤了,但疼痛却顽强地保留下来,通过神经传遍全身每一寸肌肉,稍一动,疼痛直往心里钻,扯得他直吸气。背上,雨淋下,如针刺在伤口上,他浑身肌肉直颤。

他艰难地翻过身,仰面朝天,张大嘴,接着雨水。

雨水的滋润,让他头脑清醒,可痛苦也更加尖锐了,魔鬼一般顽强地缠绕着他。

他喊一声:“有人吗?”声音发出,却蚊子一般。

又一次,慢慢地,他走入无边的黑暗中。

再醒来,太阳烤在身上,火一样蜇人,是夏天的上午。他感觉到,自己快死了,如果没人来救,自己可能活不过今天了。

伤口已化脓,一跳一跳的痛,最关键的是肚子饿得难受。

他不知道自己熬过了几天,但他确定,自己大概熬不过今天了。

他躺在地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着死神幸福地降临。

突然,一声轻轻的呻吟,炸雷一样在他耳边响起。还有人活着,在呻吟呢。一瞬间,他感到自己有了一点力气,勉强支撑着自己翻过身,抬起头。

离他不远处,一个躺着的身子在蠕动着。显然那人还活着。

他想,自己应当爬过去,赶快救起那个人,或许那人还有希望。他为自己的想法激动着,慢慢地撑起左胳膊和左腿,借着它们的伸缩,向前移动着。

他们相隔不远,大概十来步的距离,可是,却花费了他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腿脚每伸缩一下,肌肉的拉扯都会触发一场铺天盖地的疼痛。

汗和血,沿着他移动的地方流淌。

到了,终于到了那个人身边,他慢慢检查起那人,那人的伤势很重,下身几乎从膝盖以下已断,胳膊也断了一条,骨头都露了出来。

那人已陷入昏迷中,灰白的嘴唇也干得裂开,不停地动着,梦幻一般地呓语:“水……水……”

他知道,这会儿要想救活这个人,唯一的方法,是赶紧弄来水,否则,不说别的,渴,也会把那人渴死。

他焦虑地四下望望,确定着他们所在的位置。慢慢地,他的脸上露出了喜色,他想起来了,离这儿不远处,有一个水塘。

慢慢地,他又带着铺天盖地的疼痛,还有汗水和血水,向水塘边移去。到了溏边,他俯下头,狠狠地喝了一肚子水,可准备装水时,才想起,根本没什么可装。

想想,他一咬牙,艰难地抬起身,脱下上衣,放进水塘中,吸饱了水,拿着放在肩头,又一寸一寸向回移。手,磨在乱石地上,血肉模糊。

到了那人身边,衣裳里的水份已蒸发得差不多了。他只有把湿衣服放在那人嘴里,滋润着他的嘴唇。

一次一次,那人在水的滋润下,慢慢张开了眼,向他艰难地一笑。

那一刻,他流泪了,一种幸福感袭上心头。他想,他要坚持下来,如果自己死了,那人也活不了。这是一种责任,责无旁贷。

他暗下决心,又一寸寸移动着,用衣服运水,一趟又一趟。

两天后,救援人员赶到,发现小镇只有两个人活着:一个是他,一个是那个人。而且,他的伤比那个人的更重,背后一道长长的口子,几乎要了他的命。

他本来是活不下来的,可他却创造了奇迹,活了下来。

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他清楚,当时,他忍受着痛苦,还有饥饿,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不能死,旁边,还有一个生命依靠他。

(选自《北方文学》2010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反复写主人公行动的艰难,表现了他的伤势严重,进而突出他拼命救人的顽强精神,塑造主人公英雄形象,表现人间大爱情怀。

B.之所以主人公能够救助另一个伤者,是因为主人公的伤势较轻,才具有救人的条件;否则即使他有救人的想法,也难以实现。

C.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人类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团结互助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两个伤者顽强地活下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小说结尾画龙点睛,然而又不是作者直接出面进行议论,而是运用心理揭示的方法巧妙地点出了文章主题,使读者阅读至此,豁然开朗。

E.这篇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意义深刻,它揭示了一个道理:灾难是人生的机会,善良是生命的源泉,责任是生命的动力。

(2)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6分)

开端:               发展①:             发展②:

高潮:               结局:               尾声:

(3)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的人物性格。(6分)

答:

(4)这篇小说以“水”为标题,但主要情节是围绕救人展开的,如果以“救”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答:

参考答案:

11.(1)A(2分)D(3分)E(1分)(E“灾难是人生的机会,善良是生命的源泉”不够准确;B强加因果;C后半句不合文意)

(2)(6分。每空1分。意思贴近即可)

①开端:遭遇灾难,死神将临;  ②发展①:听到呻吟,找到伤者;

③发展②:思考救援,找到水塘;④高潮:克服伤痛,艰难救助;

⑤结局:救活伤者,自己也活;  ⑥尾声:专家不解,自己清楚。

(3)(6分。概括性格和具体分析各1分)①坚强如钢——重伤之中等待救援;②心地善良——发现生者,忍痛救助;③顽强坚韧(或责任意识浓,或乐于助人)——剧痛中坚持救助

(4)(8分)

观点一:以“救”为题不合适。(2分)①“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让人联想到“甘霖”“滋润”“上善若水”等多种含义,如果以“救”为题,只凸显主人公的行为,题意就显得单一。②“水”作为故事的线索,贯穿主体,使文章结构严谨。③“水”突出了危难之中挺身救助的宝贵,进而突出主题。(6分)

观点二:以“救”为题也合适。(2分)①“救”是主人公的行为,有利于凸显人物形象。②“救”是故事情节,能够提挈解纲领。③救人救己,可为读者指示解读主题的方向。(6分)


相关文章

  • 六年级语文阅读技巧2
  • 六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 ...

  • 雅思阅读总结摘要题解析
  • Test Bible 考试手册 ◎ 文 / 丁岳 纵观2010年四个季度的雅思阅读考试,我们不难发现:以总结摘要题(Summary)为代表的填空类题型几乎在每次考试中都占据了相当的分量.因此,我们推测:在2011年的雅思阅读考试中,这一题型的考查趋势很有可能会一直延续.也就是说,对于准备在2011年 ...

  • 20**年职称英语答题顺序及攻关秘籍
  • 考试的答题顺序.所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1.试题概况及答题顺序 1.1.必杀技:见下表中"答题顺序": 答题顺序试卷顺序试卷题目分值答题时间(分钟)备注 11词汇1519共15题,来自教材练习4-9题 24阅读理解4550共3篇,15题,来自教材1篇5题 36完型填空1520共1篇, ...

  • 雅思雅思复习计划
  • 1.背单词,6月1日~21日按照21天单词法背一遍单词,22到7月13日背第二遍21天.单词背法:上午将200个单词在白纸上抄一遍,边抄边记且只抄英文.晚上在英文边记忆加中文,记不起的先不加中文,看书上什么意思,第二天上午再看昨天未记住的单词加上中文.然后开始新单词,周末复习自己本周所抄的单词.更多 ...

  • 庐山三叠泉阅读答案
  • 篇一:庐山三叠泉阅读答案 下三叠泉 阅读答案1.理解"不到三叠泉,妄为庐山客"的含义2.文中有哪两句话与开头"多奇怪,竟然是一直往下走"相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把文题改成<游三叠泉>好不好,为什么?4.作_百度作业帮 下三叠泉 阅读答案1.理 ...

  • 英语阅读技巧完型填空辅导汇总
  • 总体要求: 1)speed:60/min 2)理解具体信息(main idea,best title) 3)理解文中概念性涵义(concept) 4)相关推理判断和引申(infer) 注意:没有一个选项是因为它太接近原文而被淘汰,原意重现本身就是推理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涵义 6)理解文章总体结 ...

  • 阅读短文技巧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解题简单的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 ...

  • 小学语文教学法
  • <小学语文教学法>平时作业 1.第1题 "三.百.千"的"三"代表(). A.三字经 B.易经 C.春秋 D.论语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 考研英语阅读做题经验和方法
  • 考研英语真题经验和方法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A部分的四篇文章一般都是来自英美国家一些享有较高声誉的权威报刊杂志,如Newsweek (<新闻周刊>), No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美国新闻与世界 ...

  • 母亲的信阅读答案
  • 篇一:母亲的信阅读答案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5-19题(15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nbs.. 母亲的心阅读答案 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5-19题(15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