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郭成杰

名作欣赏 2006年05期

   在文学作品欣赏或者阅读教学研究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接受美学的名言出现频率之高令人惊叹。更让人惊奇的是使用者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直至随心所欲。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一个读者得到的内容就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一千个”都应该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李逵、张飞、冉·阿让等——同一句话却支撑着截然相反的观点搏击不已。倒真有点像老顽童的奇招“双手互搏”——煞是热闹,但也混乱;虽是好看,却也好笑。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句经典名言来一次较全面的清理。

   用复杂范式结构看阅读,阅读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作者,一是文本,一是读者。阅读活动所产生的意义也是三个,即作者的意义,文本的意义和读者的意义。阅读的过程就是这三个意义的演变过程。

   阅读活动开始的标志,是读者面对着一个特定的文本并开始通过文字去寻找文本所携带的信息。一般说来,阅读质量之高低,取决于读者对文本中信息理解的准确和完整的程度。

   这时,有一个简明的事实被很多人忽略了,这个事实就是我们面对的文本意义是被固化在一个具体的文字系统中的,因为是固定的,所以是惟一的。

   在理想状态下,阅读的最好结果就是得到这个惟一意义。追求文本的惟一意义,这是阅读的“当然”;然而,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阅读必然受到各种因素干扰,这种干扰的存在及干扰的因人而异,必然使读者由此一元的文本而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多元理解。而每一个读者得到的那个具体的意义就是读者的意义。严格地讲,读者的意义全是“误解”——因为没有一个读者的意义会和文本的意义完全重合。所以,阅读的“误解”是必然的。追求文本的意义而只能得到读者的意义,阅读似乎只能是“悲剧”。但是误解虽是阅读的“必然”,却不应该成为阅读的“当然”。认识到这种悲剧性的“必然”存在,我们就能够在阅读时有意地排除干扰,以尽量地靠近文本的惟一意义,以期得到文本的基本意义。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见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多元的结果这种不得已的“必然”当作努力追求而且得之欣喜不已的“当然”,就完全是一种南辕北辙者的得意。面对这种情况,面对这类人,我只想建议其回忆一下小学时学过的“瞎子摸象”——在明眼人看来,瞎子们各自摸着的只是大象的腿、肚、鼻、牙、耳,而瞎子们却纷纷地认为自己摸着是整一个大象,于是他们只能或以腿为象、或以肚为象、或以鼻为象、或以牙为象、或以耳为象地争论不休。

   当然,和瞎子摸象稍有不同的是,没有人有权利要求绝大部分的一般性读者如休闲性的读者、浏览性的读者去深究文本的意义。这些读者也并不在意能不能得到文本的意义。他们是自由阅读,一旦他们不想读了,他们的阅读也就到此结束了,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误解情况完全没有必要深究,甚至不必在意。然而,对文学评论者来说,虽然不可能也无必要一定要得到文本的惟一意义为止,但是他们必须知道文本的意义惟一的并以追求文本的唯一意义为目标,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弄明白文本的基本意义。就像神射手也不可能枪枪必透靶心却每枪必须以靶心为目标才能提高射击精度一样,文本阅读虽然得不到文本的惟一意义,也必须以追求文本的唯一意义为目标才能较准确地获得文本的基本意义。

   作者的意义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在胸中勾画出的作品原型,它类似于文本意义的底版。就像底版和照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样,文本的意义既是作者意义的文字化,又和作者的意义不尽相同。文本的意义总是浮在文本的表面,是显性的;而作者的意义是隐藏在文本之后的,是隐性的;文本的意义因固化而惟一,作者的意义却可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的区别有时很小,像议论性文体,除了指桑骂槐类,大部分是直接表达;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的区别有时又很大,在文学作品方面多如是,尤其是诗歌。如朱元庆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文本意义上看,很明显的叙述内容是:新婚第二天,为了天明后拜见公婆,新娘子早早起床,仔仔细细地化完了妆,还不放心,就温柔地问新郎官:我画的眉毛符合流行的样式吗?这完全是一种闺阁情话。然而按文本的意义,我们无法理解朱元庆为什么会将这种闺阁情诗寄给张水部,并命题为“近试上张水部”,难道他们是同性恋?而了解写作背景的人都知道,参加科考的朱元庆只是想借这首诗向时任水部侍郎的张继询问:我的文章还行吧?能不能考取?所以,从作者的意义来解《近试上张水部》就是这样的了:考试时间快到了,我的诗文您也看了。张大人,您觉得我考上的希望有多大?这完全是一种考情侦测。而张继的回答也很奇妙,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不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借赞越女之美,给了朱元庆以非常肯定的回答。正是借物言事所造成的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的差别使得“我能考上吗”“能”这么一句干涩的对话变得富于诗情画意,而且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在写作过程中,除作者有意为之以及表达中常有的“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外,形成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不相同的因素还有一个,即主体表达的潜意识作用。这种潜意识也会使文本传达出作者没有意识到的东西甚至是不想表达的内容。对这种现象进行探讨尤其有助于评论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爱去学校内的一个小花园溜达。花园不大,正方形,边长也就是二十米。溜达得多了,有了感觉,就写了一篇散文,命名为《热秋》。过了很久,看这个题目,自己觉得有些怪怪的:秋在中国的文化中都是凄凉清冷的,为什么我会用“热”来形容秋呢?读读文章,我发现,《热秋》一文写出的是一种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景象。再去这个花园看,园也还是那个园,花也还是那个花,但那种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感觉找不到了。我明白,变化了的不是花园,而是心态——我再也不是青春活泛的二十多岁的人了——《热秋》之“热”正是当时那种二十多岁的年轻时的心态,可以说《热秋》之“热”,热在青春,热在活力。这并不是我有意为之。后来我在读到孙犁的《黄鹂》中的“我终于病了”时,也很奇怪。“我终于病了”——这里分明有一种期盼自己生病的意思。这不是正常的思维能产生的句子。这种句子的出现,只能是潜意识的作用。其实孙犁处于政治森严这种极不利于文学发展的氛围中,是极其痛苦的,然而又无法摆脱,以至于产生期盼生病以求摆脱的想法。然而,这种想法在当时是不能表达的,也是孙犁所不敢表达的,最后憋来憋去,终于以潜意识的形式得以暗示性的表达,而这一点正和《黄鹂》所表达的乞求政治给文化自由空间以使文化能够实现其自身极致的主题是一致的。然而,在这里却只是一句话:“我终于病了”——这是多么隐晦的表达啊。

   文本传达的潜意识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作者丧失了对自己作品的最终裁决权。 同时也使得文学评论者取得合理的权威评判地位。所以评论者完全可以很有信心地去评论某某文本表达了什么意义,而即使是在作者面前,也不必露出羞涩的红晕。

   由此,掌握了正确的评论理论和理念的评论者比作者更有资格去研究作者在文本中要表达什么,评论者甚至还想透过文本研究作者为什么创作这些作品,他们创作这种作品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创作这些作品时想了些什么等。这些目的都迫使研究者继续往前走。这种往前走,主要是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感情等因素以及作者创作时的环境来达到。这种向前走,从评论者的角度来讲,是对文本形成过程的逆推。一个具体的文本的形成,一般说来是因为作者受到了一定的刺激,从而使内在和外在发生了碰撞,文本就是这种碰撞的结果。而从结果去推测过程正是评论家要做的事情之一,这正像天文学家从宇宙微波辐射的存在推出宇宙是由爆炸产生的一样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阅读过程存在着三个意义:文本的意义、作者的意义、读者的意义。其中文本的意义是固化在文字系统中的,因而是惟一的,即一元;而作者的意义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表现为线性多元;读者的意义即在横的方面因人而异,又在纵的方面因时而异,这就表现为网状多元。在三种意义中,文本的意义既是获得作者意义的依据,也是评判读者意义质量的参照,是最重要的。

   就“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言,这句话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面对同一文本,有一千个读者就会得到一千种不相同的阅读结果;二是这“一千个读者”得到的那“一千个”都应该是哈姆雷特,也就是说都要具有文本中的哈姆雷特的内核——这一千个哈姆雷特长相可以不同,但内核的差异不能太大,所以,争论阅读到底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都有失片面。单纯强调阅读结果的多元,就会使阅读脱离文本,歪曲文本,误解作者;单纯强调文本的一元,就会窒息文本,限制丰富,僵化阅读。从理想状态讲,阅读应该以追求文本的唯一意义为目的,当然是一元的;而因阅读过程干扰存在的必然性和因人而异,阅读结果又必然是多元的。文学评论之所以存在,就在于阅读结果的多元;文学评论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有文本的意义这个可供追求的目标——评论、争鸣都是从文本这个一元生发,而以多元为起点,然后逐步向一元无限靠近的过程。否定理解的多元,评论直接失去了产生的前提;否定文本的一元,评论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序争吵;单纯肯定多元,那就只能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

   阅读结果的多元是一种误解,然而这种误解又有它的必要性。正是误解的存在,读者的阅读可以丰富多彩;正是误解的存在,使得读者有可能从文本中生发出自己的需要;也正是误解的存在,使得文学评论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就像基因变异产生新物种一样,阅读的“误解”也极大地丰富了文本的意义,并变异出丰富多彩的读者意义,这也正是文学欣赏的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中的“误解”倒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在惟“创新”“多元”的马首是瞻的今天,强调一句不算多余:阅读结果的多元虽然“繁花似锦”,但最好不要离开那默默无闻的“根”;离开了文本这个“根”而依然“繁花似锦”,我们就可断定它们是假花而非真花。

作者介绍:郭成杰,河南南阳市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 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被广泛用来说明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莱特这个典型人物的复杂性.差不多同样的意思,鲁迅曾经这样谈论<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明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 ...

  • 从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看戏剧翻译中的"可表演性"
  • [摘要]戏剧翻译对戏剧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戏剧创作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表演, 为实现戏剧的顺利传播, 应注意戏剧翻译中 的"可表演性". 为实现译文的"可表演性".在翻译戏剧文本时,应综合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归化作用,目的语观众的期待, 以及舞台效果等因素. ...

  • 哈姆莱特读后感
  • 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 ...

  • 悲剧的美学意义
  • 悲剧的美学意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悲剧的产生,是一切社会矛盾恶化导致的必然和最终结果,具有阶级性和强烈的因果关系.在不断积聚的进程中,这种结果,这种斗争和对抗犹为突出. 悲剧和美学在其对立的角度中极其和谐且高度的统一,古典悲剧多见于阶级性,由阶级压迫为主,其间穿 ...

  • 读书的艺术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 读书的享受始终是被当作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是被一般没有这种特权的人所忌羡与尊敬着的,这只要把一个读书人的生活与一个不读书人的生活比较一下,我们便很容易明白了.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是被拘束在他的身边世界中的,在时间与空间上说来,他的生活只能陷在 ...

  • 读书的艺术
  • l l卖书的艺术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 ...

  • 高中名著阅读概括
  • 高考名著名篇加试篇目介绍 一.<三国演义>导读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 ...

  • 乘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翅膀飞翔
  •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入了这么一个误区,就是教师用自己或者教参中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往往会被扼杀.2001年颁布的"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为学生们搭 ...

  •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填充答案
  •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诗歌鉴赏概要>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涉及<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十九首.唐宋诗的最主要发展梗概,以及作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词的简要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词人及其成就.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