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一般认为糖尿病隶属于祖国医学中“消渴”范畴,认为“消渴”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脏腑柔弱或后天失养、嗜食肥甘、感受外邪、情志内伤、劳逸失度、气滞血瘀等。治疗上强调控制饮食、调摄情志、运动锻炼、合适的药物等综合治疗,但在中医认识糖尿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辨别糖尿病的“有消渴”与“无消渴”      消渴与糖尿病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对等的,“消渴”并不等于糖尿病。古代消渴的涵义,除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食、多尿、多饮、消瘦诊为消渴外,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等有消渴症候,也属于消渴病。另一方面,古人是在临床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时对消渴进行认识和诊断的,血糖升高且没有典型的消渴症状者未能诊断。糖尿病是以血糖值为诊断依据的,很多患者是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的,这些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流行病学资料表明:80%的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发病时仅存在肥胖,无其他明显症状。糖尿病早期不加药物干预或药物干预失效可逐渐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此时可为消渴病;若治疗得当,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则无明显消渴症状,此时为无消渴的糖尿病。      辨别糖尿病的胖与瘦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4千万,其中95%以上为2型糖尿病,肥胖者占80%以上。糖尿病患者根据体型的差异,证候有所不同。      糖尿病的消瘦   糖尿病患者中有少部分是消瘦者。此类患者若先天禀赋不足,可谓因瘦而病者;也有发病前或是疾病初期肥胖,随着病程的延长,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以致血糖控制不佳,体重减轻继而消瘦,可谓因糖而瘦;另有糖尿病患者原为肥胖,但因缺乏糖尿病知识,控制饮食过为严格,摄入不足而消瘦,为因食而瘦;还有糖尿病患者原为肥胖,长期服用降糖西药,如二甲双胍等而日见消瘦,是因药而瘦者。   消瘦型糖尿病证候特点:   ①胃火盛:此类糖尿病患者多表现为实火,其特点就是临床上常说的“瘦人多火”,胃火亢盛,多食易饥。在临床中此类患者因症状典型,可于发病时即诊断,用药比较及时,多于发病后不久血糖即控制良好。中医治疗时可按三消辨证,用清热泻火的方法,临床可选三黄汤、白虎汤类。   ②脾气虚:此类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损伤严重,临床表现以脾气虚为主。脾气虚不能转输,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亏少,而阴虚火旺。患者的特点是体力比较弱,往往是从肥胖的2型糖尿病转变而来,经过长期的节食慢慢消耗而瘦的,在糖尿病中、后期经常可以见到。此类患者需健脾、加强运化、增强体力,甚至需要增肥。补脾气可用独参汤。若津伤燥热明显,白虎加参汤。治疗宜标本兼顾,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汤针对燥热,胃火盛。人参治疗脾气不足。   ③禀赋不足:消瘦从类型上看,还有一种是先天肾精不足。古之消渴偏重于瘦型糖尿病,相当于现在的儿童1型和成人晚发的1型糖尿病。由于阴精亏虚,孤阴无依,或阴损及阳,而致肾气、肾阳不足,津液不能气化,直输膀胱,而致小便量多,浑浊如膏,尿有甜味。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形体消瘦虚弱。此类消瘦者治宜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      糖尿病的肥胖   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可以看作是肥胖的一种并发症,应抓住其主证――肥胖来分析。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2型糖尿病肥胖的核心病机是六郁和络滞。六郁是指以食郁为先导而形成的气郁、血郁、热郁、痰郁、湿郁的病理状态;络滞由六郁交互作用而形成络脉郁滞。其共同特征为形体肥胖,腹部增大,多数患者伴有舌底颜色及舌下细络改变。   2型糖尿病的肥胖多是由于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而致食郁,食郁中焦,有碍脾胃升降,中焦郁闭进而发展为六郁。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多过食肥甘厚味,过食伤胃,使胃气受损,不能运化消磨,可为食郁。食郁伤脾,脾土伤而其气不能转输渗利,化湿生痰,则成痰(湿)郁。脾气郁滞,失于运化,食滞不化可加重食郁。土壅木郁,则肝气郁结,可见气郁。气机阻滞,血脉不畅,而成血郁。食、痰、湿、气、血郁,郁久化热,则为热郁。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存在络滞。食郁多因过食肥甘,“甘者令人中满”,气机壅滞,使络脉怫郁。脾胃气滞,失于运化,聚湿生痰。痰湿壅盛,阻滞气机,络气不畅而络滞。土壅木郁,疏泄不利,络脉郁滞。热郁日久,煎灼阴津,血液粘滞,运行不畅,而成络滞。   六郁产生络滞,络滞加重六郁,二者交互作用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治疗上开畅气机是其重要治则,气机通畅则郁开络通,脏腑气化功能正常,清升浊降,皮肉脂膏各布其常,体重渐至正常。具体治法可为辛开苦降、苦酸制甜、辛香疏络。围绕六郁,应用辛开苦降、苦酸制甜以降糖,以苦为主基调,辛开郁,酸敛阴;抓住络滞,早期、适量应用辛香疏络以治络,积极有效预防并推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糖尿病要“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就是要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在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即中医所讲的“未病先防”。糖尿病的“后备军”――糖耐量异常患病率为4.72%,若不加控制每年将有5%~10%的糖耐量异常者转化为糖尿病。如果进行有效地干预,能使糖尿病的发生危险下降,甚至使糖耐量异常者恢复正常,糖耐量异常干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世界防治研究热点也逐渐聚焦糖耐量异常。目前对糖耐量异常的干预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亦有对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实施干预的研究。糖耐量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表现,糖耐量异常的易患因素与2型糖尿病相同,因而糖尿病的家族史、内脏型肥胖、高糖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和锻炼不足成为主要因素。但从2型糖尿病的病程分析,其先后经历了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从某种意义上说,糖尿病可以看作是肥胖的一种并发症。那么着眼于肥胖的治疗对于预防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则更为重要。中医可根据肥胖及伴随症状辨证,采用减肥消脂的方法治疗。   “顾后”就是对于糖尿病患病早期、没有并发症之前及早应用一些预防并发症的药物,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即中医的“既病防变”。糖尿病早期即存在络滞,经研究发现,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尽早应用络药,可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早期应用络药,辛香疏络,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了并发症,应用活血通络,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到糖尿病后期,可辨证应用滋阴、益气、通络药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专家简介   仝小林,医学博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前期、逆转或推迟糖尿病的进展;用纯中药降糖治疗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及糖尿病足等)以及代谢综合征(肥胖症、高血压病、脂肪肝、血脂紊乱、痛风)和慢性肾炎、慢性肾衰均有独到的见解。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相关文章

  •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情况 调查报告 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 姓名:2013013008曾桂桃 2013013009蔡颖 2013013029邓旭隆 2013013072罗植允 2013013073黄金慰 2013013087黄巧丽 2013013139尚奇 2013013146姚 ...

  • 中医诊疗模式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青年 "名中医工程" 中医三位一体诊疗模式 目 录 关键词....................................................................................................... ...

  • 从中医时间医学角度看糖尿病的治疗
  • ・112・ 从表中可看出康复训练后病人的运动机能障碍有显著 改善, 半数以上的病人完全恢复正常.结果表明脑中风致残者经过适当的康复训练, 可取得良好的疗效.315 出院后病人的康复指导工作 康复训练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 而大多数病人在病情稳定, 运动功能部分恢复后 需要回家休息, 因而出院后的家庭 ...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
  •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综述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DN相当于中医水肿.消瘅.关格等范畴.DN在临床以尿浊.水肿.眩晕等为特征.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会发展为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对预防和延缓DN的发展有显著且确切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相关 ...

  • 如何提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问题
  • ・38・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年7月,15(4) ・循证医学・ 如何提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问题:l: 张惠敏 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29) 关键词:中医:临床研究:选题:循证医学 中图分类号:R一31 自从有了临床医学.临床研究就没有终止过.然而,20世纪 ...

  • 进修针灸心得
  • 重庆市中医院培训进修心得体会 我于2014年7月4日应医院护理部的安排,到重庆市中医院骨科进修培训1月,于2014 年8月4日学习完成回院开展工作,在短短的1月内,收获颇多,现将心得体会叙述如下: 一. 骨科中医治疗和中医护理特色突出 重庆市中医院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是重庆市的中医药研究基地,是中 ...

  • 论糖尿病的食疗法
  • 生活化学与健康论文 --论糖尿病的食疗法 学院:农学院 班级:生物技术13-2班 姓名:胡锦赫 学号: 20131697 论糖尿病的食疗法 姓名:胡锦赫 学号:20131697 学院:农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3-2班 摘要: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糖尿病食疗理论认识 ...

  • 学习[伤寒杂病论]基本临床思维的心得与实践
  • 学习<伤寒杂病论>基本临床思维的心得与实践 所谓临床思维的来源是张仲景的序言所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训是理论,如"素问"."九卷"."胎胪药录"."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

  • 中医临床内科
  • 中医临床内科 2011-08-12 06:57:31|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304)">中医临床内科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心力衰竭秘方-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病毒性心肌炎-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雷诺氏病(肢-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重症肝炎秘方- 名中医秘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