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42-03

  【关键词】 心理学;健康教育;卫生服务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异常情况时有发生。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情况,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此,中共中央十分关注,教育部更是数次发文强调:各高等院校务必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上却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1]。

  近年来,泸州医学院积极寻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 “十个一工程”的实践模式,使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是工作的基础,是工作的保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方面,学院一切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施全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全员的心理保健意识,营造全校的心理教育氛围,以培养自我成长型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工作立足点是正面教育;工作重点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工作着力点是针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防止恶性事件发生;工作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指导,努力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咨询、指导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此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泸州医学院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和“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为主阵地,以提高学生心理自助能力为核心,以‘五梯级工作队伍’为支撑,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创造了具有泸州医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十个一工程”模式,即健全一个管理体制、建设一支工作队伍、打造一块咨询阵地、培育一门精品课程、举办一组心理讲座、组织一周心理活动、建立一份心理档案、鼓励一切自助行动、整合一校优势资源、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1 健全一个管理体制

  

  泸州医学院已形成由分管院领导统一指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统筹、督察,以学生工作部(处)为龙头,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为核心,院系为基础,学生骨干为依靠,心理学专业和附属医院为后盾的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较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制。

  

  2 建设一支工作队伍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拥有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有领导组成员18名,督导组成员3名,专职教师3名,兼职教师15名,志愿教师13名,辅导员57名,心理委员每班男、女生各1名,心理信息员每寝室1名,形成了从寝室、班级到院系再到中心、学院的五梯级工作队伍。学院重视各级队伍的培训,3 a来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三级培训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自我培养”方法,派送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做心理学专题培训;专兼职教师定期开展心理督导、角色扮演、观看录像和个案讨论等形式,促进了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临床经验和个人素质,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3 打造一块咨询阵地

  

  自2003年起,学院分别在忠山、城北校区设有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免费面询。心理咨询不是只针对问题学生,而是面对所有学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性质的咨询工作:包括新生回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根据新生心理测试的结果,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回访,并对部分心理问题明显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通过有深度而系统的个别咨询,帮助学生认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通过个别咨询,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增强了自信心,积极主动与同学交往,重新确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由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咨询的数量、方式和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咨询方式包括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等全方位的咨询方式。

  

  4 培育一门精品课程

  

  课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培养目标,在低年级开设《医学生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针对学生在角色改变与环境适应、医学学习的特点、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恋爱与性等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教育,加快了学生的适应步伐,促进了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在高年级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以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突破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把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心理学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体验性,做到了学习知识与心理成长的统一。2门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学院系列精品课程之一。

  

  5 举办一组心理讲座

  

  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举办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扩展他们的空间,起到心理疏导作用。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讲座内容涉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整个学生生涯,使他们有着良好的心理适应。学院每年还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座谈等。

  

  6 组织一周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的重要依托。从2002年起,学院每年组织一次“5•25心理健康教育周”主题活动。活动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心理素质、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处理等方面,除展板、橱窗、标语、海报、广播、杂志、讲座、电影、信箱、稿箱、电话、网络、团体咨询、心理工作坊、心理沙龙、心理协会学生干部培训等活动形式外,一些院系还举行了心理小品表演、心理知识抢答、心理素质训练游戏、学生心理状态测试、心理知识彩页展示、心理漫画展示、心理情景剧创作、“心理垃圾箱”收集师生的烦恼……除校内宣传外,有的院系还把宣传实践活动扩展到了其他高等院校、中学以及社区。每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学生参与面较广,直接受益的学生上万人。

  

  7 建立一份心理档案

  

  学院以心理测试为基础,结合心理状态观察,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在每年的11月份,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并且要求心理委员联合室长认真观察学生心理动态,每周填写“学生心理状态观察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档案的建立成为心理问题预警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危机前主动预防、危机中及时干预和危机后跟进咨询的工作程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学校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了学生处、各院系、附属医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和学生家长相互配合和协作的良好局面。

  

  8 鼓励一切自助行动

  

  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支生力军,学院多渠道、多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一切自助行动,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学院为满足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从1999级开始招收了1999,2000,2001,2002,2003等5届辅修班同学,通过他们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学院在每个班级设立学生心理委员作为班委成员,成立学生心理协会,对心理委员及心理协会的学生进行心理学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助人能力,使他们有一定的助人技巧,既提升自我心灵成长,又能够帮助同学。学院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是给予了经常而深入的指导,建立导师制,鼓励参与学生的学术讲座等。对于各院系学生的自助活动,学院也给予了大力帮助。

  

  9 整合一校优势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全校资源以促进工作开展。学院整合心理学专业、学生部、附属医院心理诊疗科及精神科资源优势,使心理健康教育各层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和心理学专业负责大学生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的立项研究工作,提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方案和措施;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工作,探索心理疾病的成因和心理卫生策略;负责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部门开展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负责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指导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学生部、各院系负责及时了解、掌握本院系学生的心理动态,解决学生一般性的心理问题;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或附属医院;关注本院系心理弱势群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积极开展本院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附属医院心理诊疗科及精神科负责心理治疗、精神疾病治疗。

  

  10 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相结合,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该学院不仅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也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学院定期进行研讨活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解决办法,并且立项进行科学研究,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几年来,共获省市校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2部。

  

  11 参考文献

  [1] 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6(2):89-90.

  (收稿日期:2007-04-05)


相关文章

  •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潮流.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之一.论文紧扣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论述了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 ...

  •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 摘要:社会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提升的现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在此形势下,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合思想.生态心理学的横纵向交互观念.积极心理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个三"工作模式,组建三级教育网络,贯穿三级教育阶段,覆盖三级教育层面 ...

  • 20**年―20**年学年度实验小学工作总结
  • 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实验小学已经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开齐开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以内涵提升为重点,确立了“3+4”学校发展模式,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靓丽、魅力、精品”实小和“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文化”四化管理目标,已经形成了感恩、真诚、活力、向上的优良校风,创造适合学 ...

  • 生态与人,和谐发展
  • 江校发 [2013] 21号 江口中学创建生态特色学校规划 (2013年10月) 目 录 一.创建依据 ㈠.政策依据 ㈡.理论依据 ㈢.现实依据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构思及理念阐释 ㈠.基本定位:生态育人,和谐发展 ㈡.整体构思 ㈢.理念阐释 1.生态育人理念阐释 2.内涵发展理念阐释 四.明确目 ...

  • 4.1.1.23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 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大幅增加.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对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为市场营销人员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在我国第一产业即生产性企业中,市场营销人员只占职工总人数的 2 ...

  • 高职工商管理的实践课程构
  • 高职工商管理的实践课程构 作者:建常烨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12期 [摘要]文章首先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实践教学的经验,来重点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商管理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 ...

  •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   一、论文题目: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二、研究现状:   对于课堂互动与英语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构建主义模式 它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司洪海在《构建主义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中从对现 ...

  • 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报告
  • xxxx 体育教学改革情况报告 xxxx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基本要求,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内容设置,"三自主"(自主选课.自 ...

  • 小学依法办学自主发展工作总结
  •   三年来,学校坚持以追求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以弘扬学校文化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勇于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的办学理念,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紧紧围绕自主性发展目标(三·三目标)开展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大工程”顺利实施(名师工程、精品工程、实力工程);“三大跨越”圆满实现(教师队伍由高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