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_永别了_武器_看海明威的爱情观和反战立场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9No.3借鉴与比较

通过《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爱情观和反战立场

米田

摘要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描写了战争与爱情之间的冲突,战争摧毁人的幸福和理想。小说的女主角

漂亮、聪明、勇敢,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能克服各种危险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凯瑟琳凯瑟琳不仅温柔、

的简要分析,尤其是对其爱情观的剖析,以这一形象的悲惨命运来揭示海明威的反战立场,同时也揭示了海明威对摧毁人们幸福的战争的厌恶和控诉。在战争中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的爱成了欢乐与痛苦的根源。爱情是美好的,然而战争中的爱情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关键词:海明威爱情观反战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1929年,海明威的著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问世。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对在战火纷飞中敢于反抗,并追求自由爱情的青年恋人形象。通过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遭遇,作者深刻地批判了罪恶的战争,明确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立场。

男主人公是在意大利战地救护队担任中尉的美国青年亨利,在悲劣的战争环境中,他由参军时的热血青年变成了精神空虚和厌恶战争的典型。他对人生、社会和前途感到迷惘,渴望摆脱战场,生活在有意义和规律的现实之中。他在战争中负伤后,在医院治疗时爱上了一位奉命前来护理的英国女护士凯瑟琳·巴莱特。起初凯瑟琳的长发给他留下了学角度探索狄金森书信本身的艺术性。她说:“从大约1858年开始,她有意识地、认真地把自己的书信变为艺术品。”更多的研究者们把目光集中在狄金森书信的对话式语言特色

即信即和浓郁的戏剧色彩,尤其对狄金森书信中镶嵌诗歌、

诗、诗文合一的独特表达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对狄金森生平传记的研究。随着狄金森诗集、书简集的出版和狄金森研究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狄金森传记作品。约翰·科迪的《剧痛之后:狄金森的内心生活》从一名职业精神分析家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狄金森在1862年前后所经历的精神危机产生的可能根源,成为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应用于狄金森研究的开端。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对于狄金森生平传记的探究,继续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出来。

三狄金森研究现状评价

在国内外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共同努力下,狄金森研究工作不断推进和发展,人们对狄金森的关注和了解不断深入。围绕狄金森诗歌、书简、生平传记创作过程、作品的语言

艺术特色等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出来。一位生前不为风格、人知、死后声名大噪的美国女诗人———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一步步走近喜爱她的读者和研究者们。

然而由于这位孤独终身、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诗人留给世人的难解之迷实在是太多了,几代研究者们历经百年的努力,也无法穷尽狄金森经典的所有内涵。狄金森的诗歌本身因为风格与主题的含蓄多变,也留下极大的研究空间。

目前,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狄金森生平传记、书信和诗歌的研究三大方面。但总的来说,狄金森诗歌研究成果丰硕,对其书简和生平传记的研究关注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其书简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风格的探讨和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很好的印象。几次交往,亨利很喜欢这位说话爽快的苏格兰姑娘,但还谈不上爱她,他认为与她的交往不过是一场用无聊话语,是“逢场作戏”,凯瑟琳也知道这只是一场游戏。

残酷的战争压抑了人们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但亨利自身对精神理想的执着追求,促使他对凯瑟琳的感情不断加深,他逐渐发现了真正的人生和爱情的意义。只有在他们的

真实的存在。这种爱是爱情中,亨利才能感受到一种客观、

战争中觉醒的人们精神的发展,是对战争与死亡的蔑视与反抗。他们坚持这种发展,进而要摆脱冷酷的社会现实投射在心灵深处的阴影。爱的线索在这部分进一步延伸,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他们的爱情暂时中断。展和深化。

国内对狄金森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重点是狄金森诗歌译本研究、狄金森诗歌主题的探讨、狄金森诗歌艺术

狄金森诗歌创作影响源研究等。几十年来,虽然风格研究、

国内学者已发表不少研究成果,出版的各种外国文学史及

·狄金森的重要地位,但尚缺乏研究读本也屡屡提及艾米莉

深度。事实上,国内学者对艾米莉·狄金森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翻译、引进、介绍,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才刚刚起步。

另外,对于狄金森思想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国内外学者均通过对狄金森作品的解读,从各自的视角对狄金森思想进行相应的研究,如对其宗教思想的探究、对其哲学思想的探讨、对其自然观和审美观的研究等,但基本上属各自为

未来战,还没有开展对狄金森思想综合系统的研究。因此,

的研究者应在狄金森书信研究、狄金森思想体系研究方面进行开创性的工作。

参考文献:[1]江枫:《狄金森诗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2]刘晓晖:《百年艾米莉·狄金森研究管窥》,《外国文学》,2007年第1期(总第105期)。

[3]刘守兰:《狄金森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李泗维:《艾米莉·狄金森秘密日记疑云丛生》,《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作者简介:彭海涛,男,1966—,山东东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9No.3

亨利逃离了意大利军队,回到凯瑟琳身边,为了躲避战争的迫害,他们去了战时中立国———瑞士。撇开隆隆的炮声,开始了世外桃源般的爱情生活。虽然持续的时间很短暂,但这是真正的爱,是生活的真谛与人生的永恒。这是一种静态的内在坚毅和对美好生活无限的向往,这就是海明威梦寐以求的理想爱情。

爱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使人从消沉的信念中得到解脱,是人力量的体现。结合了主人公的生活体会,海明威成功地描述了二人坠入爱河的全部过程,他通过两个艺术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真正爱情的向往、思慕和追求。

一凯瑟琳爱情观的原型1、凯瑟琳的爱情观———爱情是美好的,然而在战争中的爱情只是一个幻影

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是灵与肉的创伤。海明威以沉重的笔触和简明精炼的手法写活了帝国主义战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任何善的意愿和美好的追求都不能见容于它。爱情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历来受到作家的青睐。有战争才有生离死别,有爱情才有人性的展示。爱情是海明威创作的一贯主题,在他的笔下,许多作品都描写了战争中的爱情。残酷的现实衬托出生命的可贵与爱情的美好。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是作者思想意识的产物,作者往往从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寻找题材。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对《永别了,武器》有着一定的影响,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几乎都是按照他生活中的妇女形象来塑造的。战争期间受伤的海明威,在意大利的米兰医院同美国护士艾格尼丝邂逅并深深相爱。作家把这段美好的回忆融入了作品,让我们从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感受到了艾格尼丝的存在。

当然凯瑟琳对爱情的牺牲,并不是因为她已经沦为爱情的奴隶,而是和她对幸福及人生意义的追求有关。她在爱情上曾受过创伤,因此更懂爱情的真谛和意义,对现在拥有的爱情也更加珍惜。她希望通过美好的爱情实现人生的价

因此,我们不能把凯瑟琳的行为错误理解为是她的软弱值。

造成的,相反,这正是她坚强、独立、勇敢和智慧的表现。本文也正是要基于此表现凯瑟琳对爱情的深刻理解,揭示真

有个性的“最温柔,爱的伟大力量,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

最善良,最浪漫而勇敢的”象征爱可以超越死亡的女性———凯瑟琳。

2、战争与爱———人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都被战争毁灭在作品中,海明威着重阐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人们爱情生活的冲击和如何决定了人的命运。

在瑞士的愉快日子结束了,凯瑟琳因分娩造成的痛苦越来越重。分娩极不顺利,疼痛折磨得凯瑟琳死去活来。她顽强地与死神搏斗,昭示了人们在那疯狂的暴力世界里顽强生存的勇气和信念。在旁边的亨利也目睹了她的痛苦。凯瑟琳的骨盆狭窄,她的分娩是很痛苦的。他们敢于奋争,力图掌握自己的命运,保持人类的尊严。这种永不气馁的精神赋予整篇小说以悲壮与崇高的意蕴,使读者受到深刻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亨利觉察到了不祥之兆,即将发生在他面

—剖腹产、死婴、大出前的一系列严峻现实将不可避免——

血。可怜的亨利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千回百转,无限忧伤。他大声疾呼“:上帝啊,求你叫她别死。只要你别让她死,你说什么我都做。婴孩你已经拿走了,但是别让她死,别让她死。求求你,求求你,亲爱的上帝。”海明威借用其作品中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发出内心的呼喊“:爱情是美好的,然而它只是一个幻影,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二从“凯瑟琳的死”看小说的反战性上帝并不存在,亨利的呼叫是没有用的,由于产后流血

“凯瑟琳真的死于难产过多,凯瑟琳还是痛苦地死去了。

吗?”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让我们先看看海明威曾经有过的

“冰山之所以威严,是因为它有八分一个精彩的论述,认为。如果按此论断来推测,那么造成“凯瑟琳之七藏在水下面”

下面的八分之七究竟是什么呢?是战争!之死”

表面上凯瑟琳之死是由于骨盆狭窄造成的难产,但实际上,是帝国主义战争造成了她的痛苦与死亡。在战争中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凯瑟琳和婴儿的死亡是对残暴战争的一个有力控诉。《永别了,武器》不仅是对战争的永别,也是对爱情的永别。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是战争环境造成的,残无人性的战争破坏了他们的美好理想,夺走了他们的幸福,使他们为爱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战争摧毁人的幸福,即使已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身跃进一条大河,受了死亡的浸礼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世外桃

“世界源一般的幸福生活,但最后爱人还是难免一死。因为

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这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

作家把战争和爱情加以对比、映照、重叠,从而赋予了作品一种深沉的人类意义。在这两个情节的对比和交织中,我们听到了那永远在生活中回响着的战争残酷的颤音。战争摧毁了一切,它的内涵已经跨出了由特定时期酿造的意义,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和哲理性。作家通过对战火的回味,表达了真切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凸显了战争中的人性。面对依然而立的战争幽灵,它充盈着生命激情,是一种生命与崇高的升华,同时海明威自身那苍凉、凝重的写作风格与凄美特色,使我们再次重新感受和审视战争。因此,他的作

超时代的艺术魅力。品具有永恒的、

三结论

海明威擅于描绘战争与爱。在叙述残酷战争的同时还

在《永别了武器》中,我们看到穿插着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了两个年青人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追求爱情的故事,不幸的是,爱情在战争中无法生存,女主人公凯瑟琳带着对她和亨利共同创造的,短暂的爱情生活的留恋,离开了那个无理性的世界。海明威通过对《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的生动刻画,鲜明的表现出自己对战争的痛恨和厌恶,高高地举起了一面反战的大旗。他笔下的凯瑟琳虽然温柔娇弱,却在爱情准则的指引下勇敢坚强的面对困难重重的生活。海明威十分关注个人在一刹那间发现的真理,特别是在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刻,不管是肉体或是精神的死亡。按照海明威的看法,一个人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敌我悬殊的压力下保持风度,败要败得漂亮,虽然败于邪恶黑暗的势力,精神上还是胜利的———这也正是凯瑟琳不畏环境的艰辛和死亡的威胁,并与之进行斗争的表现。参考文献:

[1]BakerCarlos,"TheReligionofDeathinAFarewelltoArms"ofEr-nestHemingway:CritiquesofFourMajorNovels-CharlesScribner'sSons.NewYork,1962.

[2]岑伟:《刚柔并济的凯瑟琳·巴克莱———试评海明威笔下的理想女性》,《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魏钟:《从〈永别了,武器〉试分析海明威心中的理想女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作者简介:米田,女,1978—,河北保定市人,华北电力大学外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055


相关文章

  •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思想
  • [摘要]永别了武器作为海明威的代表作是一部体现迷茫一代的反战思想的杰出作品.此论文的目的是从男主人公所经历的一些事件的角度去分析作者的反战思想.这篇文章同时也探索了反战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如何以一种新的方式得到体现的.最后,此篇文章总接到战争就像是个屠宰场,在战争里是没有荣誉和勇气而言的. [关键词]战 ...

  • 试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 摘 要: 尼采在其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指出,在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是迷醉与狂放,象征着一种非理性的欲望:日神阿波罗代表的是理想与秩序,象征着一种美的外观现象.悲剧正是起源于酒神和日神两种基本力量的结合.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既有追求甜蜜温馨美好爱情的生之向 ...

  •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 2 <飘>-斯嘉丽女性主义意识的成长历程解读 3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姬的性格 4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 5 Feasibility of Pop ...

  • 硬汉风度--浅析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
  • 2006年第9期下 学术理论 现代 企业教育 硬汉风度浅析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 高婷 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厄纳斯特海明威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反战的士兵反法西斯的战士斗牛士拳击手和渔夫等虽然其人物年龄性别职业各异但仔 ...

  • 海明威的对话艺术
  • <海明威的对话艺术>(一课时) 朱振成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

  • 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喻义及其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2 乌托邦和老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3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4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5 英语习语学习策略的探究 6 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手段的研究 7 英语 ...

  •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紫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2 透过E.M. 福斯特的小说节奏理论解读<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主题 3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 4 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 ...

  •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会面礼仪的差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张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 2 从语用原则视角分析政治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3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 4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 ...

  • 外国文学电影
  • 88 部电影,外国文学史不用愁 一.古代部分:希腊.罗马.希伯来: 1.根据荷马史诗拍摄的<奥德赛>,场景宏大,并包括了<伊利亚特>的一部分.自然 老的<木马屠城记>是<伊利亚特>的完全本.最新版本要数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片<特 洛伊>,&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