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具有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

坚持走具有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

【摘 要】: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了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寻找农村作文教学的出路?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中学生作文总体水平欠佳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几个原因。之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力求创新,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农村特色,化不利为有利,坚持走具有农村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出路 求实 创新 农村特色。

本人是一名多年在农村中学任教的一线教师,较清楚目前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的教育也开始受到了重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体现在作文水平的差异上。针对这一点,本人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作文教学的科学理论,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见解。

一、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状况

在农村中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NO.1学校要组织春游活动,教师刚通知完,就有学生私下议论:“春游回来,不知要不要作文,如果要作文,我宁愿不去。” NO.2“当语文教师实在是太累了,看着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我就头疼,如果不用批改作文,我们语文教师就轻松多了。”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聚在一起时常颇有同感地议论,甚至因为星期二有作文课有的语文教师就称之为黑色星期二。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由于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比如为了考试,许多学生就不得不编造,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生”、“残疾人”,甚至是“单亲家庭”、“孤儿”。不是亲身经历是不能体会“贫困生”等人的辛苦与艰难的。所以,他们的作文是不能打动人的。

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对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的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跟他们的老师不无关系。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在上作文课时,他们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弄蒙了,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被迫写出的作文不可能很优秀。另外,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并且尽心尽力地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又很明显的关系。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

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防。当然,这和当前学校、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

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的致命一击。当然,因为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

三、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

(一) 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坚持一个原则,即“不熟悉的不写”。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例如有的同学为了使所记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形象“高大”,就凭空编造或任意拔高,结果情节上弄虚作假,让读者一眼就看穿。还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涉足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写陌生的人,记未经历过的事,由于对人对事所知甚少,写作时只能生编硬造,写出来的文章自己都感到别扭、不可信,更何况别人呢?其实,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

相反,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 观察农村景色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 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清明发芽,谷雨采茶。谷雨前茶,沁人齿牙。明前茶,两片芽。明前采芽为上春,明后采芽为二春。”,这是农村茶叶采摘时令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可提高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3. 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

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割稻、采茶或摘采水果的劳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4. 观察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总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熟知的农村特有的景色、风俗、劳动生活、语言作为素材,描写农村风光,展现农村变化,抒写生活情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才能写出农村特色来。

(二)拓宽写作题材,贴近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教师所布置的作文题目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虚拟一个题目,或者沿用教材的题目。这其中有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根本没有那种感受、体验。这样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作文课,就给学生造成了惧怕写作心理,再加上农村学生知识面、生活接触面相对狭窄,于是就更加厌恶作文了。因此,在作文命题时,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紧扣“农”字出一些实在的题目,要写出农村的特色。

1. 科技小论文

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此可以接触到很多关于种植和养殖的科技知识,这是他们所特有的优势。例如水果、蔬菜、农作物种植。养殖鸡、鸭、猪、狗等动物。让学生进行详细地观察,如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请教家长,因此学生在观察到种植和养殖的过程中,发现了里面的许多奥秘。在教学中再指导学生把这些内容写成文章,就成了一篇篇的科技小论文。这样的科技小论文由于有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真实、具体,而且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大大提高。

2. 写观察日记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都十分感兴趣,在和同学们的聊天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养花种树,喜欢养小动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把在养花种树,在与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的、富有童真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

(三)探求教学新路,勇于创新教法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比城市学生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在短时间内或是单靠个体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经常在教法上探求新路,力求创新,却是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共同职责。下面,本人就农村中学作文教法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1. 教人游泳者,自己先下水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是有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真的做到了“不湿鞋”,这可实在不妙。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可是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儿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下水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素。

2. 注意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依猫画虎,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如《孔已己》这一课,在课文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一次出了咸亨酒店后,他的命运到底如何?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后续写。又如《20年后我们再相逢》要求学生想象20年后大家再走到一起时的情景。这时学生们就像一匹奔驰的骏马,在思维的大草原上自由地、尽情地驰骋。他们在自身的成长变化写到家乡环境的变化,由家乡的变化写到自己正在发展的事业对家乡的贡献„„这样,我们就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拓宽了道路。

3. 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条理清楚。

4. 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5. 激发兴趣,提升热情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搜肠刮肚,仍难成文。”这表现出许多农村学生的共同心理——害怕作文。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因素。在写作指导中,不少教师的指导模式略显古板,不够灵活,不利于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另外,批改和讲评、挑剔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把写作视为畏途。长此下去,学生便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的写作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

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没能把这些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并从中获得乐趣。教师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日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他作文时,便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另外,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总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应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紧扣农村这一广博的天地,切合学生的实际,摈弃框框条条,不可生搬硬套,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

【参考文献】

[1]改萍、李守森主编 [A] 《教育教学文论汇篇》,(学苑出版社出版)第428页。

[2]王庆国 [M]《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第474页。

[3]曹欣欣 [M] 《利用批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第487页。

[4]付美芬、徐高堂 [J]《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的》,第479页。

[5]中学语文资源网 [J/OL] 曹永斌《研究性写作浅说》;史旭芳《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王晓《如何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关文章

  • 业务校长论坛发言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教育教学工作,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发言的主标题是<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副标题是全面提升促发展 改革创新谋新篇 从5.28会议至今,我们一直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全面提升的"1168 ...

  • 卓达奖学金申请书
  •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小组长,本人在实习期间,始终坚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参加党团活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打造快乐高效课堂,协助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受到了实习学校师生和带队老师于明洁的一致好评,在此向党组织和敬爱的学校申请卓达奖学金,以下是我的个人事迹: 一、品德修养方面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

  • 教学视导汇报材料
  • 教学视导汇报材料 加强管理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五图街道小学位于五图街道政府驻地,始建于1983年。学校占地20亩,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8人,教职工43名,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县教育局工作计划要点和教育改革发展精神,按 ...

  • 职称申报材料
  • 黄琼,男,中-员,生于1968年2月,1986年7月从黄陂师范毕业后走上中学语文教坛,后通过自考试获得大专文凭,大学本科在读.曾任教于泡桐中学,现任教于泡桐二中,兼任教导主任,担任和曾任多项社会兼职(见附表一).从教以来,他一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勤于学习邓小平理论.xx"xxxx" ...

  •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顺德区均安镇星槎小学 星槎小学地处西江河畔,七滘桥边,是一所农村学校。1996年,均安镇委镇政府和星槎村委会为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将原星槎、福岸、三联、上力四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合并,斥巨资易地重建,组成一所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 ...

  • 雷庄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三年规划
  • 雷庄小学三年规划 ( 2013年9月-2016年9月 ) 为了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服务本地经济的发展,联系我校实际,制定雷庄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基础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闫集乡东北角3公里处,紧邻105国道.学校服务的对象先多是雷庄村的适龄少年儿童,随着学 ...

  •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经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立项为奉节县20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课题.(奉节教基[2010]21号)根据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办的相关 ...

  • 20**年校长年度述职报告
  • 各位领导: 2010年,是我校发展的第8年、开办寄宿制第4年。这一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汗水浇灌了农村教育改革之花,也收获了教育教学双丰收的累累硕果。学校凭借平时注重书法教育普及工作和“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湖北赛区)”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中国教育学会和湖北 ...

  • 农村小学学校简介
  • 农村小学学校简介 一.基本情况 杨家满族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农村小学,学校创办于1949年3月.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校园占地总面积15922m2,生均26m2,校舍建筑总面积4700m2,生均7.8m2,到2012年学校有六年制教学班12个,学生373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本科学历10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