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选修 环境保护知识点

地理 选修 环境保护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一、环境的定义是什么?

二、环境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自然资源的定义?其包含哪两种属性?

四、判别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煤炭、 小麦; 钢材; 雷电。 五、区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包含与被包含 六、分析右图,说明①②③④的含义? ①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③人类作用于环境;如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毁林开荒、过渡放牧等。 ④环境反作用于人类;如洪灾

第二节

一、环境问题的定义?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分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六、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资源问题、发展问题。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八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 2、CH 4、N 2O 、氯氟烃化合物等。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成因:1矿物燃料的燃烧;2植被的破坏。

★危害: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高纬地区——降水增多。

★对策:1. 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2. 植树造林;3. 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4. 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5. 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的分布及作用:主要分布于对流层,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臭氧空洞的分布: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地区

★成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氯氟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危害: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扰乱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某些生物灭绝;作物减产等。

★措施:1减少氯氟烃的排放;2发展技术,研制新型制冷剂;3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世界三大酸雨区:西欧,北美和我国南方

★定义: ★成因:

★类型: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属于硫酸型酸雨。这是因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源于燃煤。

★危害:1森林受损,草木枯萎;2湖泊酸化;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4土壤酸化,良田变荒漠;5危害人体健康等。

★措施:1. 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2.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3. 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4. 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

1

和,而北方于此相反;

2

3

气体的扩散。

4

★四川盆地酸雨较为严重?(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4. 森林锐减 ★森林的作用:

★原因:滥砍乱伐、森林火灾、酸雨污染、重采轻育

★危害:调节功能减弱;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 ★措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采育结合、加强立法,提高环保观念等

5. 水体污染

★污染源:农业废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危害:水质变坏,危害人类健康;水生生物减少等

★措施:减少污水排放;净化污水,达标排放;提高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

★水污染的突出表现:水体富营养化(在江河湖泊中称“水华”,在海中称“赤潮”)、海洋石油污染等。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形成、表现及危害 ★举例:赤潮 (赤潮是水污染的一种重要现象)

①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使近海水体中N 、P 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③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④带来危害:a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 危害人体健康,c 影响海洋旅游业。 6. 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植被稀疏,多为沙质沉积物;③冬春季节多大风且风力强劲。

2. 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破坏植被活动;②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等。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矛盾。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 ④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以减少植被的破坏。 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7.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原因:

★危害: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 8. 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

垃圾污染:★特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范围广。 ★危害:危险废物转移:

二、当代环境的主要特点:全球性、综合性、累积性、社会性。 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第二单元: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

一、矿产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按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 1. 矿产资源概念: 2. 3. 矿产资源的问题:(1)面临枯竭: (2)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4. 如何减缓矿产资源的耗竭时间?

(1)节约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2)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3)发展科技,降低矿产可采品味要求;(4)开采海底矿产资源;(5)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5. 读P32四幅图,说明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土地资源危机

1. 土地资源: 2. 属性:

3. 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土地退化 4.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危机表现: 特点:

危机表现:耕地减少和退化(原因)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土壤次生盐碱化等。 5. 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现象、原因、分布地区)

土地退化的常见现象: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土地荒漠化(我国西北),土壤次生盐碱化(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土壤污染(农药,污水灌溉),土壤板结(大量使用化肥)等。 三、水资源问题

1. 水资源的意义: 2. 属性:

3. 水资源危机的三个表现:

水资源的消费量剧增;水资源的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争夺日趋严重。 【合作探究】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措施有哪些?(讨论并成文)

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治理水污染 ④节约用水,提高水价 ⑤海水淡化 ⑥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农业上可以改进灌溉技术(喷灌、滴灌等) 4. 阅读教材P36,并结合以前学习的水资源知识,思考回答: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 、 东多西少 、 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 (2)(华北)北京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储量有限;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土配合不佳等。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多;污染严重;浪费严重。

2.2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

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1. 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 ②某些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比较脆弱 2. 生态破坏的类型: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③植被破坏;④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次生盐碱化;地面沉降

3. 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分布:

特点:抗外界干扰能力差,自身稳定性差,恢复比较困难。 分布:人口密集区和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 二、我国的生态危机 1. 现状:十分严峻

2. 原因:①自然原因; ②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如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煤炭开采等;③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等

3. 举例:长江流域的生态危机:

上游:水土流失;原因:植被破坏和陡坡开荒 中游:洪涝; 原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下游:水污染; 原因:沿线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排放大量的废水和污水。

2.3第三节:资源及生态保护

一、自然资源保护

1. 自然资源系统:内部组成: 外部矛盾:资源问题 2. 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问题:

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能源不足;东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地矛盾;西部:干旱缺水,水土资源不匹配;华北:人地矛盾、水土矛盾叠加区,成为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焦点地区。 3. 世界的资源问题: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增;②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资源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枯竭。 4. 保护措施:

(1)不可再生资源:①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②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③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2)可再生资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二、农村生态建设: 1. 概念:

2. 内容:(1)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2)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3)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4)乡镇企业污染管理,(5)农村肥料. 饲料. 燃料建设,(6)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7)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体制建设,(8)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村建设等。 3.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生态建设的重点: 三. 城市生态建设 1. 城市生态建设: 2. 城市生态系统:

3.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生物组成部分是以有思想意识的 人 为主体;而非生物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环境 和 人工环境 (如:房屋. 道路. 生产和生活设施等);

(2)对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分解功能 不完全 ,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2)自我 调节 和自我 维持 能力都较弱。 4. 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措施:

(1)加强城市生态的 建设 和 保护 ;

(2)做好城市生态的 立法 .景观布局. 城市绿化 .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灾害预警. 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资源配置等工作。

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

3.1第一节:环境污染

一、环境污染及其类型:

1. 环境污染的概念: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 成因:当进入环境的废弃物浓度或数量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或废弃物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时,就造成了环境污染。 3. 类型:

(1)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3)按污染物的形态划分: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4)按污染物来源划分: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

(5)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大小划分: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 【知识窗】: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 环境污染物概念:

类型:生产性污染物和生活性污染物 来源: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生活性污染物。 二、环境污染的危害:

1.对动植物的影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3.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可以改变地球气候环境,如CO 2过多会导致全球变暖。 4.对人类的危害:

危害: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影响免疫功能,引起基因变化。 途径:直接影响:污染物通过人体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直接进入人体。 间接影响:通过动植物间接进入人体。 5.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间接危害: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痛痛病 【知识窗】:水俣病的发现 三、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1. 我国环境污染的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境污染问题并不十分突出。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环境污染问题开始突现,但范围局限在城市地区,危害程度也很有限

(3)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范围扩大,污染加重。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形势严峻。 2. 典型案例:水污染

(1)类型:江河水和湖泊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

(2)影响:水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 3. 淮河水污染的治理 四、【思维拓展】 1. 大气污染:

★危害形式:酸雨,粉尘污染,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 ★光化学烟雾:

由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CH ) 和氮氧化物(NOx )等,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有毒烟雾污染现象。 2. 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海洋石油污染等。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形成、表现及危害

(1)概念: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2)形成: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3)表现:水体富营养化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4)危害:水质变坏,危害人类健康;水生生物减少等 3. 固体废弃物污染: 4. 噪声污染:

3.2工农业污染的防治

一、工业污染的防治:

防治工业污染的关键:减少“三废”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防治工业污染的措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1. 清洁生产 (1)概念:

(2)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3)目标:①合理利用资源并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②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4)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比较:

区别:清洁生产强调从源头控制,关注全过程的污染控制。而末端治理则是注重污染物的处理。 2. 循环经济 (1)定义:

(2)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 (4)根本目的: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

(5)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生态环境已不堪负重。 3. 建设生态工业园

(1)建设依据: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

(2)实施手段: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

(3)实施措施:将一个企业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最终实现园区内污染“零排放”,以及物资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4)目的:达到物质和能量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

(5)意义:不仅使环境污染影响最小化,还可以改善企业经济状况,推动社会经济增长,

(6)典型案例:外国—丹麦卡伦堡;中国—广西贵港 二、农业污染的防治 1. 农业污染的类型及污染源

①土壤污染: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②水体污染: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 ③白色污染: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

④大气污染: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 2. 农业污染的特点: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 3. 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②发展有机农业:

③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治:(污染源、成因、措施)

3.3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一、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 1. 城市垃圾的定义:

2. 特点: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变化大

3. 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淤塞河湖水道,污染水质,污染大气,传播疾病,损害健康。

4. 类型:食品垃圾(主要特征);普通垃圾;建筑垃圾;清扫垃圾;危险垃圾。 普通垃圾和食品垃圾共同构成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的主要对象。 二、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1. 防治原则(目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2. 防治:

3. 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②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④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三、城市垃圾综合利用:

1. 意义:可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减少垃圾数量,节约宝贵的资源和能量;创造财富,增加就业岗位等。 2. 过程:

(1) (2) 3. 综合利用方式: (1)用城市垃圾发电 (2)生产新能源——沼气 (3)生产有机肥料 (4)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4. 德国的垃圾处理:

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

4.1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环境管理的概念 2、环境管理的目的 环境管理的类型

按环境管理的范围: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 按管理的职能和性质: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

二、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

三、我国的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2、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4、2国际行动

一、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

2、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和可回收的产品。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志

二、国际合作

4、3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的含义

二、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公众的环境意识

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还应体现在每个人都尽可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三、公众参与中应有的行为准则

1、实行家庭绿色消费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3、协助创建绿色社区

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空气质量指数(AQI ),0~50为1级,空气质量优秀;5l~100为2级,空气质量良好;101~150为3级,属大气轻度污染;15l~200为4级,属大气中度污染;201~300为5级,属大气重度污染;300以上

为6级,属大气严重污染。

材料二:江苏省13地级市2014

年1月4日空气质量指数

(AQI )统计图(图21)。

(1)2014年1月4日,空气质

量处于良好状态的地级市有__

____。

(2)PM2.5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

氧化物,在大气中可转化为酸雨降至地表。

简述酸雨的危害 。

(3)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主要有______。

11

(2)A 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主要是因为 。B 地区地下水污染程度比C 地区高的原因是 (3分)

(3)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影响有 (2分)

(4)我国水污染严重,请你对治理水污染提出合理化建议。 (3分)

3、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

列问题。

(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

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丙、甲、丁、乙

D .丁、丙、乙、甲

(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试分析南方地区乙类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

(4)防治甲类环境问题可采取那些措施?

12


相关文章

  • 中国地理复习方法
  • 中国地理复习方法 从内容来看:"中国地理"包括<区域地理>中有关"中国地理"的内容和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中有关"中国国土整治"的内容,内容多而广.<区域地理>中的"中国地理"主要包括中国的疆域.政区 ...

  •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和选修五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习 ...

  •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 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 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 ...

  • 高二下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选修一册和世界地理概述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 ...

  • 20**年高考广东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各科试卷说明及指导意见
  • 2016年高考广东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各科试卷说明及指导意见 2015-07-20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特急 穗教研院[2015]14号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关于2016年普通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备考指导意见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通知>(粤教考函[201 ...

  • 中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
  • 作者:杨帆 学科教育 1998年10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增长,全球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对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立法.执法.技术革新和行政管理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青少年在这种环境里成长,我们 ...

  • 2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考试说明-网上励才
  • 2009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考试说明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8日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以有利于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

  •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

  • 今年高考怎么考
  •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小的变化,但一个趋势似乎成为各个学科的共识:逐步与全国卷接轨. 从去年开始,关于高考改革的消息不断,这 ...

  • 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 高中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知识梳理 一.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④地形破碎,坡度大. (2)人为原因(主要的):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过度砍伐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