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与[月迹]的创作思想和写作特色比较

  【摘 要】《赤壁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名篇,《月迹》是我国当代文学家贾平凹的美文。本文试就两文的创作思想和写作特色作一个比较。《赤壁赋》是我国古代的名篇,《月迹》是我国当代的美文。它们都是中国文化长河中闪光的贝壳。文学大师们不为世俗所纷扰,静守着那一方灵魂的乐土。为自己也为他人在夜深人静时找到了一个灵魂的归宿。   【关键词】赤壁赋 月迹 创作思想 写作特色 比较   《赤壁赋》与《月迹》两篇文章被同时选入了中职语文第二册。《赤壁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名篇,《月迹》是我国当代文学家贾平凹的美文。本文试就两文的创作思想和写作特色作一个比较。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浏览赤壁时创作的,作者因“乌台诗案”触怒了权贵,遭到贬谪,政治上的失意与苦闷,他的生活百无聊赖,大部分时间与樵夫渔民为伴,在村夫野民的身上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人生不必过分地追求功名利禄,自陷于烦恼之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里的生活让他落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悠悠的江水,徐来的清风,缓升的明月构筑了一方如诗如画的精神家园。作者回归其中,融自然于一体,人性得到了升华,生命出现了飞跃,心胸变得开阔、博大起来。他一甩头,把往日的不快与疲惫全都甩下,两次浏览赤壁,写下了著名的一词两赋。苦难是人生的一部教科书。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苏轼是一朵开放在黄州的牡丹。黄州成全了苏轼,苏轼成就了黄州。   黄州之后,苏轼成熟了。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滑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的成熟,是一种经历浮躁之后的沉静,一种身居漩涡之中的坦然,一种失落时的微笑,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一次自我的超越,一次灵魂的皈依。苏轼参悟了人生的至理,走向了无人企及的精神高地。   在九百年后,一位陕西作家贾平凹写了一篇《月迹》,作家描绘了儿时兄妹三人寻找月迹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贾平凹描写了一个似月宫里长着桂树的院子,一个似嫦娥一样漂亮的三妹。天上人间,融为一体,流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贾平凹的这种对人生的理解,让我们可以读到那轮“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明月犹同一只飞鸟驮着茫茫的夜色飞越了千年栖息在他的后院桂树的枝头。现代的文明早已荡涤了世俗的尘尘土土,道家的思想犹如一条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中国文人的血脉里,从古到今。如果说,苏轼是命运的一次巧妙的安排,回归了那片精神的原野,那么,贾平凹是自觉地走出尘世的喧嚣去守望那片精神的家园。我们不能说,这种思想就是中国文人的理想支柱,但至少可以理解为亲近自然,走向明月、清风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机缘,多少次山重水复之时,在这里峰回路转。   这是笔者对两篇文章创作思想的理解,下面再谈谈两篇文章的艺术特色。   《赤壁赋》一文采用了主客问答这一传统的赋的创作形式,通过主客二人的对话展示了苏轼人生矛盾的两面,一面是客,感叹人生苦短,壮志未酬;一面是主,妙释人生哲理,笑谈明月清风。用“由悲转喜”这一情感线索贯穿全文。这种主客问答的结构安排和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便于苏轼对人生哲理的阐述以及作者创作思想的表达。   其次是《赤壁赋》情、景、理完美结合。借景抒情,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情理皆趣。作者重点描绘了清风、明月、江水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柔和、空灵虚幻的画面。如此良辰美景,本应少不了赏心乐事。可是苏轼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是啊,一个羁旅之人,又是无端受冤,又怎么能够开心呢?“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然而苏轼就是苏轼,他想借山水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却不会走不出山水,不会学阮籍“岂效穷途之哭”。寄情山水,却不为山水所困,而是从山水之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参悟了人生至理,从此从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来俯视人生。当然苏轼只是苏轼,一个封建士大夫,为官为宦的思想,最终难以摆脱为人摆布的命运,在幻梦破灭之后,走向山水是一种宿命的必然。这一切都在《赤壁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再说说《月迹》,作者贾平凹通过祖孙二代人之间的对话来安排文章的情节,通过随形换景的手法描写了月之迹,重点描写了堂中月、院中月、水中月和心中月。作者敢于突破月的传统意象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在情感线索上,由不满足到满足,也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既写出了寻到之后的幸福,又写出了寻找过程的不易,揭示了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去追求的道理。   两篇文章都安排了人物对话,并且对话的一方都是作者有意虚设的,并非实有其人,《赤壁赋》中的客,《月迹》中奶奶。客是苏轼的另一面,奶奶是智慧的化身,是一个引领我们去追求美好生活的老人。作者通过他们展开文章的内容,也通过他们揭示文章的主题意义。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一篇由悲转喜,一篇由不满足到满足。结尾处都安排了甜蜜地睡去这一情景来达到“扬”的目的。   《赤壁赋》是我国古代的名篇,《月迹》是我国当代的美文。它们都是中国文化长河中闪光的贝壳。文学大师们不为世俗所纷扰,静守着那一方灵魂的乐土。为自己也为他人在夜深人静时找到了一个灵魂的归宿。


相关文章

  • 立论新颖表达俊快--浅谈杜牧的咏史诗
  • 2008年第12期总第3l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No.12.2008SefialNo.3l 立论新颖,表达俊. --浅谈杜牧的咏史诗 任延东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150000) 摘要:杜牧咏史诗最突出的特色是立论新颖,表达俊快,发前人所未发,表现了 ...

  • 文学史资料
  • 总体思路:古代文学占35%,当代65%.其中古代部分有个别填空涉及到清代文学,都是文学史最基本的常识:当代部分个别内容没有讲过,但需掌握.另附二份当代文学史笔记和一本电子书,是留给有兴趣的同学以后看的,不作要求. 一.填空 1.第五节 元代散曲 元代散曲的发展,大致分为前期和后期.元前期的散曲作家中 ...

  • 必修4第二单元
  •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设计者:王艳芳 审核人:宫春平 李保平 授课时间: 课时:2课时 课型:综合解决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背诵这两首词. 能力目标: 理解这两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

  •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
  • 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 [考试方式与时间.题型] 一.考试方式:闭卷.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三.试题类型.数量及分值:基本知识占卷面成绩60%.作文占卷面成绩40%. 1.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2.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3.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4.默写课文(每题 ...

  • 自成高格,自成名句--论杜牧咏史诗的艺术风格
  • 第5卷第3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V01.5No.32006年7月 JouI"11a1 ofLuohe VocationalandTechnical College(Comprehensive) Jul.2006 自成高格,自成名句 --论杜牧"咏史诗"的艺术风格 路卫 ...

  • 赤壁赋导学案(生用)
  • <赤壁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研读文章第1段,把握其中的重要的文言知识和作者情怀: 2.背诵第1段.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 ...

  • 必修四教材分析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材分析 石晓丽 一. 基本结构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 ...

  •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
  • 赤壁赋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 ...

  •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 设计教师陕西省大荔县石槽中学王宁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首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背诵积累诗歌中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五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把握各首诗歌的名句: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情感与价值目标:感悟古人的忧国情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