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的社会责任观和台湾报纸的历史和现状

张季鸾的社会责任观和台湾报纸的历史和现状 ①传教士与刊物

1972年,台湾新闻评议会委托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草拟报业、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职业道德规范。1974年6月29日,由政治大学李瞻教授起草的《报业道德规范》、《无线电广播道德规范》、《电视道德规范》在台北市新闻评议会第二届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这三部道德规范,内容具体、规定详尽,其内容已臻于世界较高水准,成为台湾新闻自律的精神支柱,为台湾新闻评议与裁决案件提供了依据,使台湾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日益走向制度理性。

昨天,80岁高龄的李瞻教授携夫人来到烟台日报社百家讲堂作了一堂报告。

①传教士与刊物

他先提到了《万国公报》。如所周知,明清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即所谓“西学东渐”,大致可分成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始自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浮槎东来,止于十八世纪因“礼仪之争”而引发的对天主教的“禁教”,前后二百余年;第二个阶段则始于晚清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达于极盛,其流风余响,至今未绝,首尾一百五十余年。

1811年马礼逊在中国出版第一本中文西书,到1911年清朝统治结束,一百年间,中国共翻译、出版西学书籍二千二百九十一种。尤其从1900年到1911年,中国共翻译各种西书至少有一千五百九十九种,占晚清一百年译书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九点八。以至时人名之为“千古未有之奇变”,举凡西方的政、教、技、艺都于此时系统地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既构成巨大的挑战,又带来空前的转化机遇。

较之于明清时期,近代新教传教士更侧重于“藉文字来宣传基督教”,除直接宣教外,更多地采用了译书、兴学、办报等间接传教的手段。尽管这类活动的目的仍在于为宣传基督福音铺平道路,但正是通过这些世俗性的活动,西方文化经传教士之手大量传入中国,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传教士从事的世俗性活动中,他们又尤其看重创办报刊。仅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外人先后在华创办了近一百七十种中外文报刊,其中大部分是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的名义创办。

②《万国公报》与张季鸾

在传教士所办的各种报刊杂志中,传播西学内容最多、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万国公报》。《万国公报》的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简称《教会新报》),于1868年9月在上海创刊,发行人为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万国公报》从1868年初创刊起,到1907年12月停刊止,四十年间(中间休刊五年多时间)从周刊到月刊,总共发行九百七十七期,数量是惊人的,其传播的信息量也同样是惊人的。

就中国近代报刊史而言,有许多个“第一”与《万国公报》脱不开干系。虽然《万国公报》并不是第一份近代意义的中文报刊,但却是教会所办的第一份最正规的中文大型综合刊物,如赖光临所指出:“及至《万国公报》创刊,传教士将其所知悉之西方报业思想、知识与报刊体例,透过是报传播于中土,中国报业之现代化,于兹肇始。”

1889年《万国公报》再度复刊后,直接隶属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广学会,发行量逐年递增,到1906年,“每年售出数盈四五万”,“几于四海风行”,创下了早期中文报刊发行的最高纪录。中国近代许多名人都曾在《万国公报》上发表过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篇重要政见文章、长达七千字的《上李傅相书》,便是发表在1894年10月和11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六十九、七十期上。最早的“马克思”译名,也是出现在1899年的《万国公报》上。

因此,如果说文化传播离不开相应的传媒,那么,像《万国公报》这样有巨大影响的刊物,便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十分值得研究。

自创刊以来,《万国公报》便不遗余力地传播西学、新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内容。许多中国人都是通过《万国公报》上译载和撰写的文章,了解到声、光、化、电等西方最新的自然科学和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方面的学说,从而产生思想的裂变。典型有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士人,张季鸾就是从这张报纸了解世界的。

③文人论政的典型

1941年5月15日,他主持的《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的世界性荣誉,张季鸾先生在《本社同人的声明》中说:

“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但也可以说是特长。民国以来中国报也有商业化的趋向,但程度还很浅。以本报为例,假若本报尚有渺小的价值,就在于虽按着商业经营,而仍能保持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

“文人论政”四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百年中国报业的特点。张季鸾一贯认为报纸如果只是客观地报道新闻,只能算“无负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报纸评论的重要作用,勇于对国家大事表达独立的见解,只有这样,报纸才能尽到"对于国家社会负有积极的扶助匡导之责任"。他主持《大公报》笔政,将王韬、梁启超等开创的“文人论政”的报业传统推向了顶峰,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议论国事的生气勃勃的榜样,将中国报业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迄今为止,后世的人们再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境界。

1936年4月1日,《大公报》上海版创刊,他执笔的《今后之大公报》社评义正词严地重申:“本报将继续贯彻十年前在津续刊时声明之主旨,使其事业永为中国公民之独立言论机关,忠于民国,尽其职分。……而不隶籍政党,除服从法律外,精神上不受任何拘束,本报经济独立,专赖合法营业之收入,不接受政府官厅或任何私人之津贴补助。同人等亦不兼任政治上有给之职,本报言论记载不作交易,亦不挟成见,在法令所许范围,力求公正。苟有错误,愿随时纠正之。以上为本报自立之本。”

他深知,要实现“四不”理想,保持文人论政的独立性、纯洁性,就必须“不求权,不求财,并且不求名。”他坦言作为职业报人“不求权不求财容易,不求名却不甚容易”。可是“一个报人若只求卖虚名,得喝彩,有时要犯严重错误,甚至贻害国家。”“往往误了报人应尽之责”。所以,他们在接办《大公报》之初“决定写评论不署名,也含有此意。” 并一直奉行不悖。

有了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大公报》才能在政治上、经济上保持独立的超党派地位,在新闻和评论方面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形象。

④乱世“三骂”脍炙人口

1939年5月5日,经过十三年的奋斗之后,他在《大公报》香港版发表社评《抗战与报人》说:“我们这班人,本来自由主义色彩很浓厚的。人不隶党,报不求人,独立经营,久成习性。所以在天津在上海之时,往往与检查机关小有纠纷”。“中国报人本来以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为理想,是自由职业者的一门。其信仰是言论自由,而职业独立。对政治,贵敢言,对新闻,贵争快,从消极的说,是反统制,反干涉。”

他同时不无骄傲地指出中国报业“走着英美路线,而在近来已具有相当规模,在社会上确已成为一种大的力量”。

从《民立报》到主持《大公报》笔政,三十年间他写的评论不下三千篇,其中以《大公报》社评最引人注目,影响最深远。他生平写文章不留底,说报纸文章没有长久生命力,不值得留存,身后由胡政之编的《季鸾文存》也只是选取了他的部分文章。他目光四射,见多识广,不少文章情文并茂,字字经得起推敲,并不像他自己所说 “早晨还有人看,下午就被人拿去包花生米了”。

在社会剧烈动荡的大转型时期,他曾以“三骂”脍炙人口。1926年12月4日他发表社评《跌霸》,一骂军阀吴佩孚,1927年11月4日,他在《呜呼领袖欲之罪恶》中二骂汪精卫“特以好为人上之故,可以举国家利益,地方治安,人民生命财产,以殉其变化无常目标不定之领袖欲,则直罪恶而已”。 12月2日,他发表传诵一时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指控“不学无术”的蒋“自误而复误青年”,嬉笑怒骂,冷嘲热讽,淋漓尽致。

“四·一二”之后,他不断发表有胆识、有分量的评论,批评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反对屠杀青年,受到知识界及广大读者的赞赏。1927年4月29日,他在社评《党祸》中说:“夫新中国之建设,终须赖全国有志青年奋斗,而非自私自利之寄生阶级所能办。则对于各方杀机之开,势不能不大声疾呼,极端抗议。”他认为“青年血气方刚,不论其思想为左倾为右倾,凡能如其主张敢于冒险力行者,概属民族之精英,非投机取巧者可比,轻加杀戮,无异残害民族之精锐,将成为国家之罪人!”

1931年5月22日,他在《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中说:“近代中国改革之先驱者为报纸”,“近代国家报纸负重要使命,而在改革过渡时代之国家为尤重”。所以他一再地呼吁言论自由,如1929年12月29日发表的《国府当局开放言论之表示》,1935年1月25日发表的《关于言论自由》,1937年2月18日发表的《论言论自由》,等等。

1931年6月1日,国民党公布训政时期约法,第八条是关于保障人权的。第二天,他就发表社评《望人人牢记约法第八条》:“呜呼!民权之摧残久矣!而其尤普遍尤痛切者,则为人民身体之不法的摧残!其最多之例,则公安局任意滥行羁押,不送法庭;以及法庭之羁押不审。”猛烈抨击国民党任意捕人杀人的恐怖统治,称之为“此诚政治上之最大黑暗,为革命时代须臾不能容忍者也”。

⑤抗战期间说了些什么

1936年,《大公报》上海版创刊不久,他发表《改善取缔新闻之建议》社评,抨击新闻检查制度。由于大胆敢言,到下半年《大公报》上海版的发行量就突破五万份,在鱼龙混杂的十里洋场站稳了脚跟。“七君子”事件发生,他忧心忡忡,奔波营救,并非只是出于对故交沈钧儒的关心。当时江苏高等法院以无中生有的罪证拼凑了漏洞百出的起诉书,“七君子”随即起草了针锋相对、有理有据、义正词严的答辩状,把起诉书驳得体无完肤。但不少报纸迫于国民党的压力不敢发表。张季鸾了解真相后当即打电话给编辑部,立即发排,不必送审,第二天就见报。事隔十年(1946年),沈钧儒回首往事,还感慨地说,季鸾是一个好人,对我来说,尤其是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好朋友。"他不仅自始至终关心老友的安全,也关心同时系狱的其他知识分子(中国读书人中代不绝书的“士类”),并尽力维护他们的尊严。

西安事变发生后,他接连发表《西安事变之善后》、《再论西安事变》等社评,力主和平解决。宋美龄甚至派人在西安上空广为散发载有他《给西安军界的一封公开信》的《大公报》。他的言论对事变最终和平解决到底有多的啊影响我们无法猜想,可以肯定的是历史的转折与他不无关系,他为此兴奋地呼喊这是《国民良知的大胜利》。

1937年9月18日,上海战火正炽,《大公报》武汉版创刊,这是张季鸾一生工作最辛苦也最出色的时候,他以如椽之笔写下了《中国民族的严重考验》、《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振奋人心的社评,影响极大、极远。当日寇兵临城下,南京千钧一发之际,12月8日,他写下了《最低调的和战论》,“我们以为政府即日即时应当明白向中外宣布,如日本不停止进攻南京,如日本占了南京,则决计不接受调解,不议论和平。我们以为这绝对不是高调,乃是维持国家独立最小限度之立场。”“倘南京不幸被占,应明白拒绝名为调解实为屈服之一切议论。” 徐铸成说:“张先生的白话文,还有裹过脚的痕迹,但字字句句,朴质沉痛,写出了中国人民心底的悲忿和沉痛。”“唤醒了多少意志本来并不坚定的人,使国家一时免于陷入’瓦解土崩’之局。他的一声棒喝,应该说关系不小。”武汉一年,国家局势最为动荡,《大公报》的言论也最为社会所关注。

他主张联苏抗日,团结各党各派,提倡组织“国防最高会议”、国民参政会,提出“民族至上,国家至上”、“抗战第一,胜利第一”等口号。在生命垂危之时,面对日寇的狂轰滥炸,他还向王芸生提议,写了鼓舞人心的社评《我们在割稻子》(发表于1941年8月18《大公报》重庆版)。从“九·一八”以来,他即力主抗战到底,其言论对推动全国抗战影响至大。他和同人一起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大公报时代”。

⑥张季鸾与蒋介石

“九·一八”以后,蒋介石屡次礼贤下士,请张季鸾共商国是,他也以国士报之,知无不言,被外界看做蒋的策士。《大公报》成为蒋每天必读的唯一报纸。1934年的一天,蒋在南京励志社大宴群僚,文臣武将济济一堂,首席主客竟是张季鸾,席上蒋对他推崇备至。等到吴鼎昌入阁,尤其《大公报》重心南移、出版上海版以后,他们的往来更加频繁。青年党的左舜生说他深知蒋的为人和想法,在脑中将它推前一步,写为社评,蒋觉得很有道理,往往照此实行。《大公报》所以常常得风气之先,蒋因此收"尊重舆论"之誉。但终其一生,张季鸾只是无党无派一报人,至少在他生前,《大公报》与蒋介石、国民党从没发生任何经济关系,没有违背“四不”方针、丧失民间报纸的独立性。

他对记者的作用十分看重,曾对徐铸成说:“成熟的记者应该是第一等的政治家,美国的总统候选人不是有许多曾做过记者的吗?”“九·一八"前一二年,《大公报》就连篇累牍地发表社评及专文,呼吁关注东北危机。“九·一八”一发生,《大公报》召开“开天辟地从未举行过的”编辑会议,张季鸾严肃宣布,国家已面临紧要关头,“我和吴、胡两先生已商定,报纸今后更应负起郑重责任”。并宣布了两项决策,一是明耻,由王芸生等编辑甲午前后以来的对日屈辱史,这就是后来陆续发表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二是教战,创办“军事周刊”,请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主编。看《大公报》"九一八"以后的那些举措,报人、报纸在重大历史关头所起的作用实在不下于政治家。所以1938年6月他在《战时新闻工作》发表《无我与无私》一文说:

“我们报人不可妄自菲薄,报人的修养与政治家的修养实在是一样,而报人感觉之锐敏,注意之广泛或过之。”

直到晚年,他仍坚持用“老兵”的笔名写通讯,逝世前不久他还奋笔为创刊不久的《大公报》桂林版写了好几天的“重庆专电”,那时他已病倒在床。1941年7月7日,他写下了一生最后一篇社评《抗战四周年纪念辞》,高呼“全世界人类自由万岁”。 病危之际“犹时以把报纸努力做好为勉”,不时写纸条给王芸生,“谆谆讨论某事宜如何立言”。

他对社会的贡献,所产生的影响,始终来自他那支犀利、诚挚而带感情的笔。他一生对做官、敛财都无兴趣,从来不是政客、商贾,身后一无长物。胡政之在追念他的文章中说:“至于张先生生平,不事生产,他的遗属生活教育,一切本社都要负责照料”。(《大公报人忆旧》255页)

即使在和蒋介石的“蜜月”时期,他也没有放弃对当局的批评。“九·一八”后,他发表《望军政各方大觉悟》一文,疾言厉色“国家今日受此奇辱,人民遭此奇劫,凡过去现在政治上负责任的人,虽自杀亦无以谢国人!”蒋没有因此对他怀恨在心,而是以“国士”待之,他是少数几个可以不经通报直接见蒋的人之一。正是他始终坚守“文人论政”的信念,虽然一无显位、二无巨资,却在中国报业史上留下了一道永远抹不去的深刻印痕。

虽然他对王芸生说过“只要不碰蒋先生,任何人都可以骂。”(王芸生、曹谷冰《1926-1949的旧大公报》,《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五辑,31页)但同时他也认为“蒋先生有很多地方也不如人意”。至于抗战胜利以后,他指出“那时我们要坚持一个口号,即国家至上,民主第一,以此号召全国合作,会得到读者的同感。”

⑦张季鸾的报恩思想

遗憾的是他没能活到那一天。1941年9月6日,一代报人张季鸾在重庆与世长辞,终年54岁。他弥留之际,蒋介石曾亲去探视,所以挽词中有“执手犹温”之语。他在《归乡记》中说过:“我的人生观,很迂浅的。简言之,可称为报恩主义。就是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他后期和蒋的关系恐怕就有这种报恩思想在内。

1941年5月21日,《大公报》发表社评《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周恩来当晚就给张季鸾、王芸生写信,《大公报》第二天即安排发表。第三天,张季鸾发表《读周恩来先生的信》,认为共产党1927年以后的十年间“是负号的,不是正号的”,希望“对国家永作正号的贡献”,并提议毛泽东到重庆和蒋介石“彻底讨论几天”,“只要中共对于国家前途的基本认识能真实成立一致的谅解,则其他小的问题皆不足障碍合作。”他虽然与共产党政见不同,但却无法否认他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他去世后周恩来等称其为“报界宗师”,“谋国之正,尤为士林所矜式”。毛泽东等肯定他“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

《大公报》提倡让人民说话,为社会负责,促进社会改革,承担社会责任。每年一次评全国最优秀的文学家和和科学家。老舍就曾获奖,奖金是5000银元,当时张的工资是200银元一个月,可见他们对这两项奖的重视,老舍是赶牛车去拉的银元。

有幸的是,在他生前,《大公报》荣获了密苏里奖章,这是《大公报》、也是他一生的顶峰。在重庆新闻界举行的庆祝会上,他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办报之秘诀在于’准备失败’,立言纪事,务须忠勇,忠者忠于主张之谓,此项主张自非偏见,事前务宜经过深思熟虑,多听他人意见,多考察各项事实,勇者系勇于发表,勇于发表必须’准备失败’。”这是他三十年办报经验的总结,是他报业生涯的血泪结晶。

他一手奠定《大公报》“文人论政”的传统,他所主张的报纸要超党派,并不是超政治、无立场,而是提倡“对政治,贵敢言”,他的社评几乎涉及到当时所有敏感的政治问题,是典型的“文人论政”,其最终理想就是要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他的办报思想和办报实践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中国报业的品格,称他为“一代报人”当之无愧。

斯人已去,《广陵散》嘎然而终,随着时光的流失,一切都已化为乌有,只有那些倾注了“文人论政”理想的文字、思想依然在历史的断裂处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⑧台湾电视一支独秀

李瞻对台湾的新闻业相当了解。他说台湾的第一份报纸是荷兰人办的,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开始办报。国民党时期主办《中央日报》等。

他介绍,当前台湾新闻业总的形势不容乐观。两年前年广告投资额达1000亿元(台币,下同),民进党执政后,降低两成,约为800亿元。而且各类媒介广告收入都有下降,只是有线电视一枝独秀。目前台湾的报纸、电视与有线电视,正从事一项生死存亡的激烈竞争,而有线电视已居绝对优势,它们为了生存或为了保持优势,都是运用色情、犯罪与灾祸等黄色新闻的夸大渲染,而且广告新闻化与节目化,电视与有线电视更利用美女主播,做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竞争是负面的,对社会已经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今年台北《天下》杂志举行调查,咸认新闻媒介是当前台湾社会的主要"乱源"。

他对1995年和2000年台湾报业、电视与有线电视广告收入做了一个统计。1995年报业广告收入282.38亿元,2000年则为188.86亿元,减少了93.52%;无线电视广告收入1995年155.20亿元,2000年则为108.64亿元,减少了46.56%;有线电视广告收入1995年32.20亿元,2000年则为174.71元,增加了142.51%。据台北研究媒介学者告知,2001年台湾报纸的销数,无线电视的收视率,以及两者的广告收入,均有大量衰退。另外,有线电视还有用户上缴费用的收入。台湾目前大约有800万户使用有线电视,按70%缴费、每户600元计算,也有33.6亿元收入。

实行"报禁"违反新闻自由,并非合理现象;但开放"报禁"形成商业恶性竞争,结果更令人忧心!"报禁"开放对台湾报业已形成重大之伤害;而1993年8月11日通过"有线电视法",主张大量开放广播电视频道(即开放天空),不仅是对台湾报业的严重打击,也对无线电视产生致命影响。目前台湾新闻业,不仅是报纸间竞争,也是报纸与无线电视及有线电视竞争,同时更是有线电视对无线电视、报纸、广播与杂志的竞争。十余年的新闻竞争,报业和无线电视业遭到惨败,只有有线电视业一枝独秀。

那么,台湾有线电视业何以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局面?

1960年代,报纸广告收入约占台湾广告总投资70%以上。无线电视诞生后,夺取了报纸的大量读者,又夺取了它的大量广告,而报纸广告收入已降至27%左右。目前台湾有线电视约有80个频道,收视率已达80%,主要由邱复生的TVBS、王令麟的"东森"与汪道存的"中天"三大公司所控制。而无线电视的收视率,已降至不到10%。

有线电视计有6个新闻网,数十个娱乐网,在短短5年间,它又夺取了无线电视绝大部分的观众及其广告收入,致使过去风光一时及享受丰厚利润的无线电视,眼下已呈现亏损局面,奄奄一息了!这对报纸而言,无疑也是雪上加霜,打击更为严重。"报禁"开放后,报纸家数由31家突然增加到362家。台湾幅员狭小,市场有限,报纸为了生存,势必展开自杀性竞争。眼下能赚钱的报纸约70家,真正赢利的也只有几家。至于广播和杂志,长期以来,两者的广告收入大约分别处在年广告投资总额的5%左右。

与台湾报纸不同的是,日本一些广播电视不准播广告,保证了报纸的广告,同时,日本主流电视都有报纸来办,保证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德国、英国、法国也严格限制电视广告,来保证报纸的生存。德国4哥电视网两个允许上广告,时间每天7:00——7:10,7:10-7:20。多一分种也要国会批准。如果媒体市场放任自流,势必出现恶性竞争。竞争是好的,但不能恶性竞争。媒体的自由主义泛滥,没有好结果。

台湾在1970年以前,新闻工作者还过记者节,以后基本上不过了。记者节活动一般由记者公会组织。每逢九月一日,记者们聚集在中山堂,或者在大的公众场合,举行纪念活动。其中有摸彩环节。到了1970年以后,由于媒介数量增加,新闻工作者的数量增加到几万人。其中杂志就有5000多家。到了记者节这天,杂志、小报、小电台的记者每次开会都有一两万人,那些弱势媒介的记者以及挂名记者,参加活动多半是为了摸彩,因此弄得秩序紊乱。强势媒介的记者由于收入高,就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了。

不过,记者公会围绕记者节做了很多有益的事,编辑出版了记者节丛书,组织了在职训练,还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与伦理教育。但,记者节活动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所以,现在台湾不过记者节。

⑨台湾媒体的三个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至今已有近60年。对于这些年来台湾新闻传播业,我将它大致分成三个时期,即官报时期、企业报时期和"报禁"开放后的媒介竞争时期。

官报时期(1945-1961):主要为台湾省政府与国民党发行的报纸。在1950年代,台湾报业以官报与党报为主,据当时估计,不论在发行与广告方面,官报与党报均各约占90%,而民营报纸仅占10%。主要官报与党报如:台北台湾新生报、台南中华日报、台北中华日报、台北中央日报、高雄台湾新闻报和台北青年日报等;而民营主要报纸仅有自立晚报和公论报。

企业报时期(1961-1988):重要企业报纸,多于官报时期创刊。但自1961年后,台湾经济起飞,交通发达,教育普及,乃使报业逐渐进入企业化报业时代。主要的企业报有:中国时报集团、联合报集团、自由时报、台湾日报、台湾时报、民众日报、自立晚报、英文中国邮报、英文中国日报等。中国时报原名"征信新闻",主要报导经济行情。1954年改为综合性报纸。1968年9月1日易名中国时报。1971年改彩色印刷,设备现代化,成为台湾三大日报之一,销数曾达100万份,目前销数约64万份。而联合报于1971年7月完成10层大楼,并启用日制彩色高速轮转机,成为最现代化报社之一。销数曾达100万份,目前销数约70万份。至于自由时报,则以本土化、倾向民进党与强调意识形态为号召,并自1992年至1994年以8亿6000万元,以赠送黄金、别墅、汽车、保险与赠报等方式,做为推广发行的手段。致使发行与广告方面,有迅速成长,与联合报、中国时报已有鼎足三立之势。

"报禁"开放后的媒介竞争时期(1988-):1988年1月1日,开放"报禁",1993年开放广播电视频道,1993年8月11日,通过"有线电视法",以上措施,对台湾新闻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总的结果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报纸数量增加至362家;

2.报纸篇幅增加至10-14大张;

3.报纸售价打破平头主义:开放"报禁"前,每份日报售价均为5元;开放"报禁"后,各报增张,每份售价增至8-10元;1996年1月1日,中国时报、工商时报、联合报、经济日报与此同时民众日报,更增至每份15元。但台湾日报与大成报,原为每份10元,现则降为5元;其他报纸如自由时报等仍多为每份10元。

4.报业竞争激烈:"中时报系"与"联合报系"于"报禁"开放后,立即于台中、高雄建立印刷厂,两大报系展开激烈竞争,并与地方报纸展开竞争,因此成本提高,广告相对减少,发行困难,致绝大多数报纸呈现亏损现象;

5.报纸品质降低:因报纸篇幅增加太多,竞争激烈,又多数报纸呈现亏损现象,致犯罪、色情、灾祸新闻的夸大渲染,诽谤名誉,侵犯隐私权与欺诈不实广告的情形,日趋严重;6.财团报业兴起:联邦建设创办自由时报,积极与"中时"、"联合"报系竞争,彼此以赠送黄金、汽车......等大奖刺激发行;7.报业自动化完成。

发生在1992年11月的一件事就比较典型。当时,联合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的谈话,被时任"总统"的李登辉强烈批评,认为"某报"引用、甚至夸大大陆高官的谈话,恫吓台湾民众,由15个社运团体随即在11月23日组成"退报运动联盟",发起"退报救台湾"活动,以抵制如"中共传声筒、中共人民日报台湾版"的联合报。事件发生后,联合报在11月26日刊登社论呼吁读者"起而维护知的权利",分批宴请广告主,并首度以闽南语在电视上打形象广告促销,并在南部以10元出售其早、晚报。不过,这一波退报运动杀伤力相当强,联合报发行量因而掉了8万份,广告也下滑20%。李登辉支持自由时报,联合报的损失就是自由时报的收获。

⑩民营报纸后来居上

官报由政府发行,受政府保护,财力雄厚,人才济济,何以民营报纸能够日益茁壮,后来居上?

这期间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民营报纸采用的策略大致如下:1.新闻言论自由尺度的竞争:即凡政府不准、不愿或不便报道的新闻或言论,民营报纸通常会在"法律边缘"力求突破,籍以争取广大读者的公信力;2.软性新闻与硬性新闻的竞争:官报以报道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硬性新闻为主,而民营报纸则以色情、犯罪、灾祸新闻与休闲性娱乐新闻为主。通常阅读硬性新闻者,不会超出20%,而阅读软性新闻者,则在80%以上;3.民意与官意之竞争:官报多刊登政府与御用学者之意见,而民营报纸则多刊登一般"读者投书"与独立知识分子之意见。4.广告新闻化:官报通常刊登一般广告,而民营报纸则常常以新闻方式刊登广告,藉以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这种广告系属欺骗行为,但对争取广告收入,效果极为显著。由于上述30多年之激烈竞争,民报逐渐成为台湾报业之主流,而官报日趋没落。

1950年代初期,领导台湾新闻媒介的主要人物一般都有很高的学问,大都在美国留过学,因此,他们领导下的新闻传播业也着力于扫除文盲、培养师资、农村改良、家庭计划、新技术发明或引进等等方面的报道,对台湾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50年,台湾设立了农业发展委员会。与此同时,还创办了农业广播电台,还有专门针对农村读者的《丰年》杂志。《丰年》杂志系由留美归来的专家黄教授(已去逝)创办,发行达几十万份,现在也还有几十万份,非常受农民读者的欢迎。另外,还创办有渔业电台,该电台专门报道渔业新闻,尤其是远洋渔业新闻信息。台湾的农业在195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1960年代,轻工业开始发展。经济日报、工商时报以及其他许多媒介都很重视对轻工业相关新闻的报道,例如新技术引进、工商管理、利润的提高等等新闻。

1960年后,台湾就没有文盲。因此,农村中也有很多报纸读者。报纸在发行服务方面做得很到位,即使是农村,也要将当天的报纸即时送到读者手中。台湾的西海岸是平原,有两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铁路贯通。联合报、中国时报等许多报纸不仅在城市设立分销处,例如在台北市设立了30多个分销处,而且在镇和村设立分销处。凌晨3点多钟出版报纸,十几部卡车载着报纸,沿着高速公路向台南行驶,每经过一个县市的路口处,就将该地的报纸扔下。该地的总分销处已经派人等候,报纸一扔下来,就运往当地各分销处。先送远的,再送近的,最后送本市的,即台北市。再远些的地方就靠火车和飞机送。台湾几乎所有的平原地带都能在早上六七点钟看到当天的报纸。我住在台北市,早上六点二十就能看到。"报禁"解除后,上述的两家报系,在台北以外的地方也设立了分印点,因此,送报的速度更快了。

1974年,台湾新闻评议委员会通过“台湾报业道德规范”,吁请各报尽量刊登读者投书,藉以反映公意,健全舆论,并提供篇幅刊登与自己立场不同或相反的意见,藉使报纸真正成为大众意见的论坛。但经过多年后,台湾新闻学者李瞻在1985年的研究指出:各报对于读者投书、更正启事、刊登不同意见等并不积极。

后记:媒体的社会目标是什么

媒体的反社会作用值得研究。美国媒体发达后,报道的绯闻多,结果离婚府的多,报道的暴力多,结果暴力多、自杀多。台湾1960年路不拾遗,媒体兴起后,1975年前后,犯罪率达到高峰。事实证明,媒体的反社会作用,往往在13——15年后起到巨大作用,所以,联合国在36个国家开展“媒体的社会目标是什么”的研究,向探讨以哥好的媒体运作方案,力求媒体的作用利大于弊。

一个社会一般人群占70%,中产阶级占20%,高级知识分子占10%。这10%的中的3%是社会精英。社会反社会效应就是往往为了追求片面的收视率或发行量,一味追随一般人群的口味。也可能你做到用一些凶杀色情低级趣味的东西迎合一般群众的胃口,但你难以迎合中产阶级和高级知识分子的胃口。这样就难以融入主流媒体行列。我们应该坚持社会责任感,靠长期的影响力,而不是短期的低级趣味,影响和干预社会。要知道一张好报纸,应该面对的是中产阶级、高级知识分子和一般人民的一部分。

作者李瞻简介:

李瞻先生,字士毅,1925年8月8日生,山东寿光县人。1956年获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所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政大讲师、副教授、教授、新闻研究所所长;台湾地区教育部、新闻局、中国时报、中国新闻学会与台湾新闻评议会顾问;中正文化中心评议委员,文建会委员,金钟奖、金马奖和金鼎奖评审委员,考试院高级文官考试、甲等考试与教育部公费留学考试典试委员,教育部台湾大专院校教育评鉴委员,兼新闻传播类科召集人;中华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吉星福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台湾建设基金会常务董事与曾虚白先生新闻奖基金会执行委员等职。其间获美国傅尔布莱特基金会与国科会资助,先后赴斯坦福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1981年于政大首创台湾第一所新闻学博士班。

主要著作有《世界新闻史》、《比较新闻学》、《比较电视制度》、《新闻道德》、《新闻采访》、《传播法:判例与批评》、《诽谤与隐私权法》、《国际传播》、《太空传播》、《传播政策》、《政府公共关系》、《新闻学原理》等。1997年,获美国传记文学研究院(ABI)国际传播学术成就金牌奖;1998年,名列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1998);1999年,名列英国剑桥IBC国际名人大辞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28th Edition)。

资料来源:台湾著名学者李瞻论文


相关文章

  • 台湾的杂志出版业
  • 作者:吴迪 台湾研究 1998年11期 我国30年代,杂志一词使用很普遍,但在1949年以后,大陆使用期刊一词的状况逐渐增多,并已处于明显优势,而在台湾至今仍留存着将"大众通俗刊物和学术刊物"统称为杂志的用法. 一.历史 台湾杂志的创办,始于本世纪初.最早的有<台湾医学会杂 ...

  •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权势转移"
  • 作者=张燕舞 来源=2016年4月<经济观察报·书评> 2016年3月8日至23日,台湾"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院士.副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特聘研究员王汎森先生如约莅临北大,做客"大学堂&qu ...

  • 台湾主流媒体生态环境与竞争方式
  • 记者亲历 ⊙本文作者(左四)在台湾联合报业座谈 台湾主流媒体 生态环境与竞争方式 □戴仲燕 今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江苏省海峡两岸新闻交流协会考察团赴台参观访问.在台期间,参访团主要访问了台湾最大的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两大报系,访问了东森电视台,与媒体的高层进行了新闻交流和探讨.通过对台湾媒体近距离的接触 ...

  • 文化艺术交流团工作情况汇报
  • xx年年5月7日至16日,以马鞍山市副市长陈苏汉为团长市文化局局长王平.省文化厅副处长张媛媛为副团长的.马鞍山市舞台艺术工作者.文化研究工作者.书画家以及省考古所专家组成的安徽马鞍山市文化艺术交流团一行45人,在台湾圆满完成文化艺术交流任务后,如期返回.这次赴台进行文化交流,是省文化厅交给马鞍山市的 ...

  • 新闻出版总署通报新闻出版业现状等
  • 报刊图书 新闻出版总署通报新闻出版业现状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2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十五"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状况,在全面繁荣的基调下,同时也承认了出版业内产品质量高低不齐.重复出版现象.图书司司长吴尚之介绍,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实施了"十五&quo ...

  • 新闻评论之社论
  • 代表报纸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的最重要的评论形式。党的机关报的重要社论,代表着同级党委说话,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各级党的机关报,经常借助社论的形式,对所属党委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发表指导性的意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论是报纸的重型评论,还常用于表示欢迎、纪念、庆祝之类的场合。 《实例》 人民日报 ...

  • 课题研究:台湾历史及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与前景展望
  • 课题研究:台湾历史及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与前景展望 一:台湾历史 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 ...

  • 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
  • 判断10.简答20.连线10.案例分析60 闭卷 媒介批评的理论基础部分 要看熟,包括了判断题和连线题 1.什么是媒介批评? (1)依据一套价值体系,对大众传媒的新闻实践的诠释与评价. (2)批评的主体包括新闻媒介自身.研究媒介的学术领域.以及作为媒介消费者的公众.社会机构.团体等. (3)批评的对 ...

  • 尝试与贡献
  • 诸有钧是我国对外宣传战线的老党员.他196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到中新社工作,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了近40个年头.他在中新社从编辑.记者做起,以后成为中新社的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做记者要善于交朋友 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诸有钧发表过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和成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