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通俗易懂诉阅者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解读

张坊中学 古兆军

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心词由“大自然”来修饰,这就让我们明白:此处所说的“语言”可不是人类的,文章要讲的是“大自然”(即自然界)的“语言”。于是,这就让我疑惑: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自然怎会有语言?进而,好奇心也驱使我思考:若真有语言,自然界的语言是什么呢?

带着渴求,走进正文。

课文第一段劈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非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句中“苏醒”一词,还是能够理解这句话讲到了春季即将来临(“立春”的“立”字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季即将来临),大地上开始万物复苏。紧接着往下读第二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第三句“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第四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笔墨描绘了花草鸟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继续往下读,便看到“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这句话。刚读完时,脑子里慢慢出现了骄阳下,各种水果慢慢长大的动画。但定睛再读,我们发现这句话的主干是“夏季是时期”。查词典,时期是(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的意思。结合词义,那么这句话就有了强调夏天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之意。让人似有所感:这像是在介绍吧。下面的第六、七句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紧接着,第八句的后半句又展现了冬天的“风雪载途”。

如果仅看前八句,文章开始部分只是由形象优美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风景画。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勾勒诗情画意的四季图仅仅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景色的迷人色彩吗?若这样写下去,似乎文章就成了写景的散文了吧。接着往下读,第九句“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引起了我的注意。“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中的“是”作为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周而复始”中的“周”解释为“绕一圈”,“始”解释为“开始”。“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即年年像这样,绕一圈又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像这样”当然是承上而言,这里的“这”不就是我眼中作者描述的四季图吗?看来,这句话是为前面的描述做了一个总结,使我们了解到了这是带有规律性的景象。我们知道,说明就是介绍,这第九句的介绍实际告诉我,科学家竺可桢不是在写散文,而是要让我们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弄清这一点以后,再来看前八句话,我们会明白,作者在前面几句的描述是精心构思的,一方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读者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如此“科普”,真是用心颇深!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基于科普文章通俗易懂的需要,基于更明白说明事理的需要。于是,再来看四季图,这就不是普通的景象了,而是关于科学领域方面的自然界的现象了。这样,我们就必须重新再读这段,来搞清楚“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到底是什么意思。 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是”应该指向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在前八句中我们可以提取出这样一些现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

植物孕育果实。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变黄。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的景象,(它们)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将这些现象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得出自然界里生物的现象: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休眠,候鸟的迁徙、昆虫休眠等,以及自然界非生物变化:解冻、始雪、结冻等。在第九句中作者进一步总结强调,这些生物现象与非生物变化是年年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的,所以,作者所描述的这些现象应是具有周期性的现象。这个周期是以年为单位的。

如果将“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作为具有周期性的现象的结果的话,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换个问法就是“这与什么有关呢?”)在这一段,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但是,我们发现:作者在描述这些现象时,不是机械的将这些现象罗列出来,而是将这些现象全都放在了一定的环境中。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是在“立春过后”„„看来,这不是作者随意创设的画面氛围,而是时刻在提示读者这些现象是有依托的。那么,发芽、开花等现象依托什么呢?为求保妥,我们先把这些现象罗列出来:“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在秋风中,寒冬”。乍一看,多数词语反映的是季节(如:立春、夏季、秋天、冬)与气候(如:夏季的“炎热”、冬季的严“寒”)

【气候: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冷热、干湿、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雨等。】至于“再过两个月,不久,在秋风中”也可以稍加思考作出判断:“再过两个月”是承“立春过后”而言的,按照二十四节气来推算,应是清明时节。“不久”大概就是谷雨左右吧。至于“在秋风中”,让我一时想起了气象谚语——“一场秋风一场凉”。秋风是指北风或西北风,一场秋风一场凉是说吹一场秋风天气将变得更冷一些。这就折射出秋天气候“寒冷”的特点。看来,上述罗列的词语指向的是季节与气候。而且,这些罗列的词语反映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的次序与暖→热→冷→寒的气候变化的次序。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气候”一词中的“候”本是季节、节气之意,所以上述罗列的词语反映出的两个变化次序本是从属关系,可以合并为一个“气候”变化的次序。

于是,我明白了:春天才发芽,秋后就落叶等等的现象是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的。也就是说,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以及非生物变化与气候是有紧密关系的。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气候”,这些现象的早晚,取决于气候的冷暖。同时,在这一段第九句中的“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应是为所述自然现象的变化给予了严格的地域性限制的必要的交代——因为只有温带、亚热带区域内才有气候的更迭与变化,进一步说明了花草鸟虫等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

结合刚才的收获,我们也就进一步体悟出大科学家竺可桢在描述自然界中的周期性现象以及它与气候内在关系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了。

下面来看第二段:

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这是一句连谓式(连动式)的单句。前半句,紧承一段把花草鸟虫等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点出来。当看到这样的信息,也就印证了我们上段的解读是明白了作者的用意。下面,我们要注意:这句话的主语是“劳动人民”,这是后面谓语所描述的行为的发出者。谓语动词“注意”解释为“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对这一解释中“意志”不是很清楚,再查词典得知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结合语境来看,前半句在说劳动人民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对花草鸟虫等的规律性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的关注与探究。再结合后半句,进而我们看出,这种“注意”是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即“安排农事”。“安排”是有条理、分先后的处理(事物)之意,“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结合语境,“安排农事”也就可以理解为(劳动人民)有条理、

分先后的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当然,这“安排农事是“据(之)以”的,也就是“(劳动人民)有条理、分先后的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是“依据‘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来做的。据此,让我们认识到:周期性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与农事之间是有紧密关系的,以及这种关系对农业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之大。

那么,这种关系下的自然现象对(劳动人民)有条理、分先后的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有什么影响呢?

本段的第二、三句做了举例:“杏花开了”( 在“传语”)→“赶快耕地”;“桃花开了”( 在暗示)→“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唱歌”(在提示)→“割麦插禾”。

很显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除了生动传神,引人入胜之外,更让我们感到:仿佛花鸟树木等构成的自然界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从而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即影响)。从这一点上说,这些与气候有关系的自然现象仿佛不就是大自然(自然界)向我们人类表达、交流意思的特殊工具——语言吗?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解读至此,我们终于懂得大自然的确有“语言”。既然,这语言是用以,与从事农业生产有关系的劳动人民来沟通的工具,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给“这些自然现象”起了个新名字——“称它为物候”了。

于是,作者行为到第三段开头,就顺势点明了题旨——“物候”(或亦可称为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而后,作者交代“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透过前句,使我们了解到它的起源早,结合后句中“许多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可以反映出它在农业方面应用广的特点。以上这些实际是承第一句提出物候之后,对物候知识的起源与物候知识的应用做了拓展概述。

由于有几千年以来的物候知识较早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这个背景,所以在此基础上,以至于“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这“就是物候学”。这时,我们发现,作者自然引出了“物候学”。如此“自然引出”,当然是作者对物候及物候知识的起源与物候知识的应用做了概述的缘故。并且,我们若把眼光放远一点,再联系“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我们还发现文章到这里时还概述了物候学的形成:即由古代劳动人民凭经验将物候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一直发展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转变。作者说明的严谨可见一斑。

既然提出了与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事有关的“物候学”这一科学术语,那么,到底什么是“物候学”呢?作者顺理成章以“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这句话为“物候学”作了诠释。

纵观课文前三段,我们可以理出如下的逻辑关系:

首先,描述了温带和亚热带区域内的自然界中与气候有同步关系,且具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第1段)。然后,承上指出这样的自然现象是与农事有关系的,使人们对物候现象有了准确、直观形象的认识(第2段)。最后,正式提出“物候”,从而引出“物候学”的科学术语(第3段)。(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也指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接着往下读第四段:“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这句话是说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是承上一句而言,说明“生物仪器”很复杂,很灵敏。从对物候观测中的十分形象地“活的仪器”描述也暗示了

生物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再联系第三句,我们可以看出也正因为前两句所反映的这些——物候观测使用的是很复杂、灵敏的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的活生物的原因,所以有了“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这一结果。联系农业,上述结果可以理解为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农作物所处环境中的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也能够反映出当时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一、二句与第三句之间应是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添上“因此”一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此科学、全面的观测数据仅是得力于直观便捷的物候观测而已。第四句“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又与前三句构成了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因为“活仪器”不用维护,观测直观便捷,“所以,把它——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当然,这句中所说的“比较简便”应承前理解为实施观测操作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是基于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绝大多数是农民)而言的,所以可理解为“容易被农民所接受、掌握。”正因为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操作比较简便,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再基于丰产需要的大前提,所以“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物候观测”里。

为了能把这一道理让读者透彻明白,作者瞬即给出了第五段的实例剖析:北京1962年的物候观测与前两年的对比显示出当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可这一物候观测却没有及时应用在农事活动里,致使作物受损,收成减少。“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是说为了丰产,如果在农事活动里将物候观测得以应用,便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再次强调了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为何以两段作此强调?我们知道“物候观测”是第三段中诠释物候学中“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的前提,可见“物候观测”归属于“物候学”范畴,看来四、五两段是承上文引出“物候学”后,以实例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下面,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迅速浏览,可看出这部分内容应是从第六段至第十段。以第六段设问提出,而后具体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初览有两个期待:

1、 这些因素的含义是什么?

2、 介绍这些因素时,是按照“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编排的,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程度由大到小,有所不同。于是,期待里就有了为什么要这样介绍?

在基本读懂七至十段各段语句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深究四个要素的说明顺序,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的含义”。

第七段,在提出物候来临取决于纬度后,作者这样写道:“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这形象的事例是在举例说明什么呢?很显然,这是针对在不同的纬度上,物候来临的迟早是不同的,即物候现象的来临取决于纬度的差异而言的。(纬度反映的是地球表面南北距离,所以纬度的差异也可理解为南北的差异。)

但是,作者话锋一转,以“值得指出的是”引出进一步的强调:“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是有不同的。当然,这“不同”是“因季节的差别”造成的。为了把“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个意思说明白,作者作了如下的阐述:“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稍加思考,可以整理为这样的认识:我国的大陆性特征在全球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具有“冬冷夏热”这一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征。但由于纬度差异(地球公转等因素),又造成“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的气温事实的出现。(温度是决定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而气候变化才会影响物候改变,)基于不同季节的温度有上述如此的差别,所以,“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为了说明这种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的显现程度

与存在,作者更近一步强调:(甚至)“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并举“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的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以人们平时心里所有的“华北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的感觉回扣:你看,正因为在季节上南北有差异,所以“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嘛。

为什么作者花去这段的大部分来谈“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个意思呢?其实,作者透过这样的强调是要告诉科学知识尚浅的读者——物候差异不能简单的按纬度计算出来,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非常的复杂。

我们终于明白了,物候现象的来临取决于纬度的差异——这个道理比较浅显,但为了防止人们片面的认识:即物候现象只是取决于南北差异的错误认识出现,并建立(物候差异不能简单的按纬度计算出来,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正确的观念,才多花了一些笔墨做了重点的强调。真是为读者考虑之极呀!

至于,为什么纬度差异就能造成物候现象来临有迟早不同,这是与倾斜自转的地球与绕太阳公转等因素有关的。若解答起来需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学科知识,早已超出了“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迟早的因素以及本文关于物候的说明。所以,作者没有在此展开。此段中作者强调“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也让我们不好把握,这多少也是因上述缘故所为。

但是,从与表述对象无关的一律不提的态度角度来看,作者行文之严谨值得钦佩。

第八段首句提出了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在后两句写到: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我们可以懂得:第二句是写经度差异下的气候特点,第三句是由前一句所述气候特点得出的沿海地区春季物候现象的来临比内陆要迟的结果。

为什么经度差异下的气候特点是这样?作者没有展开说明。这不仅是因为涉及更多学科知识的缘故,更是因为在上述说明中已经让读者初步知道了在不同的经度上,物候来临是有迟早的,是越往内陆越早的——这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同时,作者还分别以沿海的大连、烟台物候现象比内陆的北京、济南来得迟加以说明。

第九段首句提出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紧接着描述了“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当然,这里的原因依旧没提,但描述里我们知道在不同的高度上,物候来临是有迟早的这个意思了。而后,文中写到高下差异对物候影响也有例外的情况。这主要是描述了由于“山地秋冬两季”,“冷空气”下沉形成“逆温层”导致“一定高度上的气温反比低处高”,从而对物候来临产生特殊的影响。最后,段尾的热带作物引种于山腰才成功的举例是对逆温层对物候有影响的强化说明。

这段对特殊情况的说明,强调了山地物候的差异有多复杂。

在第十段,作者最终提到“古今的差异”,并以不同历史时期“英国南部物候”记录的比较来说明古代和现代,物候的迟早是不同的是决定物候来临的第四个因素。

纵观七至十段,竺可桢很简单的说明了这些因素的含义,并没有将其展开详说。这里的原因在前面已经剖析。如果真的展开,那第六段的设问应该再加上一问——为什么是这些因素?

这时再来考虑为什么这样编排。大概会有如下认识:

纬度、经度、高下(海拔),是影响全球气候的三个主要原因,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依次递减。

影响详见如下:

范围方面:纬度差异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范围波及地球表面南北纬度大部分陆地区域>

只是影响同一纬度附近下沿海与内陆区域内的物候来临的经度差异>更只是影响内陆局部山地物候来临的高下差异

程度方面:强→弱

至于古今差异只是作为研究与当下农事活动有关物候的借鉴而已,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要低于前三个。

在第四、五段说明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后,我们会发现,这六至十段实际可以理解为作者向我们介绍怎样研究物候学:即从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这四个因素来研究物候现象的来临。

进入十一段,首句写到:“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这里的总结实际是大科学家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读者明确了“物候学”在科学体系下的位置。这与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相呼应。对于我们读者,还可以从这句话进一步加深对物候学的认识:

1、 整句折射出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动植物和气候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

系的科学。

2、被叫做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均与农事有关。

然后,在此段第二句用“首先”一词引出研究物候学的最重要的意义——“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同时,在这句中又以“此外”一词带出作者对研究物候学的其它意义的说明。由“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可知其意义是:物候资料可以对安排农作物区划等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是说了解了某种植物原产地的物候条件,就可以据以把该植物引种到条件相同的其他地区。从而可知其意义是:利用物候资料来进行引种驯化。由“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可知其意义是:对付害虫。由本段最后两句可知其意义是:物候观测可以开发利用山区土地。

文章在此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时,是用了“首先”、“此外”、“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等词语条理分明的说明的。若揣摩说明顺序,是按照意义的大小、轻重顺序依次进行说明的(作者在这里没有展开,但我们是可以推求出来的)。

文章最后一段这样写道: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以这句话作结,点名了“物候学”这门学科在农业丰产的地位——关系到农业丰产,并提议、号召从事农业的科研人员、广大农民在认识物候与物候学的意义后,大力应用物候知识于农业生产,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从而,点明了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和写作本文的动机。同时,由这里与文中其它地方的信息,我们也已明晓为何本文是从大科学家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而来的了。

再回首来看: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用这个题目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阅者愿意学习关于物候学方面的科学知识。

最后,强调一下全文的写作思路:为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作者竺可桢向我们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文章首先介绍什么是物候学(具体是由描述与气候、农事有关的周期性自然现象入手,引出大自然的语言——物候,进而提出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然后说明怎样研究物候学,即从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这四个因素来研究物候现象的来临。最后阐述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从而达到了向广大读者浅显易懂的普及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写作文
  •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学生用生活体验作文的快乐,满足学生,积极塑造学生的人格,学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人格:教师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 ...

  • 小学语文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 第一章 小语教材中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特点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功能定位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它"有远功"而"非实用".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以理想主义精神.丰富的情感.高雅的审美,烛照人类世界,唤醒人类的良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观照,打动人的灵魂,使人们 ...

  • 17.[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科 目 语文 设 计 者 张晓雯 学校 孟庄镇初级中学 授课班级 八一班 学生人数 44人 课 题 <奇妙的克隆>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 (摘要)及其解读 课标描述: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

  • 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 16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共一课时 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二.作者简介: 竺可桢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 ...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说课稿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说课稿 1.<走,我们植树去 >说课稿 <走,我们植树去>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展现了植树造林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号召人们积极投入到绿化祖国的活动中去 ...

  • 浅析科学技术历史研究的价值
  • 浅析科学技术历史研究的价值 摘要: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回望历史长河,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那些表面上的浪花和波澜,而忽视了贴近河床的潜流.技术就是这些潜流中最重要的一股.本文阐释了科学技术历史研究的多元价值以及给出了一些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科学技术历史 多元化 价值 释家三世佛的 ...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教材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中,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活泼好思,喜欢思考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知识方面 ...

  • [第一朵杏花]说课稿
  • <第一朵杏花>说课稿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一.教学理念 这篇课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阅读,围绕教学设计的思想就是阅读理念.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强调,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学设计遵循这样的思想,在精读课文时,通过 ...

  • [大自然的语言]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竺可桢 预习反馈 1.正音练习:给加底线的词注音 萌发( )草长莺飞( )翩然( ) 孕育( )簌簌 ( )销声匿迹( ) 呈现(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 谚语( )连翘 ( )酝酿 ( ) 2.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什么叫物候?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