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室与扫天下[修改]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永宁小学 黄燕

一、学情分析

1.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故事仍然有现实意义,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课文的背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搜集资料的途径太少,根本无法了解到课文所在年代的背景。这就为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方面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学前,教师可将查找所获资料与学生交流共享,以便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2.由于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的不同,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反问句,可能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

二、教学设想与目标

本文故事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名言入手,为后面的理解奠定基础。其次,要让学生读文后交流感受,在交流中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再次,通过分析“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含义,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进而理解“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现实意义。最后,引导学生认识转折句式以及反问句式,为本单元后面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要达到的目标是:

1.通过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读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悟理解“扫一室”与“扫天下”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悟理解“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中找找答案

二、过程

1.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疑问看法)

2.交流点拨:

(一)扫一室(感受陈蕃的“生活懒散”)

师: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探讨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下面,就让我们赶紧走进文本,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他是怎么扫一室的,他的书房扫的怎么样?请用————勾出来。

生读出画的句子——屋子里乱七八糟,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上面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 问:

(1)薛勤看到陈蕃的书房是什么样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2)什么地方“又脏又乱”?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书房的?

课文分别抓住桌上、地上、墙上、空气这些不同的方面来写,这书房真是又脏又乱 师:来,我们一起随薛勤走进屋子看看: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上面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齐读)

(2)师:你觉得这是一间怎样的书房?你对这样的书房的有什么感受?(也太脏了,太乱了。)

(3)你对他这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看法?你想对他说什么?(同桌讨论)

(二)感受陈蕃的“志存高远”:

(1)薛勤又是怎么说的呢?可是陈蕃却和我们大家的想法迥然不同,他是怎么认为的呢?勾画出相关句子

生读画的句子: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出示相应文字课件。)

(2)师:在这句话中,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陈蕃?

(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志向远大,有远大的理想,生活懒散)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说?(讨论)

生:他认为——扫一室:小事 扫天下:大事

师:他究竟有多大的志向?(理解“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轰轰烈烈: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生试读,指名读

出示两句话(反问句和陈述句)

师:请孩子们试着读一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试读、指读)

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强调

师小结:对,反问句更能表达出陈蕃的志向远大,表现他一心要扫天下的决心。(抽读、齐读)

对于他的这种与众不同观点,他是什么样的态度,请勾画出来。

师:什么是“满不在乎”“理直气壮”?【满不在乎:满:全;在乎:在意。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理直气壮: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你能来演给大家看看吗?

(2)除了“满不在乎”,他还可能是什么样的神态?

师:你认为他是“强词夺理”的样子,那你能来表演一下强词夺理的陈蕃吗?

强词夺理、振振有词、得意洋洋、理直气壮、据理力争„„

(适时引读,来当当各种各样的陈蕃)

(3)师:对于这样一个有远大的志向又喜好读书,生活上却如此懒散,还强词夺理的陈蕃,你有什么看法?(讨论)

预设生: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生边说想法边归纳)

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此刻的心情吗?惋惜、生气、痛心、急切、担忧„„

薛勤又是怎么想的呢?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

(三)、体会薛勤的观点

(1)薛勤心中惋惜、生气、痛心、急切、担忧„„各种情绪向他袭来,他是怎么劝说陈蕃的呢?勾画出来

薛勤的观点是——(出示课件: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2)那你究竟是怎样的陈蕃呢?是惋惜?是生气?还是痛心?现在你就是薛勤,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来劝劝陈蕃。

谁是惋惜的薛勤?来,读一读,谁比他更生气?谁又是担忧的薛勤?

(3)师:*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少年,坏习惯却害了他,对此我们无比惋惜,对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对于这样一个固执己见,冥顽不化的少年,薛勤急切而生气的劝导——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对于这样一个自毁前程的少年,薛勤痛心而担忧的劝导——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4),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把这句话换种说法?

(四)展开联想,了解陈蕃。

(1)、师:听了薛勤的一番话,陈蕃会有改变吗? 齐读最后一段,他又会怎么做呢? 他可能会思考些什么呢?为什么会觉得薛勤的话很有道理?他会怎么做呢?又会对薛勤说些什么呢?

(2)、师:陈蕃听了薛勤的劝告后成就自己的大事业了吗?(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我们来看一个小资料。(出示课件:陈蕃,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曾担任过太守、太尉、太傅等职。从政数十年,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e],被世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 看来,陈蕃真的成就了他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3)师:看来,陈蕃果真相信了薛勤的忠告,从“扫一室”做起,长大成了“扫天下”的栋梁之才!真是值得敬佩啊!了解了陈蕃的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五)明白道理,拓展积累

1、师:现在我们再回到课题,“扫一室”仅仅指打扫一间屋子吗? 那么“扫天下”呢? (板书:平凡小事 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课题中的两个词语都隐含另一个意思,所以加了——引号。

2、师:“扫一室”“扫天下”中间加个“与”字表明这课就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关系,我们把课题中的“与”字去掉,你能用关联词来说说“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关系吗?也可以说小事与大事的关系。

(板书:不做小事,就难成大事;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

师:对,作者就是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阐明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告诉我们:从小事做起。(板书)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把“他生活却很懒散”放在“但”后面重点强调?就是为了突出“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到今天,它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你是怎样对待你身边的小事的呢?

师:要成就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这是本课故事人物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老师再送同学们几句名言——课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培养习惯,收获行为;培养行为,收获性格;培养性格,收获命运。(生自读再齐读。有时间,把三、四句写在语文天地第二题后面。)

6、作业

五、板书设计:

“扫一室” ? 小事

“扫天下” ? 大事

志存高远: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志:志向,理想。存:存在,心里怀着某种想法。高远 : 高而深远 。 懒散:萎靡mí 指精神精神松懈,不振作。行动缓慢,思想不集中。

满不在乎:满:全;在乎:在意。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理直气壮: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轰轰烈烈: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扫一室”:做平常小事

“扫天下”: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

人既要顶天立地又要脚踏实地;实现远大的志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反思:《“扫一室”与“扫天下”》是四年级上册十一单元“大与小”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讲的是东汉时期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薛勤看到后对他进行教导的故事。故事中的对话推进了事情的发展,几个反问句也将故事内容轻松地串联了起来。于是在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时,我以故事里描写人物对话的几个简单反问句为桥梁,先引导孩子读出人物对话、寻找其特点,再通过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朗读对比,指导孩子理解意思,从听觉上感受语气的强弱之分,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课文内容和人物心理,体会反问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最后进行朗读指导。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门有声的艺术,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带着孩子们从句子的语调、重读、借助提示语对人物感情的理解等几方面来展开反复朗读,学生不仅读出了声,还读出情,与故事中的人物距离越来越近,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 在这篇文章中,我多用朗读教学,因此读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学生读之后的评价就特别需要注意了,我采用的方法是回扣中心,在学生朗读陈蕃“志存高远”的话时,我便要加以赞赏并且回扣文章中心,这样既起到了激励学生,又达到了文章教授的效果。 在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给予我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应该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应该过于着急,还应该顺应学生的答案和回答方式,不必拘泥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答案,从明扫一室与扫天下的联系,引申到明大与小的联系,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理解文章。 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还需要多花时间去消化和揣摩,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和提升。


相关文章

  • 朱熹,为什么要修改[大学]
  •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微信号:gxjhshys 这里是60万读者的传统文化与生活艺术共享乐园 主编私人微信:gxjcyshys [朱熹为什么要修改<大学>] 文/朱东(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原易>作者) 摘自<东鹤书院三字经精讲深解100讲>32讲 <大学> ...

  • 明代的律法
  • 中国帝制时代的律法及其实施具有怎样的特征?这其实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德国法学家韦伯就以"实质不理性"来予以描述,以区别于现代西方"形式理性"的法律."实质不理性"表现为司法中追求实质的公道,在这一过程中伦理教化的色彩过浓:法规 ...

  • 网站电子样本的制作
  • 求网站电子样本的制作Page 1of 4 欢迎您:游客 | 登录 注册 帮助 我的帖子我参与的帖子我的空间我的网摘 CSDN 我要提问 CSDN社区 Web 开发 ASP帖子加分 结贴去... 管理菜单 页面风格切换将帖子提前 放进我的网摘 推荐给好友 求网站电子样本的制作 加为好友 发送私信 在线 ...

  • 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2)
  • 增减材料 写完文章之后,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个材料有点问题,或发现了更好的材料.在修改的时候,就可以用剪贴.插入或者重抄等办法把原来的材料更换下来.当然,尽量在动笔之前构思好,要善于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小事情.小物件.小人物.小细节,揭示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比如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先后选 ...

  • 两种描述一个主题
  • 三国时期的末代皇后---曹节,在历史上原本是一个一笔带过的人物,在陈寿的《三国志•武帝纪》中也只是简简单单提到: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秋七月,汉献帝聘迎曹操的三个女儿为贵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留在曹家等待成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春正月,汉献帝立曹操的第二个女儿为皇后。除此之外,包括这个第二个 ...

  • 新无双列传v1.95攻略
  • 新无双列传V1.95冰临天下攻略及隐藏英雄密码 新无双列传V1.95隐藏英雄密码 WSTW WSLW WSLS WSMZ WSGW 主机输入口令 T人系统 kick(加玩家楼数) -dx 基地换装 hg回城 open打开背包 close关闭背包 按下ESC切换背包 新口令hc和hb传送到基地左右两边 ...

  • 初三语文上册基础复习检测题
  • 初三语文上册基础复习检测题 出题人:徐心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6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济慈(cí) B.喑哑(ān) 丝缕(lǚ) 襁褓(qi?ng) 折腰(zhé) C.闪烁(shuò) 颤抖(chà ...

  • 涵养主动写作心态 提升写作生活质量
  • 摘   要:学生写作要获得成功,抑或说要成功地进行写作,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写作心态.现今的学生写作,基本是被动心态的一统天下.破解"写作教学低效,习作水平低下"的难题,当从涵养学生的主动写作心态入手.通过深度阅读,模拟创作,观摩修改等途径,可有效培育学生写作的主动心态,进而提升学 ...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四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四 【一对一训练】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四句话,哪一句没有毛病()   A、我从内心里向你表示由衷的祝贺,望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B、对于这座房屋的产权问题,可以诉诸于法律解决,争吵得无济于事的。   c、大家如果不认真学好语文,就不会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D、演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