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走出去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民营企业企业“走出去”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以华为公司为例

专业名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时间

摘 要 新时期,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扩大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的必要方式。而华为公司作为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秀民营企业,无论是在“走出去”中所遇到的问题上还是处理问题的决策上都很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华为为例,初步分析了华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的现状;着重指出了华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所遇到的复合人才缺失、经营管理不够完善、企业间缺乏横向联系等问题,并进一步对华为所实施的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企业间合作与协调等对策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对华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的启示是: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在“走出去”战略中走得稳、走得快,必须在有广阔的融资渠道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建立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和完善的用人机制。

关键词:民营企业;华为公司;“走出去”战略;探究;

ABSTRACT

In new perio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ing out"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of China's reform, but also the necessary way to expand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Huawei as a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going out" outstanding private enterprise, regardless of is the representative are encountered in the "going out" problem and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In this paper Huawei as an exampl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Huawei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ing out" strategy of the status quo; emphasizes the Huawei in implementing the "going out" strategy in the compound talents,lack of management is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horizontal linkage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other issues, and furthe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uawei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o on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Huawei implement the "going out" strategy research and analysis, we draw the enlightenment is: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to "go out" strategy to go steady, walk quickly, must have abroader financing channels at the same time, adhere 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o build a strong cultural and perfect with the mechanism.

Keywords:Private enterprise;Huawei company;The strategy of "going out";Explore;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1

1.3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第二章 “走出去”战略的含义及理论基础.......................................................................4

...........................................................................................4

2.2...................................................................................5

...............................................................................................5

2.4.4公共服务支持第三章 华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后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9

3.1华为的现状分析......................................................................................................9

3.2.................................................................10

3.2.1

3.2.2

3.2.3企业经营管理不够完善...............................................................................11

3.2.4缺乏健全的预警防范机制....................................................................................11

3.2.5企业间缺乏横向联系与合作................................................................................12

第四章 华为“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分析........................................................................13

4.1 提升企业效率,增强企业实力...........................................................................13

4.2 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13

4.3 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14

4.4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14

.....................................................................................................15

第五章 华为“走出去”战略引发的启示..........................................................................16

5.1 5.2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23

致谢 ............................................................................................................................. 24

第一章 绪论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快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谋发展。而“走出去”战略作为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崛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也具备了相应条件;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这将会对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力度、速度都会加大、加快,在新时期、新政策下,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发展、结果会怎么样必将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而华为公司作为我国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成功典范,无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遇到的问题还是其解决问题的对策都很具有代表性。

另一方面,作为参与到世界舞台的重要方式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方法,“走出去”是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必然选择,所以有必要对我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予以分析,使我国民营企业走的稳、走得快。综上两点,故选择此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西方国家学者的研究

关于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驱者是海默,他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并被Kindleberger 加以丰富和完善。根据垄断优势理论,掌握或拥有特殊资产的所有权优势的企业将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20世纪70年代初,Vemon 、Franko 、Stopford 和Wells 等对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进行了重点研究,认为跨国企业选择不同的海外进入方式主要取决于东道国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之后,Buckly 和Casson 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跨国直接投资,认为若企业内部化的成本低于出口等其他海外进入方式。Dunning 将以上三种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入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跨国企业进入方式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原有的经典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证检验和完善。从海外投资进入模式成本的角度来考察,折中理论认为:合资企业交易成本最小、组织控制成本较高、总成本较小;并购全资公司交易成本最高、组织控制成本最高。折中理论是Hill 、Hwang 和Kim 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交易成本理论、演进理论和组织能力理论的有点,考虑了环境因素、交易成本以及全球化战略目标,并分析了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发展出来的一个综合性框架。

1.2.2国内学者的研究

外经贸部国际合作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课题组分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多头审批管理,审批与企业得到优惠政策脱节,事后监管薄弱,信息咨询服务欠缺等。柴海涛(2010)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与问题有:立法滞后,尚未形成配套的法律法规框架;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欠缺;审批制度繁琐复杂等,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决定“走出去”的具体工作目标和重点,使战略更清晰且具备可操作性。许奇挺(2011)认为我国的境外投资保护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表现为:我国境外投资保护立法滞后,境外投资保险制度覆盖面窄,支持力度小,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工作有待加强,多边投资保护机制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贺晓琴(2011)认为中国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走出去”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层面的问题是主观认识不足和制度建设滞后,企业层面的问题是:对外投资战略不明确,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地区分布不合理;缺乏对外投资资金和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并顺势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思路:统一制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两者之间的融通互补;探索“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互动模式。不断地完善“走出去”投资国产业指导目录,并给与资金和政策支持,整合外商投资,在统一的投资促进制度的框架下开展“引进来”与“走出去”工作。

1.3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案

1.3.1研究内容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在初步分析华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的现状后,着重指出华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所遇到的复合人才缺失、经营管理不够完善、

企业间缺乏横向联系等问题,并进一步对华为所实施的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企业间合作与协调等对策进行客观分析。通过对华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的启示是: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在“走出去”战略中走得稳、走得快,必须在有广阔的融资渠道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建立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和完善的用人机制。

1.3.2研究方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将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分析法,本文拟研究、参阅有关介绍华为公司发展运营情况的专著和期刊,收集和分析大量与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近几年华为的年收入的基本状况. (2) 案例分析法,拟通过对华为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案例进行客观合理分析得出结论.(3)比较分析法,拟通过与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公司进行比较,得出华为公司的具体特点。

第二章 “走出去”战略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走出去”战略作为我国企业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有着深刻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其含义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1“走出去”战略的含义

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以中国公司为主导的,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中国公司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其实质就是我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的承包、对外的劳务合作等形式参与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出去”战略是我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同于其他国家企业实施的全球化扩张战略,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是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的,其本质内涵就是安全高效、互利共赢。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也是本土化了的国际化战略,本着以和为贵的出发点,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发展与合作,借助国内外的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在扩大经营的同时,拉动当地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走出去”则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一、“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是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国家实施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能够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水平,在世界资源配置中得到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从而使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二、“走出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重要的“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很严重;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三、“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在我国资源、市场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各种战略资源。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该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

四、“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外资不断的进入,中国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并且这是一种被动行为。而“走出去”则是以中国公司主导,服务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是一种主动行为。目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2.2“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础

国外直接投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FDI (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FDI 是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所经营的企业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发言权。跨国公司是FDI 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通过建立新企业或扩建原有的企业规模(也称绿地投资) 或者通过购买外国企业部分或全部股份(也称跨国并购),从而取得该外国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从而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并占有市场份额。从而有效利用被并购企业的相关经营资源(原有分销渠道、先进技术和经验、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特有资产),充分享有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便利。以相对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国外资产,并且不宜引起价格战或报复。

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一、国际直接投资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二、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即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三、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他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又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

2.3“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类型

一、市场导向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导向型的区位选择主要是为了规避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开拓新的产品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制造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出现了市场饱和、生产过剩现象。为了扩大市场需求、解决生产过剩、开拓国际市场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重要选择。

二、资源导向型:资源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是:寻求国内稀缺的资源和保障原料来源的稳定性。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出现了资源短缺现象。同时,此种举措还可以防范国际原料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技术导向型:从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仅仅30年左右的时间。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民营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能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了解国际技术最新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之后,推向市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2.4“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支持框架 2.4.1简化对外投资审批

国务院2004年7月作出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了项目审批制度,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这一年,我国对外投资项目也从审批制向核准(备案制) 发生根本性转变:中方投资3000万美元及以上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中方投资用汇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非资源类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上述项目之外的境外投资项目,中央管理企业投资的项目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备案,其他企业投资的项目由地方政府按照有关法规办理核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 由商务部核准。2009年3月,商务部发布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下放了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权限,简化了核准手续。在出国人员管理方面,外经贸部、外交部、公安部2002年3月联合发布了《办理劳务人员出国手续的办法》,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劳务人员出国审批手续。

2.4.2放宽对外投资外汇管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2004年发布的《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还允许境内成员企业利用自有外汇资金以及从其他境内成员公司拆借的外汇资金,对境外成员企业进行境外放款或者境外委托放款,大大缓解了境外公司运营资金和外汇使用的瓶颈。2006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彻底取消了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购汇额度的限制,有力地推动了“走出去”战略的贯彻实施。

2.4.3财税金融政策扶持

(一) 、政府专项资金支持。2007年商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若干意见》,规定符合条

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享受境外加工贸易贷款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以及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等的支持。

(二) 、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自从1998年以来,与其他国内外机构合资设立了四只产业投资基金,即中瑞合作基金、中国-东盟中小企业投资基金、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和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模式操作,通过与中资企业在境外成立合资公司,以此为投资平台共同投资项目。

(三) 、信贷支持。2004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颁布了《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的通知》, 每年安排“境外投资专项贷款”,享受出口信贷优惠利率。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8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通知》将融资性对外担保由原来逐笔报外管局审批,改为余额控制,促进了对外投资便利化,银行为境内机构提供的融资行对外担保不再需要逐笔申请核准。以上信贷政策主要是面向国有大企业。此后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若干意见》在信贷政策上逐渐给予民营企业以国有企业同等待遇。

(四) 、税收政策。我国现行对外投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分国限额税收抵免、所得税减免政策、关税优惠、境外投资企业遇有自然灾害等问题的处理。但是现行对外投资税收政策只是零星的散布于某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没有形成体系;税收优惠的方式也主要是减免税,间接税收优惠较少乃至没有,形式单一;间接抵免的规定基本为空白。

(五) 、保险支持。2001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其资本来源为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基金,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2005年,商务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出台了《关于试行出口信用保险专项优惠措施支持个体私用等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通知》,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2.4.4公共服务支持

商务部近年来提供了多方面的公共服务。一是信息服务。陆续推出了《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对外承包工程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和首批20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二是人才教育和培训。近年来,委托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组织对我国的跨国经营人才进行培训。三是维护企业的海外合法权益。商务部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混委会机制。为了对“走出去”的企业保驾护航,商务部正在构筑境外安全网络、制定了应急预案,完善了境外纠纷和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建立了全国外派资保护协定,与一些国家正在商签自由贸易区协定,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加强互利劳务援助机构。

第三章 华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后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华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取得了飞速发展,一跃成长为世界通讯制造业的巨头;在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华为也面临着众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华为进一步的发展。

3.1华为的现状分析

1996年华为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先后为阿联酋电信提供UMTS 网络设备,赢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 提供UMTS 网络设备合同,承建泰国CAT 全国性通讯设施CDMA2000的3G 网络项目,与英国Marconi 公司共同签署互助产品的代销协议书,与赛门铁克一并成立合资公司„经过10余年的努力拓展,华为已经成长为民营企业中海外成功经营的佼佼者。作为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其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2014年10月9日,Interbrand 在纽约发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华为以排名94的成绩出现在榜单之中,这是中国大陆首个进入Interbrand top100榜单的企业公司。2015年3月,华为宣布与百度地图合作;7月25日,华为在几内亚铺设4000公里光缆,发展高速互联网服务;8月,华为宣布一项全新的手机回收计划,包括苹果、三星、小米、联想、魅族等各大友商在内的1500个型号的手机;2016年1月,华为与施华洛世奇合作推出女性智能手表;1月21日,华为、优酷土豆共同推出“4K联合实验室”,同月华为宣布将与丹麦当地运营商TDC 合作,帮助该国升级宽带网络。2016年3月,华为与中国银行签订了Huawei Pay 合作协议,华为正式试水移动支付。

截止2014年,华为已经在海外设立了15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研发销售机构;并且在美国、瑞典、俄罗斯、印度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 通过跨地域文化的团队整合,以此来实施全球异样同步研发战略;通过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使公司技术与世界最新技术接轨。华为在2010年首次入选《财富》500强企业,在IT 企业中位列第29位,并且自此每年世界500强的位置不断刷新,到2014年更是达到285位。据华为年报显示,2010年-2014年华为年营业收入的海外贡献率年平均保持在60%以上。但华为同时也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

表1 2010年—2014年华为的营业收入及海外营业收入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2010年—2014年华为年报

显然,华为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作为一个相对较为年轻的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还是在年营业收入超过400亿美元的今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客观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又是所有华为人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3.2华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遇到的问题

华为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慢慢的已经从原来的小作坊似的公司发展到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集团,一路走来,年轻的华为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3.2.1企业经营较时间较短,能力与经验较少

华为公司于1987年正式成立,并在1996年年轻的华为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前后仅仅9年的时间;无论是从企业规模、企业经营时间还是能力与经验都很欠缺。尤其在华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初期,怀揣有限的资金、技术,面对的是刁钻、甚至连中国都不怎么了解的客户,还要面对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这样的百年企业的竞争,困难可想而知。除个别较大企业外, 我国海外企业存在普遍规模小的缺点,在经济冲击中易被击垮。同时受企业资产规模、海外融资权限、母公司投资能力以及资本流出等条件的限制, 企业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 使许多海外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丧失发展的机会,以致形成跟不上形势变化,长期形不成拓展市场的能力,恶性循环,企业的规模会越来越小,融资能力会越来越低,最终造成的结果将是以投资失败而告终。企业经营时间短,能力与经验欠缺 。中国企业“走出去”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一切都在尝试与摸索的阶段,能力与经验相对于世界大国的企业存在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可以用沟壑来形容。因此面对资本运作或者其他贸易行动时我们应多学习,多积累,少主动出击,先让自身保持在不败的状态。

3.2.2复合人才缺失

华为公司所生产销售的产品性质要求企业具备大量技术及市场人才,技术是华为前进的核心动力和根本竞争力,技术人才的缺失极大地困扰着企业向前发展;同时市场拓展销售是企业盈利的根本途径,市场人才也同样很重要。华为在“走出去”过程中,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展出现了很大的用人荒,尤其缺乏技术和通晓国际环境的人才或者是营销和通晓国际环境的复合型性人才,深深的阻碍了华为的发展。在走出去中所要面临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环境,对华为来说既懂得技术或市场营销,又通晓国际背景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制约企业向前发展

的很大问题。如果说出国前没有对当地国情进行充分了解,使我国很多境外企业先天不足的话,那么,复合型人才的缺失更是令企业举步为艰。企业进行跨国经营需要大批高级的金融、科技、管理和法律方面的人才, 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外语, 还要通晓国际法和国际商业惯例, 而我国企业恰恰缺乏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企业“走出去”的明显障碍。由于缺乏复合型的人才,企业的前期考察就会不完善,就会导致盲目投资,最终导致失败。这个障碍急需清除,现在是科技时代,人才才是基础,人才才是根基。

3.2.3企业经营管理不够完善

随着华为的不断发展壮大,国际化水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华为不能单单依靠原有的经营管理理念或经营方式。由于我国国内本身环境因素和华为成立的时间较短的因素,使华为的经营管理在“走出去”的成长过程中没能够完全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致使其经营管理出现了一些列的弊端。尤其在“走出去”后要面临不同文化习俗和制度的国家,先前国内指定的经营管理体制就不适用了,如果不适时调整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继而影响工作的效率。我国企业在大型投资管理、大型投资资本运作方面都缺乏经验相关经验,既缺乏整体的企业模式运营经验,又缺乏掌握这些经验的人才。我国企业现有的海外投资, 多数不是由于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需, 而是中国式企业在国外的翻版。这直接导致了海外投资企业在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时, 却按本土化的模式进行管理。这将导致管理不善甚至是管理混乱。企业产权关系模糊, 财务管理不规范,经营机制未能与当地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国际经贸惯例接轨,存在管理上“水土不服”、对市场反应滞后等现象。大多数企业未能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或商业网络,从而无法敏锐的进行海外投资和管理。如何管理来自不同地域、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 ,使之在一个团队里相互合作协调, 也是中国海外公司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3.2.4缺乏健全的预警防范机制

在华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海外扩张中,遇到了包括政治因素、战争因素、疾病因素在内的问题困扰;在发展初期并没有加以防范和规避,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华为在“走出去”中先后在不同的国家遭遇了因为示威游行而引发的武装冲突和传染性疾病的风险的困扰,深深的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转。同时,在海外扩张中华为也遭遇了汇率变动带来的巨大损失,这给处于成长期华为来说损失是巨大的。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有较大的风险, 国外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运行方式、风俗习惯与国内有较大差异, 情况很复杂,存在很多不易察觉的风险。因此, 进行海外投资项目决策时应特别谨慎,充分考虑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而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是国有企业, 在项目分析、合作伙伴和地点选择等方面缺少足够的经营决策论证, 例如某些企业好大喜功,盲目进行扩张,不注意风险规避和资金管理,一旦面临价格或金融市场波动,会应对不及时从而带来巨大损失。

3.2.5企业间缺乏横向联系与合作

作为一个通讯制造业的公司,华为在创立之初就面临像诺基亚、爱立信、思科、IBM 等通讯制造业的巨头的挑战。而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因素,华为在“走出去”之初并没有实现行业间的合作,在国际市场中的孤军奋战让华为变得寸步难行,极大地影响了华为的发展。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能够最有效的利用资源,使资源配置最大化。而行业的分散化经营,使企业之间无法在技术、市场以及资本等资源上实现互补与共享,甚至会引愈发严重的的业内恶性竞争。所以企业之间加强横向联系与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分散化经营,使得企业无法在资本、技术、市场、信息以及生产等资源上实现共享与互补,甚至会引发越来越严重的内部过度竞争。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企业体制制约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以及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据统计,在海外6000多家企业中,国有企业约占80%。国有企业自身机制与国际跨国公司通行体制存在较大差距,也在本源上限制了海外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营理念,使海外中资企业难以像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那样以各种手段进行兼并和联盟经营。

第四章 华为“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分析

针对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华为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有效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1 提升企业效率,增强企业实力

华为聘请德国FhG 帮助进行生产工艺体系的设计(包括立体仓库、自动仓库和整个生产线的布局),从而减少了物料移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建立了与公司业务基本适应的财经服务与监控体系,实施统一了财务管理制度、流程、编码,实施统一监控,开始实现公司全球化的财务监控和管理。在全球化运营的发展时期,华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在于其核心价值观,华为2012年总结“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以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评、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为企业经营理念;同时不断地坚持技术创新坚持与世界技术同步的要求对待市场变化。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较晚,这在企业中无形的给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带来了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在经营规模、企业经营时间还是能力与经验都很不健全。我们只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在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中, 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具有领先技术且不断创新和达到国际质量标准的核心产品; 企业要具备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 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

4.2 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华为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著名学府高新挖掘人才,并且建立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同时,华为为了培养专门的技术和营销人才,自己出巨资成立了华为大学,通过优质的资源配置,使该学校拥有充裕的资金和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对华为大学学生专门特定的培训教育,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专业营销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通过在这种定向培养模式减去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进行培训的时间,为企业人才快速融入到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此,华为通过这种方式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保障了公司顺利发展。华为人深刻意识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走出去”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通过培养能够具备适应国际化管理能力的人才以及能够通晓国际惯例和熟悉国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建立充裕的后备人力资源库,为进一步海外拓展打下基础。在当前国际经济竞争中, 最终的

竞争仍然是人才。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 迫在切需要的是人才,需要大量的人才, 而我国目前稀缺的恰恰是人才。因此, 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如奖励制度,开设培训班等等。建立有效体系, 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接纳人才。要建立一套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且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机制与制度。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对外投资合作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匮乏是提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注意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注重培养国际化管理队伍,储备人力资源,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等多种形式, 培养通晓国际惯例及熟悉国外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4.3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

从华为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的时间里,经营体制的变革完善作为华为公司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世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深化,始终伴随着IT 行业的变革而深化。回顾华为20多年的国际化进程不难发现,在华为特色的经营发展上,始终围绕着民主文化与管理体制不断地进行变革。华为通过按照持股员工比例进行民主决策与选举,从而有效保证员工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通过民主选举和决策,从而最广泛的组织公司员工按照本公司制度管理公司。通过奖惩体系的深化变革,努力促进公司内部公平,从而有效促进公司行政管理体系的统一,有效维护公司的权威和尊严。以此来激发公司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华为的文化环境、经营管理的协调,为华为现代化管理事业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科学的保障。

4.4建立健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据华为公司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2012年全球员工保障资金投入达到58.1亿元人民币。据悉,这笔财务支出被主要的用于为华为全球所有员工购买本国所规定的各类保险,包括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医疗、商业旅行等商业保险;切实的减少公司员工因意外伤害而带来的损失,有效的提升公司福利水平。另外,为了应对华为业务所涉及国家的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公司专门设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常设机构组织。并且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在第一时间内紧急启动应急流程,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事件对员工的损害。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各类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极大地保障了全球员工的人身安全,也减少了公司成本,增加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必须做好投资之前的风险调查工作。综合全面考量被投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运行方式、风俗习惯的客观实际情况,然后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规避机制和预警机制。尤其在项目分析、合作伙伴和地点的选择等方面谨慎抉择,避免盲目化。

4.5 加强企业间合作与协调

为了有效减少行内恶性竞争而引发的损失,华为从实施“走出去”战略后陆续同Hay Group 、FHG 、IBM 和PWC 等世界大型公司展开合作,通过合作建立了先进的集成供应链和集成产品研发系统,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和财务管理,通过引进全球范围内业绩的最佳实践经验,建立了基于IT 系统的先进管理体系。随着华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华为又完成了新一轮的合作过程。通过先后同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3Com 等世界先进通讯制造厂商达成专利合作,取得了公司专利交叉权,为维护公司知识产权做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企业之间的强强合作,能够有效地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提升供应链的服务优势和响应速度水平。扩大与友商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有利于构建企业间多赢的、共同生存发展的面向未来发展模式;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优势的互补,将会更好更全的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多更全的价值。

第五章 华为“走出去”战略引发的启示

华为作为我国民营企业海外经营的成功典范,一定有着独特的理念。学习研究好这些“华为文化”对我国已经或正要“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5.1坚持自主创新

华为刚刚公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2013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307亿元人民币,约合51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全年销售收入的12.8%。华为表示,今年将继续在主航道业务上扩大研发投入,坚持基于客户需求和技术领先的创新。这是华为连续十年将研发投入的比例维持在不低于收入的10%的高位水平上。2004年到2013年,华为累计用于研发的投入达到1510亿元人民币。得益于“马拉松式”的持续研发投入,华为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就。此外,在某些前沿技术领域,华为也走在了全球的领先行列。以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5G 为例,华为从2009年就开始了有关的研究和投入,是英国5G 创新中心(5GIC )的创始成员,并与世界20多所顶尖大学开展5G 技术的联合研究。华为还在欧盟主导的5G 研究项目METIS 上担任5G 无线空口技术研究和设计的领导者。预计到2018年,华为将至少投资6亿美元进行5G 的研发。

华为作为从小作坊式的公司慢慢发展到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集团,始终不忘技术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发展技术作为保障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王牌。据华为首席财务官(CFO )孟晚舟介绍:华为最近三年技术研发比例非常大,其中2012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占全年收入的13.7%,2013年的这一数字12.8%,而2014年更是达到了14.01%,为408亿元,从2005年-2014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达1900亿元,并在2014年研发投入超过了IBM 、思科。当然,巨大的研发投入换来了较高的回报:据悉截至2014年12月31日,华为拿到了共计38825件专利授权,共计48719件的中国专利申请、共计23917件的国外专利申请,并且所有专利申请90%以上都是发明专利。另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华为公司共计76000多名的研发人员,约占华为员工总数的45%。华为从“走出去”至今,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加大技术研发资金,大力提升技术优势,努力做到新款问世技术最新的原则,使其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华为还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2013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4168件,外国专利申请累计18791件,国际PCT 专利申请累计14555件。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6511件。不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指出,公司将不会盲目创新。他说:“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华

为表示,未来将围绕SoftCOM 网络架构进行投资,构筑面向未来的领先和竞争力,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

图1 华为公司2005年-2014年研发投入资金(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05年—2014年华为年报

5.2 完善的用人机制

华为从创立之初开始,就是看重知识而非资本。在华为看来:机会造就人才,人才产生技术,技术带来产品,产品会创造更大机会,而人才所掌握的知识才是企业处于最核心地位的。而华为敢于试用新人、试用“能人”,从文化上树立员工企业意识。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言:在华为坚决淘汰那些屁股对着客户,正脸对着领导的员工;坚决提拔那些屁股对着领导,正脸对着客户的员工。华为正是通过设立严格完善的用人机制来保障公司制度化的顺利实施。在不断引进人才 的同时,并且从产品线变革开始,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作为实现市场驱动的龙头组织,强化 Marketing 体系对客户需求理解、战略方向把握和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撑能力。同时,华为通过投资评审委员会(IRB )、营销管理团队、产品体系管理团队、运作与交付管理团队及其支持性团队的有效运作,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整体的战略及其实施。企业的国际竞争实质上市人才的竞争,企业“走出去”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注重培养国际化的管理队伍,储备人力资源,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等多种形式,培养通晓国际惯例及熟悉国外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5.3强有力的精神文化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资源都有可能枯竭,但是有一种资源却能够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企业精神对企业发展都有极高的价值,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个性张扬。作为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一直把狼性文化作为华为成长的全过程。他曾经说,企业发展就应该要发展有一批有性情的土狼。其中狼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全体奋斗意识都是华为人所需要的。华为作为技术性公司自创立时起就面临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朗讯等强有力竞争对手,为了生存,华为只能像一只土狼一样的无畏向前。华为——比物质资源更重要水是文化。在日新月异的信息产业领域,知识、智慧。创造力和高度的执著是参与竞争的基本要求。任正非说:“市场不是母亲。没有仁慈,也没有耐心。”华为人认为,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而所谓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内独特的并得到员工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准则、信念、追求、态度、行为规范、历史传统,乃至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在华为公司制定的《基本法》里。对华为精神作过这样的界定: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我们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把崇高的精神追求与贴身的利益回报相结合,是华为文化的最大特征。由这一特征出发。形成了华为人津津乐道的许多“分支文化”,如“垫子文化”、“出租屋文化”、“大排档文化”和“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队合作文化。

5.4广阔的融资渠道

资金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根本动力,尤其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从起步到发展壮大过程中充足的资金来源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华为主要依托我国的进出口银行、出口政策等做买方信贷的。后来华为通过不断地有效拓展融资渠道,使融资方法和途径有了很大的改善,并通过汇丰银行、荷兰银行、渣打银行等境外银行的买方信贷来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华为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2009年—2013年华为公司共获得全球各大银行共330亿美元的信贷款,并且在这其中77%都是来源于外资银行。华为的融资渠道、融资品种和融资额度得到了有效拓展。截止2014年,华为的净现金达到了126亿美元,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也已经达到45亿美元,并且主要由海外金融机构提供。目前,华为的融资伙伴达到100多个,融资渠道更加广阔也更加多样化。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一、将旗下资产“养大”再出售 。在三种融资方式中,依靠技术将旗下产品“养大”再出手无疑是华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据华为2012年年报显示,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300.9亿元,占收入的13.7%。截至2012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1,948件,国际PCT 专利申请12,453件,外国专利申请

14,494件。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0,240件。重视研发和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华为的这一融资方式提供了保证。2001年,华为7.8亿美金出售电源和机房监控业务给爱默生;2005年,华为8亿美元出售H3C 企业网和数据通信业务给3com 。 这一系列的例子表明,依靠专利和技术换资本已经成为华为不可或缺的融资手段。 二、全民持股 。在华为创办初期融资很难。所以华为采用了内部员工持股融资的方式。上世纪90年代末,华为启动员工持股计划,每股价格1元。从2001年开始,华为实行期权改革,改革完成后,员工获得的股票转化为虚拟受限股,即所谓的“期权”。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74,253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贡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任正非作为公司个人股东,在公司出资比例为1.18%;同时,任正非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0.21%。以上累计任正非总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将近1.4%。 全民持股使得CEO 任正非的股权被稀释,一旦上市,控股局面可能会失控。在此,笔者认为这可能也是华为不上市的原因之一。 三、应收账款转让。应收账款转让是指银行为解决客户因应收账款增加而造成的现金流量不足,而及时向客户提供的应收账款转让的融资便利。在受让期间,银行委托转让人(销售商)负责向购货商催收已转让的应收账款,如在规定期限内银行未能足额收回应收账款,则由转让人无条件地回购未收回的部分。 据了解,近年来,华为一直在开展应收账款转让业务,将巨额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达到曲线融资的目的。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华为与国家开发银行曾签订过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国开行在未来5年,向华为提供合计1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将应收账款提前转变成企业真正的现金流,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也是华为很重要的一项融资手段。

5.5全员持股战略

华为较为独特的全体员工持股制度,在华为发展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7月,华为公司的员工持股人数总和达到了84178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仅拥有1.4%的股权。像这么大面积持股,国内外大型公司并不多见,华为的全员持股战略也再度引人关注。华为的全员持股战略的由来是因为在创业之初,无法利用有限的资金没法来吸引和维持一支团队而设立的。无论是在华为创立之初还是发展壮大至今,内部股权和高分红制度一直是鞭策和激励华为员工全力以赴工作的动力,同时还间接地给与了所有持股员工一种高度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同时,华为可以利用全员持股战略,实施职工集资。尤其在公司创业初期和发展壮大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华为老板给予的是微薄的工资,而

先期承诺的奖金和分红都被积累到新的股权购买里,这样虽然名义上已经进行了所谓的分红,实质是大部分资金仍然被用于公司运作中,这样有效的促进了公司发展壮大。

对于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如果没有股权激励等措施,员工可能会根据自身掌握的技术自主创业,或者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更高的收益。那么企业不仅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影响,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丢失的风险。但是,股权激励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对员工有吸引力,如果员工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不满意或者对企业前景感到悲观,股权激励对员工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风险。所以企业应该持续改进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盈利和发展都可观的时候,及时进行股权激励,让员工共担风险也共享利润,提升企业的战斗力,实现跳跃式发展。对于一些盈利模式较好,发展迅速的企业而言,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稳住员工,增加竞争优势。但是对于一些未来前景很好,只是目前经营状况并不明朗的公司而言,大股东让出一部分股权给核心员工,可以增加核心员工的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

第六章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也日益成为常态化。尤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为我国的民营企业“走出去”赢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与广度一定会大幅度提升。当然,在认识到大好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走出去”过程中要面临的巨大风险与挑战。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快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谋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认真总结的经验教训。因此,为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总结经验,给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建议,对于提高中国企业进一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额第一次超过了引进的外资金额,成为一个对外净投资国。而且2012年我国就已跻身全球对外投资三甲。这说明我国企业“走出去”已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尤其在国家层面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借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企业今后“走出去”的力度、速度都会加大、加快,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走出去”风险的增加。如:2014年底,墨西哥交通和运输部宣布由中国铁建(601186)牵头的联合体中标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项目合同项目,纵然墨西哥方面声称整个高铁项目的招标过程完全公开透明,符合法律要求。却由于外界质疑和墨国内压力3天后宣布取消中标并将重新招标。此举引起国内哗然,受墨西哥取消中标结果的影响,中国铁建当日A 股和H 股一改股价大涨的行情双双大跌。这条中国企业即将承建的首条时速300公里的海外高铁因墨西哥方面取消中标,给中国高铁“走出去”笼罩了一层阴影。近日,墨西哥重新公布了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项目预招标文件,标志着墨西哥高铁项目重新招标正式开始。此次墨西哥取消高铁中标合同一事,也给试图在“一路一带”国家战略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上了生动一课:海外经济利益和政治、法律风险共存。由于企业“走出去”不可能是短期行为,尤其是涉及“一带一路”的投资项目,时间跨度有时会超过10年期限,其中牵涉的不仅有项目、资金、汇率、人员聘用等企业内部管理层面的风险,更牵涉到不可预测的政治风险,特别是在那些经济不稳、政府更迭频繁的发展中地区。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走出去”,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问题做出客观、合理、有效的对策才是我们的正确策略。

通过以华为公司为例对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已经对华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能够

更好地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当然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只有企业自身参与其中,我国政府也必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通过贴息、保税、补贴的方法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决策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意识,切实保护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只有这样中国民营企业才能走的出,走得稳,走得快。

参考文献

【1】牟西军. 华为公司国际化实践与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原磊.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3(12):63-67.

【3】班月. 华为公司国际创业战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

【4】郑朝晖,裴雪慧,胡宏,陈慧琴.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咨询.2013,56(18):12-15.

【5】龙晓蕾. 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与其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D].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6】谢文新,严永怡. 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0,34(17):23-24.

【7】钟晨. 基于扎根理论的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J].经济论坛.2011,49(13):11-12.

【8】邓坤礼. 华为公司国际化拓展中的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构架探索[D].上海:复旦大学.

【10】郭忆岗. 新时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区位选择影响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4.

【11】韩师光. 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12】戴翔,韩剑,张二震. 集聚优势与中国企业“走出去”[J].中国工业经济,2013,32

(2):51-53.

【13】谭斌贤.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探析[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9.

【14】刘英奎.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M].辽海出版社,2013:57

【15】钱光明. 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遇到的问题及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5.

【16】徐松,吴洪涛. 中国“十一五”时期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预测[J].市场周刊. 研究版,2014,23(1):62-63.

【17】张长岭. 华为和中兴的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2014

【18】李瀛寰. 华为:新战略成就高目标[J].现代商业.2014

【19】闫承国. 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20】雷燕, 向俐双. 华为公司的薪酬管理及对战略薪酬设计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4

【21】周展. 华为有限公司知识积累的国际化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

【22】谭斌贤.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探析[J].现代商业.2015

【23】白长虹, 刘春华. 基于扎根理论的海尔、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案例相似性对比研究[J].现代商业.2014

【24】王铮. 华为的国际化竞争战略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D].对外经贸大学

【25】牟西军. 华为公司国际化实践与分析[D].复旦大学

致 谢

时光飞逝,转眼间四年大学时光即将结束。四年里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坚定。谢谢你——我的大学,是你帮助我在我完成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依稀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的无知、茫然,现在即将离开校园身上更多了一份应有的责任。

作为学生生涯最后一份作业——本人的论文也在紧张有序的准备中接近尾声。我深深刻刻的感受到能完成次论文绝不是完全个人的结果,在此要深深感谢在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个人,尤其要感谢张丽老师给与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张丽老师不耐其烦的悉心指导与教育。

最后我要向在这四年中一直给予我帮助与鼓励的排球队教练和队友们表示感谢,正是你们使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无尽的温暖。

董鑫磊

2016年6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小结

2016年1月开始构思论文题目与结构并开始我的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历经了几个月的努力,紧张而又充实的论文工作终于落下了帷幕。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我拥有了很多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大四上学期,在与导师的帮助下我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并且把我的题目定了下来。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有二:一是相关资料比较多,可以收集到丰富的资料供我参考;二是与自己的专业较为贴切。接下来就是收集资料,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繁复的过程。收集资料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在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网上查找各类相关资料)收集与论文题题目相关且有用的资料,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4月初,资料已经查找完毕,我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和导师联系,和同学讨论。在大家的帮助下,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论文也慢慢成型。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经过4月和5月的几次修改后论文基本完成。

在这次论文写作的经历中,我切实的体会到了论文不仅仅是写作而且是要是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在整个过程中,最难忘的是每次找到资料时的激动和兴奋;为了论文我曾赶稿到深夜,但看着亲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满满的只有喜悦毫无疲惫。我从资料的收集中,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进一步了了解不再是看到的表面现象。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但我认为我的论文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收集的资料仅限于文献没有设计问卷以进一步剖析问题及导致问题的原因分析不够透彻,文章缺少新颖性,对策部分更 多的依赖了文献而没有突出重点及自己的观点。无论如何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此更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丽,是你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我的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也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

25


相关文章

  • 20**年国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精选
  •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介绍一些选题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会因为选题迷茫! 选题就是确定论文写作的题目,一篇论文写的好坏,能否顺利导师和评审团的审核,选题占很大因素,选题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百度知网等数据库里面有资料可用的题目,虽然无人研究或者相关文献资料比较少的题目容易写出新意,可能会让你 ...

  •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面对文化产业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尤其需要冷静,需要清醒.形势越好,越要科学发展:形势越好, ...

  • Fdofzja_a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 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外贸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学生姓名: 林 少 云 学 号: 504010558 指导教师: 郭 立 伟 专 业: 国 际 ...

  • 困难时期职工思想问题及对策
  • 困难时期职工思想问题及对策----电气设备修造分公司曹树红今年以来,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盈利能力大幅缩水,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局面,甚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相对于近年来疯涨的物价,员工实际收入是在不断下降的,员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一扫而光,导致员工普遍存在迷茫.焦虑.信心不足的思想问题, ...

  • 当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 当前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市委组织部:   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承担党的组织工作任务的组织部门,肩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将在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组织工作所依存的条件、工作的对象等也随之发生变 ...

  • 民营企业的投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 目录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 I 一. 引言 ............... ...

  • 烤烟产业发展初步构想与对策
  • xx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xx 烤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xx 烤烟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若干原因,初步提出了xx 烤烟产业发展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烤烟产业发展构想对策 xx 烤烟通过几代烟草人的努力,已建设成为年产烟叶5万吨左右的全国重点优质烟区之一.随着烟草行业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20xx 年8月 ...

  • 期末小论文模板
  • 学期论文 学院 金融学院 班级 13金融4班 学号 20131518 姓名 张三 题目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SWOT分析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SWOT分析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选取了"走出去"战略的狭义内 ...

  •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 题目: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思路与对策 1研究背景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2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 2.1走出去"必要性 2.2走出去"的意义 2.3中国企业"走出去"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