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常见的溶液]复习导学案

《水与常见的溶液》复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2、知道分散体系;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概念、特征及几种典型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理解溶质溶解的三种状态、及转化方法,了解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5、能看懂并会画出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6、会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等表示组成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并能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7、理解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的进行,会进行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8、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9、了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0、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二、【学习重点】

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探究溶解度曲线

三、【学习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的认识;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四、【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针对训练

考点 1 水的组成

1、水的生成:氢气具有 性,当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体积分数达到4%—74.2%时,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必须要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 。据此推测生成物水不是有一种元素组成。

2、水的分解:水通电后的现象: , , , 。 ★3、结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又产生氢气和氧气,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据此最终可以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 种元素组成,分别是 元素和 元素。

考点2溶液组成的概念及特征

1、分散系:

一种物质(称为分散相)的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体系。 按照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存在状态不同,分散系可分成九种类型:

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的,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于液态分散体系。

溶液 胶体 悬浊液或乳浊液

10m 10m 10m

2、物质以 或

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有: 、 、

。 3、溶液的形成

(1)概念: 物质分散到 ,形成的 、 、 。 (2)特征:

①、最终溶解的结果具有 ,沉淀不能算在溶液内,否则违反该特征;

②、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具有 ;但是均一、稳定的不一定就是溶液,例如 。 ③、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是 ,例如 等。 (3)组成: ①、溶质:

Ⅰ、概念: 溶解的物质;

Ⅱ、存在状态: 态(如糖水、盐水)、 态(如白酒)、 态(如碳酸型饮料)等; Ⅲ、存在形式: (如糖水)、 (如酸、碱、盐的溶液)。由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是 或者 ,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虽然透明,但是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含有Cu 呈现 色,有Fe 呈现 色,有Fe 呈现 色,有KMnO4呈现 色;

ⅳ、溶质质量指的是溶液中已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同一种物质,不能溶的也不能算是溶质。例如 。 ②、溶剂:

Ⅰ、概念: 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Ⅱ、种类: 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Ⅲ、注意:两种液体互溶时,如果有水, 是溶剂;没有水时, 是溶剂。 ③、溶质溶于水时的微观示意图:

糖水溶液(分子) 酸、碱、盐等水溶液(离子)

④、溶质与溶剂辩证关系:

通过碘 在水中大量溶解,高锰酸钾 ;以及碘 在汽油中大量溶解,高锰酸钾 可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 。 ⑤、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体积﹢溶剂体积(填﹤、﹥或﹦) ⑥、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 , 静置后易沉淀, 静置后易分层。溶质和溶剂是

2+

3+

2+

-9

-7

-3

溶液特有的概念,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

(4)、能量变化:溶质溶解于水时会发生能量变化,属于 变化:

Ⅰ、当Q 扩散﹥Q 水合时,吸热,例 溶于水;

Ⅱ、当Q 扩散﹤Q 水合时,放热,例 、 溶于水; Ⅲ、当Q 扩散≈Q 水合时,不变,例 溶于水。

考点3、溶解的程度

1、演示实验:

(1)、氯化钠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及结晶

(2)、硝酸钾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及结晶 (注:加热与蒸发的区别:蒸发是把溶液的水分(包括里面的结晶水)都蒸发掉,使之成为固体;而加热是指使溶液温度上升,不一定会使水分减少) 2、限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由氯化钠溶解实验可知,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在此,“一定条件”指的是 。

由硝酸钾溶解实验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在此,“一定条件”指的又是 。由此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1)、概念: ,向 加入某种溶质,当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 溶液。

(2)、前提:只有指明“ ”和“ ”,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3)、判断溶液饱和与否的方法:在 ,向 加入某种溶质,溶质能否 。 (4)、结晶: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以 的过程叫做结晶。

注:沉淀是一种析出变化(将溶剂中的物质析出产生固体),包括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种。结晶是沉淀的一种,需要比较特殊的条件才能出现结晶过程,是物理变化。

(5)、饱和、不饱和、结晶等是溶液的三种基本状态,转化的方法——

( )、( )、( ) ( )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结晶

( )、( ) ( )

(6)、常见的结晶方法有: 、 。

★归纳:改变溶液状态的两组方法,实际上就是改变了饱和溶液的两个前提条件。 3、无限定条件:浓溶液与稀溶液

4、两种溶解程度的关系:不指明条件时,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考点4、溶解的量度

1、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可以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难溶、可溶、

易溶等),它的大小不仅决定于溶质本身,还决定于溶剂的性质,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性的比较。这种关系我们简称做“相似相溶”。 2、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

①概念: ,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 ②四要素:Ⅰ ;Ⅱ ;Ⅲ ;Ⅳ 。 ③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例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即 时, g水里最多能溶解 g氯化钠;

延伸应用:关于溶解度,没有计算公式,只是各量之间同比例变化而已。例如:

④溶解度曲线:将物质的溶解度随 变化情况利用坐标轴绘制出来的曲线。

Ⅰ、陡升型:KNO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Ⅱ、缓升型:NaCl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Ⅲ、下降型: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2)、气体溶解度:

①概念:在 和 时,气体溶解在 水里达到 状态时的气体 。 ②影响因素: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 (3)、两种溶解度关系:

相同点:都受温度影响,都在一定量水中达到了溶质的溶解极限; 不同点:气体还受压强影响,气体所要求的是体积。 3、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溶质质量分数(a%)= ×100% ★(3)、根据题目需要,该公式还可变形为:

①溶质质量= × ;②溶液质量= ÷ ; 溶质质量

③溶质质量分数(a%)×100%;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a%)×100%。 溶液体积×( )

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在室温下,根据下表规定的质量配制氯化钠溶液,观察现象(能否全部溶解),判断溶液的状态并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水的密度可看做1g/cm)

由此可知:

(1)、溶液由 和 两部分组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由一方面所决定的,而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相同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的关系:

①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小于(填大于、小于、等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 ( ) ×100%

溶液质量 ( )+溶剂质量 ②饱和溶液当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 ) ×100% = ( ) ×100% = 溶解度 ×100%

溶液质量 ( )+溶剂质量 溶解度+( )g

③、达到饱和状态后,没有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不能作为“溶质的质量”,不能用来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质量分数要 (填大于、小于、等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溶液的pH 值:是溶液中 的浓度。pH 值每改变1,浓度改变10倍,改变2,浓度变化100倍。

3

考点5、溶液的配制

1、固体配制溶液

(1)、器材: 、 、 、

、 、 ;(2)、步骤:计算、 、 、 。 (3)、注意:

①称量氯化钠时,采用了“左码右物”的放置,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②量取水时,采用了俯视的读取方式,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2、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

(1)、步骤:计算、 、 。

(2)、分析:利用下表分析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相关量的变化(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由此可知,溶液稀释前后, 质量不变。结合题中所列等式,可总结公式为: 浓溶液的质量× = ×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通过本题还可总结:加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

(二)重点突破 能力提升

1、溶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物理变化:放热(NaOH 、H 2SO 4)、吸热(NH 4NO 3)、基本不变(NaCl ) 化学变化:放热(CaO )

例: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A 、NaOH 固体 B、浓H 2SO 4 C、NH 4NO 3 D、NaCl

(1)使U 型管内液面右侧升高的物质是 (2)使U 型管内液面左侧升高的物质是 (3)使U 型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2、溶解度曲线

溶质溶解三种状态互相转化时各量的变化:

例1:如图为K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X 、Y 两点分别表示K 物质的两种溶液(溶剂质量都是100g )。据图分析:Y 点表示K 物质的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要使Y 溶液变为X ,应采取的措施为 。

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人一定质量的KCl 固体,充分溶解。加人KCl 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该温度下KC1的溶解度是 g。

(2)上述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 (3)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溶液中的化学变化

溶液中的化学变化通常是以离子的形式在发生变化,不论是溶液中的置换还是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都是

向离子种类或数量改变的方向进行。

例如溶液中的置换反应:Fe +2HCl === FeCl 2 + H2↑、Fe + CuSO4 === FeSO4 + Cu,它们的实质是Fe + 2H === Fe + H2↑、Fe + Cu === Fe + Cu;反应的动力是微粒间的电势差。

再比如HCl + NaOH === NaCl + H2O 、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Na 2CO 3 + 2HCl=== 2NaCl + CO2↑ + H2O ,它们的实质是H + OH=H2O 、Ca + + CO 32-= CaCO 3↓、2H +CO3

+

+

2-

+

2+

2+

2+

=H2O+CO2↑。反应的

动力是离子数量减少。

这就要求反应物都要是可溶的:前置后、盐可溶(置换反应),有酸不管、无酸双溶(复分解反应);而生成物要么是离子种类发生变化(置换反应),要么是离子数量发生变化(复分解反应)。

由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整个的变化过程中溶液质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1)、常规计算:

例1:实验室现有34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全部用于制取氧气,理论上能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

解析: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题中所给的溶液中,过氧化氢溶质的质量为 g,水为 g。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消耗的物质是 (填“过氧化氢”、“水”或“过氧化氢溶液”) 结合以上分析,试解答本题:

例2:若73g 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 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增减:

例1:把锌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 )

A Al2(SO4) 3、B CuSO4、C H2SO 4、D AgNO3

例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 B、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 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解析:比较质量大小,无非从化学式或者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入手。比较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要搞清楚溶液的组成,包含溶剂和溶质(气体、固体与沉淀不能算入溶液中),溶剂水前后不变化(忽略不计),那么比较溶液质量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比较前后溶质的变化;列出反应的方程,删除溶质中相同的部分,比较剩余的,这样不仅可以得出,变化的趋势,还可以得出变化的量。

例3:为了让北京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人人都要行动起来。某化学活动小组欲测定某工厂排放气体中SO 2的含量,将收集的80g 工厂废气样品通入到46.8gNaOH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质量增加到50g (假设废气中只有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求①该废气样品中SO 2的质量分数。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混合物的分离

(1)、分离的类型

(2)、水的净化

①、纯水与非纯水(如:矿泉水)区别:纯水是 物;矿泉水是 物。 ②、水的净化:常见的净水方法有: 、 、 、 等; 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是 ;

除去水中异味色素等杂质的操作是 ,常用 ;

净化程度最高,可以制得纯水的操作是 ;生活中常用 降低水的硬度 ③、软水与硬水:

Ⅰ、组成的区别: ; Ⅱ、硬水与软水鉴别:

ⅰ、步骤: ; ⅱ、现象: 。 ④、过滤操作的步骤和目的:

“一贴”: ,目的是 ; “二低”:Ⅰ、 ,目的是 ;

Ⅱ、 ,目的是 ;

“三靠”:Ⅰ、 ,目的是 ;

Ⅱ、 ,目的是 ; Ⅲ、 ,目的是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Ⅰ、

;Ⅱ、

;Ⅲ、 。 (3)、粗盐的提纯:我们知道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MgCl 2、CaCl 2、MgSO 4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①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粗盐溶解 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

【MgCl 2、CaCl 2、4】 【泥沙】

BaCl 2

【2、2】 4】

NaOH

【NaCl 、2、NaCl 、2、NaOH 】 【泥沙、BaSO 42】

Na 2CO 3

【NaCl 、、NaCl 、、NaOH 、Na 2CO 3】 【泥沙、BaSO 4、233】 ②不溶性杂质的去除:过滤

Ⅰ、若过滤时速度太慢,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Ⅱ、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 、 。 ③过量试剂的去除:(根据中和反应的优先性,先反应掉NaOH 、再去除Na 2CO 3,稀盐酸过量也没关系,在下一步骤中会被蒸发挥发掉)。

④蒸发结晶: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过程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依次是:

Ⅰ、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Ⅱ、过滤:玻璃棒的用途是 。 Ⅲ、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待蒸发皿中 ,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三)冲刺中考 仿真模拟

1、(13年)1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2、(13年)13.硬水中含较多的Ca 、Mg ,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3、(13年)14.右图是A 、B 的溶解度曲线。t 2℃时分别将100gA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析出固体治理A B(填“>”、“<”或“=”);把t 2℃时150gA 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

4、(13年)2O .(4分)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Al(NO3) 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5、(13年)21.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 中的泥沙和MgCl 2、CaCl 2、Na 2SO 4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 2、NaOH 、Na 2CO 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Na 2CO 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2+

2+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6、(12年)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12年)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 .40 ℃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8、(12年)9.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 2混合溶液中滴入Na 2CO 3 溶液

B .向一定量的MnO 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 溶液

D .一定温度时,t ℃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9、(12年)14.右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萄糖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要把10g 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g。

10、(12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 2可由下列反应制取:Cl 2+2X =2NaCl +2ClO 2,则X 的化学式为 ;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填离子符号)和Mg 就可得到软水。

11、(12年)18.(4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 功能。

12、(12年)21.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3和Cu(NO3) 2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并对溶液A 和固体B 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 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 2 ② Zn (NO3) 2、AgNO 3 ③ Zn (NO3) 2、Cu(NO3) 2、④Zn (NO3) 2、AgNO 3、Cu(NO3) 2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 t (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2+

13、(11年)3.用氯化钠固体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量筒 C.托盘天平 D.蒸发皿

14、(11年)5..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10℃时,分别用100g 水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15、(11年)12.区分地下水(硬水) 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 16、(11年)13.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17、(11年)16.在Cu(NO3) 2﹑Al(NO3) 3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来混合溶液的质量 (填“大”或“小”);

18、(11年)17.(2分) 右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取10ml 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硫酸 g。

19、(11年)21.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6)称取12.5g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 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20、(10年)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21、(10年)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2、(10年)9.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23、(10年)13.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40g 该物质加入到l00g 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 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g

24、(10年)16.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 与加入的熟 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熟石灰mg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 g 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

25、(10年)21.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 202) 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 202能跟C02反应生成0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 表示) ;它也能跟H 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0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3)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若反应后得到了40g 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6、(09年)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 【 】

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27、(09年)10.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在t℃时,a 、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将t℃时b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10℃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a 、b 的饱和溶液所需a 的质量小于b 的质量

28、(09年)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

(3)测定稀硫酸的pH 时,先用水将pH 试纸润湿会使结果偏 (填“大”或“小”)。

29、(09年)23.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 g这种 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4)若73g 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 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0、(08年)5.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31、(08年)6.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32、(08年)12.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 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 C. 铁和硫酸铜溶液

33、(08年)15. 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⑴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 (写出一种即可);常用的净水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34、(07年)4.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35、(07年)5.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 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硫酸 D.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蔗糖固体

D. 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C. 用pH 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

36、(07年)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铁生锈后质量变大,是因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C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均变小,是因为它们都有吸水性 D .25m 石油气压缩后可装入0.024m 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37、(07年)16.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写出一条即可)。 (2)从B 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 的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3)若使t ℃时的A 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38、(07年)17.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假定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

(3)配制60g 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1g 以下使用游码),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所配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9、(07年)18.在Cu(NO3) 2、AgNO 3 和Zn(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3

3

__________________。

40、(06年)12.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液的质量减少 (B )溶液的质量不变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41、(06年)15.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如造成水生植物疯长,使水质恶化。水体污染的来源还有 (写出一种即可)。常用的净水方法有 (写出两种即可)。 42、(06年)17.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时 (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 。 43、(06年)23.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⑷取12g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 (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概括整合 总结反馈

你学到了什么?你能总结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吗?试一试吧!

五、【课后巩固】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2、右图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A 为直流电源的 极;C 管中产生的气体能 ,说明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所示:

(1)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除用排水法收集外,该气体还可采用 收集。

(2)装置C 内的液体是 ,起 作用。

(3)装置D 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上图中多余的装置是 ,原因是 。

4、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C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 5、课外活动时,同学们玩起了在特定条件下、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前一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为下一反应的反应物)游戏,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2的实验现象为: (3)反应3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4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反应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请在“示例”栏中各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写....出4个即可)

7、下列操作不能加快固体溶解的是( )

A .加热 B.搅拌 C.先研磨成粉末,再溶解 D.振荡 E.加入固体后静置

8、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食盐、蔗糖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将KNO 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 、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均可增大气体在水中溶解的体积

D 、室温下将1gCaO 投入到99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9、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请从B 项中选择与A 项中说法相关的序号填在A 项后相应的括号内。

A :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②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③固体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⑤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物上的油污。

B :a .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b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c .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d .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e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 (俗名食盐)和Na 2CO 3(俗名纯碱),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根据上表两物质的溶解度解释原因 。

10、下表是KNO 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

(1)40℃时,将70 g KNO3固体加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g。 (2)60℃时,从KNO 3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两种方法是 。 (3)50℃时,KNO 3的溶解度范围是 。

(4)依据溶解度数据,请在右边坐标图中画出KNO 3的溶解度曲线的草图。

11、右图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 2℃时,在100g 水中溶解A 物质 g恰好制得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应加水 g;

(3)t 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 、B 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 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12、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右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果配制t 2℃时A 和C 的饱和溶液各160g ,需要A 和C 的质量各是 g,将A 和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13、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在 ℃时,A 和B 的溶解度相同;

(2)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4、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用﹤、﹥、﹦表示)

(2)从t 1℃升温到t 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能够析出晶体的是

15、右图是A 、B 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将100gA 、B 的饱和溶液由t 2℃降温至t 1℃,析出固体质量A B(用﹤、﹥、﹦表示);把t 2℃时150gA 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

16、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将10℃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升温至70℃(假设溶剂不变),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硝酸钾溶液 氯化铵溶液(填“>、<、=”)。

(2)7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7、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0℃时,65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 g,t 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将t 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8、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把t 2℃时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100g ,分别升温到t 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甲 乙(用﹤、﹥、﹦表示);

(2)保持溶液温度不变,要将t 2℃时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方法是 (至少两条)。

19、40℃时,分别向盛有10 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刚好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1)图B 中可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2)向烧杯中加入固体硝酸铵后,甲试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 (3)向烧杯中加入固体烧碱后,乙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P

点表示的含义是

B

20、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

21、分别称取36gNaCl 、KNO 3固体放入两只烧杯中,在20℃时分别加入100g 水,充分搅拌后,有如下图所示现象,请结合的溶解度表,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烧杯内为硝酸钾,乙烧杯内为氯化钠 B .甲烧杯内为饱和溶液,乙烧杯内为不饱和溶液 C .将温度升高4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大量的KNO 3晶体

22、若浓盐酸质量为A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 ,则A B(填﹤、﹥、﹦,下同) ;若浓硫酸质量分数为A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分数为B ,则A B。

23、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恢复到原来温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24、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CuSO 4溶液中加入CuSO 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25、明明在实验利用粗盐,经提纯后来配制一定体积的

2%

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过程中,明明用到了以下操作步骤: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蒸发 ⑤过滤。请用序号表示其正确实验顺序是 。(部分操作可重复使用) (2)下图是明明进行的两个实验操作,请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3)经检测发现,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请写出康康可能出现的一种操作失误。

26、海水晒制得到的粗盐中除含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将粗盐进行提纯的实验步骤:

(1)步骤①和步骤②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

(2)为了除去溶液A 中可溶性杂质,应按顺序分别加入过量的Na 2CO 3、NaOH 、BaCl 2,请写出所加三种试剂的顺序。并且如何判断BaCl 2是否过量?

(3)溶液B 中所含的溶质有哪些?

【 】

(4)步骤③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5)步骤②中不能用Ba(NO3) 2代替BaCl 2的原因是什么?

(6)固体X 的主要成分是CaCO 3、BaCO 3、BaSO 4和Mg(OH)2,请写出生成Mg(OH)2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某加钙食盐的配料有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为了测定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取20g 该食盐溶于水,加足量盐酸,可生成0.66gCO 2。则该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7、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制碱原理可表示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1)X 的化学式为 。

(2)Y 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 与Ca (OH )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Y 的化学式为 ,此反应产生的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名称为 。

(3)Y 常用作氮肥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现有用熟石灰改良过的酸性土壤需要施加氮肥, (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Y 。

28、硝酸钾是制备黑火药的一种关键的物质,从硝土(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钙和氯化钠)中提纯硝酸钾的实验步骤通常为:

(主要成分为碳酸钾)

(1)结合左上表,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写出反应①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结合右图,写出②的主要实验操作。

29、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时,与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 、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 、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D、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30、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 、食盐和细沙 B、水和酒精 C、石灰石和生石灰 D、蔗糖和味精 3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步骤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其中哪些不属于化学变化?实验室的过滤装置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哪些?

(2)右图是自制简易净水器,分层放置着石英砂、小卵石、蓬松棉、活性炭,其中位置3放置的物质及其作用是什么?使用过的活性炭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循环使用,其原因是什么?

(3)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的原理是:肥皂主要成分硬质酸钠(C 17H 35COONa )能与Ca 、或Mg 反应生成沉淀。写出硬质酸钠与氯化钙或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在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氯化钠反应完全,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恰好等于原氯化钠溶液质量的1/2,则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 、40% B、30% C、20% D、10%

33、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 )

A 、 Al2(SO4) 3 B、CuSO 4 C、H 2SO 4 D、AgNO 3

3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小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 B、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 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5、在Cu(NO3) 2﹑Al(NO3) 3和AgN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来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填“大”或“小”);

36、某化学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烧杯和稀硫酸共150g ,加入的铁样品9g ,充分反应后,烧杯和剩余物共158.7g ,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7、把10g98%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水的质量为 g。取上述稀硫酸49g ,向其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8、碳酸钠俗称纯碱,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同学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2+


相关文章

  • 复分解反应复习
  • 凌海市201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学案--酸碱盐的溶解性及颜色 [教学目标] 1.识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识记常见固体及溶液的颜色 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 4. 学会运用酸碱盐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七沉淀(氢氧化镁.氢 ...

  • 知识点复习常见的酸和碱
  • 常见的酸和碱 考点一 酸碱度和酸碱性 1 2.常见pH试纸测定物质的酸碱度 (1)使用方法: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_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 注意:①使用时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会稀释待测溶液,使结果不准.如测酸性溶液会使结果偏 ,测 ...

  •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设计
  • 基于"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蓬莱市教学研究室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 化学 九年级 全一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1课时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2课时 神奇的化学变化 第3课时 物质构成奥秘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1 ...

  • 20**年化学中考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
  •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建议 思贤初中 肖丽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具体考试内容及要求 世界上存在的物质有千万多种,每天还有新合成的物质,这么多物质我们是否要一一学习呢?肯定不是.仅我们初中课本出现或有关化学式的物质就有一百多种,那又是否要一一掌握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显然不可能.那我们就要按照 ...

  • 化学教学下学期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依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 ...

  • 暑假化学学习计划
  • 一、根据计划表做好复习和预习。 第一周 复习:化学符号 1、复习常见的元素符号;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能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会表示课本提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2、酸和碱的定义,溶液呈酸 ...

  •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重点
  •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常见的碱 说课稿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常见的碱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后对另一类物质------常见的碱的学习,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 ...

  • 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 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一.溶液 (一)溶解 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3.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稳定性:若 ...

  •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复习用)
  • 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 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的关系(包 括数的奇偶性), 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熟悉常见的分子或单质.化合物的物质结构(水.氨气.二氧化碳.金刚石.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