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学习纲要

马克思资本论学习纲要

谭 乃 彰

目 录

前言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资本积累论

《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循环论

资本周转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

《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剩余价值和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

地租理论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

后记

前 言

恩格斯晚年说过,“如果出一套通俗的语言解说《资本论》内容的小册子,那倒是件很好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95页)这本小册子,是按照恩格斯的教导整理出来的,供讨论研究,批评指正。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4页)恩格斯还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的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它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也就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6页)恩格斯说过,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为唯物辩证法,“并且同时在《资本论》中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一种经验科学的事实,即政治经济学的事实上去。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7页)。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他指出,“或者有人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么,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34页》)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当时的中央机关,比如马列学院成立了学习《资本论》小组。毛泽东特别得重视和研究《资本论》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

“事物发展的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模范地作了这样的分析。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列宁自己也正确地应用它,贯彻于他的全部著作中。”毛泽东也是这样学习和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他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7、308页)

在当前,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很有必要的。《资本论》是共产党人批判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及其追随者的理论武器。 《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马克思从事《资本论》的写作,花费了毕生的精力,整整用了四十年的时间。《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结晶和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列宁指出,《资本论》是“现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列宁选集》第1卷第92页)

《资本论》论的是资本;而资本,则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9页)《资本论》这部著作,是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剩余价值,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对抗关系。恩格斯指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43页)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主线,科学地分析和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可以这样说,《资本论》实际上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论”。恩格斯说过,“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63页)他还说过,“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斗争成了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1页)

《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历史规律;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唯一道路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历史表明,《资本论》象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所以,恩格斯曾经自豪地宣称:“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象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他在《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指出的,“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页)因此,《资本论》很快就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一 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定义

恩格斯给政治经济学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政治经济学是

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又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 就是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科学。恩格斯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3页)

二 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1.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2.在生产和交换关系中,是生产决定交换,而交换对生产又有反作用。

3.生产和交换,.它们两者有相对的独立性,“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的规律”;同时,两者之间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三 生产和交换与分配的关系

1.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决定分配的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尤其是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决定产品分配方式。

2.分配对生产和交换又有反作用。

3.“随着分配上差别的出现,也出现了阶级差别”。

四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历史地变

化的,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历史条件,各个国家是不相同的;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时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时代都是一样的。”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

五 特殊规律与普遍规律

恩格斯按着领域和时间把经济规律划分为两大类: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特殊规律,是指在某一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普遍规律,是在一切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因此,我们既要注意研究特殊规律,又要注意研究普遍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恩格斯说,“它首先研究了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在完成了这种研究之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

六 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与狭义的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还从研究范围的不同,把政治经济学区分为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及分配规律的科学。这样的政治经济学在当时还有待于创立。狭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只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是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发行时马克思亲自写的。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主要阐明了《资本论》

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也论述了《资本论》研究方法。

七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说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采取雇佣劳动和资本相结合的方式讲的。这样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总之,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八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和它的研究对象是密切相关的。马克思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里说的现代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如上所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就是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就是资本主义之经济规律。《资本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因此,《资本论》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理论武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九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形态,要透过现象,揭示它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运用科学抽象方法,进行理论概括。科学抽象法的实质,是唯物辩证法在分析经济形式方面的应

用。《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马克思正是运用科学抽象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资本论》是以资本为中心,全面分析和论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巨大著作。这部著作,共分三卷。第一卷,是论述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二卷,是论述剩余价值的流通;第三卷,是论述剩余价值的分配。1886年,恩格斯在《英文版序言》中说:“第一卷是一部相当完整的著作,并且二十年来一直被当作一部独立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35—36页)第一卷的中心是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它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本质和秘密,构成了《资本论》的核心和基础,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没有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分配。第二、三卷是第一卷论述剩余价值理论在流通和分配方面的展开。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劳动价值论

十 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2.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使用价值的质,是回答物有什么用途问题。它是由商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每种物的有用性,又因其本身具有的物质性能是多方面的,所以它对人们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量是回答怎么计量问题。使用价值的量,是由社会尺度来

衡量。

3.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和作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而是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但在商品生产社会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马克思由此转到分析价值。

十一 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1.交换价值,它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各种使用价值能按一定比例交换,表明其中必定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交换价值是这个共同东西的表现形式。这个共同的东西,不是使用价值,而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即价值。所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而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价值实体,它是抽象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形成价值实体的抽象人类劳动,不是个别人的私人劳动,而是共同的社会劳动。价值必须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

3.价值量,它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而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

况:第一,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使用价值量成正比;第二,劳动生产力变化,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第三,劳动生产力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十二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否则,就不是商品。比如,空气等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也不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也不能成为商品。

十三 具体劳动

1.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的劳动。“这种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 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2.具体劳动是有质的区别的,是社会分工的基础。正因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才形成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3.具体劳动的作用,是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互相对立”,是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

十四 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如果把劳动的有用性撇开,生产活动就只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但是,商品价值体现的人类劳动的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2.抽象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即是简单平均劳动。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3.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实体。

十五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研究商品价值量,不仅要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简单劳动力的支出,是不必经过特别训练的劳动。而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包含一定技巧和知识运用的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是由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确定商品价值量时,必须以简单劳动作为统一的计算单位,把复杂劳动折合成若干倍的简单劳动。什么样的劳动是简单劳动或复杂劳动,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是不同的。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

十六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

1.作为形成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有意义的是从质的方面来考察的,它回答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有意义的是从量的方面来考察的,它回答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

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是相反方向的发展,来源于劳动二重性。生产力的变化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和单个商

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就是说,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只会引起使用价值量的变化,却不会引起价值总量的变化,但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于是出现了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的对立运动。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劳动二重性,形成商品二因素。作为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十七 劳动二重性理论的重要意义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首先发现和论证的,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从而也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比如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等等,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马克思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十八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十九 商品二重形式及其实质

这个二重形式,是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前者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的关系。

二十 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商品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的价值关系。这是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因此,分析这个形式确实困难。价值形式“这部分对全书来说太有决定意义了”,它“包含着萌芽状态中的劳动产品的一切资产阶级形式的全部秘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311页)马克思从价值形式的总体出发,分析了价值表现两极之间的辩证关系。

1.价值形式两极的作用

上述两种商品在价值关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20码麻布是通过1件上衣相对地表现自己的价值,起着主动作用,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上衣则成为麻布价值表现的材料,起被动作用,处于等价形式。

2.价值形式两极的关系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极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同时,又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

3.价值形式两极的地位

一个商品是相对价值形式还是等价形式,完全取决于它在价值关系中所处的地位。马克思说,“取决于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

以上三点,是马克思以经济范畴形式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的主要内容。矛盾规律,是《资本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以经济范畴形式写成的唯物法大纲。恩格斯说,马克思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改造成唯物辩证法,“并且同

时在《资本论》中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一种经验科学的事实,即政治经济学的事实上去。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7页)毛泽东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学习唯物辩证法“最好的模范”。“《资本论》所分析的,是那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及消灭,反映出来的各经济范畴的发展的辩证法。这个问题之解决的唯物论性质,在于他以物质的客观历史做基础,在于把概念和范畴当做这一现实历史的反映。”(《辩证法唯物提纲》(内部发行),天津人民出版社1958年10月第1版第17页)

二十一 相对价值形式

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量上相比较。不同物的量只有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是同名称的,因而是可通约的。每一个这样的比例总是包含这样的意思:麻布和上衣作为价值量是同一单位的表现,是同一性质的物。麻布=上衣是这一等式的基础。

价值形式不只是要表现价值,而且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比如,用一件上衣来表现20码麻布的价值量。价值量的相对表现,随着两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大致有如下四种情况:

1.麻布价值变化了,上衣的价值不变。如果生产麻布的劳动生产力有变化,而生产上衣的劳动生产力保持不变,麻布的相对价值量的增减(表现在上衣上的价值)与它自身价值成正比。

2.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麻布的相对价值量的增减与上衣的价值变化成反比。

3.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如果按同方向和同比例变化,则

麻布的相对价值量保持不变。“只有把它们同价值不变的第三种商品比较,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的变化。”

4.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按同方向,但不同比例变化,或按反方向变化,则可以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推知麻布相对价值的变化。

因此,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

二十二 等价形式

当商品A(麻布)通过不同种商品B(上衣)的使价值表现自己的价值时,它就使得商品B取得一种特殊的价值形式,即等价形式。因此,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等价形式有如下三个特点:

1.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十三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上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每一种新的价值形式,一方面克服旧形式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加深和扩大商品所固有的矛盾。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

产生,使商品的内部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二十四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具体表现出来的。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其它三种职能,是在前两种职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五种职能的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而是与它们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货币职能的发展,表示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发展。而货币的各种职能,统一地表现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二十五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1.商品拜物教来自商品形式本身

商品的神秘性不是来自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规定的内容,而来自商品形式本身。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的形式,意味着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取得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而当劳动被社会规定为抽象的或等同的性质,就以价值物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商品产生神秘性。商品的神秘性,不过在于人们在商品形式面前,把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看成物的自然属性,把人的关系看成物的关系。

2.商品拜物教存在的根本原因

商品拜物教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私有制的条件下,私人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表现为社会劳动。因此,

在生产者面前,人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不是表现为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和物的关系。

3.在非商品生产社会里不存在商品拜物教。马克思说,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有意识计划之下的时候”,“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

二十六 价值尺度

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这是货币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职能。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这个内在尺度的外在的必然表现形式。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通过价格形式来表现的。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表现价值,因而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二十七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格标准,货币执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

1. 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准。

2. 作为价值尺度,它用来使商品的价值变为价格,变为想象中的金属;作为价格标准,它计量这些金属。

但是,这两种职能是密切联系的。价格标准是以价值尺度为前提而形成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具体地表现出来。

所以,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

二十八 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1.价格偏离价值的可能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比例。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比例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商品的价值量。因此,“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2.价格与价值背离现象,并不是价格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价格形式成为适合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

3.价格形式不仅可以引起价格与价值之间量的偏离,而且还包藏着一个质的矛盾,致使有的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可以有价格,可以被他们的所有者当作商品出卖以换取金钱,如良心、名誉等等。

二十九 商品的形态变化及其公式

1.商品的交换过程及其形态变化

当货币产生后,使原来包含在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交换过程是通过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即通过商品形态变化来实现的。因此,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下列形态变化中进行的;

商品——货币——商品(W——G——W)

2.商品第一个形态变化或卖

W——G,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转化货币的过程。

3.商品的第二个形态变化或买

G——W,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也是商品的最终形态变化。

4. 商品总形态和商品流通

每一个商品总形态的变化,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的阶段所组成,即由W——G和 G,——W所组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商品到商品的循环。每一种商品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说,“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带来危机的可能性。

三十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

商品的形态变化产生了商品流通,而商品流通引起了货币流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上只是商品本身的形式的运动。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而货币流通,反映着商品流通。马克思说,“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

三十一 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过程需要多少货币呢?决定这个货币流通量有哪些因素呢?首先,决定于商品价格总额,而商品价格总额,又取决于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其次,也决定于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量,就是以货币流通速度去除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来表示:

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十二 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纸币是指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它是直接从金属铸币流通中产生的。纸币是代表金属铸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如果纸币发行超过了自己的限度,即超过了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量,那未,就会信用扫地,价格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三十三 货币贮藏手段及其作用

货币既然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有了货币就能购买到一切商品,人们就把货币看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而贮藏起来,这样货币就暂时退出流通成为贮藏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的贮藏职能,是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发展。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马克思说,“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的渠道。”

三十四 货币的支付手段及其货币流通

1.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和特点

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买卖开始分离,出现了先购买后付款的延期支付方式,用于延期支付的货币就取得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货币当作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已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务关系。在这里,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

2.货币的支付手段出现后的货币流通量

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货币的流通量的规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量等于出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到期支付总额,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总额,除以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十五 世界货币

1. 世界货币职能的产生和特点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作用突破了一国的界限,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一般地说,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2.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职能主要表现是:作为支付手段,支付国际贸易差额;作为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作为社会财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剩余价值论

三十六 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

1.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作为货币的货币,是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它的流通形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是为 “买而卖”,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作为资本流通的货币,它的流通形式是货币(G)—商品(W)—货币(G),是为“卖而买”,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2.它们在内容上还有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其商品流通,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其资本流通,“决定目的是交换价

值本身。”它要求价值增殖,“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三十七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流通公式的完整形式是货币(G)——商品(W)——更多的货币(G′)。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商业资本,而且适用于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因此,它是资本的总公式。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从G—W—G′本身看,交换的结果产生了剩余价值,这与等价交换的规律矛盾。

那末,剩余价值究竟是从哪里产生呢?

1.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等价交换“任何人从流通中取出的价值,都不会大于他投入流通的价值。”不会形成剩余价值。

不等价交换,无论是高价出卖还是低价购买,都会因买卖是相互行为而彼此抵消,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

2.离开流通过程也不会形成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以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

3.总公式的矛盾的解决条件

总公式的矛盾怎么解决呢?马克思指出,“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即要遵守等价交换原则,又要让资本家“在过程终了时必取出比

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因此,“必须在流通中,又必须不在流通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三十八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的变化,不能发生于货币本身,也不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这种变化必须是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一种特殊商品,它在使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且创造大于本身具有的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三十九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要有人身自由,有权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售;第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社会发展由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出现的。因此,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四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1.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而活的个体要维持生存,需要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说,“生产劳动力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

料的价值。”

确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

第一,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第二,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第三,劳动者一定的教育训练费用。

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也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它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四十一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虚伪性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而这个领域被资产阶级经济学描写为自由平等的乐园。然而只要我们离开流通领域,走进生产领域,人剥削人的情况就出现了。正如马克思说的,“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背后,隐藏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四十二 劳动过程的简单三要素

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劳动过程有三个简单的因素:

1.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

2.劳动对象。

3.劳动资料。

这三个要素,互相结合,在劳动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如果从产品角度考察劳动过程的三要素,“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前者是物的因素,后者是人的因素。物必须与人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也才有劳动过程。在劳动过程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

劳动过程作为一般意义来理解,它是人与自然相结合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四十三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2.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 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是雇佣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是强制性的,绝不是什么“自由”的,工人是资本家奴役和掠夺的对象。

四十四 价值形成过程

按照价值规律,每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1.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

2.工人新加的劳动形成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这种劳动,不是具体劳动,而是抽象劳动,它形成新的价值。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另一方面,

工人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产品的总价值。但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不产生剩余价值。要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还必须分析价值增殖过程。

四十五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的源泉是什么?秘密又在哪里?马克思是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来阐明的。

价值增殖的秘密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就是说,劳动力商品不同于其它一般商品,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而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因此,在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这个商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在它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这个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价值的增殖部分,也就是被资本家白白占有的剩余价值。

2.价值增殖过程的特点

第一,如果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比较一下就会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第二,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四十六 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

(一)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

1.同一次劳动既创造新价值又转移旧价值。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劳动者把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另一方面,又同时以具体劳动形式把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到产品上面保存下来,这是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劳动的二重性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两次劳动。

2.同一次劳动的二重结果是由劳动的二重性产生的。作为具体劳动,把旧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作为抽象劳动,在产品加进了新价值。

(二)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1. 生产资料是转移旧价值;

2劳动力的使用创造新价值。

劳动力的活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

四十七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称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它再生产出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称为可变资本。

资本的这种划分,是马克思的又一伟大功绩。这种划分,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同时也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一理论,在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说中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四十八 剩余价值率及其公式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

剩余价值率m′= 。

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四十九 工作日的界限

工作日是可变的。工作日由两部分劳动时间构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的情况下,工作日是随着剩余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动。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界限内变动。它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点:劳动力的身体界限;道德界限。 五十 工人和资本家围绕工作日界限的斗争

资本家总是力求延长工作日;而工人则尽力反对延长工作日。“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 五十一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那末,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呢?

1.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可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2.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

3.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

五十二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追逐剩余价值,他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使他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结果不

仅获得剩余价值,而且还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性质,是属于相对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是,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五十三 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从而使工人劳动力便宜,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省劳动,目的绝不是缩短工作日,而是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可见,资本家阶级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工人剥削为目的的,这就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提高劳动生产力之间的对抗性质。

五十四 机器大工业和剩余价值

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有三种历史形式:

1、协作。资本主义简单协作 ,是以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又以资本家为中心的组织形式。“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生产的起点”。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2、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也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是一种过渡形式。工场手工业有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前者是初级形式,后者是完成形式。工场手工业,是社会生产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是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阶段。

3、机器大工业。工场手工业是以劳动力为起点,机器大工业是以劳

动资料为起点。因此,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机器,是由发动机、传动机和工具机或工作机这样三个不同部分组成的。而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作机“是唯一有决定意义的”。(《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74页。)资本家用机器生产,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扩大了剥削范围,工人家庭男女老少都处于资本的统治之下:延长工作日;强化劳动,提高了剥削程度。“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机器大工业“是对抗的根源”,也“是解决这些对抗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创造者,当然,这种解决不可能走平静舒坦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57页。)

五十五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有如下三点: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只与工作日长度有关,不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它要以生

产技术的根本变革为条件。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则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本质上都是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

五十六 剩余价值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

剩余价值的生产,要求有“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自然条件的好坏有一定联系。从这个意义说,剩余价值有个自然基础。然而,劳动生产率不仅跟自然条件相联系,还跟人的作用和社会条件相联系。良好的自然条件,始终只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能否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制度。剩余价值只能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它是资本和劳动特定关系的表现,而绝不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五十七 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

恩格斯指出,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l页)只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论证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才能彻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劳动力和劳动是有区别的。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是商品。

1.如果劳动是商品,那末它必须在出卖前就已经独立存在。但是,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只有在劳动过程才表现出来,所以它不能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因而也不是商品。

2.劳动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是无谓的同义反复。

3.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人得到的工资就应该等于他的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而资本家也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这也就取消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五十八 工资的本质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由于劳动力的价值采取工资的形式,工人为资本家劳动后,从资本家那里获得工资,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积累论

五十九 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定

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

1.生产条件同时也是再生产的条件。就是说,物质资料的替换是再生产的条件。

2.生产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再生产也就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生产具有资本主义的形式,再生产也就具有同样的形式。”

可见,任何社会再生产过程,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

六十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是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孤立过程”所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征:

1.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劳动创造的。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再生产的一个要素。

六十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性质

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就是说,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再生产出雇佣工人。

六十二 资本积累及其实质

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而它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殖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六十三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有:第一,年剩余产品中必须有一部分能够作为新资本的物质要素,即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第二,要使新资本的这些物质组成部分真正执行资本职能还需要追加劳动。当追加劳动力同追加的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也就完成了。

六十四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及其结果

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规律。

2.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来的,

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所有权和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要占有别人的劳动产品必须让渡自己的劳动产品,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所有权和劳动是分离的,所有权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因此,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结果。 第一,产品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

第二,这一产品的价值,除了包含预付资本的价值外,还包括剩余价值,为资本家占有。

第三,工人保持了自己的劳动力,只要找到买者,就可以重新出卖。 六十五 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决定的。 六十六 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率决定。 六十七、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六十八、资本构成不变,积累增加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1.资本构成不变,积累增加,它的需要超过通常的劳动供给,工资就会提高。

2.工资增加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资本积累不过是以扩大的规模再生产资本关系,一极是更多更大的资本家;另一极是更多的雇佣工人。因此,资本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就是资本的剥削范围的扩大。而且不论劳动力的卖价对工人怎样有利,工人总要提供一定量的无酬劳动作为积累的源泉。工资的增大也不过说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酬劳动量的减少。但是,这种减少永远也不会达到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3.资本主义积累规定了工资变动的界限:工资的上涨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不断扩大再生产。因此,这个界限又是由积累规定的。

六十九 劳动生产率增长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引起资本构成的变化,使可变资本相对减少。 七十 资本积聚和集中

资本积累基本上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条途径实现的:

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直接通过积累而使本身扩大起来。

2.资本集中,是指分散的资本合并为较大的资本,或者是竞争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者是几个资本联合为股份公司。

竞争和信用,是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

七十一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以至绝对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迅速增加,这就造成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这种过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构。

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对过剩人口像一个劳动力的“蓄水池”,当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由危机、萧条、复苏转入高涨阶段,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能随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第二,资本家可以利用这个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迫使失业工人廉价出卖劳动力,并迫使在业工人接受资本家的苛刻条件,从事过度劳动。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七十二 相对人口过剩的基本形式

1.流动的过剩人口。工人时而被排斥,时而被吸收,过剩人口处于流动形式。而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又造成相当一部分男工变为流动过剩人口。

2.潜在的过剩人口。资本转入农业后,资本构成提高,需求农业工人绝对减少,形成农村存在潜在的过剩人口。

3.停滞的过剩人口。这部分人口,形式上还是现役劳动大军的一部分,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他们劳动时间最长,而工资又最低。 七十三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一方面,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恶化,他们的生活陷入贫困化。资本积累必然是两极分化:一端是财富的积累。另一端是贫困和奴役的积累,构成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成为普遍规律。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必然引起的两重后果。

七十四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个体劳动者的被剥夺

资本的原始积累即资本的历史起源,是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夺,也就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它是用一系列的暴力方法从分散的多数人的财产到集中的少数人的大财产的转化,形成了资本的前史。资本主义就是靠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的手段,剥夺小生产者起家的。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就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了。要解决这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

就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因此,马克思说,“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三)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定的否定。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小生产者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又造成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不是重建私有制,而是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基础上,重新建立消费晶的个人所有制。第一个否定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一个否定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循环论

七十五 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和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这就是资本的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与此相应,就有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每种资本形式实现各自的职能。资本的循环就是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整个运动。循环是资本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七十六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资本的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资本循环过程中,资本的每

一种职能形式都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完成各自的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资本循环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片面性。因此,必须保证产业资本的顺利实现。

如果用Ck代表总流通过程,资本循环的三个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Ⅰ)G—W…P…W′—G′

(Ⅱ)P…Ck…P

(Ⅲ)Ck…P(W′)。

七十七 产业资本循环的实现条件

资本循环的关键在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正常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资本的并存性。资本家必须把资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形式上,各自在购买、生产、销售阶段执行其职能。第二,资本的继起性。资本的每部分在时间上必须相继通过循环的各个阶段,不断变换其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

上述两个条件,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只有同时保持资本的这种并存性和继起性,实现三种循环的统一,产业资本的循环才能继续不断的进行。因此,资本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保证产业资本实现连续正常循环的条件。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这种统一经常遭到破坏,从而使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经常地被中断。 资本周转论

七十八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

七十九 周转时间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价值每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它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来决定。

八十 周转速度

资本的周转速度,通常是用一年中资本的周转次数来表示的。如果用U表示周转时间的计量单位——年,用u表示一定资本的周转时间,用n表示资本的周转次数,那未n=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八十一 固定资本及其周转特点

固定资本,是指生产资本中以劳动资料的形式如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它有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固定性。从使用价值来看,劳动资料,从它进入生产领域,就被牢牢地固定在它的职能所决定的使用形式上,在其全部使用期间就不再离开。从价值来看,劳动资料的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直到它报废,其价值才能转移完毕。但是,只要它还在使用期间内,就总有一部分价值固定在它里面。

第二,独特的流通。“固定在劳动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它不是在使用形式上进行流通,“进行流通的只是它的价值,并且这种流通是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

第三,独特的周转。固定资本在实物形式上因损耗而丧失的那部分价值,是作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来流通的。在流通商品转化为货币,

劳动资料由商品带入流通的那部分价值也就转化为货币。这时劳动资料的价值就获得了双重存在:一部分仍然束缚在它的生产过程中的实物形式上。另一部分则脱离原来的实物形式,是以折旧费的形式,转化为货币,并逐渐积累起来即通常称为折旧基金。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劳动资料的磨损,其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直到它报废为止,才能收回其全部的价值,进行固定资本更新。只有如此,才算完成了固定资本的一次周转。因此,马克思说:“固定资本的独特流通,引起独特的周转。”

八十二 流动资本及其周转特点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原料、辅助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它的实物形态改变了,形成新的产品时全部消费掉。它的价值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通过产品流通,转化为货币,并由货币再转化为生产要素。因此,这些要素的周转与固定资本不同,是不断地进行更新。

第二,投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部分,是按照一定时间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都加到新产品中去。因此,预付在劳动力上的资本(撤开m不说),加入新产品中去,经过产品出售,转化为货币,并由货币再转化为劳动力,从而完成它的周转。

因此,投在原料、辅助材料等上的不变资本和投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这两部分,在价值流通上和周转方式上都是相同的,因而属于流

动资本,“而与固定资本相反”。

考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意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由于流通方式和周转方式的不同,它们的周转时间有很大差别。这种区别,对于资本的周转速度有重大的影响。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八十三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在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具有两种形式,即价值形式和实物形式。因此,我们必须从价值形式和实物形式两个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品。

从实物形式看,社会总产品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前者是用于生产消费,后者是用于个人消费。与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1)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 Ⅱ)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从价值形式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同单个商品一样,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的,即c+v+m。

把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式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和从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重要原理,同时也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正是由于确立了这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才使马克思有可能建立起他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产品实

现的卓越理论。(《列宁全集}第3卷第30页)

八十四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连续进行,是以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为条件的。就是说,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才能在市场上卖出去,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实现价值补偿;资本家怎样才能从市场上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工人如何才能买到他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实现实物补偿。因此。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能否以及如何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问题。

马克思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的实现。“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这就要求社会生产的各个组成部分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要求社会生产同社会需要相互协调。因此,实现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问题。

八十五 社会总产品交换的基本公式和“三大要点”

社会总产品交换的基本公式: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2000c+500r+500m=3000

(假设m′都是100%,有机构成是4:1)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交换,是极其复杂的。但是,总体说来,有三个方面,也就是“三大要点”:

第一,第二部类v+m,都是用于消费资料,是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

解决的。

第二,第一部类v+m,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但是,要用于个人消费资料,本部门无法解决,要通过第二部类交换来解决。而第二部类的c实物形态是消费资料,所以I(v+m)与Ⅱc交换。

第三,第一部类的c,由生产资料构成,是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来补偿。

上述第一点和第三点,是本部类内部交换;而第二点,则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这些交换,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也就保证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八十六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I(v+m)=Ic,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八十七 实现积累的两个前提条件

要实现积累,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1.货币积累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只有货币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进行实际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2.要有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要素。当货币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还必须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资本的实际积累。

八十八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第一个前提条件:

I (v+m)>Ic

第二个前提条件:

I (c+m)>I (v十 )+Ⅱ

八十九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I (v+m)=Ⅱc+I △c+Ⅱ△c

这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或平衡条件)。

九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现象。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那时资本构成的变化还极其缓慢。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才能出现。恩格斯说,“事实正是这样,1825年第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00页)

2.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原因。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直接原因,是“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生产过剩余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602页)“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表现。”(同上,第579页)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经济危机有两种主要形式:是商业危机,商品卖不出去,要毁掉商品;货币危机,是一系列支付手段都不能实现产生的金融危机。

4.经济危机的周期。这个周期是是带有不断重复的周期,平均每十年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既是一个周期的终点,也是另一个新周期的起点。经济危机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

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平均为十年。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体如此。

5.经济危机的周期形式。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

6.经济危机的重大意义。恩格斯说,“危机是政治变革的最强有力的杆杠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258页)经济危机在经济上集中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客观规律。在共产主义社会“问题就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到任何损害。相反,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智总是在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

《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剩余价值和利润

九十一 成本价格

资本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用K代表成本价格,则K=C+v。这样,商品价值的公式就变成W=K+m。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成本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它不断得到补偿,是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它是资本家生产经营能否盈利或亏本的界限;它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

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九十二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当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在观念上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了。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用P代表利润,则商品价值的公式就变为W=k+p。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利润就不再被看成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而是由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九十三 利润率及其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P'),是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必然大于利润率。利润率,反映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它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剩余价值率,则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等。

九十四、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不同的生产部门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在剩余价值率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个部门有不同的利润率,从而等量资本获得的利润量不等。

2.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是和资本的本性相悖的。资本家要求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起码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资本家为追逐高额利润,相互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

趋于均衡,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资本家按乎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深刻地揭露了整个资本家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指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不仅受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要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九十五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和变动的,没有违背价值规律的要求。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市场价格不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九十六 商业资本及其作用

1.商业资本是一部分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是产业资本的独立化部分。它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为产业资本服务的。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为:G—W—G'。

2.商业资本的作用表现在:缩短资本的流通时间,节省社会的流通资本,加速资本的周转,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业资本的数量过大,商品流通环节太多,商业机构臃肿,商业资本活动失

控,又会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和投机活动,会促使经济危机爆发。 “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

九十七 商业利润及其实现方式

1.商业利润的来源和本质。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商业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也同产业利润一样,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它反映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2.商业利润的实现方式。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的关键,在于商业资本也同产业资本一样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并通过商品的购销差价而获得商业利润的。

九十八 商业工人劳动的特点和作用

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正是通过剥削商业职工的剩余劳动,才能以商业利润的形式占有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和产业工人一样,商业职工也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

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

九十九 生息资本及其特点

1.生息资本的形成。生息资本是在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从工商业资本中独立出来的并为它们服务的特殊资本形式。其运动形式是:

G—G'(G+△G)。

2.生息资本的特点。生息资本的贷放行为不同于商品买卖,不是一种等价交换活动。它的运动要以职能资本的运动为基础,使资本的所有权和资本的使用权相分离。生息资本最富有资本拜物教的性质。

一00 利息及其本质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它既体现了各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阶级的关系,又体现了生息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平均利润已定的情况下,利息的数量是由生息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决定的。 一O一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信用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平均利润的形成,减少货币流通费用和商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的集中,促进股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信用是“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在这种赌博中,小鱼为鲨鱼所吞掉,羊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当然,信用制度的发展,也会造成生产和流通方面的虚假的繁荣,引起信用膨胀和通贷膨胀,造成比例严重失调。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是: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


相关文章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06:10 大众网-大众日报 如何把握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学习, ...

  • 20**年聚焦剖析考研政治思法之命题规律
  • 2012聚焦剖析考研政治思法之命题规律 考研政治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基础阶段,同学们要理解和记忆理论框架,争取系统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从命题的依据.方法.原则.题型设置.答题要求等方面加以熟练认知,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从教材的主题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 掠夺原料, 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结果:清政府战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

  • 近代史纲要 几个问题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到1921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大量涌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简答题及问答题整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 ...

  • 四川农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年秋考核答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15 秋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 1948年10月 B. 1949年10月 C. 1950年10月 D. 1951年10月 满分:1 分 2. 太平天国在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 近代史纲要考试重点
  •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负担起建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整理)
  • 近代中国落后的两个基本认识 ①中国的落后并不是从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 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史.之后:中国现代史. 综述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经济: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②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社会结构:族权和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C)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C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3.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