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曾国藩与洋务运动研究述要

 第6期

 2009年12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InstituteofHuman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No.6Dec.2009

三十年来曾国藩与洋务运动研究述要

成赛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曾国藩研究所,湖南娄底41700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研究者对曾国藩所从事的洋务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曾国藩洋务思想产生的原因;曾国藩兴办洋务的目的;曾国藩从事洋务的主要内容和成就;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关键词]曾国藩;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09)06-0050-04

  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其创办军事工业、培养人才、引进西学、派遣留学等活动无疑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实事求是优良学风的恢复,众多研究者本着客观的原则对此前涉足甚少的曾国藩与洋务运动的关系开展了研究,大家各抒己见,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也存在一些分歧之处。应该说,研究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曾国藩、益。兹择要概述如下:

一 ”,他曾究要宋明理学,用力最勤。然而,这样一个封建士大夫官员却没有像同时代的士大夫那样,囿于陈见,盲目维护旧的传统,而是独辟蹊径,顺应时势,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向西方学习的命题,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践行者,在晚清倡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那么其根源何在?归纳起来,研究者大致形成了如下几种意见。

(一)危机意识与避害反映说

现在对西方文化中‘技艺’和‘术数’的功用的积极肯定之

[2]

上”。阎知航指出,曾国藩面对“西学东渐的‘千年大变

局’”,“,使他改,,

[3(持这种观点的有喻盘庚、王少普、朱东安、阎知航、曹建英、宋德华、胡文校、朱亚宗、石培华、赵载光、黄长义等。喻盘庚认为,对曾国藩办洋务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他对各家学说表现出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无门户之见,取百家之长;二是受经世致用之学的影响,讲求有用之

[4]学”。王少普认为,曾国藩“迫于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

患’的局面,注意到并不得不承认实事求是认识方法的影响和作用”,“由排斥汉学转而为汉宋兼容”,所以重视经世致用[1]。朱东安认为,曾国藩建功立业的学问主要是经世致用之学,他“虽为知名理学家,而治学却向无门户之见,对一

[5]要,择长而用”,因而能“应时变通成为洋务派首领”。

持这种观点的有王少普、成晓军、阎知航、朱东安等。切有用的知识、学问,都主张全盘接受,融汇贯通,应时切王少普认为,曾国藩“承担镇压太平天国、挽救清王朝灭顶之灾的责任”,“维护封建统治的实际需要和认识论上合理因素的增加,促使他开始了解西方。他对内顽固维护封建伦理、自觉与太平天国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改革国内政治结合起来的进步方向抗衡的活动,又为他接受资本主义奴化思想提供了条件。这一切,构成了他在思想上由一个封建

[1]

理学家过渡到洋务派大官僚的桥梁”。成晓军认为,曾

(三)民族意识说

持这一观点的有喻盘庚、孙石月、郎佩芳、徐泰来、许山河、庞士让。喻盘庚认为,曾国藩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产生了民族意识,并以曾国藩在处理阿思本舰队一事中所表现的态度为证,指出民族意识是他克服困难,将洋务运动推进的力量[4]。孙石月、郎佩芳亦认为,“曾国藩洋务思想产生的基础有民族意识的一面。这种意识不仅使他第一个提出师夷智造船炮的主张,而且成为他从事洋务活动的巨大动力”。

二 曾国藩兴办洋务的目的

[6]

国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感受到了西方“侵凌和威胁继续深入中国腹地,则有可能危及中华民族现有的生存环境和稳定秩序”的危机,进而“在这种危机意识的基础上,相应地产生了以摆脱危机为宗旨的避害反应”,“较为集中地表

 [收稿日期]2009-09-2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8JD29).

 [作者简介]成赛军(1972- ),男,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曾国藩。

总第111期             成赛军:三十年来曾国藩与洋务运动研究述要

建国以后的30年间,人们对曾国藩举办洋务的目的认识几乎呈一边倒的态势,普遍认为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这种板结成块式的看法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意见并存的局面。

(一)镇压农民起义说

・15・

黄明同认为,“曾国藩办洋务不光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还包含着谋求社会进步、使古老的中国近代化的意图,这便是曾国藩自己所说:‘欲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

[16]

事业’”。李丹、张海鹏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认为曾国

藩“最初提出学习西方船坚炮利的时候,他就带有‘剿发

[17]逆’、‘勤远略’的双重目的”。

持这一观点的有戴学稷、徐如、李金奎、方志钦等。戴学稷、徐如认为,曾国藩等洋务派之所以举办洋务,“并非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而主要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和少数民族的起义斗争”,“曾国藩称购买外洋船炮和制造轮船为‘救时要策’,他所谓的救时,一是‘剿发捻’,一是‘勤远略’,前者目标很具体和明确,后者则是一句空泛的冠冕堂

[7]

皇的大话,是并不准备实践的”。李金奎认为,洋务派创

2、镇压农民起义为主

陈谷嘉认为,曾国藩“办洋务的重要动机之一,加强军事实力,有效的弹压农民起义,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的统治”,但也指出“抵御外侮的动机也是不可否认的事

[18]

实”。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持有这种观点的论

者甚少。

3、镇压农民起义与自强御侮前后有别

办军事工业的直接目的“显然不是对付外敌入侵,而是为了也有研究者提出,曾国藩办洋务的目的随着时势的发

[8]

有主次。如陈贵宗、李永璞认为,曾国藩办军事消灭‘内乱’”,“是借‘御外侮’之名,行‘靖内患’之实”。展,有先后、

方志钦认为,曾国藩办洋务其发端是针对太平天国的[9]。工业经历了一个“由专门剿发逆勤远略’、可以看出,这种观点仍然是传统观点的持续和发展,是否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是值得商榷的。即使是对洋务运动曾经予以贬斥的姜铎后来也认为,“曾国藩所指的‘永远之利’,虽也包括巩固清王朝和发展自己的实力在内,同时也包括‘自强’和‘御侮’的意图在内国藩的思想状况和实施结果,解

[10]

的”。

[19]

‘御外侮’同时并谋的过程”,

‘’洋务’的双重目的,,“,前期的侧重点在‘剿

[20],‘勤远略’”。

持这种观点有徐泰来、喻盘庚、王继平、成晓军、曹建英、赵世荣、谭强等。徐泰来认为,“曾国藩虽也认为购买和制造外国船炮,可以‘剿发逆’,但同时他也强调‘可以勤远

[21]略’”,始终把自强御侮放在第一位。喻盘庚认为,“曾国

(二)自强御侮说

持这一观点的有杨国强、许山河、宋德会、宋德华、胡文校等。杨国强认为,曾国藩在面临“夷人纵横中原,无以御之,为之忧悸”的局面时,认识到惟有以敌为师,“师夷智以造船炮”,“以期永远之利”,他“在抵御西方苦相煎逼的动机下接受了一部分西方的事物”,也就开始了为“自强”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的道路[11]。许三河认为,曾国藩首倡办洋务以渐图自强,抵御外侮,体现了爱国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开创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风气,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宋德会指出,“曾国藩办洋务工业的目的是为了中国的富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武器装备能力乃至国防力量大为加强,这对中国避免

[13]

全盘殖民化和被肢解起了一定作用。”

[12]

藩办洋务把‘夺英法之所恃’放在首位,而把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放在次要的地位”,“镇压农民起义的动机是有的,但

[22]

主要还是为了抵御外侮”。王继平认为,曾国藩办洋务

企业的目的,起初自然是为了解决近在眉睫的军事问题,即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需问题,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外国的侵略[23]。纵观30年来相关研究论著,持有这种观点的论者居多,特别是近10年来,学术界较普遍一致的观点认为曾国藩举办洋务虽有防范农民起义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具有积极意义。

三 曾国藩从事洋务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很多研究者不再把曾国藩从事洋务运动的活动局限于制船造炮上,而是探幽入微,客观看待其在历史上的实践活动。饶怀民认为,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和洋务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办军事工业;二是关于办外交的问题[24]。章继光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他认为曾国藩办洋务主要有四件大事,与机器的近代军事工业;三是翻译、介绍了西方科技书籍;四是选派官费留学生出洋[25]。徐泰来在章的基础上还认为,曾国藩促进了我国的海军建设[26]。就曾国藩从事洋务活动的内容来看,只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概括是否全面

(三)镇压农民起义与自强御侮双重目的说

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曾国藩办洋务目的的复杂性,指出既有镇压农民起义的因素,又有自强御侮的因素,但在侧重点上又互有差别。细数起来,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镇压农民起义与自强御侮兼重

持这种观点的有邓亦兵、殷绍基、黄明同、姜铎、卞哲、一是网罗、集中了一批自然科学人才;二是开办了制船造炮章继光、叶兴业、李丹、张海鹏、马啸等。邓亦兵说:曾国藩洋务思想的目的“不外是‘剿发逆’,和‘勤远略’这两个方面,所谓‘勤远略’即‘捍御外侮’”,说明抵抗外来侵略也是曾国藩办洋务的目的之一[14]。殷绍基指出,曾国藩办洋务

[15]

“既有‘借师助剿’的一面,又有‘渐图自强’的一面”。的问题,更多的争议集中在曾国藩办洋务的成就上。改革

・2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总第111期

开放初期,人们仍未摆脱旧思路的窠臼,对洋务运动评价不高,这势必影响到对曾国藩的评价。姜铎、黄逸峰认为,曾国藩等人的洋务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恶果是“直接间接

[27]使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祁龙威

的现代化道路。在清政府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曾国藩倡导学习西方的长处,创办近代的军事工业、倡议派遣留学生、培养具有近代知识的人才,无疑是清政府自身现代化进程的开先河者[33]。作者将曾国藩所从事的洋务活动放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来丈量和思考,有利于解放思想,颇有新意。当然,也有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对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茅家琦对曾国藩被誉为“中国现代化之父”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最初提出现代化思想并提出具体规划的人并不是曾国藩。曾国藩的作用在于将这种先进思想付诸实

[34]

施”。

认为,曾国藩等洋务派和顽固派一样,都是社会的腐朽势力,即使学习西方,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只是“阻碍历

[28]

史前进”。徐泰来、彭靖、殷绍基、朱东安等研究者提出

了不同看法,如徐泰来认为,曾国藩所倡导的洋务运动具有七大作用,即开创和兴办了军、民用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逐步和改变了中国交通运输和通讯的陈旧状况、开了新的社会风气、传播了科学技术知识和造就、培养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工人、通过洋务实践活动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对中外往来和了解外国等方面起来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过一定的抵制作用[29]。彭靖指出,“中国由闭关自守向对外开放”,曾国藩“是最初的倡

[30]导者,这是不能抹煞的”。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

从上述各个方面来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研究者则,对曾国藩所从事的洋务运动开展的深入研究,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上的曾国藩。虽然由于研究方法、掌握材料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认识上的不同,但就总体趋势而言,。,,需要详尽的占有资料,,,,,“判断历史的,而

[35]

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开始改变了一些传统的观点、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风影响下,本着学术争鸣的原

曾国藩学术研讨会上,虽有论者认为“洋务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不仅没有兑现富国强兵的许诺,反而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未有的危机”,但多数论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曾国藩生前死后,估的成效。单以反侵略而论,侵台战争的扩大,胜利,,对推

[31]

迟甲午战争的爆发,都产生了切实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少普.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J].历史研究,

()19832.

[2]成晓军.危机意识与避害反应———试析曾国藩洋务观的产生和

()形成[J].贵州社会科学,19908:52-53.

[3]阎知航.从洋务运动看曾国藩开放务实的思想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1):44-45.

[4]喻盘庚.试析曾国藩办洋务的主观因素[J].湘潭大学学报,

1988(2):43-46.

[5]朱东安.评曾国藩在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J].求索,1988

(1):112-121.

[6]孙石月,郎佩芬.曾国藩办洋务的民族意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69-73.[7]戴学稷,徐如.曾国藩的“驭夷”思想论略[J].福建论坛,1984

(2):36-71.

[8]李金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反动[J].求索,1984

(4):104.

[9]方志钦.手握屠刀不能成佛———读曾国藩的自供[J].广东社

()会科学,19994:74.

[10]姜铎.略论曾国藩其人[J].社会科学,1989(2):75.[11]杨国强.曾国藩简论[J].历史研究,1987(1).

[12]许山河.曾国藩是爱国者[J].湘潭大学学报,1989(1):86

-90.

[13]宋德会.曾国藩与洋务运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98(10):19.

[14]邓亦兵.曾国藩的洋务思想[J].史学月刊,1980(2):56.[15]殷绍基.曾国藩与洋务运动[J].中华文史论丛,1986(3).[16]黄明同.曾国藩与容闳[J].船山学报,1988(1):76-80.

[17]李丹,张海鹏.浅谈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发展变化[J].松辽学

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8.

[18]陈谷嘉.岳麓书院名人传・曾国藩[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1988.

四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30年来,研究者们逐步肃清了学术研究领域里左的影

响,拨乱反正,对洋务运动取得了新的认识,很多学人接受了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运动的观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领,他与中国近代化有着何种关联,这是研究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朱东安认为,曾国藩等洋务派为创办军事工业所引进的机器,“等于在盘根错节的封建生产关系中引进一个楔子,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讲近代化,讲近代科技史都必须从洋务运动开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曾国藩洋务

[5]

运动创始人的地位是无人可以与他竞争的”。论者虽然

没有直接提及曾国藩与近代化的关系,但从其字里行间,我们无疑可以看出他是承认曾国藩有开启中国近代化之功的。徐泰来直接指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轫者,他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近代化;对中国海军建设的筹划和支持,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26]。徐伟民认为,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曾国藩有开天辟地之功,足可称为中国近代化之父[32]。近几年来,王继平撰文指出,近代中国现代化有三种路向,一是具有殖民性质的“移植式”的现代化路向;二是清政府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三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走独立自主

总第111期             成赛军:三十年来曾国藩与洋务运动研究述要

[19]陈贵宗,李永璞.洋务运动的首创者———曾国藩[J].吉林大学

()社会科学论丛,19822.

[20]易孟醇.曾国藩传[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1]徐泰来.试论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J].求索,1984(4):96.[22]喻盘庚.曾国藩办洋务初探[J].求索,1986(2):121-125.[23]王继平.左宗棠与曾国藩之比较[J].求索,1986(2):80.[24]饶怀民,王晓天.曾国藩研究述评[J].求索,1986(5):7.

[25]章继光.曾国藩思想简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54-255.

[26]徐泰来.论曾国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M]//学者笔下的曾国

藩.长沙:岳麓书社,1997:22.

[27]姜铎,黄逸峰.要恰当的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J].历史研

究,1980(6).

[28]祁龙威.坚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研究中国近代史

・35・

[J].红旗,1982(2).

[29]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N].人民日报,1981-03-12.

[30]彭靖.曾国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文史论丛,1986(3).[31]徐泰来.全面评价曾国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6(2):80.

[32]徐伟民.中国近代化的滥觞———曾国藩与容闳安庆会晤的历

史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7.[33]王继平.论曾国藩的现代化意识及其意义———兼论近代以来

中国现代化的路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17.

[34]茅家琦.关于曾国藩评价的几个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2(1):43.

[35]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0.

ResearchSummaryonZengGuofanandForeignAffairs

Movementsince30Years

CHENGSai2(HunanInstituteofHumanities,Scienceandogy,Abstract:Sincereformandopenpolicy,researchershaveZengGuofanhadcarriedon.Mutualrecogni2tion,alsohavedifferences,whichmainlydisplayinfourons’sforeignaffairsthoughtproduces;second,thegoalZengGuofanestablishedforeignaffairsmovemainachievementsZengGuofanwasengagedintheforeignaffairsmove2ment;fourth,therelationbetweenon.

Keyword:Zengmodernization

(责任编校:松仁)


相关文章

  • 伊藤博文自比李鸿章,后者一席话让他惭愧一生
  • 阅读前提示 当然,历史君一定不是一个萌妹子,而是一个24K纯爷们,让大家失望啦!!! 原创文章都是我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在键盘上敲出来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们读完文末留言板处给历史君留言啊!咱们煮酒读史论英雄可好!!! 最后想说,赞我的请不要怜惜你的词语!!!喷我的麻烦轻点儿!!!否则我一定要让你上 ...

  • 秋风宝剑孤臣泪
  • 秋风宝剑孤臣泪 笔--慕容子寒 中国的现代化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近代史诸多英雄人物各领风骚,一次次失败后的重新探索,一次次侮辱下的奋起反抗,才争取到中国的日渐富强.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便是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毁之者称其为汉奸.卖国贼,特别是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期间:誉之者认为其领导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 ...

  • 洋务名臣曾国藩
  • 洋务名臣曾国藩 第一节获取功名,肆力理学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2 月26 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南的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县)的一个中等地主家庭.祖父曾玉屏,为乡村的土财主.父曾麟书,是个多年不第的老童生,直到43 岁才考中秀才.在家庭的严格督促下,曾国 ...

  •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社会改革的历史考察 潘前芝 [摘要]: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的同时,一代代中国人民也开始寻求通过改革时弊来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洋务派进行了物质技术层次的改革尝试:维新派在政治理论和社会制度层面作出了改革的努力:五四运动则希望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解决问题:蒋介石发动新生活 ...

  • 曾国藩论文成稿
  • 浅析曾国藩与清政府关系 摘要:曾国藩,自1851年5月上疏指责咸丰帝"苟责礼仪细节,不求国家大计"始至1872年3月死于两江总督衙门止,与清政府的关系迭宕多变,错综复杂,矛盾纷呈.其中矛盾最集中表现在曾国藩一切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的忠君思想和清廷对他的畏惧猜忌及至最后的疏远. ...

  •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述要
  • 第22卷 第1期2003年 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Vol.22 No.1Feb.2003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述要 杨国安,甘国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在人文地 ...

  • 第二章清末四大名臣资料
  • 晚清四大名臣: 曾国藩,改命运,支持向外看,幼童,翻译,洋务,洋枪队,湘军,镇压太平天国 李鸿章,曾门客出身,厉害的刀笔吏,北洋大臣,洋务运动的支柱和始发者,不变祖宗权力但主张变法,慈禧问为康党,扶持袁世凯继任,辛丑条约后愤慨而亡,一系列卖国条约的签订者.一首诗,裱糊纸墙.淮军.1901年去世,无法 ...

  • 传统文化论文--关于曾国藩
  •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 摘要: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曾氏家训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曾氏家教思想启示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曾国藩家书& ...

  • 浅谈曾国藩
  • 浅谈曾国藩 曾国藩,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