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虎门销烟,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前去禁烟,林则徐回答:不去

当道光皇帝决定严禁鸦片的那一刻起,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已经缓缓拉开了。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月十一,道光皇帝在紫禁城召见了林则徐。那时的清王朝还没有过“双十一”、“光棍节”的习惯,一向节俭的近乎于抠门的道光皇帝,也没有忙着去秒杀特价商品,而是一大早就在紫禁城召见了湖广总督林则徐。

道光皇帝提出,要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道光皇帝所说的烟,俗称大烟,学名叫做鸦片,林则徐则毫不犹豫的回禀皇帝,不去。双方谈话的气氛,犹如北京“双十一”的天气一样,一开始就显得凉飕飕的。

俗话常说: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态度。道光皇帝和林则徐,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大臣,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样,两个人的立场和态度注定不可能一样。

作为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道光并不是第一个实行禁烟的皇帝,而鸦片对于国人来说,也并不显得陌生。

鸦片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唐朝时传入中国,长期以来被当做药材使用。明朝中后期从南洋(今印度尼西亚)传来将鸦片在火上加热后吸食的方法,自此,鸦片这只魔鬼终于从潘多拉魔盒中脱笼而出,开始了在中国大地上横行三百年的罪恶生涯。

刚开始,只是明朝的一些王公大臣吸食鸦片,而且人数很少。康熙皇帝收复台湾之后,海禁政策开始放松,受此影响,吸食鸦片的风气迅速开始从贵族向平民蔓延。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禁烟令,禁止销售和吸食鸦片,然而逃出生天的魔鬼,绝不会乖乖束手就擒。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英国是向清朝贩卖鸦片最多的国家,英国奸商在印度收购鸦片,然后运往广州销售,广州的销售价高达印度收购价的22倍,这样的赚钱速度简直比抢钱还来得快,看来贩毒自古以来就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这样赚钱的买卖,就是掉脑袋也有人做。

针对清朝的禁烟令,英国人采取了最简单的应对办法——行贿。实践证明,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往往最有效。

从雍正皇帝时起,乾隆、嘉庆、道光,个个皇帝都在禁烟,禁烟的法令也越来越严厉,但再严厉的法令在英国人的银子面前,也成了一张废纸。

禁烟禁了一百多年,到头来,贩卖到清朝的鸦片越来越多,吸食鸦片的人数也是直线上升,甚至于街上的乞丐,讨到几文铜钱,都要先用来抽几口鸦片。

英国人把整船的鸦片运到清朝,再把清朝的白银整船运走。鸦片贸易泛滥,对清王朝的统治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白银外流。

白银急剧外流,造成银价快速上涨。道光年间的银价比乾隆时期相比,上涨了3倍还多。白银外流、银价上涨,致使清朝老百姓负担空前加重,生活日益艰难,朝廷的国库严重空虚,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老百姓期望上天能为他们派来一位清官、一位英雄,将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海中解救出来。

面对清朝的财政黑洞,有人给道光皇帝出主意了。

1836年(道光十六年),太常寺少卿(朝廷主管祭祀的最高长官,约相当于副部级)许乃济给皇帝上折子,建议朝廷放开鸦片贸易,允许民间种植鸦片,并且鸦片贸易只能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以防止白银外流,至于谁爱吸食鸦片,随他们的便,吸死拉倒,只要管住官府中人不吸就行。

许乃济的意见在禁烟史上被称为“弛禁论”,而弛禁一直以来是鸦片贩子所希望的,虽然这与清王朝一百余年来的严禁政策完全相反。

但许乃济之所以敢上这样的折子,是因为两年前两广总督卢坤,已经将类似的建议,以广东民间乡绅意见的名义呈给了道光皇帝。道光虽然当时未做答复,这就最起码证明道光不会强烈反对这件事,前面既然已经有人投石问过路,许乃济心中自然有底气。

再加上道光皇帝整天为朝廷没钱而发愁,许乃济觉得这正是给皇帝分忧的好机会,一旦皇帝高兴了,保不准会把自己头上的顶戴换个更大的。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许乃济所料,道光皇帝收到奏折后,内心暗暗倾向弛禁。但道光是个谨慎的皇帝,又将奏折发给两广总督邓廷桢,要听听这位禁烟第一线,朝廷重臣的意见,而邓廷桢其实也是弛禁的支持者,眼看许乃济就要大功告成,但他上折请求弛禁的消息却传了出去,道光皇帝的态度顿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国务委员兼文化部副部长)朱嶟、兵科给事中(监察局司长)许球向道光皇帝上书,坚决反对弛禁。这两人引经据典,从祖制、政体、国防等等入手,把许乃济骂了个狗血淋头。

面对大臣的激烈反对,一向严遵祖制的道光皇帝,不再提鸦片弛禁的事,而是立刻给邓廷桢下旨,让其严查鸦片。道光皇帝态度突变,让许乃济升官的愿望落空了,当然更倒霉的事还在后头等着他。

而收到道光发来谕旨的邓廷桢,也才发现自己猜错了皇帝的心思。

原本收到道光发来许乃济的奏折,邓廷桢猜测道光已经同意了鸦片弛禁,因此回复皇帝,同意许乃济的意见。没想到自己同意弛禁的奏折刚送走,皇帝又让自己严禁鸦片,这下岂不是自己未能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往严重了说,这是政治路线问题。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邓廷桢立刻再上一道奏折,向皇帝大肆夸奖强烈反对弛禁的朱嶟、许球,表示自己一定会按照皇帝的旨意严禁鸦片。

从此以后,道光皇帝多次下旨要求严禁鸦片,态度也越来越严厉,朝廷再也无人敢提出弛禁的主张。看到道光严禁鸦片的态度越来越坚决,又有人开始给道光上奏折。

1838年(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外交部长)黄爵滋向道光皇帝上奏折,建议严禁鸦片。

黄爵滋提出,鸦片屡禁不止,是因为吸食的人太多,建议以一年为期,吸食鸦片者必须戒烟,到期戒不掉的一律处死,没人吸食鸦片,自然也就没人走私贩卖鸦片。这个建议一提出,朝廷内外大臣纷纷给道光皇帝上奏折,又把黄爵滋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许乃济提出弛禁被骂,黄爵滋提出严禁也被骂,朝廷这帮官员到底要做什么呢?

以往很多史书,都把支持许乃济的称为“弛禁派”,把支持黄爵滋的称为“严禁派”,其实这种划分是有问题的。

其实清朝那时的大多数朝廷官员,是没有什么立场的,整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揣摩皇帝的心思,这在历史上专门有个词叫做“揣摩上意”,说白了就是要先摸清楚皇帝的心思,然后说话办事再顺着皇帝的意思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官越做越大,不会在官场上翻船。

无论什么立场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是真的,这就是朝廷官员最根本的立场。

所以对于鸦片,绝大多数官员的切身利益就是:即不能耽误我捞钱,又不能给我找麻烦,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立场。

许乃济提出的弛禁,当道光皇帝就此征求邓廷桢的意见时,邓廷桢不仅表示支持,还很快弄出个《弛禁鸦片章程》(放开鸦片贸易的具体方案)出来。

对许乃济的“弛禁论”,全国上下都反对,为何两广总督邓廷桢会表示支持?其实答案很简单,广东是查禁鸦片的第一线,清朝大部分鸦片都是从广东走私入境的,朝廷追究起鸦片泛滥的罪责来,身为两广总督,是无论如何也难辞其咎的,而事实上邓廷桢的前两任,都曾因为鸦片的事被道光皇帝革过职。因此只有放开鸦片贸易,邓廷桢这两广总督的位子才能坐得稳,所以他支持弛禁。

可鸦片贸易全放开了,其他大小官员还怎么靠禁烟捞钱?所以除了广东的官员,其他人都反对禁烟,并且还要找出一万条理由来证明鸦片必须严禁。

当黄爵滋提出严禁鸦片,一年烟瘾戒不掉的全部处死,朝廷大臣、各地督抚一片反对声,原因也很简单。

当时朝廷里两成官员,地方上三成官员都抽鸦片,如果到时烟瘾戒不掉,莫不成到时都把他们都处死?有些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本身就是瘾君子,到时戒不掉烟瘾,难道自己把自己的脑袋砍了,因此这事根本就没法干,大家自然也要反对。

虽然事是这么个事,但话却不能这么说,因而对于黄爵滋的提议,大家众口一词,鸦片要禁,但不能这么禁,应该在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要加强盘查,严禁鸦片流入。鸦片为什么禁不住,就是因为广东没把好关。

这帮家伙说白了,就是钱自己要照捞不误,但责任却要有广东官员来背。这么一来,禁烟的球转了一大圈,又被踢回两广总督邓廷桢这里。

但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支持黄爵滋严禁的建议,湖光总督林则徐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封疆大吏,林则徐支持黄爵滋的提议,证明林则徐和那些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官员不是一路人,他是真心支持禁烟的,这才是一位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

正在朝廷对如何严厉禁烟展开大讨论的时候,皇亲庄亲王奕、辅国公溥喜竟然跑到尼姑庵里吸食鸦片,还被人给抓到了。道光皇帝闻讯大怒,觉得这两人真是丢尽了皇家脸面,下令革去二人爵位。

道光皇帝越想越气,最后想起许乃济的“弛禁论”来,一肚子火又撒在这家伙身上,下令将许乃济官职从正四品降为正六品,责令其立即退休回家。许乃济的政治赌博到此彻底失败,受此打击,回家后不久,许乃济就死了。200年后,许乃济家族出了个名人,他就是台湾著名历史作家高阳。

许乃济被贬,证明弛禁论已经彻底被朝廷所抛弃,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等人受到道光的重视。林则徐认为,如果不严禁鸦片,那么“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读到这句话,心头为之一震,果真如此,清王朝当离亡国之日不远,禁烟,不能这样下去了。

广东作为禁烟的第一线,多年来禁烟工作基本上没什么进展,大量鸦片从广东走私入境,英国鸦片商、国内鸦片贩子、烟民数量,广东都是最为集中的地方。

要严禁鸦片,就必须派一位精明能干的大臣前广东,只要能在广东堵住鸦片走私的漏洞,清朝的禁烟将取得历史性的胜利和突破,但是派哪位大臣去才合适呢?

当时清朝的九个总督中,道光皇帝最赏识的有两个,一个是林则徐,一个是琦善,两人都是有干劲、有魄力,并且都很有政绩的官员。

在许乃济的弛禁论遭到大臣的反驳,道光下旨严查鸦片后,清朝9个总督里面,缴获鸦片数量最多的三个人,林则徐第三、琦善第二、邓廷桢第一。

邓廷桢在鸦片的重灾区广东,又有过支持弛禁的错误立场,因此为了改变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卖力禁烟毫不奇怪。而身在直隶(今河北一带)的琦善,缴获鸦片数量排第二,说明琦善禁烟工作还是开展的卓有成效的。至于琦善后来如何变成了投降派,我们会在以后细说。

琦善时任直隶总督,担任着保卫京城的重任,不可能把他换下来,邓廷桢早前禁烟立场不坚定,剩下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林则徐了。

道光皇帝命林则徐立刻进京面圣,林则徐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到来了。从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月十一开始,皇帝连着八天八次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问题。

第一次召对,道光皇帝向林则徐提出,要林则徐到广东负责禁烟,林则徐一听,直接拒绝,不去。

鸦片越禁也多,其根本原因就是除了皇帝外,其他各级官吏都把禁烟当成一条生财之道,在他们那里,禁烟是假的,靠禁烟来捞钱才是真的。

林则徐为官多年,深知官场积弊已深,要想彻底禁烟,无异于成为官场公敌,禁烟如果得不到皇帝的绝对支持,结局必定失败,在不清楚皇帝的真实意图前,林则徐自然不愿意接受禁烟使命。

道光皇帝表示圣意已定,坚决禁烟,看到皇帝禁烟的决心,林则徐最后同意,前往广东禁烟。

随后七天,道光皇帝每天召见一次林则徐,就禁烟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商议。第三次召对结束时,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的禁烟方案十分满意,特赐林则徐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这在清朝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可林则徐时文官,不会骑马。道光第四次召见林则徐时,看到林则徐骑在马上,双手紧勒缰绳,战战兢兢,十分紧张。道光又改赐林则徐不必骑马,可以坐轿进出紫禁城。

此后林则徐坐轿进出紫禁城,与道光皇帝又进行了四次商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并赐与“钦差大臣关防”大印,前往广东禁烟。

八天八次召对,先赐准许紫禁城骑马,后赐紫禁城坐轿,并封为钦差大臣,这在清朝历史上,是大臣从未有过的殊荣。由此可见,道光皇帝对禁烟的迫切和对林则徐的殷切期盼。当林则徐结束第八次召对,走出紫禁城,决心前往广东禁烟时,中国近代史的一页翻开了。


相关文章

  • 林则徐的故事
  • 林则徐的故事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 ...

  • 电影林则徐观后感
  • 电影<林则徐>观后感 姓名:王达仁 学号:20094258 序号:26 电影<林则徐>绘写了林则徐从励精图治,坚决禁烟到得罪权贵的人生片段.开始的时候则徐看到国人乞讨只为吸几口鸦片„,他眉头紧锁,置办进口大炮遇到困难时眉头紧锁,领发配新疆伊犁的旨谢恩时眉头紧锁,他始终都眉头紧 ...

  • [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北师大版
  • 第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八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教案 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本课的重点是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认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 ...

  • 放眼看世界第一人
  • 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睛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我们认识林则徐,也正是从他的虎门销烟中知道他的伟大事迹的 ...

  • 20**年-20**年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doc
  • <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参谋意见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学习本课,同学们要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了解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国情,反思清政府的失败原因,从而理解"落后 ...

  • 人教版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华民族遭受了列强侵略带来的屈辱,也在反抗中开始了民族复兴.融入世界的探索.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和东方农业文明的强烈碰撞,它碰撞出了殖民者的贪婪蛮横,也碰撞出了清政府的愚昧落后. ...

  • 鸦片战争劫难中的抗争
  • 禁烟运动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八上P3):"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白银外流,物价上涨:军队战斗力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 ...

  • 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 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2016•新疆)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海龄 D.关天培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解答]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