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

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 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 ;

尽量用原句, 不能用原句的, 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 别看错, 别遗漏.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 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 找出后代入原文, 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 、谁干什么B 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 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 条理清晰, 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作用:造成了„„的悬念, 使故事情节更曲折,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 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 内容上画龙点睛. 】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

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 、抒发情感、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 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 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 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以《孔乙己》为例, 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 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 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 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是否渲染了气氛, 是否设置了背景, 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 是否深化了主题, 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 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 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 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 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感想启迪类答题方法:

1. 抓住文段的中心, 理解文段的含义, 联系中心作答

2. 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 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 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词句品味类答题方法:

词语品味答题方法:

A. 了解词性感情色彩, 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 分析修辞, 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句子品味答题方法:

A. 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 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 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 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 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 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 显得气势磅礴;

C.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 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 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 ①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

② 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细节描写 ③ 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

④ 用词的感情倾向. 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 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 „„形象, 表现了„„性格, 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 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十一、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考试类型及答题方法:(适用于其他文体)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 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 看是否适当通顺.

十二、赏析表达技巧

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深化中心, 画龙点睛.

说明: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描写:身临其境, 栩栩如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 升华主题

记叙: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

(例:《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 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交代了时代背景. )

★答题方式:本段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 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 起到使读者„„的作用.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议论文阅读

一、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方法是:

①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

②开篇点题

③篇末点题(“所以、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

⑤ 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 .

方法: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 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 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 尽管有一定难度, 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 抽取文章核心, 依据论题和论据, 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 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 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 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 需要加以比较, 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二、论据知识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剖析论据. 论据替换、论据能否证明类似论点并说明理由, 引用这一论据作用等. ②补充论据. 原则:必须真实; 要典型; 要能证明论点

方法:

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 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

A 、可举名人事例, 有更大的说服力, 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 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 切忌张冠李戴.

B 、也可举凡人事例, 可以编造, 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 切忌过于夸大,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答题方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③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 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 ④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 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句子)

⑤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

三、 重点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事例, 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使论述更真实可信, 更有说服力, 有力的论证论点

道理论证(引证法) :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 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 更具有权威性, 有力的论证论点

比喻论证:用„„来比喻 „„, 把„„这一深奥的道理, 说得讲得通俗易懂, 语言生动形象, 容易被人接受. 有力的论证论点 对比论证:把„„和„„放在一切比较对照, 正确错误分明, 是非曲直明确, 显得论证严密, 说服力强, 给人印象深刻. 有力的论证论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 先从内容上考虑, 再从论证角度考虑, 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 找论证方法时, 按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 论证了„„(论点), 显得„„(好处)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 反驳方法有三个:①驳论点②驳论证③驳论据

五、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加内容

开头作用:①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 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②提出论点.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 得出或深化论点②发出号召, 提出希望、展望.

六、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

常见考点:修饰、限制、强调等词语的严密性、准确性的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

七、开放性试题:写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八、引用小诗、故事的作用:增强趣味性, 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若是在开头, 还有引出论题(论点) 的作用.

(三)、说明文阅读

一、明确说明对象及主要内容:事物(说明对象)或事理(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二、怎样抓住说明文的特征呢?

从说明事物的内容入手, 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抓住中心句及关键词.

三、理清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A 、总—分;B 、总—分—总; C 、分—总)

四、说明文开头作用有: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引出说明的内容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五、掌握说明方法. 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 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 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 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 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 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 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 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 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 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六、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 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 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 具有科学性).

2. 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 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在程度. 状态. 性质. 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 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 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意思变为“„“, 与实际不符, 不符合原意等

D 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 因为“××”词表示„„, 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这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打印)
  •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 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 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 一个字. ...

  • 六年级语文阅读技巧2
  • 六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 ...

  • 语文考试技巧
  • 2012-06-22 18:26  分类: 默认分类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0 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其中主观测试题的题量呈上升趋势.而学生在考试中该题项失分较多.往往在考试时,碰到阅读题型,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不知该从什么地方入手,乱了方寸,稀里糊涂答题,做题 ...

  • 课题名称〈初三学生议论文答题技巧的训练研究〉
  • 课题名称〈初三学生议论文答题技巧的训练研究〉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 源自对当今初三学生议论文阅读现状的反思 (1)学生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一知半解 对于学生而言, 议论文的阅读是他们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从历次的中考情况来看,学生的失分率是比较高的:论点找不准,论 ...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解题技巧
  • 要点辅导: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 ...

  • 中考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 中考语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1.重视加强识记与积累,做到准确无误,一锤定音. 常用汉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的基本使用规则,常用成语的意思.词性.感情色彩(褒贬).用法,常见病句的类型,重要作家的国籍.代表作.成名作.地位与评价.讲读课文的体裁.主体与主要写作特色等等,这些知识点再复习迎考阶段要下功夫 ...

  • 20**年高三语文全程复习日程表
  • 一轮复习 (以<主科突破>为主)第一阶段--走进高考,熟悉高考阶段: 这个阶段时间为第一个学期,要达到第一个台阶的跨越. 要求:以5个模块的专项训练为主,综合复习为辅(综合复习,主要是月考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精讲.精练.务实.高效为原则,采用"学习一种模块,三种考查" ...

  • 阅读短文技巧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解题简单的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 ...

  • 高三学生寒假数学.语文.英语学习计划
  • 升学考生寒假备战之高三数学篇 基础需补漏洞 做题要重质量 高三上半学期结束之后,多数学校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就已经全部学完,并且进行了第一轮的复习,有的学校甚至开始第二轮复习。那么,在高中的最后一个寒假,高考生应如何做好数学这一重要科目的复习呢?科苑学校和学大教育的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   对于今年高 ...

  •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1
  • 新学期的开始,也意味着初三学年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决定或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