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

模块一 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一) 素质教育概述

1、 概念:依据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幵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 内涵:(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 素质教育的政策

形成:

1、 素质教育思想和政策的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1994年)

2、 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1994---1999):政治、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素质

3、 素质教育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1999-2005)

4、 素质教育写进《义务教育法》2006

(三) 素质教育的目标

1、 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2、 根本目标: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

3、 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造就平等的公民,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品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在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五)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

2、 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作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3、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中

4、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 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常见教育现象评析

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0个方面 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课程结构、课业负担、师生关系、教育方法、教学途径、评价标准。

2、 素质教育注重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素质教育采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课题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的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式、讨论式、表演式

探究性学习:新型师生关系是前提,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核心,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是重要需求,学科相互渗透和各科教师合作的加强是保障

(七) 我国中学素质教育

1、 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1) 理论层面:理解偏差,教育观念的落后

(2) 实践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片面化加重学生负担,素质教育实施存在多方面障碍。

3、 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1) 转变教育观念

(2) 注重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 完善机制,加强课程体制改革

(4) 重视沟通,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教育

二、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资本论》

1、概念: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2、基本内容: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其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是其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涵义

1、人与自然: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人与社会:使社会成功惠及人民

3、人与人:公正,和谐发展

4、人与组织:各级组织要解放人,开发人。

即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题作用与地位的肯定。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有独立人格(尊重),在成长(引导),处于社会之中(张扬个性),有一定文化背景(解决师生代沟)

(四)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观

1、内涵:中学教育以中学生发展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全体中学的发展需要为本。

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 以人为本,尊重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

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8个

● :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指导工作,个别辅导,渗透于课程中。 ● :可通过提问、现场作业、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 家长和教师合力,促进学生成长。

4、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说教方式进行,走进社会,持之以恒。

(五)公平公正的学生教育观

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2、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

三、教师观

(一)中心教师的职业认知

1、概念

2、性质:专门职业,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职业特点:角色多样化。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父母与朋友。

4、教师劳动的特点:

● 复杂性: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更新,“教育机智”26

● 示范性

● 长期性

● 群体性和个体的统一

5、 教师的职业素养

● 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 ● 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准确明了,具有逻辑性,富有感情。

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过程和学生集体的管理

组织教学能力:编制教学进展和教案

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

● 身心素养

(二)中心教师的专业发展

1、概念: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化的提高

2、内容:专业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基础)、专业伦理(保障)、专业精神(动力)、专业智慧(最高追求和集中体现)。

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富勒、布朗------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成熟标志)

(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于阶段(5年)、专家阶段(少部分可到达)。

4、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框架

● 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 教师学会学习及继续学习能力的发展

● 科研能力的发展

● 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

6、 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 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

● 关注课堂教学,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实施教研修一体化

● 终身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 完善提高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1、概述----------2、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3、基本内容32

(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

2、开展微格教学 34

3、进行专门性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

(五)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罗·朗格朗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2、勇于探索创新,让教师职业充满活力

3、学会学习,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

(六)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责任: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价值:追求职业生活的幸福,将其引向人生的价值和归宿的思考。对自己和社会国家。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37

2、教师行为的转变:

师生关系:尊重、赞赏。

对待教学:帮助、引导。

对待自我:反思

对待其他教育者:合作

(八)新型师生关系的构造

1、师生关系的概念: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地位、态度、作用等。

2、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高压型、放任型、民主型

3、两种对立的观点:

4、师生关系的构建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5、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单向型”“功利型”“间离型”-------“双向型”“合作型”“和谐型”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

一、教育法、法规、政策概述

(一) 教育法47

(二) 教育法规

类型:

● 据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成文法、不成文法(不具有法律条文形式,但国家认可其

具有法律效力)(习惯法、判例法)

● 据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同:根本法(宪法,教育法规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法》为基本法)、普通法

● 据内容不同:实体法、程序法

● 据适用范围不同:一般法、特殊法

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1、 横向结构:处于同一层级

● 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基础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8

2、 纵向结构:不同层级,等级和效力有序。

《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人代)---教育单行法律(人代)---教育行

政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三) 教育政策----------教育的行动准则

1、 概念:不具有强制性。

2、 类型:

● 据制订政策的主体:政党、国家、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 据内容与层次: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 据效力范围:全局性政策、区域性政策

● 据政策所起作用:鼓励性政策、限制性政策

3、 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纵向与横向

二、教育法律基础

(一) 教育法理论概述

1、 教育法的概念

2、 教育法的特征:49—50

(二) 教育法律规范

1、 概念

2、 类型:

● 据行为模式的性质: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

● 据“法”的后果:制裁性规范、奖励性规范

(三) 教育法律关系

1、 概念: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 构成要素

(1)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个人主体)、集体主体、国家

(2) 客体: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

3、 内容:权利与义务

(四) 教育法律责任

1、 概念

2、 规则要件:有损害事实、有违法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

有因果关系。

3、 类型:行政、民事、刑事法律责仸

(五) 教育法律救济

1、 以纠纷存在为基础,以损害为前提,以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

2、 途径:

● 诉讼渠道:人民法院。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其他救济渠道

3、 教育申诉制度: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合法权益受损向国家机关申诉

教师申诉、学生申诉

4、 60日内提出。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侵犯其合法权利,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诉讼。------行政程序,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

5、 :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利,向人民法院起诉。---------司法程序,具有最终法律效力

三、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一) 教育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提取的要点:

1、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县级及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

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

2、 教育的要求:扫盲

3、 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基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二) 教育单行法

1

提取要点:

●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收学费、杂费

● 年满6周岁儿童。有些地区可推迟至7岁。

● 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 合法的招手少年儿童进行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 不得将学校、班级划分重点与非重点。

● 不得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 学校不得聘用曾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 ●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教科书编写。

2提取要点: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 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

学校认定。中小学等其他由县级…..64

●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 收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收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可取得教师资格,已获

得教师资格的,丧失。

● 逐步实习教师聘任制。

● 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

3● 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公民

● 非法招用未满16的未成年人,或招用满16岁的未成年人从事有毒有害等作业时,由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教育保护原则、及时防护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科学性原则。 ● 教育是预防未成人犯罪的根本

● 不良行为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

● 严重不良行为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 “教育、感化、挽救”“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5● 学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伤亡事故,

教育行政部门应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的适用原则为:过错责仸原则

(三)《教育规划纲要》70

1、性质和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指导思想

3、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4、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等

5.基本结构与内容

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74

(一) 法律法规关系中的教师:

1、 教师法律地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 义务教育技术的法律地位和身份

3、 教师法律地位的实现

(二) 教师的权利

1、一般权利:教师作为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

2、职业权利:教育教学权、科研学术活动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待遇权、参与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三) 教师的义务---------公民、教师 遵纪守法、教育教学、教书育人、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义务。

(四) 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法执教问题

1、 依法执教的意义: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2、 依法执教的具体要求:教师要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 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敀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仸务---行政处分或解聘 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停止,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严重行政处分或刑事追究 性犯罪。其他违法行为。80

五、学生的权利保护

(一) 法律法规关系中的学生

1、 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主体权利义务的多样性、主体法律关系的多重性。

2、 学生法律地位:

● 学生与学校:隶属性的行政关系、平行性的民事关系

(二) 学生的权利:

● 生存权利、受教育权

● 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残疾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 人身权:尊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权,不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隐私权。

● 对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16未满18的一般也不公

开审理。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 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社会的高期望值

● 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 道德情感的丰富性:爱生

● 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 基本特征:●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特征:全局性(社会责仸)、超前性(社会地位)、导向性(教师职业和个人修养)、示范性(教师的人格评价)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是教育工作的动力

● 原因:其对教师有着约束、肯定、赞扬、鼓励、激发等作用。

是实践中自我约束的动力系统。

当道德被内化为人格时,会成为行为的精神力量和依据。

●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动力:

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 体现:对学生人格形成起奠基作用,思想道德和学业其催化激励作用,修正学生行为习惯,完善学生心理品质。

● 应具备的美德:正派公正、真诚温和、尊重信任、正义感

3、

4、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 良好修养的作用:奠基、催化、修正、完善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 表现:真诚、人格高尚、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四)中学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

● 示范性

● :学生具有主体性和社会性

● :师生

● 创造性:学生个体具有差异,应对变化的教育情境和社会发展

● :集体劳动

● 长期性:最突出明显的性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述

(一)重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坚持广泛性和先进性结合,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结合,他律与自律结合

(三)内容及解读

1

●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2、注意的问题:要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要多方共同努力配合,“实”,强调自律。

三、教师职业行为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解读P102

1

2、解读:P103

● 思想: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 教学:精心上好每一堂课、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 人际: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团结协作的教师关系,互相尊重的教师家长关系 ● 礼仪: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公共礼仪 (二)教师需要处理的几大关系

1、与学生:

● 良好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 技巧:热爱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始终信任学生

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且正视差异,体谅宽容,给学生提供多样发展机会,多鼓励少批评。

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理、有度、有方、有恒。

2、与家长:

● 问题: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同,对学生的困难所持态度差异,联系随意,地位不平衡。 ● 方法:尊重----前提 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的信心 加强师、家沟通

3、与同事:

● 重要性:教师个人成功的条件,成长的重要环境,有利于消除心理健康,消除孤独感 ● 技巧:互信互尊、积极合作共同发展

4、与领导:尊重、服从、支持、关心

(三)《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条例》的内容及解读P110

基本内容: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仸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和奖惩

其中,引起注意的:

● 班主任担任得连续以上

(四)中学班主任职责P113

● 班主任的作用:班级的组织和领导者、学生成长的教育者、联系任课老师的纽带、沟通

学校和家长的桥梁

●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职责114

调查研究学生情况、组织管理班集体、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订好班主任计划,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做好总结工作。

●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关心学生全面发展

鼓励学生参加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师职业道德评价P116

(一)概念: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准则,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教师职业道德意识、

情感、意志、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

(二)原则和特点

1、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民主性(群众路线)

2、特点: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系统开放化

(三)评价标准P117

1为人师表的行为举止观。

2、基本标准:3、根本标准:

(四)考核评价实施方案

1、评价内容与标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注意事项:听取多方意见、公平公正、教育与奖惩结合

3、方法:

● 基本方法:考核小组和教师考核结合、定量和定性考核、平时和学期综合考核 ● 具体方法:年度综合考核、平时考核、定性考核

4、运用略


相关文章

  •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重要考点九:教师职业的责任
  •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重要考点九:教师 职业的责任 2014年上海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备考专题 教师的职业责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总的趋势是:社会发达程度越高,教师职业的劳动越复杂.所负担的责任就越大,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就越重要. 现代教师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

  • 教师资格证备考:综合素质中关于计算机的考点
  • 备战2014年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中关于计算机的考点 小伙伴们,你造吗?2014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笔试马上来袭了,你知道教师资格中关于计算机的考点吗?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发出这样的疑惑,计算机的考点很少,我省掉就OK 啦!华图教师偷偷的告诉你,在综合素质29道选择题中,一般会有两.三道关于计算机的 ...

  • 浙江省考教师资格证新规定20**年[1]
  • 附件 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 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 ...

  • 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章节试题1.1教育观
  •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章节试题:1.1 教育观 第一节 教育观 1.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2.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素质教育以 ...

  • 20**年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综合素质]备考攻略
  •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选择题,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爱国守法.教师首先是中国公民,所以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就是要爱国守法. 2.材料题,注重对爱国守法含义的理解.爱国,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表现为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爱国教育,而在课堂上有反党反共的言论是违 反这一规范的;守法 ...

  • 关于教师资格证的相关问题(湖北.浙江)
  • 1. 教师资格考试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开展实施的考试项目. 2. 教师资格考试的意义是什么? ...

  •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概要介绍
  • 购买正版考试书籍访问http://hngzks.taobao.com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概要介绍 中公教育海南分校1.考试目的 通过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严把教师入口关,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取得教师资 ...

  •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写作范文(二)
  • 以"师爱"."师德"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2)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 (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 (4)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谈起教师的形象,人们可以说出许多赞美之词,如园丁.蜡烛.人梯 ...

  • 20**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
  • 2016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 欢迎来到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这里为您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信息,并为您提供最新的免费备考资料.备考视频.试题真题等资料,欢迎大家收藏(ctrl+D),内蒙古中公教师预祝众考生考试成功!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现在处于非统考到统考的过渡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