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政治思想文档

第七章、秦汉至魏晋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秦汉魏晋时期的社会状况

一、封建政治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和官僚制等封建社会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2、职官设置的日趋完备: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三公九卿,此后,随着皇帝集权的逐渐加强,相权日衰,中央各部门的分工日细,监察制度日益完备。

3、人才选拔制度日趋完备

4、门阀士族势力的兴衰

二、社会经济状况

1、经济重心从北方向南方发展,为南方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

2、赋役制度的调整:赋役负担由租、赋变为租、调

三、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第二节 秦始皇的政治思想

1、秦朝皇权专制思想——皇帝至上理论的极度发展

A、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皇和帝的称谓连起来称皇帝的帝王,反映了其帝王观念的实现。

B、“功盖一切”是秦始皇皇帝至上理论的基础

“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宁”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C、皇帝的权力还表现在“为民主极”上

“普施明法,经纬天地,永为仪则。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

2、重罚主义

(1)权力欲:表现为他对天下土地的占有和所有事务的控制与独裁上;

(2)穷奢极欲。至高无上的权力加上极欲,导致了秦朝的重罚主义,这也是秦亡的重要原因。

“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积成市。杀人众者为忠臣。”

3、中央集权思想

皇帝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地方设置郡县,每郡设郡守,直接受中央

政府管辖。

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秦始皇将韩非的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主张付诸实行,将全国的思想文化统一到法家思想上,对先秦以来的百家之学实行全面禁绝;同时要求大家以吏为师,真正实现思想文化的一体化。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秦始皇父子在思路上是信奉法家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专断使严肃的法家也失去了再思考的余地。秦朝的速亡为法家招来了骂名,但法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设计理论并没有随秦朝的灭亡而被抛弃。汉承秦制的事实,说明法家的政治理论在实际上仍然是有效的。

第三节 汉朝道家的政治思想

一、汉初道家的政治思想——黄老政治

(1)汉初政治思想的格局:

一方面,统治者明倡黄老,辅以儒教,暗用法家,另一方面,道、儒、法之间又相互攻讦和斗争;

(2)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

黄老政治:战国中期至汉初,道家中逐渐形成了黄老学派。此派假托黄帝的名义而改造老子的“无为”、“虚静”等思想,又密切关注现实政治,积极主治。黄老学派在治国方略上兼采诸家之长,杂用礼法,以无为为本,行有为之政,同时,它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将它运用到社会治理当中,“清静无为”成为汉初黄老学派的政治口号,为汉初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奠定了政治理论基础。黄老政治的推行符合了汉初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稳定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

A、汉初实行黄老政治的原因

鉴于秦亡的教训,要改革治国策略;

在农民战争的冲击下,汉初统治者面临着国弱民贫的统治困境,统治基础极其薄弱,统治者必须寻求新的治国方略,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秦的暴政为法家招致骂名,政治思想界需要一种新的政治学说。

B、黄老政治的主要内容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罚不患薄,约法省刑

轻徭薄赋,以农为本

魏晋玄学及其政治意义

二、《淮南子》的无为政治思想

《淮南子》是西汉景帝、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集体写作而成。全书内容驳杂宏富,占统治地位的是道家思想。刘安主持写这部书,目的是论述帝王之道,为图举大业作理论准备。但汉武帝独尊儒术,结束了汉初崇尚黄老思想的政治局面,加之刘安的垮台,所以这部书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没有发生重大影响。但作为汉初黄老政治思想的最后一响,这部书还是有其历史意义的。

● A、法自然与无私

● 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从根本上要受自然的制约,人不能将自己置于自然的

对立面;

● 顺应自然规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无私;

● 无私落实到行动上,则要遵循顺自然,遵必然和贵因的原则;

● “所谓无为者,不易自然也。”

● “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

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

● B、顺时变法与礼法

● 历史既是一个进化过程,又是一个退化过程;

● 以一世之制度治天下是不符合历史规律的;

● 从历史运化的原则看,人为的礼仪制度只能收一时之效,不可能永远适用,

因此,礼仪要随时代而变迁,要“与化推移”。

● ,不仅礼仪是历史的产物,法、是非也是历史的产物,《淮南子》还强调了

法的社会性。

● 认为形势胜于个人,主张政治要“趋时”

● C、顺人情

● 人性论杂而不纯,但都把人性看成是政治的基本依据。

● 主张人性本善的,认为应以仁义治国;

● 主张人性属清静的,认为政治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人们的欲望、知识抛到垃圾

堆;

● 主张人性混合的,认为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不忘于欲利人也”。

第四节 汉朝儒家的政治思想

一、以贾谊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的新发展

贾谊(前200-前168年),洛阳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过秦论》、《治安策》等文章。

A、实行仁义,以民为本

想一想:贾谊是在什么背景下重新强调仁义的?

在讨论秦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仁义的;

认为秦亡的原因在于没有随形势的转变而改变政治指导思想;

由此得出结论“夫帝王者,莫不相时而立仪,度务而制事,以驯其时也。” 根据汉初的情况,认为统治思想应倡导仁义和德政。

实行仁义着重要注意的问题

经济上要重农贵粟,使民安心农业生产;

在用刑上,主张宁失之于轻,勿失之于严;

在文化礼仪上,倡四维,抑逐制,提倡新风尚;

思想上提出以六艺为大义,对人民进行教化

B、行礼法、定名号

礼不仅表现为秩序和事理,又是道德、风俗和日常行为的标准与规范;

礼的核心是“别贵贱、明尊卑”,尊卑要通过名号、等级等具体规定来体现和保证,因此要定名号;

礼的另一种精神是天子爱民,上爱下;

在强调礼之外,贾谊也注重法,认为只有掌握了“权势法制”,才能谈仁义的问题。

C、以加强皇权为中心的治安策

削藩(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崇本抑末

国家垄断铸币权

轻徭役

解除匈奴威胁

贾谊政治思想的评价

贾谊是汉初一位杰出的政论家,宏论高妙,文辞锋利,是一位具有法家气息的儒生;

贾谊提出的问题有些超前,相当一部分不能为人理解,但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贾谊的先见之明。

二、“独尊儒术”与汉武帝的政治思想

想一想:

汉武帝为什么要调整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的背景)

(1)西汉中期的政治状况和政治指导思想的争论

西汉中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社会矛盾逐渐成为帝国发展的障碍

A、地方分封势力与中央皇权的冲突已成为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

B、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的多元发展与帝国集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 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主要体现为: 知识分子的社会道路呈多元倾向,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政治: 在帝国政治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典型事例:景帝时,儒学博士辕固生与黄老派的黄生激烈争论“汤武

受命”

(2)“独尊儒术”

A、汉武帝崇儒的措施

B、政治指导思想转化的完成

思想的混乱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百家之学并立不利于汉家一统天下的稳固; 禁绝百家之学的政治出路,唯有儒学讲求“大一统”,宜定为一尊;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儒学代替“黄老之学”成为官方政治学说,儒学典籍成为了官方教科书,汉武帝初步实现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

课堂讨论:

汉武帝利用了儒学的什么功能?

“虽好儒,好其名而不知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

——司马光

C、对西汉中期政治指导思想转化的评价

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权威;

儒家的德治教化可以严密控制人的思想意志;

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可以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

总之,汉武帝的崇儒,主要是利用了儒学的“文饰”功能。

“独尊儒术”的影响

经过汉武帝的提升,儒学有了官方身份,走上与政权相结合的道路,以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

(3)汉武帝的杂霸政治术

A、背景

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要利用一切有利于巩固其政权的政治理论;

西汉中期,各个学派之间的交融合流已逐渐成为时尚。

B、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

求变:

变的地位:变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

——汉武帝

变的核心:从实际政治要求出发,根据不同情况作灵活调整;

在变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联系,要让手段、方法服务于目标。

求治之本

求治之本的出发点:

政权得失兴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治平天下的根本方略是什么?

自然灾变与社会政治的治乱究竟是什么关系?

求治之本的立足点:

强化君权

德刑兼用

重视德治的功能:“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德治的主旨:“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

德治的方法:通过宣化仁义道德

在政治实践中更重视刑罚:密织法网,亲信法术之士,强化暴力统治 总结:兼及德刑,内重刑暴,外饰德化

任贤

任贤的诀窍:知人善任

任贤的措施:扩大征选人才的数额

放宽选贤的标准

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

董仲舒:西汉初期著名的公羊学大师。他对《春秋》经、传做了精心梳理,归纳出《春秋》的理论主旨,使公羊学理论更完善和条理化。他对《公羊传》进 行

了神秘主义的改造,形成了系统的天人合一政治论。代表作有《举贤良对策》、《春秋繁露》。

A、董仲舒政治学说的认识前提:

如何化亡秦之弊,以谋长治久安,是其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通过对社会的总体认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以孝悌,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地养之以衣食,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人成之以礼乐,无礼乐则亡其所以成。”

B、处理“天人关系”的基本原则:

奉天法古

奉天的理由: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春,爱志也;夏,乐志也;秋,严志也;冬,哀志也”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C、“天人合一”理论的影响

董仲舒杜撰了天的体系,通过天人合一完成了天的神秘主义人格化;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派生,使人远离禽兽世界,与天等同;

“天人合一”论为调节天人关系规定了基本前提,一切有关人间社会政治问题的解答都可以从中找到理论依据。

(2)君权至上和“天谴说”

A、君权天予:董仲舒认为,人们不能直接与天联系,其间必须由帝王或圣人作中介,王代表人类与天对话,代表天统治人民;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君主的权力来源于天

君主的地位:“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

(3)阴阳合分论与德治主张

A、认识前提:

阴阳之道作为天的运行规律,直接规范着人们的社会政治关系和统治者的政策原则;

B、内在秩序:阴兼于阳

C、内容

第一,“阴阳合分论”将整个社会一分为二,又合而为一,形成了相互区别又相关联的两方:一方是君、父、夫,为天生的主宰;一方是臣、子、妻,是天生的从属,这三对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关系

第二,合分关系还体现在等级关系上

“未有贵贱之差,能全其位者”

——《王道》

“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旧之级者也。

——《奉本》

第三,运用阴阳之道规范封建统治者的政策原则,提倡德刑兼备,以“德治”为主

德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行教化

其二,施仁政

D、董仲舒政策主张的实质

董仲舒政策主张的立足点是调和。他一方面严格等级规范,另一方面又力求缓和社会冲突,认为理想的政治局面是“中”与“和”。

“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

——《循天之道》

第四节 魏晋玄学及其政治意义

魏晋玄学:玄学是指魏晋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的一股崇尚老庄道学的思想潮流。玄学主要以《老子》、《庄子》和《周易》即所谓的“三玄”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人们把这股思想潮流称之为玄学。

想一想?

两汉以来的社会秩序都依赖于儒家纲常名教的维系,为什么魏晋以后,思想领域会兴起玄学思潮呢?

1、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

(1)玄学的产生是东汉末期以来社会政治局面变化的必然结果。这是玄学产生的现实根源。

“从初平之元(190年)至建安之末(219年),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

——《三国志· 魏书》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晋书·阮籍传》

(2)魏晋玄学的产生,同时也是两汉儒家经学颓废的必然结果。

“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

——《颜氏家训·勉学》

结论

魏晋时期,儒学基本上已丧失了其固有的生命力,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说,都需要有一种新的理论来取代它、弥补它,魏晋玄学由是而兴。

幻灯片54

2、玄学讨论的主题和发展阶段

玄学讨论的主题:自然与名教的关系

玄学的发展阶段:

正始玄学:何晏、王弼,主张“名教出于自然”

竹林玄学: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元康玄学:郭象,主张“名教即自然”

幻灯片55

一、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政治思想

幻灯片56

(1)以无为本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老子注》第四十章

A、无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有依于无而存在 ,无是本是体,有是末是用。

B、无必须寓于有中,“崇本”的同时也要求“举末”.

“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

“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

——《老子注》第三十八章

(2)名教出于自然

本——自然

末——名教

有生于无

A、名教必须以自然为原则,以自然为本

“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

——《老子注》第二十五章

对社会的治理也要象自然之道那样“无为无造”,让万物自相治理。统治者若过于“有为”,则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与动荡。

幻灯片58

B、名教是合于自然的,名教与自然不相冲突

“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

——《周易注·损卦》

名教所反映出来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其实是自然的常序,是自然定分的外在表现。

幻灯片59

(3)王弼思想的本质和影响

王弼的思想实际上是重新论证了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但他以自然为本,以名教为末,客观上抬高了道学的地位,降低了儒学的尊严,这对于当时的思想解放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幻灯片60

二、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思想

幻灯片61

阮籍:210——263。生性傲然独往,任性不羁,博览群书,特别倾心于老庄之学。年青时本有济世安邦之志,但由于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而不与世事。阮籍常与嵇康、刘伶、山涛、向秀、王戎、阮咸等人“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饮”,史称“竹林七贤”。主要著作有《乐论》、《通易论》等,现均收于《阮籍集》中。

幻灯片62

嵇康(223——262)学识渊博,史称“有奇才,远迈不群”。当时魏国当权的司马氏集团为了篡夺曹氏政权,极力鼓吹名教以笼络人心。而嵇康每每薄汤武而非周孔,再加上曹氏姻亲的身份和他与司马氏集团不合作的态度,使他终不能为司

马氏所容,被害时年仅40岁。主要著作有《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等,现均

收于《嵇康集》中。

幻灯片63

(1)阮籍对名教礼法的批判

A、阮籍对司马氏集团中那些标榜名教,而实际行为却极为卑劣的所谓“君子”

进行了嘲讽; “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裤子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

离缝际,动不敢出裤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烟丘

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裤中而不得出。汝君子之处寰区之内,亦何异乎虱之

处裤中乎?悲乎!”

——《大人先生传》

幻灯片64

B、阮籍嘲讽了司马氏集团所代表的名教的虚伪;

“君子之礼法”,乃“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

——《大人先生传》

幻灯片65

C、阮籍进而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和君臣之道。

“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欺愚诳拙,藏智自神,

强者睽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

——《大人先生传》

幻灯片66

(2)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A、嵇康对名教也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学六经,并非天性所致,而

是为了开荣利之途;

B、名教与人的自然本性格格不入,还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C、对于如何维持现实的社会秩序,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顺从人性

的自然,不以礼法之是非束缚人的思想和言行。

幻灯片67

(3)反名教的实质

A、阮籍、嵇康对名教的批判,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社会中的虚伪礼教,其本心未

必是真正废弃名教;

B、他们对名教的态度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不满于现实名教之虚伪,另一方面,

他们又极为珍视名教、执着名教。

幻灯片68

魏晋时代,崇拜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是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昭何尝是真正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实际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昭们要迂执得多。

——鲁迅:《魏晋风度与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

幻灯片69

三、郭象“名教即自然”的政治思想

幻灯片70

郭象(252——312)从小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王弼之亚”。郭象初为隐士,后转入仕途。主要著作有《庄子注》。

幻灯片71

(1)自生与独化

“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

——《庄子·有宥》注

“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

——《庄子·齐物论》注

幻灯片72

郭象认为世界既不是外在的造物主所生,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创造的。而是不依赖于外物、自己忽然产生出来的,即自生独化。这个观点强调了万物的产生是“无所待”的,既没有原因与条件,也不依赖于其他的事物,完全是不知所以然而然的;

自生独化说是郭象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幻灯片73

(2)名教与自然

足性逍遥说

A:物性各足,无大无小

“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大小虽殊,逍遥一也。”

B、理有至分,物有定性

“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

幻灯片74

足性逍遥说的本质

足性逍遥说揭示了郭象对自然与名教的关系的看法。“性”就是所谓的自然,它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则称为“分”,“分”实质上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规范,这就是儒家所谓的“名教”。郭象要求人们恪守本分,其实就是要求大家遵守“名教”;同时,在郭象看来,恪守本分就是足性逍遥,遵守名教就是符合自然。

幻灯片75

(3)内圣与外王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者之不亏哉!”

——《庄子·逍遥游》注

弘内(忙于政务)——外王

游外(逍遥自在)——内圣

幻灯片76

(4)无为与有为

A、郭象认为无为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如果将无为理解为不生政扰民,就会将“游外”与“弘内”的关系割裂开来,就无法实现内圣外王;

B、无为的本质是顺应自然而为;

“无为者,非拱默之谓也,直各任其自为,则性命安矣。”

——《庄子·在宥》注

C、各任自为并非毫无限制,自为必须是在每个人的性分之内,即必须在名教的规范内,这样才能实现所谓的内圣外王。

幻灯片77

郭象玄学的评价

郭象是魏晋玄学的集大成者;

具有明显的媚俗特点,迎合了司马氏西晋政权的政治要求:

A、论证了门阀制度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B、试图掩盖事实上存在的等级区别和社会矛盾。


相关文章

  • 华夏文明的历程
  • 华夏文明的历程 我们都知道,中华这个文明古国经历了漫漫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不知孕育了多少智慧的结晶,回首往昔,璀璨的华夏文明在岁月是积淀中不断成长,五千年的时间,从未间断. 先秦时期 华夏文明的起源要从先秦文明史说起,先秦文明史指的是从人类开始使用文字和金属工具到秦朝建立前的这段历史.中国出现的最早文 ...

  • 中国古代史毕业论文选题
  • 中国古代史毕业论文选题 一.总论: 1.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研究. 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中国体统文化意识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2.关于资本主义萌牙的研究. 3.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原因与性质的研究. 4.关于中国古代社会 ...

  • 历史学近百年来各个学科的大牛们
  • 历史学近百年来各个学科的大牛们(附任教学校) 来源: 路遙遙的日志 历史学近百年来各个学科的大牛们(附任教学校) 一. 先秦史 王国维, 董作宾, 郭沫若, 梁思永, 夏鼐(考古,北大) , 吕振羽(吉林大学) 吕思勉,许倬云(台湾中央研究院), 费孝通(考古,社科院), 张光直(考古,台湾中央研究 ...

  • 中国史研究总目
  • 中國史研究總目 说明:本目录1979年-2000年的文本资料取自"中华万年网"的"书刊简讯",根据 本人收藏的部分杂志做了校补,除改正误字,统一了格式体例外,还特别补齐了个别漏期(1998年第4期).缺页(1979年第3期)及缺字:2001年以后部分由本人录入 ...

  • 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史
  • 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史考查目标 历史学考试大纲里中国古代史共分为八大部分:分别是:一.史前时代;二.夏商西周;三.春秋战国;四.秦汉;五.魏晋南北朝;六.隋唐五代;七.宋.辽.西夏.金.元;八.明清(鸦片战争前). 通过精心研究07-15年历史考研真题,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中国古代史 ...

  • 国史大纲-目录
  • 国史大纲(上册) 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钱穆著 目 录 第一编 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 一 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历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历 二 殷人居地之推测 三 殷人文 ...

  • 中国园林史_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_93分
  • 中国园林的早期 --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 --中国园林史结课论文 学生姓名 专 业 风景园林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王劲韬 中国园林的早期-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 风园 指导教师 王劲韬 摘要 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具有开拓之功.其主要特征为: 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结合, 山.水.建筑三位一体景观要素 ...

  • 历史考研参考书目
  • 一.先秦秦汉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清)> 参考教材和书目 1.<中国通史> 范文澜 人民出版社1979年 2.<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 人民出版社1983年 3.<中国通史> 白寿彝 人民出版社1992年 4.<中国史稿> 郭沫若 人民出版社 ...

  • 自考中国行政史前三章
  • 绪论 一.选择题(单选.多选) 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的治国之道是"以德治国"为核心的. 上篇 引论 一.选择题(单选.多选) 1.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的内在矛盾有二: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皇权不断扩大,相权不断缩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