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湖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一、十年来湖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

对2000年11月1日湖南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从1990年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湖南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有:

(一)少年儿童比重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全省0-14岁人口为1399.96万人,占本省常住人口6327.42万人的22.13%,比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低0.76个百分点;比本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减少296.45万人,比重下降5.84个百分点。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省少年儿童人口各年龄组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呈递减趋势。其中0-9岁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减少488.8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8.53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十年来,本省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已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发展阶段。

表1 湖南0-14岁人口分年龄组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

(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

这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5-64岁人口为4454.80万人,占本

省总人口的70.40%,比全国平均高0.25个百分点;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424.89万人,比重上升3.96个百分点。其中15-59岁人口为4218.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6.67%;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371.65万人,比重上升3.25个百分点。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是劳动适龄人口,表明本省劳动力资源增加,但就业压力也相应加大。分年龄组看,这次人口普查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5-24岁人口减少387.3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7.05个百分点;而30-39岁人口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402.8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5.79个百分点;40-54岁人口增加316.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4.4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本省劳动适龄人口中,青年人减少,而中年、壮年人增多。

(三)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708.93万人,占总人口的11.20%;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186.42万人,比重上升2.59个百分点。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2.66万人,占总人口的7.47%,比全国平均高0.51个百分点;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133.20万人,比重上升1.87个百分点。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因此,本省人口年龄结构已由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成年型转变为这次人口普查时的老年型(见表2)。

表2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及其数值

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与对策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从人口再生产的角度看,15-49岁是女性的生育期,她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是影响本省人口生育态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假定妇女生育率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育期妇女人数与近期人口出生率高低成正比例关系。0-14岁和5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大小,则是制约未来人口再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今后总人口变动的方向和发展态势。根据国内人口学界最常用的瑞典人桑德巴氏的人口再生产年龄结构划分类型(见表3),湖南人口再生产年龄结构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为弱稳定型(由增加型向稳定型转变,已接近稳定型);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变为弱减少型(由稳定型开始向减少型转变)。从本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形可以看出,1970年前后和80年代后期是本省人口增长的两次高峰期,到1991年以后,人口再生产趋势由扩张型开始向收缩型转变,进入低增长阶段。

这次人口普查同第四次人口普查比,全省处于生育旺盛期(20-29岁)的妇女减少123.01万人,但处于育龄期的妇女增加143.29万人。此外,10-14岁女孩增加89.71万人,预计2010年前后,将出现本省第三次生育高峰。因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

表3 人口再生产年龄结构类型 单位:%

(二)人口年龄结构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

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按照我国规定的劳动年龄标准(男16-59岁,女16-54岁),全省劳动年龄人口为3997.54万人,占总人口的63.18%;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379.28万人,增长10.48%。按这个口径计算,劳动年龄人口总负担系数由1990年的0.68下降为2000年的0.58。与此同时,劳动者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全省每万名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程度的由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206人增加到这次人口普查时的436人,具有高中(中专)程度的由1439人增加到1649人。这些因素有利于扩大社会再生产和增加社会积累,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但劳动力必须与一定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现实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现阶段,扩大再生产受到资金、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制约,经济发展所能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难度加大。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一些生产经营困难的老企业关停并转或破产重组,又使大量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或老企业中分离出来,再就业的压力加大。2000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27.57万人,农村还有几百万富余劳动力。这种状况不但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安定。

“十五”期间,要充分利用我省的劳动力资源,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扩大劳动就业,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和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和流通的影响

人是消费者,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年龄构成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消费规模将随之扩大,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消费水平将相应提高。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组织生产和流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未成年人口(0-15岁)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减少268.14万人,这一年龄段对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必然减少。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少年负担系数的降低(全省0-15岁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1990年为0.50,2000年下降为0.38)、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平均消费水平上升,对消费品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如城市中,对培养少年儿童智力的消费支出大大增加。

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增加,将促使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扩大,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由于扩大劳动就业使生产资料消费增加,就业行业的变化使生产性消费结构改变。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劳动收入的增加和负担系数的降低,使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加之社会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生活消费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恩格尔系数降低,而文化娱乐、旅游消费、高档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消费等支出增加。

全省老年人口大量增加,使老年人基本生活消费和学习、娱乐、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这将促进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发展。

“十五”期间,要根据人口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满足各年龄组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四)人口年龄结构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全省适龄学龄人口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减少

586.91万人,各适龄学龄组人口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4)。

表4 全省适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全省0-5岁人口为387.71万人,比1990年减少377.15万人,将近减少一半。从2001年-2006年,该年龄组人口将依次进入小学一年级,平均每年为64.62 万人(假定迁入迁出本省人数相等,死亡率忽略不计);全省2000年末有普通小学34521所,平均每所小学每年一年级新入学儿童将只有18.7人。显然,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新趋势,合理调整普通小学的数量和布局。2000年全省12-14岁人口为359.19万人,比1990年增加92.47万人。从2001年至2003年,该年龄组人口将依次进入高中;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升高中的入学率将提高。因此,普通高中、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规模需要相应扩大。同理,其他各适龄学龄组人口的变化,亦是影响与之对应的初中、大学布局的重要因素。而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将对在职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十五”期间,要根据适龄学龄人口结构的变化,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各类学校布局。继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继续教育制

度,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五)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不是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但同人口流动行为又有紧密的联系。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培训、务工经商、分配录用、结婚迁移、工作调动、退休退职等。不同事件引起的人口流动一般会相对集中在某些年龄段上,形成人口流动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和特点。如0-14岁年龄段的人,一般不具有经济社会活动的独立性,他们的流动主要是随迁和投亲寄养,在流动人口中比重很小。15-19岁年龄段人口流动,以求学和随迁为首位原因,在流动人口中的比重有所上升。20-34岁年龄段人口流动,以分配录用和务工经商为主要原因,并进入婚迁的最活跃时期,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重大。35-45岁年龄段的人,大多数已组成家庭并有子女,希望有一个较稳定的环境,迁移量明显下降,以工作调动和务工经商为主要原因。45岁-59岁年龄段的人,既有较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又有较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且自身的体力、智力条件已经变化,对迁移持慎重态度;同时,用人单位对年龄偏大的人更有所选择,其迁移量迅速减少,主要是工作调动。60岁及以上老年阶段,人口迁移量比重最小,以退休和投靠为主要原因。

这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人户分离流动人口为439.6万人,净流出省外的人口达230多万人。这些人的年龄大大低于劳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大部分集中在18-35岁之间;所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大多数为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流动人口的流向和地区分布,省内主要是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工矿区和城镇务工经商;流往省外的人口,主要是劳动力往东南沿海(集中在广东、深圳、珠海一带),受雇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做工。在农村有些地方,青壮年男性劳动

力大部分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在家务农。本省劳动力大量外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省劳动适龄人口大量增加,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推进,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富余劳动力增多,城镇劳动就业压力加大。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就业岗位多,促进了本省劳动力的跨省转移。这对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但对本地经济发展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对人口流动的引导。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从业人员带资金、技术回家乡创业;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要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加强省际之间劳动就业的协作,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六)人口年龄结构对老龄工作的影响

按照我国规定的退休年龄标准(男60岁,女55岁),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全省老年人口达819.34万人,占本省总人口的12.95%;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191.18万人,比重提高2.59个百分点。按这个口径计算的老年负担系数为0.20,全省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由养小为主变为养小与养老并重,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将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形成,企业停发、拖欠退休职工退休金的现象屡有发生,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多数个体、私营企业的职工和大部分农民尚未参加养老保险。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要求大大超过其他人。眼下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尽管企业一直采用公费医疗制度,但那些多年陷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这些福利制度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城镇中不享受退休工资的老人和农村中的老年农民,靠子女供养或靠原有积蓄过日子,当家境困难时,往往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

医疗。退休职工中,单身老人或只有一对老夫妇的“空巢”户占了很大比重,这些老人不但精神上感到孤独,而且生活中很容易发生危险而无法求助,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紧迫形势以及家庭养老的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自己的老年生存保障问题。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和劳动部等对“1997年老百姓十大经济关注热点的联合调查”显示,医疗保险排在第一位,养老问题排在第四位。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要认真做好老龄工作。要大力宣传、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面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逐步扩大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切实做好社区和基层的老龄工作,逐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加大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力度,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老年人“以为促养”,为享有社会发展成果提供新的机遇。


相关文章

  •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步步高超市人力资源规划书
  • 步步高超市人力资源规划书 公司简介 步步高从1995年开始创业,2003年12月正式成立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毛主席故乡--湖南湘潭市.步步高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立足于中小城市,以密集式开店.双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业态.跨区域的发展模式,以统一的品牌向客户提供商品零售服务,奠定了 ...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湖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47%,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2%,均超过了国际上7%和10%的标准,这标志着我省已经步入老年型省份.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越来越大 2000年第五次人 ...

  • 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 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柴兰蒂 [摘要]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1951年,几十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变化.初始劳动年龄的上移.寿命的延长.健康状况的改善等,这些都使推迟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具有了可行性.目前,在我国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的争议颇多,本 ...

  •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动态分析
  • 2008年第6期第29卷 Northwestpopulation 西北人口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动态分析 张海峰1,2,白永平1 (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2.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摘要:人口性别构成是影响人类婚姻.人口再生产的 ...

  • 人口的变化
  • 地理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2 -1 - 1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査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 4.8%,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 ...

  • 高中地理必修2第1章高考真题赏析
  • (2014·高考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 人 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性别比例 B .医疗水平 C .教育程度 D ...

  • 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
  • 作者:尹文耀姚引妹李芬 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05期 科学判断我国实际生育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是准确把握人口变动大势,制订人口和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但1990年代开始,多类调查统计由于依据的数据.使用的概念和估计的方法不同,对我国真实的生育水平一直没有公认的准确.令人信服的说法.①国家很难对人口形 ...

  • 中国主要微观经济数据数据库
  • 1. UHS(Urban Household Survey) (此数据使用需要得到国家统计局授权) 简介: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它是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负责调查的.现在可以拿到1986年至2006年的数据.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可以拿到全部省份的数据,但现在大家使用的是六个省份的数据(北京.广东.浙江.辽 ...

  •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 江苏大学本科学年论文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带来的问题 与对策 学生学号: ********** 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 统计****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的提高与不断发展,我国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