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铵盐的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襄阳三中高一年级化学备课组 编辑:樊春潮 审稿:段娟

第二课时:铵盐的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

预习案 (利用20min认真阅读课本完成本案。)

【预习目标】

1、掌握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教材助读】阅读书本P98-99完成下列内容: 一、铵盐

(1)组成、物理性质:

由 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 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

②与碱反应:

二、氨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法:

Ⅰ、⑴装置图(如右图):

⑵反应原理:

⑶装置类型: 气体 (与KClO3或KMnO4制O2相同) ⑷收集: 。

⑸干燥: ⑹检验: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 ,说明

氨已收集满了;②将蘸有 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

白烟产生,说明收集满了。 ⑺尾气处理

①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团吸收多余的氨气。

②用水或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注意防倒吸,如图) 【思考与交流】

1、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性质可用于氨气的制取和铵根离子的检验)

2、NH+

4的检验:取少量样品,与 混合于试管中, 。将湿润的 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 ,说明样品中含有NH+4;也可以将蘸有 的玻璃棒靠近管口,若有

白烟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H+4。

3、实验室能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为什么?______________

氯化氨的分解与生成的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 4、能否浓硫酸干燥NH3? 5、实验室制氨气能否使用NH4HCO3、NH4NO3 NH4Cl?为什么?

6、实验室制氨气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固体,能否使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有什么优点? 7、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加热NH4Cl固体时的实验现象,是否是升华?

【预习练习】

1.只用一种试剂,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瓶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 BaCl2溶液 D. Ba(OH)2浓溶液

2.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NH3 B. O2 C. H2O D. CO2

3.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

A (NH4)2SO3 B NaHSO4 C (NH4)2SO4 D Mg(OH)2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重难点】铵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总结实验4-29】 一、两种简易方法 ⑴加热浓氨水法

①反应原理:

②装置:如右图(1)

⑵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浓氨水中存在平衡:

加入碱性物质(如:

NaOH、CaO、碱石灰等),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 ,促进NH3·H2O的分解。 【提醒】:①制氨气所用铵盐不能用硝铵、碳铵。因加热过程中NH4NO3可能发

生爆炸性的分解反应,发生危险;而碳

铵受热极易分解产生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较多的CO2杂质。②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a、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b、在高温下能腐蚀大试管。③因氨气比空气轻,易与空气发生对流,所以收集时,导气管应插入收集气体的试管底部附近,管口塞一团干燥的棉花团,来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到纯净的氨气。④制备NH3也可以通过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利用NH3·H2ONH3↑+H2O原理制备。也可以利用往浓氨水中加入烧碱制备,原理:烧碱溶于水为放热反应,促进NH3·H2O

的分解,增大c(OH

)使上述可逆反应向左移动,而产生NH3。 【规律技巧】

要判断图示实验装置是否有错,一般的方法是:

(1)看主体(发生)装置是否有错:①实验是否需加热;②酒精灯部位是否有错(酒精量、外焰加热、是否缺灯芯);③仪器放置是否有错;④夹持仪器的位置是否有错。

(2)看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包括反应物、干燥剂、尾气吸收剂)。

(3)看收集方法是否有错(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导管伸入的位置等)。 (4)看是否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对于有毒气体,一定要设计尾气吸收装置,并选择适宜的吸收剂。 【当堂练习】

1、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气:△

NH+4+OH-=NH3↑+H2O

B.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

NH+4+OH-=NH3·H2O

C.氨水中加盐酸:NH++

3·H2O+H=NH4+H2O

D.氨水中通入少量CO:CO+2-

22+2NH3·H2O=2NH4+CO3+H2O

3、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烧碱刚好把NH3

全部赶出;另一份与BaCl-

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c mol BaCl2,则原溶液中c(NO3)为

A.b-2camol·L-1 B.2b-4ca mol·L-1 C.2b-camol·L-1 D.b-2c2a mol·L-1

4、下图甲和乙是某学校王老师制备NH3并进行性质实验时的改进装置:

(Ⅰ)按图甲把仪器安装好,称取2 g固体氯化铵装入试管底部,再快速称取2 g氢氧化钠覆盖在氯化铵上方;立即用带有滴管的塞子塞紧(滴管预先吸入约2 mL浓氨水);烧杯内盛滴有酚酞试液的水;把浓氨水滴入试管里,可立即观察到试管内发生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

(Ⅱ)将(Ⅰ)中收集满NH3的圆底烧瓶取下,改装成图

乙所示的装置,胶头滴管内事先预吸入2 mL H,

2O此时小气球系在玻璃棒上呈自然松弛状态;将滴管内的水慢慢滴入烧瓶中,轻轻晃动烧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便可以验证NH3的某个性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教材中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NH4Cl与NaOH固体混合能否用CaO固体代替?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如何判断图甲中烧瓶已收集满NH3? 。

(4)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已知: △

2NH3+3CuO=N2+3Cu+3H2O。 (1)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中固体NaOH可以用______代

替。(填写代号)

A.碱石灰 B.氯化钠 C.生石灰

(3)证明NH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上述装置有一不当之处,请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改进部分的装置图。

【教材助读】 一、铵盐

(1)NH+

4 易

△ (2)①NH4HCO3===NH3↑+H2O+CO2 ↑ , NH4Cl===NH3↑+HCl↑

②NH4Cl+NaOH===NaCl+NH3↑+H2O

二、氨气的制法 高温、高压 1、N2+3H22NH3

催化剂 2、

Ⅰ、⑵2NH△

4Cl+Ca(OH)2===CaCl2+2NH3↑+2H2O ⑶ 固+固

⑷向下排空气法 ⑸碱石灰 ⑹检验:

①蓝 ②浓盐酸 【思考与交流】

1、NH+

+OH-====NH△ 43↑+H2O

2、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 红色 蓝 浓盐酸 3、不能。生成的NH3和HCl会重新结合生成NH4Cl 不是,反应条件不一样。 4、不能,浓硫酸会吸收NH3

5、不能。用NH4HCO3混有较多的CO2, NH4NO3会爆炸,NH4Cl分解后会重新生成NH4Cl。 6、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且在高温下会腐蚀试管。 可以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优点是可以干燥NH3。

7、试管底部氯化铵固体减少,接近试管口出现白雾,又凝结成晶体附于试管壁。不是升华。

【预习练习】

1.D 2.B 3.B 4.5. (1) Ca(OH)+2NH△A

24Cl==== CaCl2+2 NH3↑+2H2O (2) NH3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3)乙(4)丙

探究案

⑴加热浓氨水法 ①NH·H△

32O====NH3↑+H2O (2) NH3+H2ONH3·H2O

NH+-

4+OH 向左进行

【当堂练习】

1、D 2、CD 3、B

4、 (1) Ca(OH)△

2+2NH4Cl==== CaCl2+2 NH3↑+2H2O (2)能

(3) 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4)气球逐渐变大;极易溶于水。 5、(1)干燥氨气 吸收多余的NH3 (2)AC

(3)黑色氧化铜变红

(4)上述装置有一不当之处,请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改进部分的装置图。


相关文章

  • 青年教师比赛说课稿
  • 青年教师比赛说课稿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00 更新时间:2008-4-22 §4-4 氨 硝酸 硫酸(第一课时) 说课教师:王纯 课 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4章的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氨,第二部分浓硫酸 ...

  • 元素化合物知识点
  • 四大科学家 四大化学家的姓名.国籍.贡献.地位 研究物质的方法 分类.比较.观察.实验等 关于钠的几个问题 1钠的保存 2取钠的操作 3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颜色,含钠物质的焰色反应 4钠单质的氧化还原性及其所具性质的原因 5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6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 7钠失火后的灭火措施 8钠与酸溶 ...

  •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一.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及氮的固定 二.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氮气的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N 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但在点燃.高温或放电等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反应.如: (1)N 2+O 22NO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 ...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新课标化学必修一 1. 学习方法 2. 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的程序 3. 观察法 4.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5.金属与水的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1-金属的化学性质 观察物理性质 预测化学性质 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 分析现象并解释 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 ...

  •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 物质的分类 (1) 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从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入手将物质进行分类. ( 2) 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3) 从物质的状态分类:气体物 ...

  •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 ...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集合
  •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 ...

  •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学习要求: 1.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性质.理解硝基对苯环邻对位取代基(X .OH )性质的影响. 2.掌握胺的分类.命名和制法. 3.熟练掌握胺的性质及胺的碱性强弱次序,理解影响胺的碱性强弱的因素. 4.掌握区别伯.仲.叔胺的方法及氨基保护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 ...

  • 高一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合计14课时) 第一课时:绪言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共4课时)第一课时(回忆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课时(用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补充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第四课时(练习及其讲解) 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课时)第一课时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