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亦大矣--解读[兰亭集序](网友来稿)

三门峡一中  单秀花  【摘要;《兰亭集序》是一部奇书,世界上没有那一本书能像它这样绚丽多彩。它不但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死生亦大矣”的思想同样令人叹之。最为传奇的是这本充满了火药味的书,现在却不知道在那里?!】       从绍兴城向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兰亭内有一块御碑,据说是康熙皇帝钦旨铸造的,高6.8米,宽2.6米,厚0.4米,重量达三万六千余斤,为世界上最重的石碑。碑的正面刻有康熙帝癸酉年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四周则楼有龙凤、牡丹、祥云等图案,华贵恢宏。。。。。。    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在学谁写字呢?学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   1600多年前的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思想性也同样令人叹之。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说一说它的思想性。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一言以蔽之,结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来的读者在读文的时候,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          《兰亭集序》的思想精髓令人深思,它的真伪却充满了火药味。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3)原著在那里?    此书为天上没有地下缺,属国宝级文物。     传说喜爱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他为了得到这本书,密派大批衙内高手前往江浙寻找。得到书后,他不惜食言,杀死所有知情者。生前他将此书日日放在枕边,死时还想将其殉葬昭陵。没想到,此书却被女皇武则天截了下来,武则天死后,此书被殉葬在了乾陵。。。。。。    人民期待着打开乾陵的那一天,让宝书重见天日。   现在我们见到的都是别人的临摹本。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完)                 河南省三门峡市一中    单秀花                   地址;三门峡和平路西段   邮编;472000                联系电话;(0)[1**********]                电邮;[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网友来稿)
  • 陈晓涛 区里的一所重点中学开设示范课,走上教师岗位不到半年的我有幸聆听了其中的一节语文课,感触颇深.一位衣冠楚楚的老师,一群穿戴整齐的中学生,一间偌大的现代化阶梯教室,一帮所谓教育骨干的看客,两三位摄影拍照的闲人--演绎了当下颇具中国特色的中学公开课.中国各地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照例是故弄 ...

  • 广东省将取消高中毕业统一考试(网友来稿)
  • 广东新会教研室 何勇涛 2004年秋季,广东省作为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首批实验省区,将率先在全省所有普通高中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开学前,广东主管教学的厅室领导就高中课改情况向外发布消息,引起了广东省高中教师的普遍高度关注. 8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说,高中学生三年内必须获得必修学分1 ...

  • 鸡年说鸡(网友来稿)
  •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羊年说羊,猴年说猴,鸡年自然说鸡.鸡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实在是联系太紧密了."雄鸡一唱天下白","闻鸡起舞","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鸡鸣而作,鸡栖而息.我们的先辈就是借助于鸡鸣来掌握时间的.小时候读书,睡觉时总 ...

  • 让心灵的底片曝光:谈作文选材(网友来稿)
  • 江苏南通市八一中学 朱建清 选材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棋.新颖而能很好凸现中心主题的题材,往往是作文取得成功的前提.但在实际的作文过程中,许多同学为选材而犯愁,他们大多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调,没什么可写的,因此,他们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选上的材料,拾人牙慧,乔装打扮,以此来应付作文,作文成了造假的 ...

  • 语文活动课教案(网友来稿)
  • 汪长平    ★ 语文活动课教案 ★湖北五峰涨水坪中学     汪长平一.教学课题:美在学习中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出学习中的美,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乐学好学意识.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3.进一步弄清语文学习的范围和方法,体现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 ...

  • 成语故事:二桃杀三士(网友来稿)
  • 冯雨珍 <晏子春秋·谏下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坐着说话,齐相晏婴走过他们面前时,他们没有站起来行礼,于是晏婴说他们"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幼之礼,内不能除暴,外不能抗敌",建议齐景公除掉他们三人,并定下了 ...

  • 一件红毛衣(网友来稿)
  • fm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家里给孩子讲故事,突然有人敲门.拉开门一看,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妇女提着一布包拘谨的站在门旁.     "我找杨老师.这是杨老师家吗?"声音有些迟疑."噢,我就是.你是--""我是马林的家长.""那快进来吧.&q ...

  • 刘兰芝的悲哀--读[孔雀东南飞](网友来稿)
  • 陕西省长安县第一中学   李振民 如果说刘兰芝是一个反抗者的形象那么,她反抗的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 如果说是反抗封建礼教,那么,封建礼教的概念怎样界定?诗里反抗的主要是哪些方面? 对妇女权益的侵害乃至精神.肉体的摧残? 焦家摧残她,"心中常悲苦",可她还要留在焦家.试问这是反 ...

  • "三驱""七庙""八百里"是用典吗(网友来稿)
  • 湖北谷城三中 胡文勇魏征<谏太宗十思书>的主旨是劝谏李世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其文中有"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本来是一个好懂的句子,就是说"喜欢打猎,要有个限度","三驱",指的应该是次数之度,即打猎不能太频繁.可是人教版教 ...

  • [弈秋诲棋]赏读(网友来稿)
  • 瀚海 [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②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③将至,思援④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⑤学,弗若⑥之矣.为是其知⑦弗若欤?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注释]①诲:教导.②弈:下棋.③鸿鹄:天鹅.④援弓:拉弓,援,以手牵引.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