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际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个新的思想家阶层

他们有的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担任卿相之职;有的虽一度出仕,但以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为主;有的则终身为“处士”、客卿。 他们以从感性经验中抽象升华出理性原则为己务,其活动富有高层次的思想文化特色。

后代习惯尊称他们为

第五章 诸子散文——儒学

接受的思想文化影响均不相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发展成不同的派别系统。

形式表达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看,则属于散文作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10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以孔子 、孟子为代表)、墨(以墨子为代表 )、道(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 、法(以韩非子为代表)4家 。 代表他们政治和学术观点的著作分别是《论语》、《墨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等。

诸子散文都是理论性著作,在散文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说水平的提高上。

主要讲述

诸子散文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论语》、《老子》;

第二阶段:《孟子》、《庄子》;

第三阶段:《韩非子》、《荀子》;

第四阶段:《吕氏春秋》。

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儒家学派

一、孔子与儒学的创立

1,说¡°儒¡±

儒,古汉语写作“需”,会“沐浴¡±之意。 人为何要沐浴?准备参加祭祀活动。

许慎《说文解字》:

“儒,术士之称”;

胡适:儒为“殷民族的教士”。

儒,最早指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文化人 作为殷商苗裔的孔子,年轻时以“儒”为业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儒“成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

儒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儒家以《诗》、《书》、 《礼》、《乐》、《易》、《春秋》为经典,以“仁义”为行为准则,以“礼乐”为教化方式,以“内圣外王”为人格理想。

主要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魏)何晏集解,(唐)孔颖达疏证(见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

《论语集注》,(宋)朱熹注 中华书局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孔子评传》,匡亚明,齐鲁书社,1985;

《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后汉)赵歧注,(宋)孙奭疏证 《孟子集注》(《四书集注》本),(宋)朱熹 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4年版

《荀子》,(唐)杨倞(谅)注 中华书局

《荀子集解》,(清)王先谦, 中华书局 1988年

《荀子简释》,梁启雄 中华书局

三义

仁义

礼乐

内圣外王

儒学的共同特点

1、宗师孔子,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

2、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经典; 3、提倡仁义,以此为行为准则;

4、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第一节 至圣——孔子

孔子与《论语》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为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1993年《全球伦理宣言》,被视为适用于任何人群的绝对法则。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

半部《论语》治天下

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叙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一、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先是西周宋国贵族,至其曾祖孔防叔始迁鲁国。父叔梁纥曾为鲁国陬邑之邑宰。

孔子一生简况

孔丘小时贫贱,长大后曾为委吏、乘田等管理仓库和牲畜的小吏。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 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 。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立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 孔子娶宋人亓qi2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 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tan 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已通晓“六艺”,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实行有教无类。一生弟子多达三千,高足72人。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 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 时任中都(山东汶上县西)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次年升任司空、大司寇。前后为官约4年。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 孔子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 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开始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至卫、陈、曹、宋、郑、蔡等国。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之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 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子路被害。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生平自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生功业

子曰: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卫灵公》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创立儒家学说

孔子之“礼”

1、礼是国家的象征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八佾》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

陪臣,家臣也。逆理愈甚,则其失之愈速。大约世数,不过如此。 言不得专政。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

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 。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2、恢复周礼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为

政》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述而》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

3、礼之巨大功用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宪问》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

4、礼作为行为规范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学而》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

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

葸,畏惧貌。绞,急切也。无礼则无节文,故有四者之弊。君子,谓在上之人也。兴,起也。偷,薄也。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罕》 麻冕,缁布冠也。纯,丝也。俭,谓省约。缁布冠,以三十升布为之,升八十缕,则其经二千四百缕矣。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之省约。臣与君行礼,当拜于堂下。君辞之,乃升成拜。泰,骄慢也。

孔子之“仁”

1、仁者爱人——博爱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雍也》)

•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孟子·梁惠王》

2、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八佾》

3、仁之德性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

子曰:刚、毅、木、讷 近仁。——《 子路》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里仁》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述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4、仁之途径

推己及人 ——忠恕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为仁由己

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5、孝悌为仁之本

•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梯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学而》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论“孝”

1、敬爱、关怀父母。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祭义》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2、要做到“无违”。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

•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

——《礼记·内则》

3、承教继志

• “立身扬名,以显父母。” 《孝经》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

孔子的天命观

1、敬畏天命,顺乎自然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话是子夏听孔子说的)(《颜渊》)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颜渊死。子曰:„噫! 天丧予!天丧予!” (《先进》))

2、不信鬼神

“子罕言命与利与仁”(《子罕》)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3、强调人为

“莫我知夫!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夫!”《宪问》)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整理西周文献

作为教材,使之成为最有影响的古代文献。

《诗》:《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三千篇之多,经孔子删定以后,保留305篇。通称三百篇。孔子引导学生们读诗,以诗可以启发仁心,陶冶性情。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 礼》 :又称《 士礼》 ,后称“ 仪礼” ,与《 周礼》 、《 礼记》 合称“ 三礼” 。孔子对西周礼制有很深的研究,要求学生们认真研习。 《 乐》 ,关于音乐的典籍。道德教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现已失传。

四书五经

南宋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明清科举依据。

《大学》(曾子)

《中庸》(子思)

《论语》(孔子)

《孟子》(孟子)

《诗经》

《书经》

《礼经》

《易经》

《春秋》

刘勰《文心雕龙》曰:“经者,

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私人办教育

开创道德教育传统

重礼教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二、教学原则: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学思并重

温故知新

谦虚诚实

【孔子受到的封谥】

汉高祖刘邦(前195年)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

西汉平帝(公元元年), “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492年), “文圣尼父”

北周静帝(580年),“邹国公”

隋文帝(581年), “先师尼父”;

唐太宗(628年), “先圣”(公元637年) “宣父”

唐高宗(666年), “太师

【孔子受到的封谥】

武则天(690年)“隆道公”;

唐玄宗(公元739年)“文宣王”

宋真宗(1008年) “玄圣文宣王”,(1012年)改“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1307年) “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之名始此;

明世宗(1530年) “至圣先师”

清世祖(1645年)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1657年)改“至圣先师”

《论语》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

该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汉代以来,长期被列入经书范围;南宋以后,又作为《四书》之一,成为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

西汉时,《论语》有今文《齐论语》22篇、《鲁论语》20篇和《古文论语》21篇三种本子。

西汉末张禹以《鲁论语》为基础,综合《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为《张侯论》。今本《论语》基本上就是《张侯论》。

《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

2、《论语》的基本特征

第一、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词组,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

第二、《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

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聪明机智的子贡等。

第三、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形象简约地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第四、《论语》中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简短几句包孕了真挚的情感,以及对颜回安贫乐道自在心境的赞赏。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矣”、“也”等语气词的使用,把对自身的无限感慨和对周公的无限思慕,表现得意味深长。

目 录

第一篇 学而 第十一篇 先进

第二篇 为政 第十二篇 颜渊

第三篇 八佾 第十三篇 子路

第四篇 里仁 第十四篇 宪问

µÚ五篇 公冶长 第十五篇 卫灵公

第六篇 ÓºÒ² 第十六篇 季氏

µÚÆß篇 Êö¶ø 第十七篇 阳货

µÚ°Ë篇 ̲ 第十八篇 微子

第九篇 子罕 第十九篇 子张

第十篇 乡党 第二十篇 尧曰

『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⒈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⒈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⒈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⒈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⒈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⒈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⒈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⒈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⒈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⒈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⒈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⒈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⒈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⒈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

为孝乎?

论为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二节 亚圣——孟子

一、孟子其人其书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山东邹县)人。或说其先为鲁国贵族孟孙氏,时其家已衰落,幼年家境贫寒。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为推行其政治理想,先后游说过齐威王、宋王偃、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等。在齐曾一度为客卿,在其它各国也受到礼遇,但他的仁政学说不合战国时期急剧变化的时代要求,被认为是迂阔而不近情理,未能实行。晚年回到邹,专心于授徒和著述。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前372-前289)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

《梁惠王》上下篇 《公孙丑》上下篇,

《滕文公》上下篇 《离娄》上下篇

《万章》上下篇 《告子》上下篇

《尽心》上下篇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一、“仁政”说。

第二、“王道”说。

第三、重义非利说。

第四、劳心劳力说。

第五、性善说。

第六、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七、与民同乐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一、“仁政”说。

施仁政、行王道——平治天下的所在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离娄上》)

仁义——社会关系的基础和社会秩序的保证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

如何推行仁政:

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减轻赋税,宽省刑罚

3、制民之产 ,保护工商

4、设庠序之教,以明人伦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二、“王道”说。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三、重义非利说。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梁惠王上》)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四、劳心劳力说。

“或劳心, 或劳力。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五、性善说。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六、民贵君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尽心下》)

“桀纣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离娄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公孙丑下》

孟子学说的要点

第七、与民同乐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民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陷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梁惠王上》)

《孟子》文章颇具特色,它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长于论辩”。

第二、善用譬喻。

第三、语言简约浅近。

第四、文风气势浩然。

第一、“长于论辩”。

孟子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

《孟子》中的论辩文,也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模拟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

第二、善用譬喻。《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

《孟子》中也有少数就近取譬,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离娄下》),人物毕肖,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成功地以齐人言行譬喻官场中那般钻营富贵利达之徒,讽刺他们的卑鄙无耻,揭露他们灵魂的丑恶。

第三、语言简约浅近。

和古奥难懂的《尚书》及铜器铭文显然不同。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练简约、深

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可以说,后来统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成熟了。

第四、文风气势浩然。

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养气”是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迭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第三节《荀子》

荀子

1、荀子其人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思想的主要特色是综合百家、调和儒、法。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恶从善,才能达到道德品质的高尚境界。

(1)反迷信,人定胜天;

(2)在政治上,主张适时行政;

(3)提出性恶论,注重后天教育的作用。

孟子与荀子思想比较

荀子与孟子都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孟、荀各执一端以立论。

孟子专就内在之仁,主张性善,荀子就外在之礼,主张性恶; 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

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

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

《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等。

《荀子》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善用比喻。 《劝学》

《荀子》的文学成就

1、构思周密,论述充分详实

《荀子》文章不但的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而且用概括性的标题点明主题;体式上已不再是零散缀合的片言只语,而大多是立意统一、浑然一体的完整篇章;标准着我国议论散文的成熟。

2、淳厚老练 谨严有度。

荀子散文,循循善诱,娓娓而谈,虽有辩说,但不失儒者之风,长者之度。艺术风格淳厚老到,圆熟练达。其严密的逻辑性加上广博的学识,处处显得发扬蹈厉,高屋建瓴,锐不可挡。

3、通才之文,博大精深。

《荀子》书中的文章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不愧为集大成之思想家。

4、独具特色的比喻

荀子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如《劝学》,大量排比句的运用,或用韵语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调协了

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其他诸子著作:

1. 《列子》

2. 《管子》

3. 《孙子》

4. 《吕氏春秋》

5. 《商君书》

6. 《关尹子》

7. 《慎子》

8. 《申子》

9. 《尹文子》

10. 《鬼谷子》

第四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一)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

(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对后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寓言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独立成为一种文学样式。

(四)先秦说理散文风格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

(五)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 两汉经学

董仲舒(前170-104)于前140年上《天人三策》,建议以经他改造的儒学作为专制帝国的统治思想:“诸不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经,在先秦泛指各家经典,在汉代则专指儒家经典。从西汉中到东汉中二百余年,是经学的全盛时

代,“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

今文经学。政治视角,讲阴阳灾异,发微言大义,活泼但流于空疏;

古文经学。历史视角,讲文字训诂,究典章制度,求经文本义,朴实但失之繁琐。

国家利用通经且遵奉统一信仰的儒生来建立官僚机构,将学术思想纳入政治实践,为巩固专制国家找到绝好途径。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官学与私学)之争,开启了中国学术的政治主义与历史主义以及主流意识与民间自由意识两大传统。

第五节 宋明理学

以“理”为宇宙的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名;

以孔儒为核心却又融合佛、道,又称“新儒学”; 以“明道”为目的,又称“道

濂溪(周敦颐)开创,出入释老,反求诸六经,建

立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又提出“主静”、“窒欲”的路径。

关学(张载)洛学(二程)奠基,将人性与天地之性浑然一体,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证。洛学则在实有中抽象出一个“理”。

关学(张载)洛学(二程)奠基,将人性与天地之性浑然一体,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证。洛学则在实有中抽象出一个“理”。

朱熹集大成。

理,在逻辑上先于、高于、超越于万事万物,又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而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又是理的具象化,从而将“理”还原到现实世界和日常人伦。

王阳明倡心学。“心即理”、“心外无理”,将“心”与“理”统一,以“心”主宰万物。阳明心学还包括“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泰州学派:心学异端

阳明之后,王学发生分化,王艮发展为泰州学派,成为王学左派,主张百姓日用即是道,肯定饮食男女之性。李贽师王艮之子,倡“童心说”和“自然人性论”。


相关文章

  • 文化接受视野中的唐宋变革述论
  • 作者:牟发松 历史教学问题 2013年04期 一.变革与过渡 "唐宋变革说"之所以寿过期颐却仍充满学术活力,即在于她的独创性和开放性.①其开放性尤其表现在这一学术命题的内涵及外延,创立者(内藤湖南)及其完善发挥者(宫崎市定)虽有明确界说,但这些界说都只是框架性的,"描述 ...

  •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 1. 出现时期: 2. 出现背景: 3. 主要学派: 4. 争论(三方面)问题: ( ...

  • 董仲舒重构"天人合一"信仰的背后
  • 汉儒董仲舒 与前诸子时代不同的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以"天人感应"为基础,建基于阴阳五行宇宙图式,没了上古先人的天真烂漫和混沌厚朴,多了些认知理趣上的牵强附会. 事实确实如此.在董子这里,"天人合一"说,是所谓"事各顺于名, ...

  • 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整合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1. 单元概览: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过程 (1)春秋晚期,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2)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 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 其体系更加完整. (3)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 主要内容 ...

  • 公司周年庆祝福语
  • 公司周年庆祝福语 1.x年来xx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是广大员工辛勤劳动的结果.这x年,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既经历了顺境也度过了困境,感受着喜悦,也品尝着烦忧,但是企业的使命让xx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共同走过了着十年的风风雨雨.我相信在这些成绩和经验的背后,闪耀的是我们xx公司员工的热 ...

  • _史记_性质略说
  • 黄山学院学报 第15卷第1期2013年2月 黄山学院学报 2013年 Vo1.15,NO.1Feb.2013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史记>性质略说 潘定武 (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目下<史记>多被看作一部史学 ...

  • 青铜器名称简介
  • 青铜器 食器 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 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有一种 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 不同的身份等级 ...

  • [我读经典]十七之第八,阎崇年读[大学],明经读史 感悟人生
  • <大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四书五经"之首?潜心于历史研究数十年的阎崇年老师在<大学>中究竟读出了什么?而这其中暗藏的玄机将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启示?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以毕生之所悟,为您奉献--明经读史,感 ...

  • 中国史研究总目
  • 中國史研究總目 说明:本目录1979年-2000年的文本资料取自"中华万年网"的"书刊简讯",根据 本人收藏的部分杂志做了校补,除改正误字,统一了格式体例外,还特别补齐了个别漏期(1998年第4期).缺页(1979年第3期)及缺字:2001年以后部分由本人录入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