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求和

3.2 数列的求和

[教学目的]:

1、通过一些特殊数列求和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解法(公式法、倒序法、错位相减法、通项展开法、裂项法、分组法) 。

2、帮助学生运用化归的思想方法,把特殊数列问题转化为常见的简单数列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一些特殊的数列求和的问题,掌握典型问题的基本解法。

[教学难点]:

化归思想方法的运用,把特殊数列问题转化为常见简单数列的问题。

[教学过程]:

[知识复习]:

1、 回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2、 这两个公式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得出的?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是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序求和”转化为常数列问题从而得到解决。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则是利用“错项相减”的方法达到消去相同项的目的。

以上两种求和的思路在解决某些特殊数列求和问题时经常用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一些特殊数列的求和问题。

[知识要点]:

1、 用求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1+2+3+… …+n=n(n+1) 2

112+22+32+……+n2=n(n+1)(2n+1) 6

113+23+33+……+n3=n 2(n+1)2 4

2、 倒序相加求和法

根据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利用a 1+a n =a 2+a n -1= 得出。

3、 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新数列求和。

4、 拆项,裂项法

利用解析式变形,将一个数列分成若干个可以直接求和的数列,即进行拆项重组;或将通项分裂成两项或n 项的差,通过相加过程中的相互抵消,最后只剩下有限项的和。常 拆项公式有: 11 =1-111 =1(-) 111 =1(-)

a +=a +b (n =1) ⎧a (a -) a n =⎨1 ⎩S n -S n -1(n ≥2)

[例题分析]:

例1. 求数列9,99,999, ┅, 的前n 项和.

[同类变式]

1. 数列1,(1+2), ,(1+2+ +2n -1), ,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等于( )

(A ) 2n (B ) 2n -n (C ) 2n +1-n (D ) 2n +1-n -2

2. 1 2+24+38+ +101024=_____

[ 能力提高]求下列各式和:

n 个

(1) 4+0.44+0.444+┅+0. 44 4

22) 2+(a 3+) 2+ +(a n +) 2(a ≠±1, 0) (2) (a +) +(a +23n

例2. 已知数列a ,2a 2,3a 3, , na n , (a ≠0) , 求前n 项和

3n 2[同类变式]求和:1 +++ +n 2a a a

例3. 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 ,试求数列:项之和

[同类变式]:

(1) 求和

(2) 已知数列{a

n }通项为a n =

[ 能力提高]求下列各式和:

(1)求数列1;前n 项和 +++ +的前n a 1a 2a 2a 3a 3a 4a n a n +11111, , , , , 1⨯32⨯43⨯5n (n +2) ,求数列的前n 项之和 }

1111(2)1, , , , +

⎧6n -5(n 为奇数) 例4.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a n =⎨n ,求其前n 项和S n . (n 为偶数) ⎩2

解:奇数项组成以a 1=1为首项,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

偶数项组成以a 2=4为首项,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n +1n -1当n 为奇数时,奇数项有项,偶数项有项, 22

n +1n -1(1+6n -5) 4(1-42) (n +1)(3n -2) 4(2n -1-1) ∴S n =, +=+21-423

n 当n 为偶数时,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有项, 2

n n (1+6n -5) 4(1-42) n (3n -2) 4(2n -1) ∴S n =, +=+21-423

⎧(n +1)(3n -2) 4(2n -1-1) +(n 为奇数) ⎪⎪23所以,S n =⎨. n ⎪n (3n -2) +4(2-1) (n 为偶数) ⎪23⎩

(1) 例3.

巩固练习:

1. 设数列1⨯3,2⨯4,3⨯5, , n (n +2),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等于( )

n (n +1)(2n -1) n (n -1)(n -2) n (n -1)(2n +1) n (n 2-1) A . B. C. D. 33

2. 数列{a n }中,a 1=-60且a n +1=a n +3,则这个数列前30项的绝对值的和是( ) A.495

B. 765 . C. 3105 D. 2721

23.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3n +1,则a 4+a 5+a 6+ +a 10=( ) A.171 B.

21 . C. 10 D. 161

24.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与通项a n 满足关系S n =na n +2n -2n ,则a 100-a 10=( )

A. -90 B. -180 . C. -360 D. -400

5. 设f (x ) =,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公式的方法,求f(-5)+f(-4)+….+f(5)+f(6)2x +2

的值. ( )

A.171 B. 21 . C. 10 D. 161

-1, 则前n 项和S =______ 6. 数列{a n }的通项为a n =2n

2n 2

7. sin 1+sin 2+sin 3+ +sin 89=_______

8.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1-5+9-13+ +(-1) n -1(4n -3) ,则S 22-S 11=______

三、解答题

9. 求数列1,3+4,5+6+7,7+8+9+10,9+10+11+12+13,„的前n 项的和

22(2n ) 210. 求和: ++ +1⨯33⨯5(2n -1) ⨯(2n +1) 2 2 2 2

11.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p (p ∈R ) ,数列{b n }满足b n =log 2a n ,若{a n }是等比数列,

(1) 求p 的值及通项a n

(2) 求和T n =(b 1) 2-(b 2) 2+(b 3) 2„+(-1) n -1(b n ) 2(n ∈N *)

12. 是否存在常数a 、b 、c ,使等式

n (n +1) 12·+22·3+32·4+……+n2(n+1)=(an2+bn+c)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并证明你12

的结论。

分析:这是一个开放性命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决。

解一:∵n 2(n+1)=n3+n2

∴12·2+22·3+…….+n2(n+1)

=(13+12)+(23+22)+(33+32)+……+(n3+n2)

=(13+23+33+……+n3)+(12+22+32+……+n2) 11=n 2(n+1)2+n(n+1)(2n+1) 46

1=n(n+1)[3n(n+1)+2(2n+1)] 12

1=n(n+1)[3n2+7n+2] 12

令a=3, b=7, c=2,则对任意n ∈N 。都有原命题成立。

解二:假设命题成立,在等式中令n=1, 2, 3, 得 1⋅2 12·2=(a+b+c) 12

2⋅3 12·2+22·3=(4a+2b+c) 12

3⋅412·+22·3+32·4=(9a+3b+c) 12

即 4a+2b+c=28

9a+3b+c=50

解之,得a=3, b=7, c=2

往下再用教学归纳法证明。

n (n +1) 12·2+22·3+32·4+„„+n2(n+1)=(3n2+7n+2) 12

对一切n ∈N 都成立。(略)


相关文章

  • 数列求和的教学设计
  •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阳高一中 顾海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一些特殊数列求其前n 项和的常用方法. (2)通过把某些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数列化归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数学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

  • 数列求和说课稿
  • 课题 数列的求和 说课稿 制作人:袁红 单 位:沂水四中 一.考纲分析 1. 熟练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2. 掌握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3.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 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考情分析 五年考情:在近5年山东高考理 ...

  •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 n = n (a 1+a n ) n (n -1) =na 1+d 22 (q =1) ⎧na 1 ⎪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n =⎨a 1(1-q n ) a 1-a n q =(q ≠1) ⎪1-q ⎩1-q 前 ...

  • 高中数学必修五 数列求和方法
  • 数列求和的方法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 n =n (a 1+a n ) n (n -1) =na 1+d 22 (q =1) ⎧na 1⎪n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n =⎨a 1(1-q ) a 1-a n q =(q ≠1) ⎪1-q ⎩1-q n 113. S ...

  •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5
  •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必须记住几个常见数列前n 项和 n (a 1+a n ) n (n -1) d =na 1+: 22⎧na 1 q =1⎪ 等比数列:S n =⎨a 1(1-q n ) : q ≠1⎪1-q ⎩ 111 (2)分组求和法:如求1+1,+4, 2+7, -, n - ...

  • 数列求和裂项法_错位相减法_分组求和法
  • 数列求和的三种特殊求法 例1.已知数列{a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3n,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 例2.求下列数列的前n 项和: (1)1 1111111,2,3,--n +,-- (2)1,,---- 481+21+2+321+2+3+⋯⋯+n 2 (3)5,55,555.--,55 ...

  • 数列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 知识框架 ⎧⎧数列的分类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的概念⎪⎪ ⎩数列的递推关系⎪ ⎪⎧⎧等差数列的定义a n -a n -1=d (n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 d ⎪⎪⎪等差数列⎨n n (n -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 =(a + ...

  •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之数列求和之裂项相消法
  • 第6节 数列求和之裂项相消法 [基础知识] 1.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即数列的每一项都可按此法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一些正负项相互抵消,于是前n 项的和变成首尾若干少数项之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裂项相消法. 适用于类似⎨ ⎧ c ⎫ ⎬(其中{a n }是各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c 为常 ...

  • 20**年 数列求和高考题及答案
  • 2010 数列求和 1. (2010·天津高考理科·T6)已知{a n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且9s 3=s 6,则数列⎨(A ) ⎧1⎫ ⎬的前5项和为( ) a ⎩n ⎭ 15313115或5 (B )或5 (C ) (D ) 816168 [命题立意]考查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