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宋勾践的人,他和当时的士人一样,喜欢游说君王,论述己见,但并不能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难免经常郁闷。孟子就用上述这段话教导他如何才能安详自得。于是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一剂强有力的疗心圣药,对人对己,对整个社会都有莫大意义。

在《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一书中,南怀瑾向人们讲解《易经》中的两个重点--时位与贵贱时,也提到了孟子的这段话。无非是告诉人们,如果时运不济,管不了外面的事,至少先把自己管好,随遇而安,乐得自在。而一旦有机会出来做事,人就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把自己全部贡献出去,服务整个社会。所以,他告诫年轻人不要怨恨也不要发牢骚,不要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站得起来,懂不懂得把握时间和空间。我们如果把这看做孟子的教育观,再与今天一切向钱看的世相比照,那么确实值得深思一番。

这番话的字面意义不难理解,但要想真正地融会贯通却是难上加难,即使圣明如孔子也是在经历了若干年后才明白这番道理,而这番道理是在老子告诉孔子后,他又研习了《易经》才真正领悟的。

老子晚年当了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正值壮年的孔子慕名而去,虚心求教。孔子自我陈述了一番后,老子指出,你潜心研究的古人都已成过眼云烟。时运到了,君子应乘时而起,做出一番成绩;时运不佳,就低调做事,老实做人。就像富人表现得很平凡,君子也大智若愚。最后,老子告诫孔子,戒骄戒躁,淡泊名利。

孔子一时没有理解,也难以理解,因为道家的思想和孔子正想建功立业的抱负相冲突,他回去后对弟子形容,老子像龙一样变幻莫测,无人能识其全貌,远远超出他的认知所及。后来,孔圣人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壮志难酬。历尽坎坷的孔子潜心研读《易经》后恍然大悟,这才彻底明白老子对他说的“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以行”那句话。

但儒家和道家对这种精神的理解还是有差异的,儒家所说的“独善其身”是“穷不失义”,是“修身见于世”,而绝不是道家的难得糊涂、玩世不恭。道家主张万法自然,追求逍遥自在,不论是非,所以才会产生不知是庄周变蝶,还是蝶变庄周的恍惚。

古语有云:用行舍藏。白居易的一生恰恰演绎了这样的一种精神:在受人垂青之时,当仁不让,造福天下;在失去权势后,韬光养晦,寄情山水,真正做到宠辱不惊。

白居易自幼家贫,但痴于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所以对民间疾苦深有感触。又因为他拥有“独善”和“兼济”的人生抱负,在他成为中唐诗坛领袖级人物后,依然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以诗歌表达民意。他在《与元九书》中说道:“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公元800年,年轻有为的白居易便意气风发,以进士第四名的成绩踏入仕途,两年后当上秘书省校书郎,此后一路迁升,仕途通达,814年出任左赞善大夫。白居易为官期间目睹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对吏治腐败、宦官当道、朋党之争等问题深恶痛绝,怀着忧国忧民的“中兴”意识和“济世”思想,他连续写出多篇政论对策,慷慨陈词,针砭时弊,极力探究解决的办法,希望改进时局。在任期间,他敢言直谏,据理力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宦官与朋党,不怕忤逆权贵。815年6月,因为党争激烈,当朝宰相竟然被刺,白居易愤然上书,请求立案侦察追捕刺客,结果被冠以出位、越职言事的罪名赶出京城,贬谪江州,遭遇仕途上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于是,白居易依山建起草堂,研习读书。此后,他的仕途起起伏伏,最终闲居洛阳,享受独善其身的闲适,至死而已。回顾一生,以44岁为界,白居易的前半生达为兼济天下,后半生则是独善其身。其实,即使白居易后来偶尔徜徉在闲适中,也丝毫没有放弃对政治的关心。在杭州期间,他半官半隐,致力于为百姓谋福利,为当地人民修建了西湖白堤,成为佳话。就像他在《江州司马厅记》中发的那通牢骚所言:兼济天下而为官,无一日快乐;独善其身而自为,终身不会苦闷。

作为中国文人的信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精神千古流传,在不同时代焕发着同样迷人的光彩。季羡林可谓是最后几位可被称为大师的人物之一,他为世人敬仰,不仅是因为他24卷的《季羡林文集》蔚为大观,还因为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的可贵人格。在季老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时,颁奖词这样评价他: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相关文章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 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平原上宽阔无边的田野便需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淡;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汩汩凌冽的清泉便需有"细水长流" ...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不知勉励了多少穷苦大众和达官贵人,使他们在困苦途穷的时候给自己爱莫能助的良心找了一个心安理得的安慰:使他们在富贵通达的时候,多了以慈悲为怀之心,以袖手旁观为耻之思想. 今分析一下其道理所在„„ "穷则独善其 ...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代文人进与退的智慧
  • [摘要]儒家与道家"入世"和"出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古代文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两难的选择固然令文人无奈与悲衰,但在艰难的抉择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超凡的智慧. 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的人生境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 ...

  • 孟子读后感.doc
  • 孟子在孔子仁学或礼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学说,并为宣扬和践行这种学说而身体力行.奔走呼号.透过<孟子>一书阐述的思想学说和孟子的实际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人生精神. 一.自承先贤,身任天下 孟子和孔子一样,奉行的是崇古尚贤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他认 ...

  • 国学修身精编
  • <大学>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 学而优则仕,仕而又则学
  • 班级学号:1002602-35 姓名:陈韵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此语出自<论语·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的.意思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在我看来,应该是学而优则仕,而非仕而优则学.孔 ...

  • 先秦诸子名句
  • <论语>名句默写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来者犹可追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 3.丈人曰:"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 ,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 5.仰之弥高,,忽焉在后. 6.子曰:" ...

  • 学习的收获
  • 学习的收获 通过将近半个学期的学习, 从课堂中我充分认识到管理学这门课的重要性, 它不仅告诉我 们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出管理的奥妙,从而引起我对其浓厚的兴趣.以前一直没有过 对这门学科的了解,经过半年的学习下来,我有了不少收获,虽然对这么学科的学习和了解 还是非常的少,但我仍对这么学科有了很好的 ...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 --从"陋室铭"读中国文人的骨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这两句诗来自刘禹锡的<陋室铭>,短短的一首小文告诉我们刘禹锡的"陋室"不陋.可是这篇文言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