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范文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写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古语大家都十分熟悉,表达了古人对社会和谐的憧憬,也反映了古人对良好的生活保障的期待。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和措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已成为现代国家一项不可或缺的社会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概括起来,社会保障制度有以下4个作用:

一是“安全网”的作用。社会保障,民安所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功能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

民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网”。

二是“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减少贫困,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其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目前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能够增加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三是“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此外,积极鼓励先富的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帮助那些困难群体,也可以融洽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使社会不同阶层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经过长期努力,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有了长足进展,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过,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不严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从长远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将承受来自三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一是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二是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近几年,我国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全国职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比例还要高。然而,长期以来,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职工没有享受社会保障。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把这些人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是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新增城镇人口亟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另外,目前失地农民有4000多万人,每年还有1亿多农民

进城务工,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改革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有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财政收入近4万亿元,这为我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实事求是地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面的作用。

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模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逐步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发展目标。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

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二是科学规划,使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人切实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如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要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

用。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此外,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让“软实力”硬起来

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她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如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还有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吉光片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作为五千年文明不堕的国家,我国拥有的文化遗产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令世界艳羡。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在当今文化影响力已成为一国“软实力”的形势下,保护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审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可以用力度越来越大、挑战越来越严峻加以形容。

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我国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力增强和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工作更是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

看到,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一些承载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不断遭到损毁,一些堪称各民族思想、感情美丽结晶的艺术品种、传统工艺在悄无声息地消逝——能不能将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礼物完好保存并传予后人,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

检视文化遗产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对文化遗产的冲击程度、波及范围而论,其中最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一些地方城乡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如有的地方为了发展房地产业,对城市中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甚至城区大肆拆除;有的地方对古镇、古村落进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使得这些地方人满为患,等等。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无不对文化遗产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值此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们有必要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梳理,找出解决办法,筑牢文化遗产的防线,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尖锐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首先,要从摸清文化遗产家底入手,为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情况不明,难免被动。近年来,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加以保护,一些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传统建筑、文化遗址损毁严重,一些靠口传身授加以

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消亡。因此,通过调查来摸清文化遗产的家底已刻不容缓。

其次,要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为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法律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武器,但鉴于目前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我国对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有待增强。

第三,要从增强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入手,为保护工作提供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政府责无旁贷。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本着对民族、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尤其要强调的是,必须切实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乡发展规划。通过纳入城市规划,实现整体性控制,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防止出现“建设性破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将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其总体规划,防止在村镇建设过程中出现“追风”现象,使存留在广大农村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第四,要从厘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入手,让文化遗产造福社会。对于文化遗产当然要以保护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我们应该认识到,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绝非仅有旅游一

途。实际上,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子,如果我们能从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体现民族独特风格和优秀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打造出强大的文化产业,那么文化遗产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要从宣传教育入手,调动全社会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文化遗产是大众的,最终也必须依靠大众来保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以往老百姓接触文化遗产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我们应该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和开端,通过加大博物馆等场所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力度,以及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调动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走近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让我们行动起来,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由“怒江”问题说开去

在“怒江”要不要进行水电开发问题上,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这表明更多的

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资源环境的保护,“怒江”问题争议的焦点其实是,我们该如何处理好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成绩举世瞩目,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关生态环保的问题却慢慢凸现出来,不少城市发展经济牺牲环境的代价太高,资源浪费严重。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能源的节约,发展经济及其任何资源开发的利用,都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既在于人们的经济和社会行为过程中.环境的价格作为零来看待,没有充分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更在于一些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片面追求GDP,只管发展经济,忽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只见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这样做的后果是极其严重,如果解决不好将影响到广大人民的的生活安康,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更加注重环保、做到科学发展,从而实现更好

快发展,我们当前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

第一、在认识上,各地、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精神,要把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当作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既追求GDP的总量,更追求GDP的颜色;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我们要改变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思想,适应科学发展的时代新要求,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在制度上,要把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到位,有错必究,要切实加强认识,加强领导组织,逐渐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第三,在操作上,要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

善环保相关的标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要控制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要依靠科技,加快建立环保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组织好各类环境保护活动,比如世界地球日,节能周等。要把资源环境保护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却匮乏。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在二十一世纪将是行不通的”,在“怒江”问题上,我们不能只想到开发,更应该想到如何更好地保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做到比以往任何一时期,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做到又好有快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申论满分作文欣赏:

以自主创新谋求全面发展

纵观古今,秦国因极力推行“商鞅变法”而使国力昌盛,以致最终实现一统天下之伟业。而清政府闭关自守、摒弃改革创新,终致丧国辱权、泱害国民。故此,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器,惟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谋求全面发展。“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主席曾高屋建瓴强调。而至今日,我国虽步入经济快速增长的上升期,但却凸现出许多有关创新水平低下以致阻碍发展的问题。据报道, 双边贸易规模最大的30种商品中,中方具有比较优势的很少,多数是日本具有优势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创新水平偏低是我国目前亟待正视的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创新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高、所需人才匮乏、体制不健全、科技水平较低等决定性因素阻碍发展。观念是创新的源泉,落后的思想只会阻碍发展,又谈何发展?所需人才匮乏,创新主体力量薄弱,只能是捉襟见肘,想促进社会快速发展谈何容易?创新能力低下、体制不够完善、科技水平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又如何促进发展呢?社会终究是向前发展的,落后就等于挨打。那么该如何才能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使我国步入更快发展的轨道呢?

首先,务必提高创新观念,在思想上有新突破。观念乃创新之本,失去创新的观念,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政府要重视创新者的个性想法,鼓励创新者积极探索,帮助扶持创新事业的发展。破除旧的传统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发展观念。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创新光荣”的社会氛围。

其次,务必创新先进技术,在生产力上有新突破。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政府应成立专门研究技术开发的部门,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创新工作。并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发明创造新技术,开创新领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务必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保障创新力度上有新突破。创新需要有环境,需要有健全的体制做坚强后盾。及时出台有利创新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拨款资助等倾斜性政策。坚持走政企分离的道路,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保障和维护创新成果。依法惩处侵犯个人、法人创新产权行为,行为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务必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在人才使用上有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任用。企业要搭建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鼓励人才自由创新。高校要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培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企业与高校应加大相互交流的层面、层次、广度、深度,创新出更多科技文化成果。 长城非一日之功,创新非片刻使然。”政府要从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出发点,导航创新方向,维护创新环境,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为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而不懈奋斗!

浙江省申论高分范文

2007-07-26 11:47

浙江省申论高分范文

本帖被 xiaoxuxin 执行加亮操作(2007-05-30) 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1) (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

怎样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在第二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揭晓的2004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榜单

上,我省有26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前10名中,我省更是占据着7个席位,占浙江省

GDP的71%,就业的90%,税收的60%源于民营经济。这一组数据表明浙江的民营企业

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在这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背后,民营企业并不像人们想象

的那样发展得特别顺畅,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多项阻力,能挺的民营企业走过来

了,脱颖而出,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相当弱小,蜷缩在一角。在这里,我们不仅要问,

民营企业到底遇上了哪些阻力?

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人才的缺乏。人才在企

业中发挥的作用力不可言喻,一个点子的产生,一项洽谈会的磋商,乃至一个企业

内部的发展总结与计划,一名资质平庸者与一名真才实干者作出来的效益是完全不

同的,它可以将企业引向正负两面。但现在的现状是民营企业因大多从家庭作坊、

社队企业发展而来,固有的家族观念使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大多也是从家庭成员中产

生,这自然弥补不了其他人才的先进意识和先近理念,同样道理,人才在民营企业

难以受到重用,故而转投其他行业,久而久之,形成了连锁反应,民营企业只是人

才短暂的避风港而已。

其二,民营企业的融资力量薄弱。我们看到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的扶持,常常能

够得到银行的长期贷款。但同样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虽然发展颇具特色化,

但从开始的小企业,□□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审批权,政府的放之任之态度,使得

大多数民营企业主难以得到银行贷款支持,即使走关系拉上了贷款,也是还贷期限

紧,贷款数目少,这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又套上了一层圈。

其三,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过多限制性政策。政府往往重视工程大,项目多的外

资经济、国有经济。但对民营企业包括行业的选择进入,民间资本的进入,民营企

业的上市等诸方面进行卡制,致使民营企业与其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发展境遇方

面薄弱许多。

民营企业的这些制约性因素将导致民营企业虽然能在21世纪的今天风风光光,

但其以后的发展未必仍然势如破竹,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

首先,民营企业也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通过科学论证的以“产权明晰、权

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也应予以借鉴并采用,在企业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上充分发挥

其优越性。

其次,打造人才促企战略。从企业内部自身来讲,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资福利

待遇是前提,让人才能在民营企业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余地是根本;从外部

环境来讲,政府应在人才引进、人才安置、人才培养等措施上真正给予人才有吸引

力的优惠。

再次,政府应从解决民营企业行业发展、民营企业

资本、民营企业享受其它优

惠措施上全面制定措施。政府应逐步放开民营企业的行业进入制度,使民营企业向

更多垄断行业全方位发展;在融资成本上,给民营企业扶持,以较低的贷款利率获

取资金;在对发行、上市的大型民营企业,更好在核定相关情况后,给予其上市的

资格。在其他方面,积极扶持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

理。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浙江省的一个新增长点,我们的政府应从打造“有为”

政府着手,从各方面予以积极引导,使它这辆高速列车越开越快。

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2) (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

让命脉跳起来——浙江民营企业的呼救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我省民营企业在浙江经济的潮流中已“拼杀”了

25个年头,成为其他各省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但问

题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接踵而至,

使民营企业造成一个又一个强烈的冲击波,民营企业还能走多远?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版图中占了半壁江山,且年年保持上升势头。

而作为经济大省的浙江,民营企业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不可小视,它促进了我省的

经济腾飞,功不可没。

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榜单上,我省独占26家,超过了一半,而在前

10名中我省更是独秀一枝,包揽了七家,这是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在国民生产总值超一万亿的浙江省,GDP的71%,就业的90%,税收的

60%源于民营经济。

不难发现,我省民营企业的这些数字已向世人证明,我省明天的辉煌离不开民

营企业的支持。

遗憾的是民营企业之路越来越崎岖,越来越艰难。

这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

因素。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家族内部纷争,打击了企业的管理与激

励机制;二、产品的“含金量”不大;三、不注重知识产权;四、人才流动太快;五、

基础设施受到限制;六、政府的不关心扶持甚至歧视思想;七、能源的缺乏等。

不解决以上问题,很难预测“民企”之路还能延伸多久。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是政府的积极扶持态度。特别是对一些“民企”的龙头支柱产业更应大力以资金、人

才、技术、能源等政策方面给于扶持,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类似产品生产

的企业,可进行资源共享或实行优化组合的方法,使之做强做大,甚至走向国际化

竞争道路,从而带动其他的一些小企业。但有些地方政府不但不从政策上加以扶持,

还向企业来收受好处,这只会使“民企”的生存受到限制与危害,更有可能是“雪上加

霜”,最终关门大吉。这是企业的悲哀,更是政府的悲哀!

政府不但要从物质上时时加以扶持,而且还应建立一定的机制,从精神层面对民

营企业家加以激励。比如开个什么研讨会,什么经济论坛,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展

望等一系列有利民营企业发展的外在环境,从精神方面燃起“民企”内心的热火,构

建整个浙江“民企”平台,打造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再者,“民企”自身也应立足自我,解决自身问题。如以灵活多变的用人机制来挽

留人才,打破家族观念,“能者上”,不能着让贤。如此,人才感受到了自我发展空

间,实现了自我价值,想必他们也不会“一走了之”。

在产品竞争力一块,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研制,拓宽产品开发的广

度,不能“一棵树上吊*”,使企业不仅有传统优势项目,更有高新产品。通过此渠道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此外,政府与企业可联手到发达地区走一走,如苏南的华西村。到这些地方进

行一定的交流、借鉴,获得一定的管理能力,掌握一些产业结构模式,收集一些必

要的资料信息等来引导我省“民企”的良性发展。

相信在政府的有力扶持下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只要两者团结一心,上下齐心,

民营企业的花环将更加灿烂炫目!

所幸的事,现在政府已意识到“民企”的重要性,在一些相关的政策方面已经向

“民企”倾斜。我们会让高速增长的“浙江列车”继续高速行驶,且永不*站!——因

为“民企”命脉已正常跳动!

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3) (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

别让“民营企业”走“下坡路”

上述资料反映了我省民营企业给社会带来了利益,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民营企业的弊端越来越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如家族情感、家族矛盾;企业人才

流失率高;发行、上市进行审批时得到指标困难;融

资困难;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

主;不注重信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等等,从而使得浙江经济面临的形势发生了

根本变化。

民营企业弊端不断地暴露,如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那恐怕“昔日的风光者”

将会黯然失色,那现在等待我们浙江民营企业的是什么呢?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补

救我们的产业,千万不能让我们的民营企业“走下坡”。

考虑现在社会的可操作性以及推广性,下面提供几点应变措施。

1. 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来讲:首先,民营企业应逐渐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

主的大形势,应在企业中推广技术,推进机械化。使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其次,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一整套的企业规章制度,如若发现违

章将进行惩罚制度,推行部门负责制及责任追究制,从而使企业内部各人员都能同

心协力。再次,应创造自身形象,创自己的品牌。现

在社会越来越注重“品牌效应”,

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将被社会无情淘汰。“量多价廉”这一市场营销策略将逐渐退

出历史的舞台。品牌创立的同时也应注重企业形象地树立。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往

往会给企业带来几十倍的效益。

2.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浙江政府应全力打造“有为”政府,例如,1)政府应给

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政府应适当发起号召,号召当地的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扶持,解

决制约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政府也可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银行对民

营企业扶持的积极性,如提高贷款的利息率,逐步建立完善风险机制,使银行无后

顾之忧。2)改革“审批经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杜

绝乱收费和垄断部门的寻租行为,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

入电力、煤气、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和金融、保险、旅游、

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使其在这些行业中形成较强

的竞争力。3)积极扶持和大力

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自律管理。

3. 从社会角度来讲,社会应起一个监督的作用,对违法违规的民营企业,社会

上的个人一旦发现,应及时举报,国家和社会应鼓励这种行为,可以设置“个人举报

奖”,“社会先进公民奖”等等,从而提高我省民营企业的素质,使民营企业能够更健

康地发展。

通过上文几点论述,我省民营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自身、社会、政府各

方面的努力,我省民营企业面临形势将会发生变化。 别让“民营企业”走“下坡路”,这是新时期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政府、社会、企

业自身应共同努力,打造民营企业美好的明天! 2005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范文(4) (本卷总分100分,限时2小时)

确保“浙江列车”继续高速前进

——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成为一个合格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

从给出资料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民营经济在我省的发展水平已远远高于全

国的平均水平。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它们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民营

企业的“家族情感”的制约,政府对民营企业缺少必要的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

业继续以高投入,高能耗的生产经营模式,与能源、资源和环境已格格不入。如何

改变这一现状呢?怎样才能确保“浙江列车”继续高速前进呢?这就要求我们的省政

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作一个合格的宏观调控者。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要从“全能刑”向“服务型”转变,这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转变重点是市场监管、提供产品服务以

及宏观调控。民营企业经营中的家族矛盾“家族情感”在他们内部无法调节时,就需

要我们的政府从提高民营企业主的意识、科学文化素质上下手,为他们举办诸如市

场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培训班,提高他们如何创业、如何发展的思想意识!

当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遭到歧视性政策时,我们的政府要审时度势,适应国家

宏观发展的要求,在不危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具体利益时做出正确的决

策,为民营企业开拓更为广泛的创业天地。政府不要人为地限制民营企业进入电力、

煤气等基础设施领域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只有经过竞

争,优胜劣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更上一层楼。

在民营企业的经营项目、融资、出口等方面,我们的政府应正确引导,适度支

持,合法保护。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大多起源于小型的简单加工业。后来,虽然生产

经营规模有所上升,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高技术的产业不多。发展技术产

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要趋势。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中高技术含量不高,显然

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背离。技术含量不高,同时导致了出口劣势,低成本、低技术

含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步履维艰。所以,我们的政府应在项目立项,创业融资,

产品出口方面对民营企业多加扶植,作一个合格的政府。

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相矛盾时,我们的政府应贯彻科学发展

观的宗旨,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忽

略了能源环境的保持。

总之,我们应积极响应省长吕祖善的号召,把浙江地方政府长期以来的“无为而

治”向“有为而治”转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服务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好,促进浙江省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好政策还需要真落实--从60年减负谈起_中政申论
  • 好政策还需要真落实 --从60年减负谈起 孩子是教育的核心,是家庭的希望.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带来长期的精神创伤,有违"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减负"势在必行.然而,从1995年,教育部发出第一个"减负"令开始,60年里 ...

  • 20**年国考申论写作技巧: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2018国考申论写作技巧: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国考申论热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资料,包括国考申论答题技巧.申论热点话题.精选申论范文.申论写作模板.申论高分经验等免费申论复习资料.本文为广大考生整理2018国考申论写作技巧: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得申论者得天下,得文章者得 ...

  • 申论高分作文第一名
  •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查看宝箱 楼主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11-11 09:33 只看该作者 公务员考试论坛提供大量公务员考试资料 <行测数学秒杀实战方法>火热销售中! [VIP会员说明] 公务员考试答题涂卡专用笔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4篇 2005年浙江省公务 ...

  • 国考申论评分阅卷细则,70分申论必看!,
  • 本文由"同为社人脉银行"社友提供-- 百度:同为社 申论阅卷亲身经验 大家一想到申论,就想到了千字文,辅导班主要也讲千字文,但是通过我老师和师兄弟多次申论阅卷的经验,以及我参与阅卷的亲身体会,申论拉开档次,最重要的是在前两道题,而不是最后一篇文章(当然了,你要是最后那个实在写得太 ...

  • 20**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范文:开幕词
  •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2016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范文:开幕词 通过最新云南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云南中公教育整理了云南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公务员考试申论贯 ...

  • 20**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范文:工作计划
  •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范文:工作计划 通过最新陕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陕西中公教育整理了陕西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申论贯彻 ...

  • 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范文:开幕词
  • 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范文:开幕词 通过最新广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广西中公教育整理了广西区考申论考点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贯彻执行类题目以类目庞杂著称,涵盖范围广,体裁不 ...

  • 申论评分标准
  • (一)申论的评分标准 1.关于整体的要求 只要有字即不给0分:每偏离规定字数5%扣1分,累计扣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每题累计扣错字分最多3 分. 2.关于问题卷的要求 若申论答卷具有以下三点之一,则视为问题卷:(1)内容上有严重的政治性错误:(2)前后笔迹不一致:(3)在文中有特殊标记.问题卷一律 ...

  • 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范文"编者按"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应用文写作范文"编者按" 申论贯彻执行类题目历来是广大考生成"公"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准确把握贯彻执行的格式.逻辑.语言表达风格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贯彻执行类题目以类目庞杂为主要特征,涵盖范围广,体裁不限,导致考生复习难度加大.在此,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