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士人格与屈原人格精神

中国文人士人格与屈原人格精神

王振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江苏南京2100197)

要:处于“历史轴心期”的战国时代.社会动

荡,战乱纷争,促成了“士”阶层的产生。中国士人理性

精神的觉醒,以国事为己任,直言劝谏,充当“帝王师”的角色。屈原作为士中最杰出的一位.拥有“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胸怀,但社会的黑暗。以及自身的各种因素

导致了屈原崇高的悲剧。以死殉道,彰显了屈原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士格政治人格文化人格屈原悲剧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人的历史》一书中,富有独创性地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可为一“历史轴心时

代”,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哲学家及思想家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也确立了人类很长时期的精神方向。“在这时期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兴起。这是墨子、庄子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思想家在盘箅人们怎样

才能够最好地生活在一块,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他们加

以管理和统治。这是一个革新的时代。”[1】

战国时代便正处于“历史轴心期”内。“时势造英雄”,由于社会的动乱,礼崩乐坏,民间逐渐产生了一些有政治见解.并有学业专长的人,这些人的来源大多是

庶民出身或一些没落的贵族。他们“或游说诸侯.谋求政治出路;或著书立说,陈明思想主张;或讲学授徒,扩

大门派的影响。正因为此,便形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

第一个最辉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这

样便促成了“士”阶层的兴起和不断的壮大,策士、谋士、辩士、游士、侠士等等,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些士人有这样一些共性:其一、大多出身卑微。如苏秦、

张仪、孟子、范雎等人。其二、都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推

行自己的治国方略。来实现其人生价值.颇有以“道”自任,舍我其谁的气概。苏秦以连横之策游说秦王,以合

纵之术游说六国的事例尽人皆知,他们大多数都坚守

着为“帝王师,平交诸侯”的信条。其三、由于“楚才晋用”的风俗,众多士人,常常是游说诸国,让国君接受自

己的治国主张,一个国家不行,可以转向另一个国家,

正所谓是“士无定邦,士无定主”。

正是由于士阶层的兴起.士人到处兜售自己的主张,使得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呈现出包容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楚国巨子屈原。作为一名杰出的士人.在特定的楚国国情及楚文化的影响下,又会是怎样的一位人士呢? 不妨让我们来看一看。

屈原作为一个士人,虽然有士的一些普通的共性,

但他的一生却是彰显了一个富有个性士人的“这一

个”。正是这样一个富有个性的屈原,在日趋没落的黑暗楚国中放射着自己政治人格、文化人格的光芒,理想着“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但由于黑暗太浓太厚,星星之火熄灭了.不过却铸就了屈原伟大的人格悲剧.让后

人有说不尽的话题。屈原的出身是尊贵不凡的.“帝高

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

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钧。”(《离骚》) 屈原与楚王室有着血脉相

连,荣辱与共的关系,有着“唇亡齿寒”的牵连,所以他以国事以己任,渴望有先王之治,因为先王时的政治制度是治国的法典,先王的道德品行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人格理想。作为楚国后人的屈原,他骨子里自觉地以先王为榜样,努力使自己成为先王之道的继承者和宏扬者。肩负这一崇高使命,虽九死而不悔,可以见出,屈原“崇圣”的政治态度。

与此同时,屈原又拥有着“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

而不颇”的政治理想,要行美政,要立修名,可见他又是忠君的。年轻的屈原在任时,雄心壮志,“王使屈平为

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日以为非我莫能为

也。”他希望国君为了楚国的繁荣富强而进行改革,自己甘当马前卒,“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离骚》) 屈原的理想是美好的,但他主张的改革是以

触动旧贵族利益为代价的.围绕国君身边的杂草小人们,不断地向围君进谗言.谎话说了一百遍.错误也成为了“真理”。以上官、靳尚、子兰为代表的朝中权贵奸党一次次地向屈原射来暗箭。这让国君也信以为真.逐渐疏远了屈原。面对此种境况,屈原是心知肚明的.他知道小人的奸险.“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离骚》) 也知道世事的黑暗,“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离骚》)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奴兮,鸡鹜翔舞。”(《怀沙》) 但一想到“恐皇舆之败绩,及前王之踵武”,也不再“岂余身之殚殃兮”,为了国家的前途“虽九死其犹未悔。”

崇圣与忠君的矛盾,导致了屈原政治人格的悲剧

性,小人的诽谤,君王的误解,让他心感痛苦.但作为决

绝者,他仍恪守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即使

遇到再大的艰难险阻,也毅然前行,这可算得上真正的

“中庸”精神。君臣之间的矛盾,忠奸之间的对立,让屈原深深陷人了政治的苦境.但他没有像普通士人那样另择他君,而是犹如磐石,矢志不移。举世皆浊,众人皆醉,而只有屈原自己是纯洁清醒的君子。“看来屈原在政治上是不够老道的,仅仅为了捍卫某些道德信条,就跟整个社会过不去,这就使他成了孤军奋战的堂吉诃


相关文章

  • 中国的隐逸文化
  •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隐逸文化时常通过借用渔樵题材在绘画中来表现,指向那些悠游于自然山水之间.与万物冥合远离人世纷扰的理想生活状态,这一点我们在中国绘画史中不难发现.通过渔樵这一形象(尤以渔纹最为多见)来表达一种隐逸情怀,通常以作垂钓状的渔父或作捕鱼状的渔夫来体现,他所连带的想像总是那样另人心驰神往, ...

  • 管窥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
  • 作者:张新夏思永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年04期 中图分类号:G813/8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4)01-0028-03 进入高度发达的今天,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一项项的世界纪录被打破:人们一次次的成功挑战生命的极限:各国的民族体育相互融合,和谐发展:体育在 ...

  • 屈原的人格美研究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屈原人格美研究 样 文 内容摘要 中国历史第一位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具有崇高的人格美.其主要表现在对政治理想的不屈追求,直面人生上下求索,对邪恶势力不妥协的斗争,热爱祖国至死不渝的精神. 关键词 屈原 政治家 诗人 ...

  • 刘禹锡的贬滴生活与诗歌创作
  • 刘禹锡的贬滴生活与诗歌创作 摘要 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因拯时济世.除弊革新}fU被贬至巴山 楚水长达二十二年之久,虽身处困厄,命途多蚌,却能藐视苦难,跨步高瞻,最 终以旷达乐观的精神开创了贬滴文学豪健雄奇的崭新风貌.本文将刘禹锡置十中 唐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中,以其贬滴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研 ...

  •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意象美人.香草了.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很多时候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 ...

  • 离骚教案[1]
  • <离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了解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及人格节操. 3.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像.形象的描述. 4.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重.难点: ...

  • 20**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推荐)
  • 2016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推荐) 2016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推荐) 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一)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 ...

  • 悲剧英雄笔下的悲剧英雄们
  • 悲剧英雄笔下的悲剧英雄们 --<史记>内外的悲剧人物 姓名:朱峥琳 学号:09010180 班级:09文21 中国几千年来影响力最大的历史学家,毫无疑问的应该是司马迁了.如果没有司马迁写了<史记>,中国的历史,会少了很多很多重要的记载.很多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成语,譬如" ...

  • 闻一多对屈原认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析
  • 闻一多对屈原认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析 李乐平 内容提要 闻一多在其前期执著地认为屈原死之动机并非"忧国"而为"泄忿"或"洁身",然而到了后期即在抗战的烽火中,他在肯定后者的同时,又终于肯定了前者.当然,无论肯定前者抑或后者,他的视角都和前人如刘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