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例研究报告

篇一:初三物理《摩擦力》课例研究报告

从生活走向物理 , 从物理走向社会

——初三物理《摩擦力》

一、研究背景

1、知识基础:《摩擦力》一节是鲁教版八年级教材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所要学习的知识。在初中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从初中教学的要求来说,知识本身的要求并不高。 教材中的安排是通过认识滑动摩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和应用。

2、能力基础:虽然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但是初二的学生刚接触科学探究的程序、思路和方法,还不是很完整。用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总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把有关摩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知道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3、心理基础:本节课利用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 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基本完整的探究过程 ,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规律,使学生通过物理课的学习有更强的进取心。

二、研究过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付诸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取长补短的协作意识。

(二)重点

知道滑动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猜想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方法。

(三)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各环节的方法与思路,多方面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四)过程及方法

1、摩擦概念的引入:

自行车在路上滑行时,总会慢慢停下来。为什么?

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到了什么?

(2).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小组合作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⑴提出问题: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

⑵ 猜想与假设。

问题: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摩擦力?

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讨论实验方法。

如果有学生提出重力是影响因素,可做简单比较加以说明。

对于材料性质这一影响因素,不过多强调,通过事例让学生了解即可, 如果有学生感兴趣,可适当安排。

(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科学的猜想与假设,鼓励自主探究。)

⑶ 制定计划和实验方案,选择器材。

怎样测量滑动摩擦力?

怎样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

怎样测摩擦力更准确?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渗透思想方法 —— 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

渗透和强化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思维习惯。 需要记录的实验内容什么?如何记录便于比较?

(初中学生往往对记录方法不太熟悉和重视,需要强调记录对于实验结论得出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的科学意识。)

⑷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学生问题,指导探究。

(为评价和反思做好准备 )

具体的问题应具体解决,但不能包办代替。

⑸ 指导小组之间对实验结果评估 , 交流 , 讨论,并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愿望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愿望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摩擦知识的应用⑴ 分析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师启发:现在我们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我们为什么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programs/view/wrfzse12wqi/ 学生总结出结论。

教师板书结论: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有益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来(加润滑剂) ,可以减小有害摩擦。

4、总结与评价

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主动回顾知识与方法)

有什么体会或问题?(通过感受与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教师评议。(有效激励,增强学生信心)

提出新问题: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问题?(为学生留下新的课题)

钩码滑动与滚动时,难易程度为什么不同?

木块从静止到运动的瞬间,测力计的示数大,等到匀速运动后为什么反而变小? 实验时,手握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匀速运动,示数不太稳定,怎么办?

(五)教学关键

通过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实验,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科学的猜想与假设,鼓励自主探究。从生活走向物理 , 从物理走向社会。

(六)教学效果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猜想时,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地进行其它猜想。

(七)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一堂科学探究课,所以教师在引导和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语言的技巧性;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

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主动探究归纳,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自主设计实验,通过归纳和总结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从而知道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且能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对于增大、减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的教学,为了给学生创设分析的客观情境,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教学过程中,始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让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篇二:课例研究--让物理课堂更高效

让物理课堂更高效

——《磁现象》个人课例研究报告

通山县富有中学 郭唐胜

(导师:武汉初级中学 蔡方中)

背景:

带着“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困惑,我来到武汉初级中学进行国培跟岗学习。于是我学习到了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课例研究。

以住,上好了一节课之后,只会去想着如何上好下一节课,从来不知回过头去回味、审视上过的课,更谈不上去研究了。在武汉初级中学的教研活动的影响下,通过学习《研修日志》中的《课例研究学习资料》,我才明白,对上过的课进行再现研究是多么的必要。 故此,我尝试着做了如下的一个课例研究。

选题:

选定《磁现象》作为探究专题载体,是偶然更是巧合。在我与导师确定上汇报课的内容时,为了不受教学进度限制,选定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磁现象》,因为这一节内容与前面教材内容没有关连。然而这一节也刚好是我去年上公开课时的课题,只不过我上的北师大版的九年级教材,内容及教学要求基本一致。记得当时我上完课后,听课的老师们给我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设计很好,突出表现在学生参与度高,能让学生高度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于是,我确定了的课例研究主题:如何让物理课堂更高效。设计:

这节内容并不复杂,但需要理解新概念,掌握新规律。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作如下设计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印象,缺乏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

本节要重点做好演示实验,通过实物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究出来物理概念或规律,由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现象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施:

体会:

1、导入课题时以“小魔术”形式,优点在于能高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学习高度的参与,这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基础;

2. 第二个环节中,教师演示生活中的磁现象实验过程中让学习观察思考,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或写出自己从中得出的结论,再让学生自学课本,给合课本现象描述与知识归,然后让学生对刚才的实验现象加以解释。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磁性与磁体的概念认识;磁体两极的命名原由;磁极是磁体磁性最强的;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的概念及

磁化方法。

3、第三个环节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然后选派代表来陈述方案,并动手实验证明。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学习积极性比以前更高,学习的效果自然比以前更好。

二、三两个环节通过教教师的学法指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学生观察思考、自学课本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方案,目的就是让学生高度体验。这是形成高效课堂的关键。

4、第四环节——知识与学法总结:让学生发言,总结出本节课新学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起着知识梳理,学法总结作用,便掌握知识系统化,便学生掌握知识理牢固。这着做也为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

5、第五个环节——知识能力巩固:教师设计课堂练习,列出常见易错题,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应试能力,知识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6、第六个环节——课外拓展:拓展①为下节课认识地磁场作好准备;拓展②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基本理念。

结论:

让学生充满兴趣,让课堂探究更自主,让体验理直接,让练习更典型,让教学更生活化——才能让我们物理课堂更高效。篇三: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研究

———如何使用新教材

路罗中学 李萍2011年5月26日 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初中物理教师面临着诸多困惑:新增的大量探究式内容,到底该怎么教?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 教会与学会及会学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远?等等。笔者就自己使用新教材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初中物理新课教学改革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往往是“满堂灌”,作业练习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给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合理地提出问题并深入思考,无疑对新课程的教学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二、把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大纲和教材详细地规定了课程的目的、内容以及对各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教师依纲行事,照本操作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新课程彻底打破了这种权威至上的课程结构。其课程标准虽是教学的依据,但标准是弹性的。这就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学生学习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新课程中,主体体现的是探究的部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在内容的安排上与以前的教材大不相同,主要有以下特点:

2、新教材注重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教材加大了拓展教材内容的来源和范围的力度,力求构筑开放的教材内容体系,提供尽量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兴趣和需要,呈现出新颖、即时性等新的特点。

3、新教材重视展示教材内容和更广阔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开放性联系。教材重视沟通教科书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使物理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4、物理教材从学生的兴

趣和认识规律出发,调整了各部分教材内容的顺序和关系,将学生最感兴趣的声、光放在最前面,将最易进行探究活动的电放在第一学期末,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多地采用感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探究型教学实践

探究式教学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物理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总之,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爱好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探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达到学到知识的主动性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凝聚态物理排名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学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的一门学科.凝聚态物理是以固体物理为基础的外向延拓. 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除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外还包括从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介于液态和固 ...

  • 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物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摘要 物理学研究的物质内部结构.运动及其规律的普遍性,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物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自然科学中三大诺贝尔奖之一的物理学奖则充分产县了物理学发展的辉煌成就,获奖者们在各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也是显著的.因此,对 ...

  • 物理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 1.物理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1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猜想.实验.类比等方法 物理规律揭示的是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如果我们在物理规 律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循着前人研究的思路来重 新"发现"这一规律,再现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 ...

  • 高中物理思想方法[全]
  • 物理思想方法 §1.图形/图象图解法 ⏹ 图形/图象图解法就是将物理现象或过程用图形/图象表征出后,再据图形表征的特点或 图象斜率.截距.面积所表述的物理意义来求解的方法.尤其是图象法对于一些定性问题的求解独到好处. §2 极限思维方法 ⏹ 极限思维方法是将问题推向极端状态的过程中, 着眼一些物理量 ...

  • 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及分支学科
  •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性质.运动和转化.内部结构等方面,从而认识这些结构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各分支学科是按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不同运动形式划分的.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来自于实践,随着实践的扩展和深入,物理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入 ...

  • 高一物理学习总结
  • 高一物理学习总结 高一力学中有关运动.力.功.能量.动量.振动和波等概念和规律,以及力学的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是后续的热学.电学.光学学习的必要基础,学生在高一打下的物理基础将影响其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高一物理就是高中物理之春.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 ...

  • 半导体物理发展历程
  • 一.半导体物理的发展历程 半导体物理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一个活跃分支, 也是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物理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 半导体物理自身不仅在晶态半导体.非晶态半导体.半导体表面.半导体超晶格.纳米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等领域中都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进展, 而且它还是一系列新材料.新结构.新效应 ...

  • 物理学概论心得体会1
  • 物理学概论新的心得体会 在高中时我就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高三时就卖了<普通物理学>,应为当时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都买了一些大学教材,如<普通生物学>.<无机化学>.<高等数学>等书.然而我发现<普物>比其他的都要难得太多(当时有许多符号都不知 ...

  • 1.1[希望你喜爱物]
  • 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希望你喜爱物理> [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学,走进物理世界,展示在学生们面前的是生动而有趣的物理现象,这些物理现象来自于自然界,来自于我们的身边,平凡而又震撼人心.充满智慧.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喜爱物理,首先通过一些有趣的力.热.声 ...

  •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
  •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 一.选择题 1. 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著作是: (1)<墨经>(2)<礼记>(3)<禹贡>(4)<内经>答(1) 2. 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著是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