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

编写时间:2012年8月30日 授课时间: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共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与父母沟通的程序。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输赢不可。

2.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危害的透视能力。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行为能力。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思考和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关于“代沟”是本课的难点

“代沟”,指年轻的子女与父母辈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上存在的距离、鸿沟,并由此导致两代人彼此不理解、产生隔阂。

2、关于“逆反心理”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逆反心理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

3、关于“与父母的交往”既是本课的难点又是本课的重点。

第一框 严也是一种爱(第1课时)

(一)情景预设

导入:(见教材引言)

有户人家,„„我们就能为和睦的家庭增添温暖。

怎样才能走近父母、和父母沟通、超越代沟,为家庭增添温暖呢?当我们学完第二课后就清楚了!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活动一:

指名学生朗读教材P19页“我的烦恼”,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了?

②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初中女生的日记,也是她的自我感受。学生的喜好,与同学交往的兴奋,不注意考虑家长的忧虑和感受,对于服装的偏爱,以及家长对男女生交往的戒备等,都是初中学生普遍遇到的现实中的问题,这些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必然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孩

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设问: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隔阂产生代沟哪?

2、产生代沟的原因

相关链接:“我眼中的爸爸”(详见教材P20页)

想一想:“我眼中的爸爸”说明了什么?(学生谈谈看法后教师总结归纳)

(说明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家长的看法是不同的:在人们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这多少带有规律性。)

做一做: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教材P20)

教师小结:通过填表我们可以发现:

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年龄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

1) 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

活动二: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想一想: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呢?

2)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非那样;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让我信这,我非信那。

这些是青春期学生普遍性的反映。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在你身上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

相关链接: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几种具体情景和心理原因。

──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我们要独立,家长不让我们独立

──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我们要做主,家长不让我们做主

──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我们要出点儿圈,家长制止我们

──强迫我们接受某种观点。我们要赶新潮,家长非要我们接受老观念

3)产生逆反心理有其心理原因:从学生的角度看,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学生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即自制能力弱;学生的独立意识比小时候明显增强,有了不同于家长的兴趣和追求。

2、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

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要具体分析,逆反未必都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代际不同,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大趋势。具体地来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中的好多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是家长有意无意造成的。

下面列举几种家教误区:(参考)

教师总结:辩证看待逆反心理,就是要肯定反得对的,否定反得错的。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要作出正确的与父母交往的行为选择。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完善自我。

3、逆反心理存在的危害

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

结合自己的经历,讨论逆反心理造成亲子隔阂、导致种种不快等危害。

(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恶果。)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 (板书)。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怎样克制自己呢?

相关链接:(见教材P22页)

自制力源于修养的境界,理智,是自制的前提。只要我们能理智地处理问题,就能减少或消除逆反心理所带来的危害,我们就能为和睦的家庭增添温暖。

(三)课堂小结: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勾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

板书设计:

第一框 严也是一种爱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2、产生代沟的原因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含义、表现及产生原因

2、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

3、逆反心理存在的危害

(四)课后反思:

编写时间:2012年8月30日 授课时间:

第二框 两代人的对话(第2课时)

(一)情景预设: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导入: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我们与父母的沟通。怎样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呢?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如果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我们的进步。

(二)教学过程: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活动一:读教材思考讨论——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分析讲述:

“清官难断家务事”,真是这样吗?

怎样理解“家中的矛盾容易解决?

活动二:教材小冰

第一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处理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并分析其利弊。

比如:不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了,这会导致对同学失信,自己也不满意,由此还会迁怒于家长;按家长的要求做,这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像,自己和同学会不能尽兴;不理家长的要求,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着急,说不定要受家长处罚;与家长协商,双方都作些让步,可能双方都满意。

第二步,在分析各种可能、权衡各种利弊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这时可以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再剖析,在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

第三步,让学生把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梳理一下,上升到一般方法

总之,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

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板书小标题如下)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能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在这里,商量沟通就是桥或船,通过商量沟通,我们就能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面对家庭冲突,我们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处理家庭冲突的集体方法。

相关链接: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学生阅读,仔细体会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为什么冲突 第二步——分析原因

第三步——解决方法 第四步——舍去下策

第五步——选择双赢 第六步——看效果

活动三:(见教材P24页)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让学生按课外活动中设计的方案给小莉出出主意——讨论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板书: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彼此了解是前提:相互不了解是难以沟通的。

(2)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了还要尊重对方。即子女尊重父母,父母也要尊重子女,尊重是相互的。

(3)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做子女的有时要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这样,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

(4)求同存异的结果:沟通中的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都有利有弊,各有其理。因此学会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不任性就意味着放弃我们的一些需要或打算。

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相关链接:沟通中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阅读领会)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 打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 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 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

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二、交往讲艺术

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不能消极地等有了矛盾之后才去沟通,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和父母的交往。交往也是一门艺术。

活动四:读一读,想一想——体验与父母交往的窍门

1、与父母交往的窍门

板书:“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

“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是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是一切和睦家庭共有的经验,所有成功地与父母交往的窍门都与此有关。

我们要把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现实的与父母的交往之中。与父母的交往要体现对父母的爱,以孝敬之心、孝敬之行对待父母,与父母的交往要体现对父母的爱和孝。

2、与父母交往的具体要求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现在不少学生觉得父母对自己呵护、养育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虚荣心,因而不会感激父母,更不会赞赏父母。其实父母也是凡人,喜欢别人赞赏,会赞赏父母对增进亲情和沟通来说,非常有益。赞美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会感到甜;赞美父母当年之勇,他们会开心,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得体地赞美父母,这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这里有矛盾、抵触的问题,也有学生不会听的问题。其实聆听也是艺术,学会聆听同样是与父母沟通必须注意的。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娇惯,加上家长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多用功,家务事上不指望孩子,导致一些学生懒惰、没有责任心,不会帮助父母做事。这种情形也不利于与父母交往。

相关链接:与父母交往三字经(P27)

这是与父母交往艺术的他人经验,也是非常有用的经验。家庭生活是一团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的情景。这段“三字经”能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4)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多原谅,不必非与父母争个高下输赢不可。有时即使争赢了,也不一定给自己带来快乐、给家庭带来幸福;自己认了错,不会带来耻辱,反而会丢掉包袱,化解隔阂,增进家庭的温馨氛围。

相关链接:“都是我的错”

想一想:为什么团结寺人人都说“是我的错“,可可他们却都很快乐?而方丈的寺庙人人都对,却都不开心心呢?

因为团结寺的僧人相互之间懂得宽容,个个心胸开阔把带给别人快乐,做为自己的快乐,所以他们都很快乐;而方丈寺庙的高僧彼此不服气,相互之间争高低,彼此斤斤计较,有了矛盾难以沟通,在相互争吵之中过日子,所以,谁也不快乐。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这样才能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

(三)结束语: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我们要避免总在对立的两极中想问题。家中矛盾有是非,我们应该坚持“是”,舍掉“非”。但如果绝对化,往往不利于家庭交往。宽容家长的错误,自己得理又让人,这更有助于家庭的和睦。因为我们与父母交往的目标在于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途径方式要服从这一目标。如果得理不让人,看似正确,实则有悖目标,结果适得其反。

(四)板书设计:

第二框 两代人的对话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二、交往讲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章

  • 八年级政治上册1.2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新人教版
  •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材精析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家庭结构的演化和家庭的社会功能:了解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把握我们对孝敬父母的正确含义,防止古代的愚孝和现代的盲从. 2.培养辩证看待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的能力以及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感受家 ...

  • 体验生涯[我与父母]教案
  • <体验生涯> 主题10"我与父母"教案 课程名称:素质教育课程 教师姓名:史 宇 <体验生涯>主题10"我与父母"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综合探究课 [授课班级]医护专业高一学生共30人 [授课时间]2010年6月30日 [教材分析] 1 ...

  • 主题班会教案:高中主题班会议题大全
  • 高中主题班会议题大全 1.·安全知识知多少 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 2.·怎样缓解学习压力 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 3.·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半 教育思想的形成 4.·学习方法探究 5.·礼仪知识知多少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6.·如何当好称职的新高三家长 高三生要当称职的学生 7.·&qu ...

  • 我与地坛教案5
  • <我与地坛>教案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我与社会 教案
  • 1.1 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 ...

  • 音乐教育老师实习报告
  •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教学方面,管理方面,组织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我体会到做一名人名教师的骄傲和乐趣。我每天与孩子们都处得很愉快,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初到实习学校,我很紧张,很担忧。可是踏进学校之后,听着每个学生见到我们就甜美地叫:“老师好!”心里舒服极了 ...

  • 我与雷锋精神同行教案
  • "我与雷锋精神同行"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我与雷锋精神同行 时间:2011年3月 7 日 星期一 班主任:吴华珠 地点:初二(3)班 班级人数:59人 实到人数:58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雷锋的精神,以及雷锋精神在现在社会的新内涵 2.培养学生从现在起,从我做起, ...

  • [只要妈妈露笑脸]主题班会教案
  • 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只要妈妈露笑脸> 活动目标: 1.以母亲节为教育锲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感受母爱. 2.开阔文化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积累有关母爱的故事,格言.诗歌.散文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理解能力.演讲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用多种形式 ...

  •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
  • 1.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 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