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知识点

1.如何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实现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互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第一节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一、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

1.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坚持社会主义,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如果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动摇,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就会改变。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要起主导作用。从公有资产占优势方面来看,公有资产的优势,不仅要注意量的方面,还要注意质的方面,从质和量的统一来确定公有资产是否占优势,这就排除了那种只从量的方面,即只从所占比重多少来确定是否占优势的片面观点。从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方面看: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但这主要就全国而言。至于“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在当前,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弄清上述主体的基本内含以后,主体和主导之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主体”包括“主导”,“主导”是主体的内容之一。如果国有经济不起主导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就不能完整地实现;如果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前途的大问题。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国有企业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快速增长,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路线以后的20余年来,国有企业又有了新的更快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于:

1)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是国家引导、 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2)“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可以集中有限人力、物力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集中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国有企业仍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城镇社会就业人口主要是由国有企业和其他国有单位安排的,一些支柱产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和核心要素。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于国有企业这个微观经济细胞的改革与发展。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概括地说,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会出现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

1)所有制

所有制实现形式和所有制本身不是同一概念。

所有制指的是财产最终归宿,即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例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包括所有、占有、使用、分配等权利。

2)所有制实现形式

所有制实现形式,指的是资产运用方式,即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有同一种实现形式。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它反过来又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以往的相当长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都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除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外,还存在着股分制、混合所有制、股份合作制、综合商社、共同基金等各种形式。只要是能够极大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都应该提倡并通过试点然后应用推广,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书P161

3.如何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书P166.170)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毛泽东思想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坚持人民当家最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4.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三条包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包含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还包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国家富强是我们的最高追求,时下我国正逐步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迈进;民族振兴是我们的伟大梦想,我们已做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毫无愧色;人民幸福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包括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表达了人民心声,也体现了时代要求。

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实现途径

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途径:(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2)实施科教

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

的基本国策 (4)致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5)坚

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解决好民生问题。

5、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次,前八字是国家层面,中间八字是社会层面,后八字是个人层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是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250)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赦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

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

动力和思想保证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

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

指导思想。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1.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坚持毛泽东思想不是坚持毛泽东的个别结论,更不是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是坚持由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坚持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创造性地做新分析、新判断和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② 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 ③ 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 毛泽东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⑤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 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

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

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指挥和心血,的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

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3.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特点及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特质。

(1) 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 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 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经济上,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因而必须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

(2)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权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的、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所谓科学的,就是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所谓大众的文化,即是民主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书P75

1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书P108

1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112)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

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

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

17.如何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P117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就是指党和政 府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 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 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实行这一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②实践证明,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③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

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2)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3)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9、生态文明理念

(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 (2)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3)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简而言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事业才有活力,发展才有动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迈向伟大梦想;唯有不断推动法治建设,形成日臻完善的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改革、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重要章节

第一章:1.2、2.2、2.3

第二章:3.1

第四章:3.2

第五章:2.1、2.2

第六章:1.2

第八章:2.1--2.3、3.1--3.3

第九章:2.1、2.2

第十章:2.1—2.5

第十一章:1.1—1.3 第十五章:1.1—1.3


相关文章

  • 如何做好小学复习工作
  • 如何做好小学复习工作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我们必须明确复习的任务,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复习前的准备,如何制作复习笔记。 复习是为了解决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问题,因此要抓紧 ...

  • 我的期末复习计划
  • 篇一:学校期末复习计划 学校 期末复习计划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期末考试临近,各学科的教学都已接近尾声,开始了紧张. 有序的复习工作. 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复习工作做得好的话,学生在期末考试当中就能 ...

  • 小学毕业考试前复习资料
  • 语文: 首先,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归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常常发现,同一道题或是同样类型的题目学生一错再错,多次强调也没用,其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学会将学过知识归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小学语文为例),可以让学生对照<小学毕业复习指导>的目录,并告诉他们小学语文考试的内容不外乎汉语拼音.汉字 ...

  • 初中政治复习课
  • 从"特强训练"示范课中浅谈上初中思想政治复习课启示 摘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学而识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复习."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往往成为了老师们思考的内容,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和新任 ...

  • 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
  •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孔子曾说过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由此可见,通过复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能逐步由理解到运用,能融会贯通,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自己的学习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可是,语文复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低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

  • 高三生物复习工作总结与计划
  • 感谢市教研中心给了我们学校能向大家请教和寻求帮助的机会。现在将我们学校以往的复习思路和下学年的复习计划向大家做如下汇报。 一.以往的复习策略 我们学校与全市其他兄弟学校一样,也是三轮复习法。每一轮复习的侧重点、课型和时间安排都有所不同,具体做法如下: 1.第一轮复习 1.1本轮复习的侧重点 本轮复习 ...

  •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方案
  •   临近期末,为切实搞好总复习,真正实现复习课的有效性、科学性,我校将举行“切实提高复习课有效性”主题教研活动。   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月27日—12月31日。集体研讨,同伴互助。各教研组分年级分学科组织教研活动,讨论并形成本学科复习课的有效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1月4日— ...

  • 初三思品教学计划
  • 初三思品教学计划 本学期是学生升学考试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科教学.复习课时间少.时间短.任务紧.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和复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思想品德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 ...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_掌门1对1 我觉得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常常是与一般的同学即广大中等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完全脱节的,中等生需要一种专门适用于广大中等生学习方法.以下内容就这样的学习方法的详细讲解,希望你满意. 讲前说明: 1.以下学习方法是一种容易上手.且可持续运用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讲解较为详细 ...

  • 九年级英语备考方案
  • 2017届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方案 朱寨初中 英语教研组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英语是中考科目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必须依纲靠本,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要在激发学生的参与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