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法向量的求法及其应用

平面法向量的求法及其解读2008年高考立体几何

湖南省涟源市立珊中学 肖光辉

引言:平面的法向量在课本上有定义,考试大纲中有“理解”要求,但在课本和多数的教辅材料

中都没有提及它的应用,其实平面的法向量是中学数学中的一颗明珠,是解立体几何题的锐利武器。本文介绍平面法向量的二种求法,并对平面法向量在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作归纳和总结。开发平面法向量的解题功能,可以解决不少立体几何中有关角和距离的难题,使高考立体几何中求空间角、求空间距离、证明垂直、证明平行等问题的解答变得快速而准确,那么每年高考中那道12分的立体几何题将会变得更加轻松。 一、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和求法

1、定义:○1向量与平面垂直 如果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

个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a。



○2平面的法向量 如果a,那么向量a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2、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方法一(内积法):在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的法向量n(x,y,1)[或n(x,1,z),





或n(1,y,z)],在平面内任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由n,得na0且nb0,由

此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n。

方法二(外积法): 设

, 为空间中两个不平行的非零向量,其外积ab为一长度等

于|a||b|sin,(θ为,两者交角,且0),而与

, 皆垂直的向量。通常我们采取「右手定则」,把这三个向量移到同一始点O,并将右手拇指指向食



指指向,那么中指指向的方向就是c的方向,即cab的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且有abba。设a(x1,y1,z1),b(x2,y2,z2),则:



y1ab

y2

z1z1

,z2z2

x1x1

,x2x2

y1

y1z2y2z1,z1x2z2x1,x1y2x2y1 y2





c

图2

a

图3

图1

(注:1、二阶行列式:M

ab

) adcb;2、适合右手定则。

cd

例1、已知,a(2,1,0),b(1,2,1),试求(1):ab;(2):ba. 答案: (1) ab(1,2,5);(2)ba(1,2,5)

例2、 如图3中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C11D1中,求平面ACD1的法向量n和单位法

向量n0。

解:法一(内积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3,则A(1,0,0),C(0,1,0)。设平面ACD1的



法向量n(x,y,1)。得AC(1,1,0),AD1(1,0,1)。

(x,y,1)(1,1,0)0x1

又n面ACD1,得nAC,nAD1。有,得。

(x,y,1)(1,0,1)0y1

n

。 n(1,1,1),n0

n



法二:(外积法)我们由上可得AC(1,1,0),AD1(1,0,1)。

n

则:nACAD11,1,01,0,11,1,1,n0

n

注:从上可以看出,求平面的法向量我们用外积法更简洁,我们以后可以尝试应用这种方法

二、平面法向量的应用

1、 求空间角

(1)、求线面角:如图4-1,设n是平面的法向量,AB是平面的一条斜线,A,则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如图41中:n,ABarccos.

nAB22|n||AB|

sin|cosn,AB|

|n||AB|nAB

如图41中:n,ABarccos

2|n||AB|2



nAB

例3、 在例2中,求直线AA1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

AA1n解析:由例2知,

即acnrsisinn(1,1,1),AA1(0,0,1),

AA1n

3

(2)、求面面角:设向量m,n分别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二面角l的平面角为:

m,n

mn





|m||n|

(图5-1); m,narccmn



(图5-2)

|m||n|

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方向选取合适,可使法向量夹角就等于二面角的平

面角。约定,在图5-1中,m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外,n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在图5-2中,m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n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我们只要用两个向量的向量积(简称“外积”,满足“右手定则”)使得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则这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即为二面角l的平面角。 例4、 在例2中,求二面角D1ACD的大小。



解:由例2知,平面ACD1的法向量是n1(1,1,1),平面DAC的法向量是n2(0,0,1),

设二面角D1ACD的大小为,则

nn2 cos1,得arccos。

33n1n2

2、 求空间距离

(1)、异面直线之间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6,①作直线a、b的方向向量a、b,

求a、b的法向量n,即此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

②在直线a、b上各取一点A、B,作向量AB;



③求向量AB在n上的射影d,则异面直线a、b间的距离为

图 7

d

|ABn||n|



,其中na,nb,Aa,Bb



(2)、点到平面的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7,若点B为平面α外一点,点A为平面α内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点



ABnABn

P到平面α的距离公式为:dABcosABABn0

ABnn

例5、 在例2中,求点A1到平面ACD1的距离。 解析:由例2的解答知,平面ACD

1的单位法向量n0

, 

d,则

又AA1到平面ACD1的距离为1(0,0,1),设点A

dAA1n0(0,0,1)。 所以,点A

1(3)、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8,直线a与平面之间的距离:

图8

ABn

d,其中A,Ba。n是平面的法向量

|n|

(4)、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

方法指导:如图9,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d

|ABn||n|

,其中A,B。n是平面、的法向量。

3、 证明

(1)、证明线面垂直:在图10中,m向是平面的法向量,a的方向向量,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共线(ma(2)、证明线面平行:在图11中,m向是平面的法向量,

a是直线a的方向向量,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垂直

(ma0)。

(3)、证明面面垂直:在图12中,m是平面的法向量,

n是平面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mn0)



(4)、证明面面平行:在图13中, m向是平面的法向量,

n是平面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mn)。



三、利用法向量解2008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

例6、(湖南理第17题)如图14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60°,E是CD的中点,PA⊥底面ABCD,

PA=2. (Ⅰ)证明:平面PBE⊥平面PAB; (Ⅱ)求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解:如图所示,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A(0,0,0),B(1,0,0)

,C(,

31D(,P(0,0,2)

,E(1,

22

222

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是n0(0,1,0), (Ⅰ)因为BE所以BE和n0共线.从而BE⊥平面PAB.

又因为BE平面PBE,故平面PBE⊥平面PAB.

(Ⅱ)

易知PB(1,0,2),BE(0, 0),

1PA(0,0,2),AD(

2图14



n1PB0,

设n1(x1,y1,z1)是平面PBE的一个法向量,则由 得:

n1BE0

x10y12z10,



所以y10,x12z1.故可取n1(2,0,1). y20z20.0x1

2



n2PA0,

设n2(x2,y2,z2)是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则由 得:



n2AD0

0x20y22z20,

所以z20,x2

2.故可取n21,0). 1y20z20.x2

22



nn2

于是,cosn1,n21 

n1n2

故平面PAD和平面PBE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是 点评:本题采用常规方法(即综合法)求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比较困难,而用向量法只要计算不

出问题,一般都能解决问题

E例7、(全国卷Ⅱ理科第19题)如图14,正四棱柱ABCDA1BC11D1中,AA12AB4,点

在CC1上且C1E3EC.(Ⅰ)证明:AC平面BED; 1(Ⅱ)求二面角A1DEB的大小.

解:以D为坐标原点,射线DA为x轴的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Dxyz.

依题设,B(2,2,,0)C(0,2,,0)E(0,21),,A1(2,0,4).



DE(0,21),,DB(2,2,0),AC(2,2,4),DA1(2,0,4). 1(Ⅰ)因为ACDB0,ACDE0, 11

故ACBD,AC平面DBE. DE.又DBDED,所以AC111

(Ⅱ)设向量n(x,y,z)是平面DA1E的法向量,则



nDE,nDA1.故2yz0,2x4z0.令y1,则z2,x4,n(41 ,,2).



nAC1ACcosn,AC n,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 ADE

B111

42nAC1

所以二面角A1DE

B的大小为arccos

. 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位置关系的证明及二面角的找法和计算,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

推理能力。

例8、(北京卷理第16题)如图15,在三棱锥PABC中,ACBC2,ACB90,

APBPAB,PCAC.(Ⅰ)求证:PCAB; (Ⅱ)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Ⅲ)求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

解: (Ⅰ)ACBC,APBP,PCPC 

△APC≌△BPC.

又PCAC, PCBC. ACBCC, PC平面ABC.

AB平面ABC, PCAB.

(Ⅱ)如图15,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C(0,0,,0)A(0,2,,0)B(2,0,0).

y

图15

设P(0,0,

t).PBAB,t2,P(0,0,2).



CA0,2,0,CB2,0,0,CP0,0,2



设面BCP的法向量为m,BACACB(2,2,0),BPCPCB(2,0,2)



BPBA(4,4,4), m1,1,1



设面CAP的法向量为n,CA0,2,0,CP0,0,2,CPCA4,0,0,

设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为,则:

n1,0,0

mncosmn

ar. 二面角BAPC的大小为

CAm

(Ⅲ)设点C到平面APB的距离为d,则:d

|m|

点C到平面APB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垂直关系应用及二面角问题,侧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考查空间坐标的应用。再者本题求平面法向量时采用了外积法,较易判断出法向量的方向。

例9(安徽卷理第18题)如图16,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四边长为1的菱形,

ABC

4

, OA底面ABCD, OA2,M为OA的中点,N为BC的中点

;(Ⅱ)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

(Ⅰ)证明:直线MN‖平面OCD(Ⅲ)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

解:作APCD于点P,如图16,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坐标系

A(0,0,0),B(1,0,0),P(0,

D(O(0,0,2),M(0,0,1),N(1,

22244

(1)MN(11),OP(0,2),OD(2)

44222

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n(x,y,z),则nOP0,nOD0 y2z0即

取z解得

nxy2z0

22

∵MNn(1,1)0

44

MN‖平面OCD

(2)设AB与MD所成的角为,

∵AB(1,0,0),MD(1)

图16 ABMD1

∴cos, , 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为 ∴

33ABMD2



(3)设点B到平面OCD的交流为d,则d为OB在向量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OBn22

由 OB(1,0,2), 得d.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 33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点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利用综合法或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的能力。

例10、(陕西卷理科第19题)三棱锥被平行于底面ABC的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截面

为A1B1C1,BAC90,A1A平面ABC,A,1AAB

BD1

.(Ⅰ)证明:平面A1AD平面BCC1B1; DC2

(Ⅱ)求二面角ACC1B的大小. 解:(Ⅰ)如图17,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0,,0)B,,0)C(0,2,,0)A1(00,C1,

图17

12

BD:DC1:2,BDBC.

D点坐标为,0.

33

2

0AD,,0)AA1(00.

3

,BC(3



BCAA10,BCAD0,BCAA1,BCAD,又A1AADA, BC平面A1AD,又BC平面BCC1B1,平面A1AD平面BCC1B1.



(Ⅱ)BA平面ACC1A

1,取mAB,0)为平面ACC1A1的法向量,



设平面BCC1B1的法向量为n(l,m,n),则BCn0,CC1n0.

2m0,

,

l,n,如图17,可取m

1,则nm0,



cosm,n010

, 5

即二面角ACC1

B为. 四、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三步曲”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现有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注意已有的正、直条件,相关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建立右手系),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

(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问题)

五、总结:以上介绍了平面的法向量及其二种求法,我们教材上只介绍了用数量积(内积法)

求法向量,而并没有介绍用向量积(外积法)求法向量,希望大家注意灵活应用,我们以此为工具,解决了立体几何中的部分难题。利用平面法向量解题,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可以避开传统几何中的作图、证明的麻烦,又可弥补空间想像能力的不足,发挥代数运算的长处。深入开发它的解题功能,平面法向题将在数学解题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注:1、本文可以发表于高二数学《立体几何》或高三第一、二轮复习

2、联系地址:湖南省涟源市立珊中学 邮编:417124

联系人:肖光辉 电话:[1**********]

3、电子邮箱: qq: 398453707


相关文章

  •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三章 微分学及应用 第四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第五章 空间解析几何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 第一章 函数.极阻与连续 (一)考核知识点 1.一元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表示法(包括分 ...

  • 高等数学(二)分阶段导学
  • 第 一 阶段导学 第一周---第三周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以下的两个部分: 1.第7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1--§7.9 2.第8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8.1--§8.2 学完以上的内容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理解矢量的概念.矢量的坐标表达式.掌握数量积与矢量积的概念与计算.掌握两个向量垂直.平行 ...

  • 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
  • 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txt 和英俊的男人握握手,和深刻的男人谈谈心,和成功的男人多交流,和普通的男人过日子.祝愿看到的都能考个好大学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sin(A+B)=sinC s ...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反常积分的敛散性判别法 含参量反常积分一致收敛与非一致收敛判别法 含两个参量的广义积分的连续性, 可微性与可积性 隐函数及隐函数组的求导问题 浅谈中值定理 导数与不等式的证明的应用 极限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关于对称矩阵的若干问题 集合及其子集的概念在不等式中的作用 关于反对 ...

  • 专接本数学
  • 数三 管理类农学类 1 考试说明 一.内容概述与总要求 参加数三考试的考生应理解或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以及<线性代数>中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 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
  • 立体证明题(2) 1. 如图,直二面角D ﹣AB ﹣E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EB,F 为CE 上的点,且BF ⊥ 平面ACE . (1)求证:AE ⊥平面BCE : (2)求二面角B ﹣AC ﹣E 的余弦值. 2. 等腰△ABC 中, AC=BC=,AB=2,E .F 分别为AC . ...

  • 二面角的几种求法
  • 浅析二面角的求法 摘要:在高中立体几何中,求解二面角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二面角的求解因为方法多样.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较能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计算能力,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本文介绍了二面角以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详细讲解了二面角的几种求法.这些求法分 ...

  • 高考立体几何知识点
  • 知识点一: 常用空间几何体 1.棱柱 1)棱柱的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2)棱柱的性质: 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 ...

  • 二面角的平面角求法探究
  • 一劂解题方法与技巧---------------------------- 中学教学参考 二.面.角的平面角求法探究 ■■■■_■■_■●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530022) 梁寿奖 高中立体几何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解是立体几何教学中的霞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所以对其解法作一个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