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

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而这些特性的产生在于巧妙地发挥了人脑思维的潜能,特别是与右半脑的功能密切相关。

一、案例分析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认识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无规律性。具体表现在逻辑思维的结论是确定的、科学的,思维过程是严密的,认识思路是有着确定的方向的;而非逻辑思维的结论是多样的,过程是跳跃的,思路是无序的。但二者又密切相关,逻辑思维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保证,非逻辑思维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催化剂。

案例:A集贸市场因历史原因,税收管理很不到位,办证率及申报率都很低。2010年初,我接受领导安排,负责该集贸市场的税收管理工作。在进入A市场之前,我首先分析了该市场税收秩序差,税收征管难的原因。A集贸市场属于专业的建材市场,多数纳税户都是被政府强行“归行入市”,从别的市场迁过来的。为达到归行入市的目的,政府一些负责该工作的人员做过一些不实宣传,如:“承诺三年免税”。加上纳税户对政府强制“归行入市”的不满,A市场一

度成为分局税收征管的难点,先后安排过几任税收管理员负责该市场的税收管理工作,结果都不了了之。

在调查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没有按部就班地给所有未办证的纳税人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通知办证及申报纳税,而是开展了一些非程序性的工作。首先,我拜访了A市场的物业公司,了解该市场纳税户的大概经营情况,并取得了该公司的支持;其次,我走访了市场中的多数纳税人,以拉家常的形式向他们宣传税收政策,讲述一些税收方面的细节问题,以争取多数纳税人的理解,并重点针对了有代表性的大户;再次,我取得了分局领导同意,到集贸市场为纳税人“上门服务”,现场为他们办理税务登记;第四,对未及时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在电话提醒无效后,果断下达税务文书,走法制程序。

经过上述工作,A市场的办证率最终实现了100%,并且因此被处罚的户次为0。既保证了工作的按质按量完成,又尽可能地减少了与纳税人的正面冲突。

案例分析:在对A市场的税收管理工作中,我吸取了前任专管员的教训,没有武断地下达通知,一味地依靠法律程序。而是先加强与纳税人及物业公司的沟通,以争取理解和支持。只对个别的“钉子户”下达了税收法律文书,走法律程序责令改正。这其中,既有逻辑思维的应用,亦有非逻辑思维的运用,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有效实现了思维创新。

二、实现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过程中常见的障碍因素。

思维定势是实现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过程中常见的障碍因素,常见的思维定势主要有: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知识-经验定势。这些在我们的工作中都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例如:凡事领导说了算,当老好人、随大流,遇事生搬硬套、不动脑筋等。

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社会现象。对权威的遵从往往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

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在行动上奉行“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会成为普遍的思维原则而成为“从众定势”。

知识经验具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相对性,经过比较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知识经验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知识是以严密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又有可能导致对它们的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由此削弱想像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思维上的“知识-经验定势”从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枷锁”:一是知识经验本身是一种限定或框架,因而使人难以想到框架这外的事物;二是知识与现实并不能完全吻合,而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能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三是知识经过“纯化”之后,常常只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既不能完全符合现实,也会扼杀人的创新思维。

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一)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

1.零起点思维—开始对某个问题一无所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起点。

2.系统思维—克服线段式思考,系统思考中每一影响既是因也是果,没有什么事物只受一个方向的影响。

3.发散思维—向四面八方想,当你只有一个主意是,这个主意就太危险了。

4.逆向思维—倒过来想,一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5.灵感思维—灵机一动,急中生智,长期关注与激发灵感。

6.梦境思维—潜意识关注,如:门捷列夫梦风元素周期表。

(二)破除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存在于头脑当中的认知框架,也可以说,它是头脑所习惯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和程序的总和──思维主体在加工处理来自外界的各类对象时,必定要使用这些工具和程序。

1. 从众定势

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众定势"。"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乡愿"之类的人物。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实践行为方面,其次表现在感情和态度方面,最终表现在思想和价值观方

面。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本来,"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只是一个行为上的准则,是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的。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产生了"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而成为普遍的社会实践原则和个人的思维原则。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定势"便逐渐形成了。

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总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

2.权威定势

思维中的权威定势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根据我们的研究,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

"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

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

权威定势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即"专业权威"。一般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某一领域内的权威确立之后,除了会出现不断强化的情况之外,还会产生"权威泛化"的现象。所谓"权威泛化",是指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不恰当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之内,这种泛化加剧了人们思维过程的权威定势。

审视"权威"的方法有:他是不是本专业的权威?他是不是本地域的权威?是不是当今最新的权威?是不是借助外部力量的权威?其言论是否与权威自身利益有关?

3.经验定势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这种狭隘性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

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任何经验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中产生的,而有往往也只适应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某种经验能否有效,就要打上一个问号。

第二方面,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量上说总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多的。

这样,当他面临自己所从没遇到过的事物或者问题的时候,他常常会手足无措,如果单凭已有的经验推断,其结果大多是错误的。

最后一个方面,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总会有大量的平常很少见到的、偶然性的东西出现,如果我们仍然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偏差和失误。

4.书本定势

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应该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书本,前一代人能够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得下一代人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必每件事情都从零开始。这是人类社会的进化以加速度进行的原因所在,是人类优越于其他动物的主要之点。

书本知识带给我们无穷多的好处,有时也会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其根本原因在于:书本知识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二者并不完全吻合。在人类知识的发展史上,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知识也会造成一些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人局限于某个专业之内,眼界过于狭隘,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发挥。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这种情况,某些专业领域的新创新,并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员做出的,而是那些初涉专业的新手,或者是那些从别的专业转换过来的人士。科学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事例,许多人直到中年才转换专业方向,却依然能够在新领域做出突出的成就。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肯定见过不少的"饱学之士",他们无所不知,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但是,他们不能动手,不会处世,想不出点子,解决不了问题;除了书上讲的,他们一无所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种类型的人,他们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正规教育,也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却思维敏捷、创新不断,成为叱吒风云的人物。


相关文章

  • 科学精神引领下的创新思维培养
  •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在如何让学生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问题上,人文.科学.创新几个关键词成为许多教育人士讨论的焦点.人文情怀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心智是豁达的,情感是纯净的,意志是经得起磨砺的.一流的科学家 ...

  • 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机遇与方向
  • 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机遇与方向 张莎莎 张海平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430071; 襄樊市房产管理局,湖北441003) 摘要:创新是中华民族之"魂",一切创新的源头,从哲学的意义讲,它的共性部分即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科学思维方式,要研究创新思维发 ...

  •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答案
  •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 )产生于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受到创新实践的检验,并在创新实践中获得发展.同时又指导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升华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 A .实践观念B .创新观念C .创新理 ...

  • 领导科学决策与思维创新
  • 领导科学决策与思维创新 继党的十六大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提高执政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科学决策是现代领导干部实施领导的首要职能.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 ...

  •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1)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 (2)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3)研 ...

  •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各个方面的创新,例如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等等,创新就是发展.要做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关键还是人的思维能力的创新,没有人的思维能力的创新提高,其他 ...

  • 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guochi
  • 主讲:郭驰--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中组部干部培训中心处长 题目: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 主要内容: 一.创新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 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毛泽东) 领导的本质:用人成事 玩笑:教授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领导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决策:通俗的说法就是选择 领导者的素质构成模型: 1.基本 ...

  • 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其作用
  • 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其作用 授课老师:阎红卫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思维 作用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在新世纪 ...

  • 自然辩证法(考试)
  • 一.为什么说学习科学技术哲学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创造性? 此题目从(1)(2)两方面综合总结答出 (1)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从哲学的指导意义出发,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哲学指导,而这种指导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从其创立到今天,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精神是其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