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说历史人物曹操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说历史人物曹操

邓启亮

文摘:曹操并不是一位让任何人都欢心喜欢的人物,但肯定是一位可以让任何人都全神贯注琢磨的大腕;因为他的巍巍辉煌,令历史青睐;因为他的绵绵启示,令后人品味;因为他的斑斑足迹,令一个话题到说了一千八百来年。

关键字:历史人物 曹操 评价 马克思主义

人是无法选择时代的,时代却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英雄,都说乱世出英雄,可乱世的英雄可不是那么容易当得,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成公侯,谁可以最终傲立于群雄之中,成为一代雄杰?称雄何必论时代,大浪淘沙有来者,曹操的横空出世即可证明此点。

曹操并不是一位让任何人都欢心喜欢的人物,但肯定是一位可以让任何人都全神贯注琢磨的大腕;因为他的辉煌,令历史青睐;因为他的绵绵启示,令后人品味;因为他的斑斑足迹,令一个话题到说了一千八百来年。

(一)曹操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历史人物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可能使具体历史事变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是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透过历史的迷雾不难发现,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社会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的阶级关系的制约,要反映或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说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曹操处在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也就是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建安”时期,也叫“三国时代”。

建安(公元196-220)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献帝刘协的年后,但史学上所称

的建安时期往往超过这25年,大体上还包括三国初期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天下大乱,兵连祸结,社会极度动乱不安,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急剧的变化和发展。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农民起义的血泊中崛起的大小封建军阀,纷纷拥兵自重,在东汉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封建割据势力。〖1〗这几十年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更深的灾难。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使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广大地区都出现了饿殍千里的凄凉景象。

(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法就是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条件的关系,如实的反映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贯穿于曹操一生的是雄与霸:曹操的雄,可以是奸雄,可以是枭雄,更可以是英雄;曹操的霸,可以是诡霸,可以是智霸,更可以是王霸。复杂的雄构成了复杂的霸,而卓越的霸又体现出卓越的雄。曹操的一生就是在如此的雄与霸里开创了属于他的时代,也开始了他的传说。

曹操一生,璀璨多姿,身份多样,有军事家、阴谋家、文学家、政治家……各种身份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中别样的风范。

曹操的开局非常得法,起步招招有方,出身于千夫所指的宦官家庭,因此曹操加入官场就反戈一击,旗帜鲜明的惩戒宦官及其违法乱纪的亲属,为他博得了不错的口碑,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为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声望、在个人的创业过程中,面对强势派别的拉拢,不偏不倚,自力更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在诛杀董卓的诸侯集结之中,敢于攻击董卓,不计较个人队伍损失,得到天下人的认同。而后,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迎接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自己的金字招牌,政治上占有主动权,开始了他纵横捭阖的一生。

作为军事家的曹操,治军严明,法度严谨。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更有“割发代首”的典故,传为美谈;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一举奠定北方实质统治者基础,从此北方再无实力者可与曹操抗衡;突袭乌桓,智败马超等皆为史家之典范。

作为政治家的曹操更加懂得人才的重要性。在《短歌行》里面更是发出了“山

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政治诉求。体现了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对待人才的态度与要求,所以得到了天下人才的归心。使得曹操身边聚集了一大帮智囊与武将,真的是人才济济,星光灿烂。而且曹操对待投降而来的将领也是大度相待,不分嫡系。一视同仁,难能可贵。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君主对待人才的重视程度。而且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非常的有胸襟,有抱负。不愧为一代英雄。

同时他的眼光也是高瞻远瞩,晚年利用孙权与刘备的矛盾,成功地利用荆州瓦解了孙刘之间的联盟,为之后的西晋一统三国垫底了基础,为中国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过分夸大或美化或拔高古人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在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判断历史人物的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越是成功的人,他的缺点和过失就越是明显,会被人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曹操卓越的才能和功绩的正面同样散布着会抹不去的憾误。其中以赤壁之战的失败最为惨淡。曹操本人在一统北方之后,想一统全中国。于是兴兵南下,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就夺取了荆州,扩大了地盘,声势浩大。东面的孙权、刘备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想得到一条生存之道。当时的曹操本来有两条可取的策略可以用:一是不要再江陵停下来,二十乘胜东下继续追击刘备,一鼓作气,将刘备消灭在结盟之前;二是索性暂缓攻打刘备,先调整队伍,用谋士贾诩的计谋,凭借追击破袁绍,收汉南,声势如虎的有利形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怀柔策略,以达到“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的效果。但是曹操采取的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在江陵耽搁了一段既不长也不短的时间,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使得刘备和孙权达成了联盟。

这种联盟不但没有引起曹操的重视,反而骄狂轻敌,以为孙刘不过小角色,不当回事,认为不足为惧。之后酿成赤壁大败,险些丧命,三国局势由此鼎力。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论如何,曹操都是那个时代的最大赢家,他从一切竞争者手中夺取了最丰富的果实。他不仅是一位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否定的杰出人物,为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他结束了东汉末

以来豪强混战局面,排除了游牧民族的威胁,恢复了黄河南北的封建次序,替后来西晋统一全中国,铺平了道路。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对社会的前进做出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v

[2]宋树理. 亘古一霸主曹操霸经108章[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3]刘仁、殷义祥. 三曹诗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89


相关文章

  • 鲁迅对孔子及其美学思想的评说
  • 孔子和鲁迅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人.他们生活的年代遥遥相距两千四百多年,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差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关于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形态,史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此处只依其一) :鲁迅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

  • 批"百家讲坛"
  • 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以说,是一个一天到晚卷不离手的人.但就百家讲坛上讲的那些"大众化"知识来说,许多地方对我都是很新鲜的.说实在的,我喜欢看百家讲坛,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文史知识较为贫乏,看百家讲坛,对我是一种补充. 我们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在"文化沙漠"里 ...

  • 苏联解体_体制模式说
  • 马龙闪:俄罗斯学界如何解释苏联的解体 最新文章炎黄春秋马龙闪2014-05-09 07:19 我要分享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摘要]梅杜舍夫斯基:匪夷所思的不是苏联解体,而是它竟存在了这么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苏联解体2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进 ...

  • 盘点20**年中国十大文化事件
  • 盘点2008年中国十大文化事件 2008-12-9  来源:中国网 2008年渐行渐远,这一年,发生在国内的种种事件,或多或少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和评说,现在,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领域,综合媒体关注度.网络转载率等因素,搜索.总结.盘点这过去的一年中,值得大家铭记和思考的中国十大文化事件. 一:作家 ...

  • 河南洛阳示范性高中20**年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河南洛阳示范性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4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24. 春秋时期,齐桓 ...

  • 议论文的结尾
  • 幻灯片43 议论文写作技巧之开头与结尾 从这里开始 总结法 回应法 建议法 引申法 引用法 补充法 急止法 幻灯片44 议论文写作技巧 之开头与结尾 从这里开始 总结法 总结法是在全文论证结束的基础上,归纳全文论点或概括出全文基本内容的一种结尾方法. 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要求准确无误,结构紧凑,文字简 ...

  • 怀古咏史诗鉴赏训练
  • 南海一中2002/4/20 阅读下面13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表述题] 1.两诗中的"周郎"指的是,后一诗中 ...

  • 秦皇汉武教学设计
  •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课 <你评我说秦皇汉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主题活动,巩固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初步学习收集.整理相关历史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 运用材料说明或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 (2 ...

  • [中外人物历史评说]高二历史选修4课后答案
  •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本课测评 1.谈谈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答案提示: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统一要具备三个客观条件:(1)社会基础:(2)人民的需要:(3)秦国的实力. 2.秦统一后主要采取了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