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论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历史课本上毛主席与尼克松

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

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终于走向了和解。 基辛格在 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

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今年10

月,《论中国》简体中文版隆重上市,各大网站争相报道,不啻为十八大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

部引进版著作。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

国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

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

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

国。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

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

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

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

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

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

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

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开始发展霸权主义的苏联早为毛主席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有趣的是,在炮击金

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毛泽东这么干。而在台

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

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毛主席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

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

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妄图永久占领

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 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

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

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

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并在2月4日“在

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慢的目

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中美外交风云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

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

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

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

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

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

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

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涵数

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热烈讨论,方能解出

此中曲直。

美利坚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答案是出于地

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

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 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

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绝对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

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

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备受孤

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

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

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

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

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

界的和平。

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

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大选的候

选人为了拉选票,通常会在竞选中对中国强硬,但是上任之后马上变脸,开始缓和对华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

什“纵容”中国,扬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

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的

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

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

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

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 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

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

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

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

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更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

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中国

人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对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大

有裨益。

叶海林 2013-9-22篇二:

基辛格《论中国》读后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

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

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

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特别是在

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

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里之所以花这

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

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

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

候,我是非常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可以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

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接着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

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

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

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

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

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悲剧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

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

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

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

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必须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书

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 盛。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她逐渐将四邻吸引过来,形成一批不同程度上受中华文

明影响的社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逊于西欧诸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而且往往有过之

而无不及。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也远远超过欧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外交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在中国官方记载中,

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表明

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而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

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择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长城是

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以夷制夷的策略这是为了分散蛮夷的实力,从而达到驾驭

蛮夷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国历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官员提出用五饵之策控制蛮

夷,而到19世纪大批欧洲国家抵达中国时,中国官员的策略与前朝官员如出一辙:以夷制夷。

基辛格先生认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它利用敌国之间利益使敌国之间相互斗争,

从而使本国获利。虽然中国近代在战争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

的打击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么这不可以不说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发挥了作用。所以我们

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省视李鸿章当初的“卖国”行为, 我们也许应该承认他为防止中国被西方强

敌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的维护了封建统治,它让人们积极

入世,通过个人的修养拯救这个社会。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世俗的,

它不同于宗教宣扬人死后还有来生,它要求每个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它更强调的

是人活在现世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来世的救赎。儒家学说中“君子以自强不息”,“齐家治国

平天下”也许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饶,坚韧

无比的民族,我认为这与儒家学说中自强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或印度一样拥

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这也说明中国人在关键时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另外,儒

家学说也维护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强调人应该安守本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

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人更加恪守传统。 中国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浑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说:“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

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决战决胜,强调英雄

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基辛格先生认为:中西

方这一差异反映在两种文明流行的棋类上。中国人 发明了围棋,围棋的下法以战略包围为主。双方最后的输赢往往是微弱的优势。而西方

的国际象棋目标就是全胜,目的就是把对方将死。孙子与西方战略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

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上策。《孙子兵

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势”,在西方却没有类似的概念。在军事上,“势”是指战略发展趋势

和演变形式中蕴含的“潜能”,即“各种因素之特定组合及其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在

孙子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就是要看这个”势“存不存在,不存在则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

“势”出现了,那就好像犹如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势

不可挡!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

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所以中国的圣贤都赞成人应该顺应自然。黑格尔说,中

国人视海洋如沙漠,从未想过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陆地把人束缚在数不清的依附关系上,

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狭隘的,因而中国与海洋历史的发展失之交臂。实际上,我觉得黑格

尔此言差矣,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究顺天应人,自得其乐。而所谓的西方人海外探

险并不是什么视野开阔,而是欲望驱使。一种是海盗式的掠夺欲望,另一种是宗教式的精神

征服欲望。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

仅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章去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说的东西又是肤浅易懂的,所以

我觉得各位看官还是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找来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细细品味书中的真谛。篇

三:《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读后感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读后感 郭 彧

?读书破万卷? ,大概不是把万卷之书都读到破损地步的意思。? 破? 字左石右皮,其意在

打开石头表皮而求其实质。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

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

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

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

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

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这是《韩非子? 和氏》中所讲的

故事。厉王、武王及其玉人皆不能? 理其璞? ——琢磨而治玉,因而既不能得宝玉而又妄对和

氏加之以非刑,其失可谓大矣!璞乃为含玉之石,必破理之而后方能获得宝玉。以此而解读?

读书破万卷? 之意,庶几近之。 近读廖明春君《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一书(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2001年8月第一版),

笔者深为是书作者有? 破? 万卷书之功夫而折服。是书可谓为近代以来富有? 含金量? 之作。

今有人以治学? 功夫? 之大小而比较学问高低者。甚至以? 文字? 、? 音韵? 、? 训诂? 、? 考据?

等为? 小学功夫? ,目之为难登大雅之堂之技,似乎不如大谈什么? 宇宙论? 、? 本体论? 、? 天地

生成论? 、? 唯物论? 或? 唯心论? 等为高手功夫,可以? 中国古代哲学? 冠冕而堂皇之。对此,笔

者实不敢苟同。今结合《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读后感而并言之。 北宋五子中,程颢、程颐二兄弟评论邵雍之学,虽谓其? 安且成? ,然尚有? 邵尧夫犹空中

楼阁? 、? 邵尧夫,善自开大者也? 等议论。邵雍于百原山上筑庐读书,冬不炉,夏不扇,几三

十年方于物理之学、义理之学和性命之学方面有所建树,所著《皇极经世》与《伊川击壤集》

均为传世之作而见于《道藏》与《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如此? 洵粹然儒者之言? (《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语),犹得二程先生? 犹空中楼阁? 、? 善自开大? 之评价,可见做学问具有扎实?

基础? 功夫之重要。

近代以来,疑古之风渐起,诸多问题亦随之提了出来。就儒家经典而言,有人提出了?

《周易》纳入? 六经? 的时间是在秦汉以后? 的问题。就《周易》而言,所提出的问题就更多:?

十翼非孔子作? (钱穆、顾颉刚、李镜池、郭沫若、冯友兰、伊藤东涯、本田成之、内藤虎次

郎、蒙传铭等)、 ?《周易》卦爻辞非成于周初? (郭沫若、陆侃如、屈万里、李汉三、平心、

梅应运等)、? 《说卦》晚出? (康有为、梁启超、钱玄同、郭沫若、李镜池、李汉三等)、?

《彖传》先于《象传》? (顾颉刚、李镜池、严灵峰、张岱年等)、?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解为:非谓学《易》或至五十岁时始学《易》? (钱玄同、郭沫若、本田成之、平心等)、?

坤卦的本字是由川字变化出来的? (郭沫若等)。此外还有? 《周易》经文专为卜筮而作,其中

本无义理? 、? 八卦卦气说始于孟喜、京房? 等问题。 ?疑古? 正确与否,不过有二端。疑其当疑者为恰当,疑其所不当疑者则过勇。随着对出

土材料的深入研究,一些? 疑古过勇? 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廖君《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

解》一书比较系统地就? 疑古过勇? 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得出了新的结论。试举几例。 以考辨帛书《要》的内容而证《周易》列入? 六经? 的时间,得出? 至少在战国中期儒家已

将《周易》与其他五经并列? 的结论,并进一步认为历史上有关孔子与《周易》关系的记载是

不能推翻的;用语言的历史比较方法分析《易经》各种词汇,认为《易经》成书于殷末周初;

从先有卦象后有卦德的逻辑关系中推出《大象传》早于《彖传》的结论;以? 土位在申? 即坤

位在申而证? 坤? 卦之名是战国以前人据? 八卦卦气说? 而造出,而原名则为坤卦符号转写而来,

但绝不是? 川? 字。以此联系《说卦传》所言八卦方位(坤位在申),从而得出? 战国以前已有

八卦卦气说? 的结论,并告诫人们? 决不能低估今本《说卦》形成的时代? ;以帛书《要》与《论

语》对比,驳斥了疑古派的诸多歧解,认为?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句

话是孔子68岁时所说,意思是? 再多给我几年时间,如果我从五十岁时就像现在这样学《易》,

就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 。把? 加我数年? 解为倒退数年,颇合帛书《要》篇中的有关文义;以

出土材料与传统文献比较研究,对乾坤两卦多处卦爻辞作出了新的解释:指出乾九三爻辞?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惕? 本字为? 析? ,当训为? 止息? ,是强调君子要因时行止,

并非昼夜都提心吊胆地忧患而无止息,从而强调了《易经》中本有的义理。乾六爻皆九,坤

六爻皆六,? 用九? 、? 用六? 就是? 通九? 、? 通六? 。以八卦卦气说分析,今本坤卦辞? 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当作? 东北丧朋,西南得朋? 。坤六二爻辞? 直方大? 之? 大? 字非衍文,对比《小象传》

与《文言传》指出,当断为? 直方,大? ,? 大? 是? 直方? 的结果之一;而? 习? 当为? 摺? 字之借,

同? 折? ,当训为? 折败? 。坤上六爻辞?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解为? 群龙争战至天边野外,它

们的首领已劳瘁不堪了。阴与阳争胜则病? ,六五? 元吉? 而至上六则? 病瘁? ,由吉转凶,与?

阴极必反? 爻位有合。

诚然,对某些问题的辨析,并非是廖君开其端,如有关《说卦传》早出及《大象传》先

于《彖传》的问题,刘大钧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来了。然而,能如此地进行

对比研究且有自成系统的成果,则是廖君于此书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色。学海拾贝,有得其大

者,有得其多者,能既得其大又得其多者则富矣。笔者之所以前曰廖君此书富有? 含金量? ,

意在此也。 廖君此书向读者所展现的内容,只是其游弋? 学海? 所得之一部分,而且是新得之部分居

多。如果能遍览其陆续发表的百多篇论文,则可窥其学问之门庭矣。廖君之作,不可不谓之

大,亦不可不谓之精,大而且精,方知见其学问功底之深。 以某之拙见,廖君论孔子? 既然因《易》又有天道而好《易》,又怎么不言天道呢? ,可谓

至论。这是研读帛书《要》篇的重要心得。既曰? 八卦卦气说? 与《说卦传》早出,则孔子言

《损》、《益》二卦时曰? 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

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衰老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

□□□□□□。益之始也吉,其终也凶;损之始凶,其终也吉? (帛书《要》),亦正是本? 八

卦卦气说? 而发言。风雷《益》,震位东方,时当春分;巽位东南,时当立夏,《益》自初爻至

上爻,其间自是? 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 。山泽《损》,兑位西方,

时当秋分;艮位东北,时当冬至后,《损》自初爻至上爻,其间自是? 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

之所衰老也,长夕之所至也? 。以万物化生为吉,万物衰老为凶,则《益》始春分终夏至,始

吉终凶;《损》始秋分终冬至后,始凶终吉。显然,孔子此说不离《说卦传》所言八卦方位,

既曰? 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 ,则亦是据? 八卦卦气说? 而言之。此一例,既证孔子与《说

卦传》有关又证孔子本言天道。 当然,笔者读《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一书,并非全是褒扬之意。在笔者读来,是书

亦有论说不当处。如谓《说卦》某一章,先儒? 都认为是先天卦位之序,其说有一定道理? 云

云,则是对邵雍? 先天之学? 的来龙去脉有所不明。其实,《说卦传》原本并无什么? 先天卦位?

与? 后天卦位? 之分,也无什么? 羲、文卦位? 之分,? 帝出乎震? 一章所言是二维平面卦位,而?

天地定位? 一章就不可能是二维平面的? 卦位? 。即便邵雍亦曰? 天地定上下之位,坎离列左右

之门? ,从无? 乾南坤北? 之说。其说? 乾坤纵而六子横? ,亦是? 天上地下? 。言离南坎北的卦位

早在战国中期,而言? 乾南坤北? 卦位则是始于宋代。明、清先儒以所谓? 先天卦位? 分析《说

卦传》,是受到了邵雍和朱熹? 先天之学? 的误导,不足论也。 总之,廖君《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一书有如一枚白璧,既有微瑕亦不能掩其晶莹剔

透之光。读《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而知,能观察世界,臧否人物,发微言而申明大义,

从恒道而求真理者,必是能? 读书破万卷? 而有悟性者,必是具有扎实基础功夫者。以此而比

之廖君,当会有多人而自愧不如。是书一定会成为不朽之言而传世,当可预见。篇四:大教

育论读后感14 《大教育论》读后感

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这是我从教以来常常看见老师们的学校生活。为何会如此呢?

学校教育难道就是这种状态?我寻思着要去探寻学校教育存在的真正意义。学校的产生是从

班级制的产生开始的,班级制教学是三百年前的一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原名:考门斯基)

最早提出并实施的。追根溯源,我想到了夸美纽斯的相关著作,也许那儿能发现学校教育存

在的真正意义。

到校图书室,看见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书中迎面扑来的是一种宗教气息,但真理

并不因为宗教而失去它的光泽。大教育论开篇的阐明就明确的告诉我们它的目的:“寻求并找

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

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省略中的话是给基督教社会的,其

实也是给世界的,但我还是不打出它的原句来。学校应该是师生快乐学习、生活的栖息地,

是一口活泼的源泉引出川流不息的溪流,再将这些溪流汇成江河。教育需要理念,教育需要

勤奋,但是理念比勤奋更重要。方向不正确,南辕北辙,越勤奋就偏离目标。我们为何教?

我们怎样教?这正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还是请不要马上走

进学校。

我惭愧不能大篇幅的阐述《大教育论》里面的金玉良言,其实只有自己去看才会有感觉,

我写的只是我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大教育论》给我的智慧,我说说自己对学

校教育的看法。

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德、智、体、美、劳。德为首当其冲,德为外在的和内在的;德是

行动更是心灵的内需。教师是教书育人,说明教师有把没有教育过的孩子进行教育的职责。

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其实都是满怀憧憬的。他们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知道。问题是每个孩

子的好奇对象不一样,可是学校往往是一刀切的教学,家长和教师都是一致往分数看。于是

悲剧接踵而至,“差生”自然就产生了。“差生”是不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呢?不是!就像夸美

纽斯告诉我们的那样“石头是给我们当作建造房屋、塔宇、墙壁和栋梁等材料用的;但是它

们在没有被凿好,没有被我们放在它们所应放的位臵以前,它们是没有用处的。注定给人做

装饰品的珍珠与宝石,必须加以雕凿与琢磨。五金是在日常生活中最有用处的,它们得有人

去采掘、提炼、熔化,并加以各种方式去锻造,去锤打。在此以前, 它们的用处还不如普通的泥土。„„”“动物的基本特性是生命与动作,它们看去好象是

自己自足的了,但是假如你要按照合于它们的用途去用它们,那就还要加以训练。比如,马

是天生合于作战用途去用它们,牛是合于拖物用的,驴是合于负重用的,犬是合于守护与狩

猎用的,鹰是合于捕鸟用的;但是在我们训练它们,使它们习惯于它们的工作以前,它们都

没有多少用处。”所以,对于任何一位孩子来说,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

们要细心、耐心的去发现每一个个性内在潜在的活力,这样才能让他们的优点在别人面前显

现出来。一棍子打死是绝对不行的,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们有问题,而是教师自身的观念有问

题。人的身体生成是要劳动的;但是我们知道,人生来只有学习劳动的能量。他要受到教导,

才会坐,才会站,才会走,才会用他的手。有些例证告诉我们,凡是从小被野兽攫去,在野

兽群中长大的人,他们的智力都没有超过野兽的水准,他们如果不是重新回到了人类的社会,

他们用舌、用手、用脚的能力也不会超过野兽所能的。比如:“大约在1540年的时候,有一

个叫哈西阿的村落,坐落在一座森林当中,村里有个三岁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疏忽丢失了。

过了几年,乡里人看见一只奇怪的动物和豺狼在一起奔跑,它和豺狼的形状不同,有四只脚,

可是有一副人类的面孔。这传说到处一散布,地方官叫农人们设法捉住它,带到他的跟前去。

农人们照办了,最后,那动物送到了卡塞尔方伯那里。到了堡邸以后,它躲在凳子下,凶狠

地望着追赶的人,骇人地咆哮着。方伯给他受教育,让他不断和人相处,受了这种影响,他

的野蛮习惯才逐渐变文明;”篇五:《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是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凝聚了文艺

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但即使放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其中

的观点也使我们受益良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居社会,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因此必须懂得如何得当地待

人接物,那么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细节上的一丝不苟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细节更容易

被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

的声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信。”礼仪是微

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

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信任。因此在交际中要掌握分寸,既要直爽又能

不失礼。

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善念。善良,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

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如果人不具备这种品格,那么就如同卑贱的鼠辈,既可怜又可憎。

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意大利有句嘲讽话:“过分善良,就是傻瓜。”

的确,人性中仁善的倾向有时候也会犯错误,为了不做滥施仁爱的傻子,我们就要注意,不

要受有些人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变得太轻信和软心肠。轻信和软心肠常常诱使老实人上

当,因此行善还要靠理智的指引。 当今社会的贫富差异依旧显而易见,有的人风餐露宿,有的人却高床暖枕;有的人家徒

四壁,有的人却腰缠万贯。不过一个人的需要其实是有限的,超过这种需要的钱财便是多余

之物,也就是说过多的财富是无用的。对一个人而言,财产达到了某种程度后,便不是他能

消受得了的。他可以储藏财富,也可以分配或赠送它,或者用它换取富翁的名声。但是对于

他本人而言,这种巨大的财产只是身外之物,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我们更应当用正当的手段

谋求财富,慎重地使用,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的时候应当潇洒地与之分手。 立足于经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从现实生活的消费

到网络世界的消费,消费可谓无处不在。因此我们要量力而为,在日常消费中应以个人的财

力为制约。支出应有度,要管理得当。如若不得已产生债务时,大可不必急于一下还清。一

次还清债务可能重走借贷的老路,因为一旦发现自己能够轻易摆脱债务的负担,那么难免会

旧病复发。一点一点地偿还债务会使人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无论对自身的心灵还是财产都会

有益处。总之,对待自己的经济开支应该始终小心翼翼。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却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幸

运之机好比经济市场,稍一耽搁,就瞬息万变。机会老人先给我们送上了他的头发,如果我

们没能一下抓住,等再抓的时候就只能碰到他的秃头了。因此能够在做一件事的开端善于识

别时机,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智慧。在任何事情上我们要学会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在开始

做事前要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抓住时机。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说过:“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如

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

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一切幸福都绝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一切逆境也都绝

非没有慰藉与希望。如同最美好的刺绣是以暗淡的背景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

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上。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

郁的芳香,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逆境中而被释放出光辉的。 当我们遇到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我们得到疏导,

朋友的良言忠告能使人心灵健全,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生病。所以,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

的。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友谊的奇特作用在于: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

个朋友,那么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那么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友谊不但能使人摆脱暴风骤雨的感情而走向阳光明媚的清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思

绪而进入光明与理智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朋友给予的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

都能把搅扰着我们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人与人的交往贵在以诚为本,无谓的猜疑不仅有损感情,更可能使人迷失自我。猜疑之

心犹如蝙蝠,它总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乱人心智的,它会使人陷入迷惘、混

淆敌友。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利益,那么我们尤其要警惕由他人流传而来的猜疑,因为这很

可能是恶意的挑拨。猜疑易使君主变得暴戾,使智者陷入重重困惑。猜疑者未必是由于怯懦,

却往往是由于缺乏判断力。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的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

心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高分答题模式
  • 高考语文高分答题模式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

  •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答题格式及文学常识.]doc
  •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答题格式及文学常识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①记叙 ②议论 ③描写 ④抒情 ⑤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 ...

  • [埃及金字塔]观后感
  • 指导方法 关注表达 训练思维 --<25埃及金字塔>观后感 4月22日的家长开放日,我有幸观摩了鞠老师执教的<25埃及金字塔>,获益匪浅.鞠老师不仅落实了了解课文内容,词句理解,领会说明方法这些目标,而且巧妙渗透了方法指导,表达训练,思维方法训练.这是一节扎实的语文味十足的课 ...

  •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 ...

  • [再见童年]读后感
  • <再见童年>读后感 当我将<再见童年>从头至尾读过几遍之后,我感到自己仿佛从一座岁月的画廊走过,蜿蜒的走廊两侧排列开一幅幅关于记忆的图画,我像是一位时光的参观者,手中的文字就是我的入场券,与过往时空中一段段回忆彼此凝视,做着将平仄.韵脚.对仗还原为一种生活的努力,这时,我才感 ...

  • 第三讲词义和语境
  • 第三讲 词义和语境 一、知识点 1、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 2、根据词性辨析词义 3、注意多义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4、掌握同义词与反义词的知识,注意辨析同义词 5、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6、结合具体语境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二、试题精讲: 1、下列各句加线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一.考点阐释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 ...

  • 偷吃人参果读后感
  • 西游记>读后感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西游记>,从少儿版到原著, 我一直都喜欢"偷吃人参果"这一章节. 从这一章中可以看出猪八戒非常贪吃.人参果可是 镇元子家的宝贝啊,这个果子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 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对于人参果来说, ...

  • 17 麋鹿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7 麋鹿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规范书写6个生字,认识"骑"和"悄"2个多音字,并能结合语 境体会"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两组词语的细微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