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绩:古代诗歌的选择题目

古代诗歌的选择题目

疏通诗意,读懂诗歌,把握理解了诗歌中的“景”和“情”,解答古代诗歌的考试题目,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诗歌的考试题目,有客观性题目和主观性题目两大类别。客观性题目以选择题目为主要形式。我们先谈这一类题目。

诗歌阅读的选择题目主要是微观确切的题目,考查对古代诗歌里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读。题目的指向是解读诗歌,不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因此要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聚焦比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误点。而选项制造误点的手法只有两种:对诗词里词句理解的“颠倒黑白”或“无中生有”。

[例1·2005年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译词】落雪侵晓,凄清的胡笳声纷乱响起,梦中漂游,不知身处什么地方。骑兵队列整肃无声,一眼望去如寒水凛冽。心绪飞往黄河边关:雁门西侧,青海边际。   梦中醒来,灯光未灭,寒气浓重,滴漏声已经中断,月光斜映在窗纸上。自我期许在万里边关建功封侯,这抱负又有谁知晓?现在我尽管两鬓苍苍,但满腔报国忠心始终不渝。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参考答案]D(“颠倒黑白”——滴漏的声音原本就是断续的。由“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可知,这里的“断”,指的是中断、止息)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参考答案]C(“颠倒黑白”——“清笳乱起”写声觉形象,“铁骑无声”写视觉形象,二者从多角度写梦中境况。说“一动一静”还可以,但肯定不是“以动衬静”)

[例2·2007上海卷·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译词】浓绿高大的槐树和柳树上,新蜕化出的蝉喑咽嘶鸣,在和煦的暖风里刚刚能合乎韵律。淡绿色纱窗外,池水笼着雾霭。棋子轻敲的声音惊醒了少女的午觉。  一场微雨,刚刚过去,小荷初成,随风翻转;榴花经雨,盛开似火。少女端着玲珑的瓷盆到池塘边,她纤秀的手,拨弄清泉,溅起水花。水花撞击荷叶,飞溅散开,落到荷叶上,化为许多珍珠般滚动的水珠,碎珠旋即聚合成圆润晶莹的大珠。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参考答案]D(“颠倒黑白”——全篇只是小小夏园的一幅特写,笔触精微,而非“境界开阔”)

[例3·2008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译诗】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菊花丛生。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问询,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参考答案]A(“颠倒黑白”—— 对“是日惊秋老”一句正确的理解是:这一天发现已到晚秋,不免心惊)

[例4·2008上海卷·1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译诗】过客思绪纷乱像杨柳,春风里千万枝条飘摇。

寒食节令更泪水倾洒,像要催涨冶城的江潮。

巾帻下白发争相显现,镜子里朱颜早早凋败。

不知显赫为官的快乐,只想效仿渔翁和樵父。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参考答案]B(A“颠倒黑白”—— “杨柳”“春风”喻“客思”飘摇纷乱,不是描绘春天的美景。C“无中生有”——由“未知轩冕乐”可知,并无“辞官归隐的遗憾”。D“无中生有”——首联写客思之愁,颔联写节令之哀,颈联写垂暮之悲,尾联写厌官之慨;并非“以‘客思’贯穿全篇”)

[例5·2011年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译诗】北邻家有个卖饼的年轻人,每天五更天还没亮,就沿街叫卖,即使天气严寒大风也不停止,而且很准时。于是为这个写下这首诗,将此作为警诫,给秬、秸两个儿子。

城头月亮刚刚落下,寒霜像雪一样铺展,五更时候,楼头更鼓有气无力像要撕断。

孩子捧着饼盘走出家门,一声吆喝呼喊,市楼东西门还未启,人们还没来到市间。

寒冷的北风吹透我的衣衫,直吹向饼盘,我不怕自己衣单身冷,只怕那饼被吹寒。

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人的心志一定要坚,男人一生有了追求,还怎么可以再偷闲?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参考答案]B(“颠倒黑白”——诗中说“捧盘出户歌一声”,选项说“沿街呼卖”。“沿街”是对“出户”的错误理解)

[例6·2012年北京卷·10]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译诗】春天江水慢慢哒,快要漫到岸上啦。堤上柳树真茂密,莺鸟雀儿叫喳喳。

放眼苑囿有十里,处处笼着新柳绿。千条万条迎风摆,故营遮在枝叶里。

细雨蒙蒙泥泛香,燕子如梭飞来去。暖风拂面多惬意,花瓣轻轻落身际。

堤上烟柳真美啊,折柳寄意多情趣。想折就随意折去,明年新芽还生出。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参考答案]C(“颠倒黑白”—— 第六句“风暖落花轻”写的是晴天景色。“无中生有”——三四句写柳,是诗歌描写的主体形象;第五句中的“雨”“飞燕”,第六句中的“风”“落花”是动景。无论是三四句与五六句之间,还是五六句之间,都谈不上“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参考答案]D、E(按:题目所说“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就是通感修辞格。因为“通感”不在《考试说明》的范围,所以题目回避了术语,而用语句说明。这一点考虑很周到。但是题目很费解。触觉,应该是指雨落在身体上被感知;视觉应该分别指看到雨落和燕子飞掠。可是,我们无论怎样打通经络,发挥联想和想象,也无法把这些感觉与“香”联系到一起。至于雨有无香味,可能见仁见智,退一步,就算这场雨落下的是“纯净水”,本身“无香味”,也会激发出泥土和花草的香气。“雨香”描写的就是诗人敏锐的嗅觉感受,根本就没有“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参考答案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是看见燕子来、春雨飘感觉到“香”,还是春雨落到身上感觉到“香”?“参考答案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是看到尘土被雨水沾湿感觉到香,还是感觉到雨的滑润感觉到香?我想一般人感觉不到,除非有特异功能。实际上,金銮、杨维桢和邱濬都嗅到了雨香,都在诗中写出了嗅觉快感,都没有用通感修辞格。题目都兜了个大圈子。之所以把D、E作为“参考答案”,无非因为“花经宿雨香难拾”写的是“花香”,“菡萏香中带雨披”写的是“菡萏香”,“几经夜雨香犹在”写的是“海棠花香”,而“燕子来时春雨香”“浥尘香雨润如膏”和“雨香飞燕促”,“香”的主体都是“雨”。高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中错误不少,但如此用心费力去制造错误的还真不多见。这道题目当然没有答案。如果删掉题目的拽文,只问“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是”,那么答案是:A、B、C、D、E。

[例7·2011年“华约”自考卷·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清平乐      辛弃疾

校检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校检山园:校检,这里指游览。山园,是作者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后在带湖新建的一座宅地,因在山旁,故自称山园。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一年。②社肉:祭神用的肉。③床:指“糟床”,是一种榨酒器具。

【译词】游览山园,写下所看见的。

山园里松竹长势茂盛遮云蔽日,经历过许多事情今天已很满足。

拄着拐杖到东家去分祭神的肉,糟床头上那清香的酒刚刚酿熟。

西风吹着山庄内梨枣都已成熟,孩子手拿长竹竿悄悄来打梨枣。

千万不要派人惊扰得他们离去,老夫我要静静地躲在一旁闲看。

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作者写住处山园有高大的松竹,村民有酒有肉,邻里关系和睦。

B.下片的“偷”字将一个穷困、胆怯的儿童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C.这首词的语言流畅自然,朴素清新,不用奇字丽句,没有任何雕饰。

D.“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上片押的是仄声韵,下片押的是平声韵。

[参考答案]B(“颠倒黑白”——“偷”字勾勒出的不是穷困、胆怯的儿童形象,而是调皮、活泼的儿童形象)

[例8·2012“华约”自考卷·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题目。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①槛:栏杆。②罗幕:丝罗做的帷幕。③朱户:朱红色的门户,指富贵人家。④彩笺:彩色精美的字纸,借代书信。尺素:一尺长的白绢,因古人常用以写信,故亦借代书信。

【译词】栏杆边上,菊花笼在愁绪似的雾霭,兰草挂着泪珠般的晚露,

丝罗帷幕,渗透过轻轻的寒意,燕子已经成双成对飞翔离去。

明月不理解离别的怨恨愁苦,拂晓时月光斜照穿透朱红门户。

昨夜西风吹得绿树凋零。独自登上高楼,久久眺望天边远路。

想寄上彩纸和素帛的书信,山势绵长水势空阔怎知寄往何处?

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七个字点明了地点、时间、景物,勾勒出环境和人物的情绪、感觉。

B.词人怪明月不谙“离恨”,实际写出了作者被离别折磨,极端痛苦的心理。

C.“独上”句凸现出人的孤独;“望尽”句说明凭空眺望茫无所见的怅惘之情。

D.这首词以秋天为背景,抒写了离别相思之情,意境深远,笔力豪放飘逸。[参考答案]D(“无中生有”——这首词文笔委婉缠绵,不是“笔力豪放飘逸”。注:B项也不恰当。这首词是典型的“代拟闺情”词,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愁绪为内容的拟作。男性诗人晏殊站在女子角度,摹拟女声,代述闺情。很多“代拟闺情”的诗词,都是微言大义,传达隐含的政治怀抱、社会理想和思想寄托。选项说“词人怪明月不谙‘离恨’,实际写出了作者被离别折磨”显然混淆了词作者和词作的主人公)


相关文章

  • 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
  • 2011年部分高考语文作文题 全国卷I:<期待成长> 全国卷II(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 有关于代买彩票,结果中奖530万,奖金应该怎么分?多数人选择了对半分或者独占.根据这个材料进行作文. 北京卷: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学生们看法不一:靠实力说话:一个国家垄 ...

  • 全国20**年高考语文作文
  • 以下为2011年全国卷(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 ...

  • 上海20**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上海20XX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D)(2分) A.由于 因此 B.由于 才能 c.因为 所以 D.因为 而且 考点链接:这道题目考查基础知识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回归原文 ...

  • 20**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与人,二乐也: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蒙自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 ...

  • 敲响古代诗歌鉴赏的战鼓
  • 敲响古代诗歌鉴赏的战鼓 河北 燕金城 [考点点击]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该考点能力层级为E级. [考点阐释]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1. 从整体上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2. 了解作品中形象的个性特征. 鉴赏文学作 ...

  •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 ...

  • 九年级思品复习计划王大庆
  • 九年级思品(下)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为了切实可行的搞好思品教学,为2014年统考再上新台阶, 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主要进行的是九年级的思品教学,学生水平不同,基础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 很好,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高,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对社 ...

  • 高三作文题汇总
  • 高三作文题汇总: 1.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 这是只有题目的命题作文. 这个题目中,"期待"是中心词,理解好这个"期待"的内涵和外延就是写 ...

  • 先秦时期编钟文化述略
  • 先秦时期编钟 根据文献记载,编钟在黄帝时期就已经产生.<吕氏春秋・古乐>中说:黄帝时的一位乐官伶伦,奉了黄帝的命令和大臣荣将一起"铸钟12口,以和五音".此外,炎帝.颛顼.帝喾.尧.禹时也有关于编钟的记载,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编钟的原始形态来源很早.陕西长安斗门镇遗 ...

© 2024 范文中心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onjobs.com.cn